十万的最大弱点:
我是觉得,做价投做的僵化了。你所锚定的还是在基本的估值而不是真正的成长股上面。指数的趋势长期增长5%-10%,而你的目标是通过选股略微比这个目标高一些。不是说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如果投资人如果买指数和买你的基金都是依赖指数的中长期趋势,这潜意识是弱化了基金经理的责任,如果中国有美国一样的足够多的工具,完全可以买两倍指数做多ETF取代你的作用。价投的足够低估不是简单的比对市场常态下的行业市盈率,说一个价投的双标的话。价投的人一旦正常平均估值是40PE的话,随着趋势和牛市的亢热,所有持股人都会享受整体情绪溢价的部分收益,那么为什么熊市的时候就不应该防御情绪折损的部分?这些正是投资人对基金经理的期许。从你的反思来看,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担得上这份期许,自我定位可能更多还是像一个跟随指数的2倍ETF。这就类似,如果看好
50ETF ,可能局部时间段领涨龙头是茅台,那么就换取茅台就能超越平均50ETF的收益。如果是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基金经理。巴菲特是价投大师,索罗斯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于大势的判断恰恰是索罗斯下功夫的地方,以价投不防御熊市的仓控来放松自己对大势的研判和提升,是对自己和对投资人的不够负责。
作为老乡,说的很直接,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是希望反省要足够深。希望以后能做更好,完善自己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