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买入一只股票的三个理由

18-12-02 09:47 3790次浏览
凭心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天时

何谓天时?对股票交易来说,就是大到整个市场环境,小到一个行业发展、公司经营对应的买入良机。众所周知,事业的成败,天时居于首位。改革初期的“摆地摊”、90年代的“煤老板”、新世纪的“互联网 ”、近十年的“房地产 ”都造就了一批时代富甲,他们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顺天道、识时务。可见,选择行业要看天时,买股同样要看天时。

那么,买股应该选择怎样的天时呢?

1、择大市稳定之时

稳定是前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在资本市场尤为重要。有人可能会说:“我是做价值投资的,买入茅台、云药等绩优股长期持有就是”。真的是这样吗?诚然,早期买入且坚定持有的投资者现已赚得盆满钵满,也躲过了2016-2017的熊市浩劫,让其他持有中小创的散户们心生羡慕、纷纷倒戈,把白马变成了疯马。但物极必反,在经济内外交困、资金捉衿见肘的2018,还有谁能护送白马继续高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巨大的利差终于引发资金出逃、流向洼地,白马破位下行,成为2018下半年跌幅最大的一个板块。

所以,不论白马黑马,大市不稳,都要下马!即使做长线投资,也有成本高低之分,有更好更低的买点,为何要选高点?成本越低,底气越足、获利越多,岂不更好?

还有人可能会说:“我是炒短线的,赚了就走”。真的能做到吗?诚然,极少数高手确能刀尖舔血,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散户更是后知后觉、高位站岗。如图,2018年初的“独角兽”题材鹤立鸡群,受到了市场热捧,早早潜伏的确实收益不菲,但接盘的散户只剩心惊肉跳、满嘴鸡毛。

“独角兽”疯狂过后创下新低

所以,不论长线短线,大市不稳,都是毛线!在恶劣的大环境中,没有交易就没有伤害。“长线持有不动、短线追击热点”都不如“休养生息、静待黎明”。

那何时又算“大市稳定”呢?当然,最好是在相对低位。此外还有三个要素:市场资金充裕、政策支持牛市、实体运转良好。以2009年为例,08年牛市崩盘后,大市是如何企稳反弹的呢?一是资金面宽松,全球量化放水;二是政策面支持,暂停IPO维稳;三是实体面恢复,出台四万亿振兴。指数低位加上三大要素共振,催生了2009年的翻倍行情。再回忆下2014下半年至2015上半年:一是资金上融资配资盛行,二是政策上推出沪港通深港通,三是实体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同样催生了一波疯牛行情,很多创业板个股涨幅高达10倍!

可见 ,资本市场的赢家,一定是“顺大势、择良时”的行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专家;成功者的利润,90%是在牛市中取得的!

2、择行业向好之时

行业是重点。隔行如隔山,无论熊市牛市,选择的行业板块不同,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但泱泱A股数千公司、数十行业,如何选择?逐一研究能力有限,但大体把握尚可为之。

如果我们将行业简单分为生产类和服务类,生产类如五金机电、玻璃水泥、农林牧渔、化工药酒等,服务类如衣食住行、游戏娱乐、文化传媒、网络信息等。那我们也可以概括下他们对应的股票特点:生产类周期明显、波动较大、攻击性强,利于操作;服务类市场稳定、利润较大、成长性强,便于持股。

如何捕捉行业向好的信号呢?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行业发展的三个特性:周期性、传导性和关联性

周期性不用赘述,特别是大宗商品 (有色石油化工为著),随经济周期(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呈现出一定的景气循环。买卖此类股票需密切关注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紧盯相关品种波动,在复苏时介入、衰退前退出。

如下三图,分别是2018年1月-11月的上证指数 、原油期货、杰瑞股份 (油气板块个股)的K线图。很明显,18年初上证指数见顶以后一路下滑,而杰瑞股份却随原油期货震荡盘升,走出独立行情。

传导性也好理解,上游传到下游(原燃料涨价引起终端产品涨价)、国外传到国内(国外大企业紧缺货引发国内厂商涨价)、龙头企业传到整个行业(茅台涨价带动整个白酒板块)……不胜枚举,关键要嗅觉灵敏、行动果断,特别要多听新闻、多看信息,及时分析、提前介入!

关联性包括正向关联和负向关联,正向关联如2018中美贸易战,首先点燃了农业板块(特别是大豆)、激起芯片自强,再拓展到内需基建,层层递进。负向关联如油价上涨造成燃油车销量下降,而新能源车 销量上升;环境变好,环保板块走差,环境变差,环保板块走好。

十年河东转河西!从长线来说,选择正确的时机很重要,但选择正确的行业更重要。总的来说,传统行业易掌握、故受众广;新兴行业起步难,但前景大。在行业选择上,我们既要把握好周期性、传导性和关联性,更要运用好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才能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3、择个股拐点之时

个股是关键。瞄准了大市、选对了行业,最终还是要以个股论英雄,而个股择时,最佳之处在拐点:

一是业绩拐点。多发生在行业政策利好、公司重组转型时。政策利好如2016-2017年针对产能过剩,我国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煤炭、钢铁等行业受益明显、逆势上涨。其中炭素龙头“方大”业绩反转,大增5267.65%,一个月股价上涨超6倍!

政策利好选龙头

重组转型如2018年亚夏汽车 被中公教育借壳上市,一夜乌鸡变凤凰,股价也水涨船高,短期涨幅近5倍!

重组转型选小盘

无论是政策利好,还是重组转型,都有一个“预期-实施-磨合-兑现”的过程。长线的买入时机最好是在“预期”介入,短线可在“磨合”回调时介入,“兑现”期出货。

二是情绪拐点,多发生在突发利空事件平息之后。如2018年7月的“长生疫苗造假”累及整个板块,平均跌幅超30%。国家大力整顿疫苗行业,于11月出台首部《疫苗管理法》,规范行业生产,这对其他守法经营的企业构成长期利好,很多受连累的个股走出了“V”型反弹。类似的还有2008年的“三聚氰胺牛奶”、2012年的“塑化剂白酒”。

主角“长生”从30元连续跌停至2.6元

“无辜”企业V型反转

三是技术拐点,多发生在冷门股身上。这些股非市场热点,或被资金唾弃、或受趋势压制,阴跌不止。但物极必反,当利空因素、做空力量释放完毕,稍有资金关注或利好推动,便会峰回路转、扶摇直上。如2016-2017年市场推崇价值投资,业绩低迷的恒立实业 持续下跌达90%(如无退市风险,已属极致)。2018年底,国家为解决民企股权质押危机,松绑并购重组,低价低位的小盘股恒立受到资金热捧,成交量暴增10倍、股价暴涨5倍!捕捉这种拐点,既要能敏锐把握政策消息的变化,又要熟练掌握底部放量、V型W型反转等技术要领。

跌透的壳股V型反转

综上,对买入时机来说:大市稳定是前提,行业向好是重点,个股拐点是关键。对持有时间来说:大市稳定对应的是长线,可看1年以上;行业向好对应的是中线,可看3至12个月;个股拐点对应的是中短线,可看3个月左右。

择时还有个小段子:行业利好时买次新股,大盘急跌时买指标股,牛市确立时买高价股,休整时期买题材股,报表前期买双高股,调整尾声买超跌低价股。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