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复利重磅系列肆:和解、涅槃与新生
清明假期前夕的时候,爆出了一个超人气的帖子
(对比我依然保持合理质疑)
大致是一位小镇做题家,北上求学,读到了博士
但收入与同学相距甚远,甚至是“一眼可以望见尽头”
于是把全副希望寄托在资本市场上
希望可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创造财富的奇迹
从此可以衣锦还乡,在同侪和朋友们面前获得面子的满足
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满仓满融,单吊一个股票
恰好这个股票是这一年多以来,
最最炙手可热的海狗,
航运王者——
中远海控一个从底部起来已经翻了N倍的大牛股
今年的结构性大熊市,我们已经领会了其可怕的威力在这种大趋势下,
一个人满仓满融,已经非常令人为其捏一把汗了
他倒好,还是单吊一个股票而且单吊一个低位涨了很多很多,预期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定价的牛股
据这位博士的自述,“浮亏20个点后,狠心割肉,结果第二天该股竟涨停,直接亏掉100万……心态彻底崩了”
他还说,“我已经满仓满融单吊海控几个月了,成本19.5,浮亏20个点,亏损金额在45万左右,成本19.5是当时想着做突破加赌年报结果被套着了,又没有及时止损的结果”
我们看到了几个关键的字眼,“赌”年报结果
这个赌字,足以刻画出他所有的心态
他来到市场,不是首先打磨一套经历过风雨考验的稳健复利系统而是妄图通过赌来实现资产的大增值?
焉能不败!
而且,即使一时通过赌来阴差阳错的获得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最终赌还是会恶狠狠的反噬过来
一把亏光,直接一把带走一个人因为运气获得的所有
往往还要再加上迟到的高昂“利息”!!
这在德州扑克场上,以及澳门赌场太屡见不鲜了
当然,赌场是人为控制的,先让新手尝甜头是行业惯例
除了赌,我们看到他还是蛮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及时止损的结果”以博士的智商,理智意识到需要及时止损了但是感情上做不到
最后在数个月的煎熬之后,终于内心崩溃,
正如一支残军败将,最终难以忍受持久且绝望的煎熬
无奈缴械投降,割肉在阶段的最底部
而且特别符合红眼赌徒输急眼了,想要快速翻身的特征
“今天4月1号,给我好好过了一个愚人节,海王涨停,手上的两个短线继续亏损,满仓满融又是一个-5%。
这成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心态彻底崩了。算了一下,累积已经亏了一百万了。”
割肉涨停了之后,股票涨停,于是恨不得立马在别的股票上找补回来但往往事与愿违
如果事情是真的,
那么这个真实剧本,蛮震撼的。。
投资者在上了杠杠以后,人性的弱点被成倍成倍的放大
没有经历过足够的牛熊,你根本不能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为什么我在稳健复利系列的开端,一再强调要寻求深度的安全边际,要寻求均衡的仓位控制
我记得我的原话类似是,当你的投资资产到达7位数以上之
后你必须强制自己持有超过三个以上的公司
避免屁股决定脑袋,避免仓位思维
避免你对某个公司产生过度的情感,从而遮蔽理智
因为这个事情对稳健盈利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所以还是想再说一下
否则单吊
融创中国、恒大、
乐视网、
汇顶科技、
长春高新、
通策医疗、
爱尔眼科、
三一重工、中概股、
中公教育、
恒瑞医药等等单一重仓的悲剧一定还会上演
投资稳健复利最核心的一个品质要素就是去情绪化,不带情绪,
铁血,甚至冷血地对待所有的投资标的
除了情感上要尽量冷血,还需要通过仓位的控制来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是为了稳定盈利的,那么为了养成健康的投资惯,必须强迫自己单个股票不能超过总仓位的30%,或者说40%,一旦超过太多,那么必然要被屁股决定脑袋
你的大脑会开始完全过滤任何与公司缺陷有关系的讯息
你会开始只愿意听大V看好的言论来强化自己的屁股思维
一旦养成这种惯,在投资长跑中必输无疑!
去情绪化对于投资成功是极其关键的,它让你可以保持锋锐的独立思考能力
无论是长线投资,还是超短线打板,铁血冷酷的对待投资标的,都是成功最重要的保证
合理均衡持仓,愿意多角度看问题,多角度看公司才能够锻炼出深度独立思考的性
,这样就会敢于纠错认错,并进行改进,从而最终提升投资控制力和投资水平
均衡持仓必须至少有三个股票,行业也好稍微分散
一方面是避免遇到
医药教育互联网这种行业性风险
另外一方面,是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另外,学会主动在行情很糟糕的时候很逆风的时候降仓位,
非常重要例如在主跌浪,任何时候接飞刀都是错的
空仓不做跑赢最少九成投资者
没有这种品质,那么即使运气再好
某次加杠杆孤注一掷,就可以让投资者血亏到解放前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太多
其实我也勉强算一个小镇做题家吧
甚至可以称之为近似“凤凰男”
虽然我不太知道凤凰男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但某些特征还是有的
而且我相信,,以及更广袤的中国,有大量这种小镇做题家的存在
小学的时候,毫无悬念,没有费任何力气,也几乎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努力
我就以碾压性的优势,一骑绝尘获得村里面学校头名
考入镇里的初中
我们村不大,也就是四五千人的样子
镇子大了许多,当然那个时候我是没有倨傲的
到了镇上,高手开始多了,我最终以年级前几的位置进入县城的重点高中
到了高中,意味着我要与这个数十万人口的大县的其他同侪角力了
那个时候也是无意识的
然后最终考入了一个还算勉强OK的重点大学吧,也是在北京
但还是跟清北错过了。。渣啊
到了北京,我内心那种隐约约的少年狂傲之气才真正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随便去北大清华转一圈旁的不说,光那种校园的历史底蕴,广袤的建筑
以及课间、周末狂涌的人潮都令人有一种微尘之感
牛逼的人这么多,我甚至连北大清华都考不上不是。。。。。
但那个时候还没有彻底服气,总是想着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
现在想想,真是NAIVE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早一点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
或许我后来的路会走的顺的多
谦逊能够让自己理性、客观的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
可惜吧,人都有少年之气
80后都曾沉迷于古龙、金庸的江湖侠气中
后来还沉迷在代入感极强的各路玄幻小说中
狂就狂吧,人谁无少年呢
其实如果没有走出象牙塔,我们大部分家庭出来的人,还真都是少年少女
不谙世事
即使读到博士,又如何呢?
博士懂得人情世故的庞杂与牵连勾扯么?
博士就天然懂得资本市场的湍急险流和各种九曲十八弯的套路、陷阱么
说到底,博士可能是IQ高一点,在某个特定的专业领域受到过极其系统的训练
但并不代表他在其他垂直领域具有无师自通的天然能力
博士也就是刚开始只能从财经媒体等了解一些非常粗浅的股票市场的见闻和知识
最多再自己读一些财经类、投资类的书籍,但离真正认识投资世界的本质,那还差了太远
首先,除了极少数极少数的天才大部分投资者,都需要自己经历一个或者几个完整的牛熊转换
才能够明了投资的非理性癫狂与残酷
才会明白各种投资的军规与铁律,都是先辈们在血与火中积累下来的智慧沉淀
人呐,都需要与自己和解要明白自己不过是尘世间一过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再牛逼的王侯将相,不过也是故纸堆里的几页记载罢了
也都只有一个百年而已
他们身体再壮高宅院落再深
卧榻之上,不也只容下最多八尺之躯?
或许有人觉得自己股票投资的天才
可论超短打板投机,有几个人搞得过八年一万倍的赵老哥
还有鼎鼎有名的章盟主?
至于进去蹲了几年的“股痴”“股神”、徐总舵主
整个江湖也就可能只有一个了
可不照样被降维打击
江湖很大,但还有MIAO堂
江湖的草莽之王,以为自己很牛逼
其实被无形之手,随便拿捏
轻则身陷囹圄
重则。。。
再牛逼的人,也总会遇到更牛逼的
所以老子说了,“无欲则刚”
何必争那么多呢
争是无穷无尽的
适当的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与周围的人物和环境和解
明白、正视自己的“平庸性”“普通性”,并不丢人
不争,则天开地阔
通透豁达的舒适感,酣畅淋漓
相反,以很多人的经验看,这种正视,这种不争
足以焕发新生
从此眼中大放光明
就不再是曾经那个小镇做题家
也不再是那个小资情调的自大夜郎
天宽地大
大块载我以文章
锦绣山河何其壮美
人生天地间,各有各有的活法
潇洒、随性自然一点
不用事事争先
流水不争先,求的是滔滔不绝
投资同样如此,一时的暴利,说明不了什么
甚至弊远远大于利
它会遮蔽你对市场本真的深度认知
本来我们有机会通过小亏获得比较正确的投资认知———老一辈人讲的吃亏是福,就是说吃小亏它是福啊
我吃过大亏才TNND明白这句话TMN对了
没吃小亏,暂时看挺好
最后却被刚进市场天上掉的馅饼砸晕了
于是产生了妄念———这个市场真的简单,原来这就是圣杯啊
很多人都有阶段性以为自己找到圣杯的妄想。。。其实并没有
投资是一场真正的马拉松
一年三倍有时候真的不难
难的是持续不断的小碎步盈利
偶尔小输,偶尔大赢
这是最佳的状态之一
这个市场想赚快钱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看到的游资大佬,都是市场幸存者的偏差
在与各路大镰刀、顶级镰刀过招的过程中,
我们作为受训练较浅的,胜算如何?
市场每天都有涨停的,甚至都有连续涨停的
涨停如果真的那么好抓
这个市场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早就一抓一大把了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
如果不跟自己充分和解,不理解自己的短处,总是妄想短期暴富
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短期爆亏
持续大亏
上周四在韭菜们的狂欢中拉板的
中国医药,当天就冲到跌停板附近
也就是说,周四在上面打板追入的小散
(通过QQ群等社交媒体被忽悠,或者发财心切那种)
一天时间,就得亏25个点
最近我看圈子里有晒的,看到有人一天亏了几十万
就在这个股票上
所以,上面那位博士,搞“夹头”,好歹几个月亏了100万
如果是超短,那么一天就得亏几十万
100万够亏几天?
还有最近被反复炒作的
浙江建投周四拉板,周五直接一字跌停
就非常的,“秃然”
莫名其妙
这不就是经典的前一天蹦迪
第二天或者当天就ICU么
这种市场现象,无法从基本面获得解释
只能从金融行为学的角度获得解释
这种金融行为学,就是太多韭菜
以为自己能够进化为收割市场的镰刀
其实他们才是市场最好的韭菜
这些人被收割之后,会有新的韭菜被灌输“超短可以迅速发家致富”的迷魂汤
从而沦为收割机新的养料
一轮又一轮
A股题材炒作,就经常能够看到这种癫痫发作的症状
所以为什么我很少会去提示什么题材炒作的机会
因为绝大部分人根本不适合这种投资方法
来回割肉,会让本金快速的蒸发
不是说题材炒作毫无是处
而是一个题材,都从底部涨了几倍
普通人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这不是暴富的道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这是稳定爆亏的方法
这也是许多账户亏损90%以上的“诀窍”
如果概念和题材还在低位
挖掘一下还无妨
控制一下仓位
都涨了好几倍,就不要谈题材和概念了
都完全离开了基本面和题材的支撑
玩的是纯粹的情绪和资金的博弈
所以,不要羡慕那些在
雅本化学、中国医药赚钱的人
能够持续稳定赚钱才是本事
一时半会赚了,后面可能要吐更多进去
意义不大
那这个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当然有
题材炒作这么疯狂,说明这是一个博弈气息非常浓厚的市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航空、猪和
旅游等股票还在大跌的时候
业绩还非常烂,反转遥遥无期的时候
许多机构就已经重仓杀入
尤其是航空股,有些股票甚至比两年前疫情前的位置还好
这是极其离谱的
首先疫情对全行业的打击非常大,很多航空公司去年的亏损又扩大了
加上油价还暴涨
怎么着看,都根本看不到航空股有什么巨大的投资价值
更不用说回到疫情前了
这不就是赤果果的博弈么
另外猪股和旅游也都是
这些都是机构用资金优势,提前埋伏
等到业绩开始出现好转
那么就是他们兑现的时候了
连某管姓经济学家都忍不住出来吐槽了
吐槽机构互相算计,内耗,预判你的预判
投资都互相内卷到了极致
博弈盛行
并非基于内在价值
近期市场大佬们的动向也很多
但斌空仓,千亿私募大佬道歉,然后是某百亿私募大佬被喷
之前某兰被喷的不要的,还有易方达张坤去年给基民亏了100多亿
这都说明了市场对大机构的不信任与日俱增
千亿私募淡水泉投资最近开展了一场线上客户交流会,掌门人赵军发声,阐述近期投资策略,并为近段时间产品净值回撤向持有人道歉
截至3月18日,淡水泉投资的代表产品淡水泉成长1期,今年来最大回撤达26.85%
去年抱团A股,南下争夺定价权,甚至去海外搞中概股的机构们
被按到地上狠狠“摩擦”啊!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如果要寻找投资价值
那肯定要基于深度的分析
这也就是近期推出系列深度的原因
指数其实不用太看,就是一个特别结构性的市场而已
风格切换短期早已确立
市场还是会继续在低位的传统蓝筹里面
成长风格就是一个反抽而已
没看到美债收益率已经眼中倒挂释放惊人讯号了吗
如果要中线甚至更大级别的大涨
那必须业绩、景气度、流动性共振
现在暂时还是看不到的
——————————————
收尾
今天这个系列
对于想学稳定复利的同学
应该还是有足够的借鉴意义
从博士的教训,到与市场和解,到短期迅速致富方法论的破灭
以及打破对机构的迷信
通过可靠的系统寻找深度安全边际
从而实现最终的稳健复利
这也是本期十年七倍稳健复利系列要表达的一系列丰富元素
这是一个有数十万亿级别规模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