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3年净利润增长>200%;近3年加权平均ROE>20% (28家)
2. 近6年净利润增长>300%;近6年加权平均ROE>16% (43家)
3. 近9年净利润增长>350%;近9年加权平均ROE>15% (27家)
4. 近12年净利润增长>600%;近12年加权平均ROE>13% (20家)
一、避坑:业绩不可持续的企业
在第一张3年期的表格当中,我们发现接近一半的公司都是受益于这几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业务量暴增,业绩短期快速增长。这些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相关的企业,当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生产
新冠检测试剂的POCT(体外即时检测)企业,榜单里净利增速前5名检测试剂生产商甚至就占了4家;另一类是物流行业,例如我们熟知的
中远海控,疫情导致货运运价保持高位,已经连续单季净利润都超百亿元。
但是,疫情这个特殊事件驱动的业绩高增长,在后疫情时代恐怕难以为继。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出现了业绩大幅下滑的端倪,以医用手套为主营业务的
中红医疗在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95.61%,我们曾参与过大宗交易的手头龙头
英科医疗更是下滑了97.77%,令人瞠目。除此之外,一季度
义翘神州、
可孚医疗、雅洁股份净利润分别大幅下降了65.61%、61.49%、42.22%。相信随着新冠疫情逐渐远去,相关受益企业的利润也将恢复常态,高增长必然不可持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多数处在“低估值”的假象中,有些PE甚至低至2、3倍:
中远海控PE2.1倍、
东方生物PE2.7倍、
博拓生物PE3.8倍等等。看似估值很便宜,但极有可能是投资陷阱,因为这些公司未来业绩增速存疑,所以各位投资人应该谨慎评估,避免踩坑。
二、
半导体:关注功率半导体中的
IGBT领域
在3年期和6年期的榜单中,也出现了多家半导体企业,有与
兆易创新同属于存储芯片行业的
普冉股份,有深耕
LED显示驱动芯片的
明微电子,也有我们参与过定增的射频芯片龙头
卓胜微,还有专注于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
峰岹科技,以及生产应用于手机摄像头的CMOS芯片的
格科微。
半导体产业链涉及的环节、工序、细分领域冗杂,A股更是至少有上百家公司从事半导体相关的业务,但是在这众多领域中,我们对于功率半导体行业更为重视,曾先后参与过
捷捷微电、
扬杰科技以及
斯达半导的定增项目,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将乘着“
新能源汽车+
光伏”的东风快速实现国产替代,行业内会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高增长的企业,因此这一部分我们着重说说功率半导体相关的公司。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部件,广泛用于改变电子装置中电压和频率、直流交流转换等。功率器件主要有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MOSFET和 IGBT,而MOSFET 和IGBT 是最主要的功率器件,其中MOSFET适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一般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应用场景多在中低压领域;
IGBT是在MOSFET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是电力电子领域理想的开关器件,大量用于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
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高压高频领域。
主要功率器件的介绍:
来源:
国泰君安证券
相对于其他几种类型的器件,IGBT下游主要围绕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二者的需求占比达到42%。在全球“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都将保持高景气,进而拉动IGBT的需求。
来源:
中信证券根据市场预测,新能源汽车IGBT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7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79美元,五年内的年化复合增长率接近24%。在光伏领域,中国光伏协会测算2021-2025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 IGBT 市场规模将从55亿元增长10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7.5%。
来源:中汽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国融证券、首创证券
在全球IGBT的竞争格局中,欧美日的半导体企业长期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德国的英飞凌作为行业的龙头厂商,是IGBT的技术领导者。从IGBT的三个细分市场看,2020年英飞凌在IGBT分立器件和IGBT模块市场分别占据了29.3%、36.5%的市场份额,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在IPM模块市场,日本三菱以32.9%的市占率居首。IGBT细分市场前十大企业基本由欧美和日本企业垄断,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斯达半导在IGBT模块市场位列第六名,市占率2.8%;
士兰微在IGBT分立器件市场排名第十位、在IPM模块市场排名第九位,分别占据了2.6%和1.6%的市场份额。
2020年全球IGBT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来源:平安证券
国内目前有8家主要的IGBT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以斯达半导、士兰微、
时代电气等为首的国内企业已经逐渐突破欧美日厂商长期以来对IGBT芯片的垄断,正一步步实现国产替代,特别是在车规级IGBT领域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
来源:华经情报网
现阶段斯达半导无疑是国内IGBT厂商的龙头企业,实控人曾担任英飞凌的高级研发工程师,所以公司的技术水平相对国内同行保持着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他几家IGBT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则各有侧重,士兰微主要市场在白电、通讯行业,
新洁能与扬杰科技选择在光伏行业重点发力,
比亚迪半导体依托比亚迪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
时代电气则专注于轨道交通。接下来我们依次介绍斯达半导、士兰微、新洁能和扬杰科技这四家企业。
斯达半导: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我们国内第一批IGBT企业,长期专注于以 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及模块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公司最大的优势来自于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实控人沈华毕业于麻省理工,就职过英飞凌的前身即
西门子半导体部门,公司的研发人员比例接近30%,受益于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公司目前已经成功自主设计出全系列的IGBT芯片和FRD芯片。公司的主力产品IGBT模块型号齐全,主要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下游客户包括
汇川技术、
英威腾等上市企业,同时公司也战略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能发电领域,已经是国内车规级IGBT模块主力供应商。
士兰微: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纯芯片设计企业成长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IDM模式半导体公司,且已经是规模最大的IDM企业之一。公司产品种类完备,覆盖了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
传感器、光电器件和化合物芯片,下游应用除了白电、工控市场外公司也已进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市场,是国内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士兰微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一定突破,2020年在MOSFET分离器市场市占率2.2%,排名全球第十;在IGBT分离器市场市占率2.6%,排名第十;IPM模块市场市占率1.6%,排名第九,打破了海外企业对市场的垄断。
新洁能:公司是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领域的国内领先供应商,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公司目前拥有约 1500 款细分型号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产品已进入
阳光电源、
德业股份、
上能电气、比亚迪、
宁德时代、
长城汽车、大疆、
拓邦股份等下游客户的供应链。在全球“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公司重点深耕光伏逆变器和光伏
储能市场,IGBT和MOSFET产品已经在国内多家头部公司实现大批量销售,未来几年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扬杰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传统的整流器件、保护器件,通过产品不断升级,也布局到MOSFET、IGBT产品,现已拓展到SIC器件产品,高价值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是国内二极管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整流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达到20.5%,居全球首位。在下游应用方面,公司起步于消费类电子行业,目前积极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光伏微型逆变器、充电桩、汽车电子、安防等中高端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配套产品,较同业公司而言,与客户的绑定度和稳定性更强,现在与华为、汇川等行业一线企业达成长期深度合作。
国内主要IGBT公司情况:
来源:国融证券、
中信证券国内主要 IGBT上市公司业绩及估值情况:
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三、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国内厂商具备国际竞争力
在高ROE+高净利润增长的榜单中,同样出现了多家光伏企业:
锦浪科技、
帝尔激光、
迈为股份、隆基股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 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正处在景气周期的光伏行业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且先后参与过锦浪科技、
捷佳伟创、迈为股份、
晶澳科技多家公司的定增项目,从上游设备到中游组件、下游逆变器皆有涉猎。
光伏产业链构成: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持续降低发电成本是整个光伏行业永恒的努力方向,光伏企业需要不断面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新技术的变革,行业对于光伏设备厂商越发依赖,这使得设备提供商的产品议价能力较强,且更新需求旺盛。从最新的行业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情况,2021年光伏设备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了50%,达到218亿元,净利润更是增长了74%,规模为46亿元,行业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36.4%、21.0%,同比上涨了1.5%、2.9%;今年一季度仍保持高速增长,Q1总收入为65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达到14.2亿元,增长了62%,毛利率、净利率进一步提高至37.4%、21.7%,整体情况明显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选择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帝尔
激光、
双良节能这四家光伏设备商进行介绍。
光伏设备厂商分布情况:
来源:
浙商证券迈为股份:公司通过自主研发HJT PECVD、PVD、丝网印刷,再加上对外引进日本YAC制绒清洗技术,具备了
异质结电池设备的全流程供应。迈为目前已经掌握了印刷、真空(可用于HJT及泛半导体薄膜沉积)、激光(可用于光伏、面板、半导体切割)这三大技术,已经逐渐搭建起一个泛半导体平台。
行业观点认为异质结电池会是下一代主流的电池片技术,预计2025年HJT设备订单空间有望超400亿元,2020-202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将达到80%。当前正是HJT电池技术快速取代旧技术的发展期,具备先发优势的迈为股份将充分获益。
电池技术迭代路线:
来源:浙商证券
HJT、TOPCon、PERC主要电池参数对比:
来源:
东吴证券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降低发电成本的重要手段,拥有更高效率的HJT、TOPCon有望取代效率接近极限的PERC。目前HJT转换效率约24.4%,超越了PERC和TOPCon技术,良率也已经接近PERC。随着未来HJT渗透率不断提升,光伏设备厂商将会有很强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迈为股份在光伏设备端的市占率长期领先,特别是丝网印刷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一,抢占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公司已经在HJT设备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未来业绩将受益于先发优势保持快速增长。
帝尔激光: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专业设备供应商,专注于微纳级激光精密加工领域,在光伏激光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已经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PERC、MWT、TOPCon、HJT等新型高效
太阳能电池领域。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占据了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下游客户涵盖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等全球光伏组件龙头。
面对多种电池技术的更迭,帝尔激光选择多技术路线全面布局,对于不同的电池工艺皆有开展研发。针对PERC电池公司生产了SE激光掺杂设备,未来将持续加强PERC/PERC+等P型电池工艺的研发,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稳固领先的市场地位;对于TOPCon、HJT、IBC等N型电池工艺帝尔激光也开发出相应产品,针对TOPCon电池研制了激光硼掺杂技术,针对HJT电池研发了激光修复和激光无损切割等工艺,针对IBC电池开发了大尺寸无损消融技术并推出了激光开槽设备。
全面布局各种技术路线:
来源:
申万宏源受益于光伏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叠加公司自身技术优势较大,公司的业务在未来较长时间都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双良节能:公司目前主要从事节水节能与新能源装备,是国内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热泵核空冷器生产商核集成商。2015年公司将多晶硅还原炉业务置入上市公司主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晶硅还原炉设备的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其中第二代40对棒还原炉是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商采用的主流炉型,公司通过不断改进优化相关产品,进一步促进多晶硅行业降本增效。双良节能近三年累积供货300多台多晶硅还原炉,已为
通威股份、
大全能源、
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和亚洲硅业等多家上游硅料企业提供设备。2020年公司完成电子级多晶硅还原炉的开发和技术储备,已经交付行业内首台60对棒还原炉。
2021年公司进一步拓展至硅片业务,包头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厂于当年2月成立,同年6月公司成功研制出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双良节能作为多晶硅还原炉龙头企业,与主要硅料企业互为供应商,在硅料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仍可以得到稳定供应,占据了很大优势。公司当前已经与阿特斯、
爱旭股份、
天合光能等签订销售长单,硅片生产水平得到了市场充分认可。
近期我们刚参与了晶澳科技的定增项目,接下去部分我们聊聊两家组件巨头
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公司是光伏行业市值最大的企业,作为业内龙头,公司不断在新领域寻求突破与延伸,从最初单纯的硅片生产商到逐步完成一体化,去年公司的硅片及组件出货量均是全球首位。2021年公司硅片出货量达70.01GW,同比增长2.5%,对外销售和自用分别为33.9W和36.1W,自供比例51%。
各硅片厂商产能情况:
来源:
招商证券2021年光伏单晶硅片厂商份额分布:
来源:中信证券
隆基2021年组件出货达38.
5GW,同比增长57%,其中对外销售37.2GW,增长55.5%,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约20%,2020、2021年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
2015-2021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
来源:
中银证券晶澳科技:公司成立与2005年,起步于电池片的生产销售,2007年就已在美国上市,并在2019年借壳天业通联回归A股。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光伏电站,其中组件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90%。公司2020、2021年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名,是行业一体化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回 A 后融资能力显著提升,近期刚完成50亿规模的定增项目,其中32亿元用于20GW硅棒和硅片项目,这主要用于匹配组件产能,进一步完善公司一体化布局,提升竞争力;3亿元用于电池研发项目,将为不断变革的电池路线做技术储备;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则优化了公司的资本结构。本次定增后,公司产能将得到大幅增长,组件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晶澳科技定增方案:
来源:公司公告
从行业竞争来看,组件环节兼具to B和to C的性质,因此对于营销渠道、供应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等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以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品牌价值突出,长期来看市场份额将由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占据,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光伏下游的逆变器环节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2020年底我们曾参与了锦浪科技的定增项目,并获得不错的收益。在“近6年净利润增长>300%;近6年加权平均ROE>16%”的榜单中,锦浪科技也位列第四名。接下来部分我们就聊聊锦浪科技这家企业。
锦浪科技:公司由组串式逆变器齐家,逐步向储能逆变器、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拓展,在逆变器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根据Wood Mackenzie的数据,2020年锦浪科技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占率约6%,位列全球第六位,在A股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二。
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占率:
来源:Wood Mackenzie,
东北证券逆变器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一方面新增装机需求持续旺盛,再叠加上存量替换需求进入高增长阶段,在双重需求带动下,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需求量将达251GW,对应市场规模675亿元,2022-2025年需求量的年化复合增长为12%。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将为逆变器厂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据市场测算储能装机量在政策和降本的双轮驱动下,到2025年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有望达181亿元,2022-202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接近17%。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锦浪科技将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上涨,为业绩增速提供了保障。
来源:东亚前海证券
四、
白酒:业绩稳步增长,估值逐步修复,长期继续看好
同往年一样,白酒企业依旧是“高ROE+高净利润增长”榜单中的常客,今年
贵州茅台、
泸州老窖、
古井贡酒、
水井坊也出现在列表中。
2022年第一季度,19家上市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127.94 亿元,同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19.4%;归母净利润449.31亿元,同比增长26.3%。整体的销售毛利率为80.24%,较去年一季度的77.91%增加2.33%,销售净利率为41.01%,较去年一季度的39.10%增加1.91%。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的提升使得白酒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也主要得益于21年诸多白酒企业对产品的提价,诸如泸州老窖、古井贡酒、
洋河股份等等。因此,整体上看,白酒行业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呈稳步增长势态。
尽管白酒行业企业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依旧亮眼,但股价走势却不如人意。2022年开始至5月18日,白酒指数累计下跌20.27%,同期
上证指数下跌15.22%,跑输上证指数5.05%。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今年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局部反复的影响,聚集
餐饮、宴席等活动的缩减对白酒需求造成一定冲击。此外,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国内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进而引发市场对白酒消费需求的担忧,尤其是对高端白酒的冲击。因此,不少投资者可能对今年白酒行业的整体业绩比较悲观。
当然,白酒行业企业估值本身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自2021年开始,随着业绩的增长与股价的回落,19家白酒企业整体的动态市盈率(TTM)开始逐渐下降,其整体估值开始逐步修复。截止2022年5月18日,白酒企业整体的动态市盈率为34.97倍,而其十年以来的平均值为27.53倍,中位数为25.10倍。因此,虽然白酒企业的整体估值已经有所修复,但从十年的平均水平来看,白酒企业的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偏高的水平。从图也可以发现,目前,其动态市盈率也几乎刚刚与Wind给出的危险线持平。因此,白酒行业企业短期内仍然可能面临着因估值修复而导致股价下跌的压力。
来源:Wind
短期内,可能受疫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估值修复等因素的影响,白酒企业的股价仍可能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长期看,白酒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非常强劲,其行业的高毛利率、高净利率以及产品的涨价能力等优质属性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