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写在冬至夜
自上月22日撤出部分资金只留1万,到昨日账目资金是9900,本月最高到了1.2W。不谈收益,仅从交易上,相对于前面几个月,自我评价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机会把握的能力增强,这也是在触摸心魔后的疗愈之路。
对于近期的交易,在标的选择上进步明显,基本围绕核心人气标的接力参与为主,除了
超华科技由于机构太多怂了错失外,其余大部都有涉猎,手法上相对比前期对接力的恐惧,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这一周做的特别累,14日
雪莱特满仓一笔12个点的回撤直接抹掉了这个月的收益,昨天午盘情绪则几近崩溃,
宇信科技卖出后再次接回的低级错误,
泰永长征4B烂板的惶恐。似乎在折戟雪莱特之后,又回到了不知怎么赚钱的感觉,心累。
昨晚到今天好好休息了一天,在静下来后,再次停下来审视自己。
一、进步的地方
对于短打强度、情绪位置的判断,日渐成熟。对于资金的流向,题材的强弱转换,越来越敏感。
能管住手,对于看不懂的交易、不在现有体系内的交易,基本都能做的巍然不动,良好的控制力一直是我的优势,这也体系在止损的坚决上。
对于核心人气品种的判断与参与意愿增强,能够抓住市场核心品种。
二、不足的地方
1、仓位和节奏的认识。
仓控即节奏,进攻、试探和防守的直接武器就是仓位控制。小资金可以不分仓,但一定有仓控。这也是雪莱特首先给我的警示,只要在有把握、高赔率情况才值得重仓做。
2、模式的盲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雪莱特的问题,开始看是仓控问题,现在看还是模式的问题。在短打强度极弱的环境,在情绪持续低位震荡,调用模式的核心应更关注预期差和分歧的机会,注重衰极点的开仓时机,注重底部放量分歧机会,或者题材走出持续性赚钱效应确认的机会,对于持续性未确认的空间板试错、对于缩量一致上板的买点,则要足够警惕。雪莱特的3B一封和
通产丽星的反包2B一封,本质是同一问题,做了炮灰,买点有问题,深层次的核心,不是该阶段的好模式。
在看到作手新一席位近期交易后,我认识到了这点。其参与的
华控赛格放量首板、泰永长征的放量首板,深深震撼到了我,买点、逻辑、形态。在弱市,好的买点不多,买点更重要,背后是理解力,是功力。而自己除了套利首板外,基本都没参与,这是模式的盲区之一。
本周做的累还有买点的舒适性太差,买了之后就感觉很被动,包括周五泰永长征回封买点。这我理解也是体系的事情,模式、买点、手法,都是情绪的产物,不能为了打板而打板,雪莱特3B本质依然定性试错,盘中是有考虑低吸接力。打板追求的确定性不是能够封死的确定性,而是对模式的确认对个股地位的确认,例如
汉嘉设计3B穿越先于的回封,需要打板确认,但类似通产丽星1进2、华控赛格3进4、或者情绪走强后排套利的品种,不需要为了打板而等上板买点,说这些不是为了鼓励自己做半路,恰恰相反,应坚持打板为主、低吸为辅,只是不要陷入误区。
说这么多就是交易体系的建立,坚持通过市场强弱、情绪周期的判断,总结调用适用的模式、买点。
这需要过程,原先经验和认知建立的体系模式,后面看都有问题,或者说这是不断完善更新的工程。
给自己加油。
3、需要再次提醒自己,对于情绪博弈,不要看分时,坚持用大局观炒股
宇信科技的低级错误就是这么产生的,分时低吸追涨。卖出风险,周四的首板本质就是创投的套利,高潮后都是卖点,而且板块已经在转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