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8年11月14日,又到了卖掉房子,逐步逢低吸纳和配置A股优质资产的时候了

18-11-14 15:27 18400次浏览
20101010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今天是218年11月14日。
现在是熊市,毫无疑问,

现在是底部区域吗?
绝对是

个股还会跌吗?
会,甚至还有不少的股还有20%以上的跌幅
但也会有不少的股不会再跌了

现在可以买股票吗
可以了,但不是一把梭,而是可以开始建仓的计划了,买好了,至少要持有三年以上再来收割

总之,现在有多套房子的股友,除了自住房,其他的投资房可以逐步出了,配置股票资产的时候到了
打开淘股吧APP
20
评论(37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20101010

22-06-04 18:47

0
如何通过“T+0”把股票做成负成本,
股票市场,分为两类。一种是游戏,一种是投资。市场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投资”,都是游戏,而能住在巴菲特这样的小城市里,还真没有多少人。既然大部分人都在赌,那就比拼脑子和心理素质。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每一次投资,都能让我在短时间内,获得100%的收益。而我常常不在乎,只要能赚到20%的股份,就能赚到钱,还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就是说,能够在股票市场上赚到钱的,就是那种不追求成绩,安稳入睡的人。
在股票市场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股票,到认识人,再到做人,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做一个诚实的人,而不是为了赚钱。
我见过许多人在股票市场上大发其财,但他们的人生并不如意。也有很多人,在股票市场上,一败涂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不过,也有一些人,在股票市场上表现平平,但在人生中,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做T概念做T是指在一天之内,以一种隐含 T+0的方式,对某只股票进行一次买卖。但A股是 T+1系统,怎么可能 T+0,必须要有足够的剩余资金,而不是满仓干一只股票,这样就可以进行滚动操作了。倒 T可以不存钱,但 T一定要留钱,大部分时候都要做正 T。
操作技巧1、计划我们的交易在做T之前,我们先要控制好仓位。
第一类:满仓,因为资金量小,进出方便,全天T一次就可以了;第二类:四分之三仓位,全天做三次T;第三类:半仓,全天做四次以上。
2、交易我们的计划
第一类,由于我们是全仓,所以只能做倒T,只能先卖后买。可以理解为持股做空。意思就是在盘中抓住向下的趋势第一时间卖出,然后在低位接回来。比如:股价10元,持有1000股,市值10000元,成本也就是10元,在10元卖出1000股,9.8元买入1000股,这时我们的持股情况是这样的,股价9.8元,持有1000股,现金200,市值10000元。成本就变成(10000-200)/1000=9.8。
就这样,成本就下来了,如此反复操作,成本将无限接近于0。
做T的要点开盘后在低位震荡,但低点在一路抬高,那么在接近翻红时,买点2的情况可以买入股票,后面如直线拉升的话,只要2~3个点以上,就要择机卖出了。假如买点2错过机会的,不要追了,等直线拉升6个点左右,不能向上拉伸的话,可以考虑吧手中的股票卖掉一点,等它回调时再买进。


同上


这个图也是属于拉升没封涨停板的,可以考虑卖出一些,回头再买回来。


开盘急跌5个点的,赶紧挂单买进,待反弹时,只要有获利,任何点位都可卖出。不要纠结是否卖在高位,只要获利即可,是做T技巧的要点,尽量减少亏损。


如果在低位时没有伏击,急拉可以考虑卖出,待股价回落再买入。


做T技巧上升趋势中,每次回踩成本线线或上升趋势线的下跌都是买点;


下降趋势中,每次反抽成本线线或下降趋势线的冲高都是卖点;


横盘趋势中:每次碰箱体上沿是卖点,每次踩箱体下沿是买点

注意事项1、要做T+0,结合大盘情况去判断,一旦大盘情况不好,则不宜做T+0。
2、对个股的股性也有一定要求,要求个股当日振幅要大,不能选择股性呆滞的,长时间横盘的个股。
,3、做T+0时,获利便可卖出,一定要果断,不能持股超过一段时间,否则容易越套越深,越套越大。
4、使用之前,请自行观察指标在每个个股的表现情况
20101010

22-06-04 18:46

0
投机基础(一)
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像个猎人一样等待,等待市场确立自己的方向。
在资本市场里面,每年持有头寸的时间是非常少的。


市场(交易标的的价格)向下有效跌破上升趋势线,视为了结多头头寸信号。


市场(交易标的的价格)向上有效升破水平趋势线的上轨(上边界线),视为建立多头头寸信号。
头寸是利润的源泉,上面两张图很好的交代了头寸建仓,了解的方法
20101010

22-06-01 12:51

0
巧用这4种指数基金,搭建可攻可守的股票型基金组合!
去年基金的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位97年的小伙一口气买了1000多只基金说是为了分散投资,那这样真的有效吗?
#星计划创作者# @创作者中心
我们可以先看下图,这是3只不同基金的持仓。名称分别为:招商中证消费龙头指数增强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以及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基金名称不同,但是都含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且都属于前五大重仓股。
对于不少新手来说,都会犯这样的错,看着某篇文章或者某个大V分析这只基金各项指标不错,就买入了,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持有的其他基金与这只基金的持仓重合度是否比较多呢?
买入基金数量多≠做好了基金组合
这里或许有人就会说到,为什么要做基金组合呢?我买入一些好的基金不就行了?

一、为什么要做基金组合?
1、让你的持仓拥有灵魂
我们做投资,应该把主要资金投资核心资产,也就是进行价值投资,而不是把大部分的资金拿去投机各种趋势热点,这样能够更好的做好防守,同时让持有的基金回撤较小。
2、有利于风险管控
有不少小白喜欢投资光伏、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行业,甚至所有的资金都投入这些新兴成长行业,固然他们在不断发展,但是每个行业的基金总会有一定回撤,不会一直上涨,特别是行业基金,波动更大,这些行业在前几年经历过大涨,所以最近的跌幅也较大。
单纯只投资一个产品,那么收益和风险必定呈现正相关,也就是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如果多样化的投资产品进行组合,风险就会降低。比如股票+债券的模式
一个好的基金组合应是一个均衡的组合,即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比例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同一市场不同投资品之间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不同市场之间也会可能会存在不相关性,比如同时配置A股和美股,在A股大幅下跌时,可能美股是上涨的。完全的同涨同跌,那么就会造成整体的回撤更大,组合中应该有一些对冲基金,或者相关性不是很大的基金。

3、节约决策时间
如果我们持有上百只基金,其中有30只基金是亏钱的,那么这些基金里面哪些需要你定投?什么时候定投,定投多少?你就需要做30次分析,决策和计划。那么就会要花很多的时间,如果投资100只基金,那么资金也会过度分散,当遇到熊市的时候,你就更不知道该去定投哪只基金,资金利用率反而不高。对于同类基金,我们应该择优投资,因为有些基金可能持仓或者风格基本相同。
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基金组合,在这里先来介绍下4种指数基金:

二、宽基指数简介
1、什么是宽基指数?
宽基指数,主要是相对于窄基指数而言的,是市场上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指数,指覆盖股票面广泛,不限制投资哪些行业,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指数。因此,投资宽基指数,本质上是追踪该市场区域的发展。
如美股的标普500和A股的沪深300,都会因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成立以来,整体处于上涨的状态。只要国家经济不断发展,那么相应的公司自然发展越来越好,代表性的指数也会有显著上涨。

2、宽基指数特点
(1)涵盖的股票数量较多,一般要多于10只股票
(2)单只股票所占比重较小,最高不能超过30%
(3)权重最大的5只股票所占比重不能超过60%
(4)所有权重股日交易额不低于10亿
(5)包含行业跨度较大,一般要超过5个行业

3、代表性宽基指数基金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

三、行业指数简介
1、什么是行业指数基金?
行业指数是一种典型的窄基指数,是特指一些反映各个行业涨跌情况的指数,行业指数的走势除了与整个经济大环境有关外,还与行业的小气候有关。
在震荡行情中,往往会出现各类行业板块轮动的情况。还会有一些行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养殖和证券,煤炭等行业。

2、行业指数基金特点
(1)股票涵盖行业较少,且多为单一行业,如白酒行业、医药行业等,这就使得基金的净值走势受行业的波动影响较大。
(2)基金净值受到几只重仓股的影响较大,若其中一只重仓股遭遇黑天鹅事件,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损失,应尽量避免个别股票持仓占比超过30%的情况。如中证白酒指数中,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两个加起来就占了30%。
3、代表性行业指数基金
中证主要消费,中证医药100,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

四、境外指数简介
1、什么是境外指数基金?
A股之外的市场,均称为境外市场,投资境外市场股票的基金叫做境外指数基金。
2、境外指数基金特点
(1)全球资产配置
中国A股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有时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投资回报胜于国内A股市场。中国属于新兴市场,还可以将资金配置于美股这种成熟市场中。
(2)对冲汇率风险
跨境指数基金以人民币计价,外币升值有益于基金净值,相反,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基金净值。在申购/赎回跨境ETF时,需要视情况进行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在申购时投资者的资金会被兑换成跨境ETF跟踪标的所在地区的货币,在赎回时,跨境指数基金跟踪标的所在地区的货币又被兑换为本国货币。由于涉及货币兑换,如果本国货币在申赎期间升值,则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将会缩水,反之则受益。
(3)分散投资风险
不同市场的经济周期不同,导致预期不同,最终导致涨跌不同步,相关性自然较低,这样可以避免所有的资金都在一个市场中亏钱。
3、代表性境外指数基金
纳斯达克100,标普500,恒生指数

五、策略指数简介
1、什么是策略指数基金?
策略指数是指按照某一种策略来筛选股票组成的指数,叫做策略基金。如有按照股息率筛选的,也有按照基本面筛选的,还有按照波动程度筛选的。这些不同的筛选策略,就形成了不同的策略指数基金。

2、策略指数基金特点
(1)以获取超额收益为导向
策略指数在编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持续稳定的选股策略、非传统以市值为基础的权重策略以及基于基础金融工具所衍生出的复杂策略,其根本目标在于追寻超额收益。这使得策略指数本身带有了主动管理的色彩,与传统指数定位于反映市场平均风险收益水平的被动理念有所差异,指数的投资性质得到加强。
(2)拥有足够的流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策略指数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对成分券的流动性及样本的相对稳定性进行综合考量,以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障碍、减小投资成本,整体波动较小,具有比较好的抗跌性,长期收益较为稳定。
3、代表性策略指数基金
基本面50,中证红利,中证500行业中性低波动。

六、建立基金组合的原则
1、负相关性不同原则
分散的关键不是持有基金数量的多少,而是持有基金之间的相关性要低。怎么判断基金之间的相关性呢?有两类方法。
一是看历史收益率的相关性,基金的历史收益是确定的。判断历史相关性的具体的方法,可以叠加两个基金的净值走势,从图形观察二者涨跌是否趋同,差异越大相关性越低。也可以看看历史不同阶段的涨幅。
二是基于基金持仓的方法,由于基金净值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风格、行业的分布,可以通过观察基金持仓,观察基金风格、行业的分布来预判基金之间未来收益率的相关性。
比如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和景顺长城鼎益的重仓行业都是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可以预料二者未来波动重合度较高,分散效果不会太好。

2、根据风险和收益来构建组合
不同类型的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需合理平衡各类型基金的投资比例。
个人可供投资的资产较多,较为年轻或者收入较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行业性指数和境外指数基金的投资。个人可供投资的资产较少,上有老下有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则应主要投资于宽基指数和策略指数基金。
在熊市底部则以行业性指数基金为主,如果能够投资的钱较长时间不用,也可以投资于风险较大的行业指数基金。

七、三种风格基金组合形式
1、保守型
50%宽基指数+20%策略指数+20%行业指数+10%境外指数。
将70%的资金投资于宽基指数和策略指数,这2种波动较小,历史回撤较低,在熊市中跌的少,在牛市中也会有不错的涨幅。通过定投,正常情况最大回撤在15%以内,平均每年收益率在5%以上。适合于胆小和刚入场的投资者,避免回撤过大影响生活心情。
2、平衡型
40%宽基指数+40%行业指数+10%境外指数+10%策略指数。
将一半资金用于宽基+策略这种波动稍小的指数;将另外一半用于行业+境外等波动较大的指数。通过定投,正常情况最大回撤在25%以内,平均每年收益率在10%左右。适合于经历过熊市的伙伴,比较省心,能够比较好地平衡风险,同时又有较高的收益。

3、激进型
50%行业指数+20%宽基指数+20%境外指数+10%策略指数。
将70%的资金用于行业+境外这种波动较大的指数基金,定投过程中如果遇到熊市会经历较大的回撤,不过如果掌握正确的方法,也有较大可能平均每年收益率高于10%,适合于熟练掌握,已有多年定投且盈利的小伙伴。
总体来说,建议新手把主要资金用于风险较低的宽基指数和策略指数。这样通过不断地学,慢慢来提高风险较高的基金的投资比例。

当然以上比例并非固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0101010

22-06-01 12:48

0
20%的时间捡到80%的便宜! | 瑞博投教
15年过去了,上证综指还在3000点徘徊,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性。
资本市场的钟摆演绎,不会简单重复历史,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成功的投资者往往能不被惯的线性思维所左右,努力认识,把握,甚至驾驭周期。
本文基于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剧烈变动,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下,用10张图探讨不同维度的周期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温度测量表
根据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提出的“测量市场温度的评估指南”,当市场环境大部分指标朝向钟摆右侧时,不应该捂紧钱包了。


3000点以下周期占近半
近10年大盘还是保持年轻的3000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却涨幅超过121%。不必盯着指数,炒股不如买基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可以穿越牛熊周期。



股市也有四季
中欧瑞博独创的股市四季模型认为,一年的四季与牛熊循环两者相像,每年的温度有上下限,每一轮牛熊循环的估值区间也是有上下限。气温每天都是波动的,但是季节转换的趋势不会因为短期气温波动而改变。



基金冠军:各领风骚仅一年
把单一策略用到极致的基金冠军每年都在换,反映的是市场风格的周期轮动。追求买到榜首基金不现实,选择均衡配置的基金,感受复利的魔力,慢慢变富。



投资者情绪

投资者对亏损股票越来越悲观,对获利股票越来越乐观,情绪的过山车导致市场巨幅波动。实际上80%的收益来自20%的时间,20%的时间捡到80%的便宜。


市场风格牛熊转换
代表市场不同风格的指数的牛熊剧本不变,周期涨跌是历史常态,深蹲是为了跳得更高。


10-10-10法则

用更长远的维度思考棘手问题,做决定后的10分钟、10个月和10年分别会产生什么结果?很多短期的不确定性,在长期自然就被解决了。经过对比,即可做出长期来看最高效的选择。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人类基因在穿越几千年的周期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面临各种生死考验,基因却能顽强延续,且变得更强大;珍惜难得的繁荣和平时期,春天终将到来。

来源:《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瑞·达利欧

全球经济周期向上
过去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间断的战争与革命使得经济机器越挫越勇,全球经济在曲折中向上发展。当代的巨浪冲击,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次涟漪。

来源:《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瑞·达利欧

历史舞台的主角转换
因为生产力、制度等要素迭代,历史大周期舞台的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主角总不会缺席。相信国运,做多中国!

来源:《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瑞·达利欧
好资产变成坏资产
坏资产又变成好资产
周期性是资本市场的铁律
“这次不一样”
是资本市场最昂贵的一句话
相信常识,尊重趋势,策略适配!
每一次危机后都会迎来大幅上涨!
20101010

22-05-25 21:22

1
一、 历史回顾:从五轮市场底部说起

2000 年以来,A 股大致经历了五轮市场底部,分别是 2005年 6-7 月、2008 年 10-11 月、2013年 5-6 月、2015 年 7-8 月 和 2018年 12月-2019年 1月。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股市历程,每一轮熊市底部都伴随着政策宽松的托底,短期维稳市场预期,中长期作用于盈利端和估值端进而影响股价走势。2021 年末以来,国内经济加速下滑,美联储加息周期深化,加之地 缘政治冲突恶化,A 股市场波动加剧,2021 年末以来展开一轮调整。近期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A 股市场或进入磨底阶 段,目前对于市场不必过于悲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过去五轮股市政策的变动是如何传导至 A 股市场底部, 本轮政策宽松又产生怎样的效果,我们通过梳理和总结历史上的盘体运行轨迹和政策出台情况以期有益启发。

1.1 2005 年 6-7 月:制度变革的力量

2001 年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后引起市场恐慌,熊市自此开启。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同股不同权”的弊端日益凸显,导致了股票供需失衡、股东利益冲突、股市信息失真、企业控制权僵化等一 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管理层开始了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的探索尝试并于 2001 年 6 月 12 日正式发布《减持 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番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对潜在股票供给剧增进而导致市场扩容和股价承压的担 忧,自此拉开了 A 股长达五年熊市的序幕。

2002-2004 年间管理层陆续出台政策救市,例如降息、停止减持国有股、改革发审制度等,政策刺激下市场短暂小波反弹, 但总体趋势仍是下行并多次跌破 1300点。2004年 9月 9日,上证综指击穿 1300点关口收报 1284点并连续三日徘徊于 1300 之下。此后市场迎来小幅反弹,9月 23日在冲至 1465点后回落,并开始了时达三个月的在 1300左右的鏖战。12月 17日, 上证综指再次跌破 1300 点,直到 2005 年 2 月 22 日才返至 1300 以上。为期两个月的低位运行彻底打破了“铁底 1300” 的市场共识并较大程度上摧毁了股市信心。


2005 年 1月 24日,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调,带来短暂的利好消息,股市 2月稍有反弹,但 3月开始不断下行,2005年 6月 6 日上证综指跌破 1000点大关,最低探至 998,最终收报 1034点,这是上证综指 8年来首次跌破 1000点关口。A 股市场 底部开始得到确立,此后指数逐渐企稳回升。

在指数鏖战 1300之际,政府陆续出台救市政策。上市和交易制度变更方面,股权分置改革是重中之重,此外还包括发审制 度改革、降低佣金和印花税、允许外商受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入市股票和资金的调节方面,降息和保险资金入市是主要举措。 高层表态方面,最高决策层通过国务院会议和记者招待会传达信号。在股权分置改革正式落地后,市场底部才最终形成。这一轮政策底是在 2005年 2月 2日,市场底是在 6月 6日,相差 4个月。政策底到市场底的传导是由上市和交易制度完善 来驱动的。以国有股减持为开端的熊市体现的是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欠缺和投资者信心的脆弱。

彼时制度的不完善体现在两 方面,一级市场上,监管部门对于公司上市的全面管制使得上市成为稀缺资源,因而市场定价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叠加退出渠道不畅通,劣质上市公司无法及时退市,对整体上市公司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二级市场上,股权分置问题割裂了流 通股与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后者利益容易受到前者侵占。

针对上市问题,证监会通过改革发审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等方式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 的交易环境,修复投资者信心。制度建设是长期的、复杂的、综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轮政策的出台为后来的牛市奠定了 良好的开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证综指走出一波牛市,从 2005 年的 998 点一路冲至2007 年的 6036 点。


1.2 2008 年 10-11 月:“四万亿”登场

2008年股市大跌是内外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从国内因素来看,2007年经济运行总体过热,CPI 居高不下,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下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国内流动性过剩。为应对经济过快增长,货币政策基调由持续十年的“稳健”转为“适 度从紧”,央行先后十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初的 9%升至年末的 15%;此外还六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在年末分别达到 4.14%和 7.47%。2008年货币政策偏紧态势延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 17.5%, 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调准调息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 2008年经济风向已由热转冷,GDP 和工 业增加值下行,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困扰中国的通胀已经逐步消除,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凸显。股市层面,股权分置改革虽已完成,但却留下大量的非流通股待解禁,2007至2008年适逢解禁高峰,流通股票的大量增加打破了供需平衡,叠加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的激增,股市面临极大的下跌压力。从国外因素来看,其一,美国次贷危机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萧条,中国也难 以独善其身;其二,全球经济放缓,净出口对中国 GDP的贡献率大幅下降;其三,油价大幅上行,推升企业生产成本,叠加外需疲软,企业盈利明显下滑。2008 年全部 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跌至-17.4%,较上一年大幅下滑 66 个百分点。

2008年 A股市场基本上是一泻千里不给半点喘息的机会。4月 23日印花税率从 3‰调整为 1‰后股市小幅上涨,但仅仅维持了一周左右。多重利空因素交织,大盘一路向下,9月 18日最低跌到 1802点,收报 1895点。当晚,国家出台三大救市 政策,一是财政部宣布从9 月 19 日起印花税将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维持 1‰,二是国资委表态将支持央企增持 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三是汇金公司直接入市将在二级市场买入工中建三大行股票。

9 月 19 日,上证综指涨幅高达 9.5%, 9 月 22日又大涨 7.8%。降准、降息、资金注入,救市政策基本出尽,然而具备欺骗性的反弹趋势却维持了不足十天,随即 开启了最后的让人极度恐慌的下跌,10月 28日上证综指最低到达 1664点,真正的市场底部才出现。此后一周内,指数一 直在 1700点左右鏖战,直到刺激力度空前的“四万亿计划”出台,市场才确定性走出底部,开启了一波陡峭持续的反弹。


从时间上看,“政策底”出现在 9月 18日,“市场底”出现在 11月 9日,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历时约 2个月。这一轮的熊市 底部,政策救市力度之大、涉及部门之广是空前的。站在目前时点回看,当时的政策效果既有短期对非理性和恐慌情绪的校 正,也体现了国家长期稳定市场的决心。财政政策方面,一是财政部两次调整印花税,分别是下调印花税率和改为单边征收, 二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降低出口退税率,三是出台四万亿刺激计划。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四次降准降息,下调住房贷款利率 下限扩大为基准 0.7倍,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证监会多次出台救市措施,包括控制新股发行节奏、鼓励回购增 持、启动融资融券试点等,国资委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央企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央汇金更是直接为股市注入流动性。

当 2008年中期货币政策由适度偏紧逐渐转向宽松,政策底开始慢慢形成。股市的基础还是实体经济和企业利润,过去的一 年半货币政策压的太紧,此时的货币政策放松对于改善企业盈利进而刺激股市是必要的。9 月 18 日,多部委打出“救市组 合拳”,政策底基本明确。救市组合拳中,印花税由双边征收变为单边征收,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 汇金公司入市则通过资金注入对股市走势直接产生影响,而国资委表态则传达了强烈的政策维稳信号,既是对汇金公司入市 的肯定,又为后续大型央企回购增持股票奠定基础,鼓励更多资金入场,相当于在股市极度动荡的时候给上市公司吃了颗“定 心丸”。在股市下滑至最低点时,“四万亿”的出台极大提振了市场预期,市场对于巨额信贷的反应速度和强度远超基本面的 反应,开始步入确定性的上升轨道。

1.3 2013 年 5-6 月:经济数据的回暖

这一轮股市的下跌根源是经济基本面的走弱超过预期。上一轮的熊市中政府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起到极强的刺激作用, 接下来的两年经济增长突飞猛进,GDP 同比增速在 2010 年一季度达到 12.2%的峰值,2010 年全年 GDP 增速 10.6%。与 之相对应的是通胀压力日渐凸显,CPI当月同比一路上行,2011年 7月 CPI 高达 6.45%。为了应对通胀问题,央行持续上 调存款准备金率,由 2010年初的 14%攀升至 2011年 6月的 19.5%。经济增长在冲顶后显著回落,2012年开始 GDP 增速 进入“7”通道,心理预期的悲观情绪蔓延。


如果说 2005年的股市是明显的两次“寻底”,2008年的股市是几乎没有反抗的自由落体式下跌,那么 2012-2013年的市场 底部则是慢慢磨出来的。自 2012年 5月开始,上证综指节节败退,中间虽有几次短暂的维稳,但下跌趋势未改。除了经济 面的下行压力之外,股市在 2012年的利空消息还包括:3月 28日,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和深交所表态支持小微企业上 市带来的市场扩容预期导致股市大跌,沪指跌幅 2.65%;6月 1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再度把国际板提上议程,6月 4日 沪指跌幅高达 2.73%;7月份 5-12日证监会新受理 39家 IPO申请,引发股市利空;8月份油价上调、转融通试点启动等事 件加剧了股市下跌。

9月份,管理层陆续出台救市政策,包括保险资金入场、汇金增持银行股,但市场总是短暂企稳,终于 在 12月 4日跌出 1949点“建国底”开始上升。进入 2013年后,反弹的时间仅持续半年,市场又开始下行,6月份又爆发 了“钱荒”,“钱荒”对于股市的收缩压力更多的来源于它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预期而非其自身对股市的实际压制。2013 年 6 月 25 日股市探底 1849.65 点,收报 1959 点,市场底部逐渐浮出水面。

2012-2013 年的政策可以分为如下三类:货币政策方面,从适度偏紧走向边际放松,包括降准降息、流动性支持。财政政策 方面,发改委加快审批地方投资项目,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股市方面政策包括:1)通过引进外资、放松外资持股比例、保险巨头和汇金入市等方式来注入资金盘活市场;2)通过暂停 IPO、鼓励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等措施来分流 A 股供给压力;3) 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深化 IPO体制来提振投资者信心。

这一轮政策底出现在 2012年 9月 7日,市场底出现在 2013年 6月 25日,相差 9个月。实际上,从 2012年 5月份的进一 步降准降息开始,政策风向就已经发生变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本轮降准降息对股市的拉升作用较为有限,6月 8日降息当 日股市甚至出现小幅下跌。维稳效果最明显的措施为发改委推进地方投资、保险和汇金资金入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 12 月 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 2013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总基调,政策鼓舞下,股市大涨 2.87%,一举收复 2000点, 收报 2031点。

2012 年 Q4,经济数据也开始回暖,GDP 同比增速 8.1%,相较于 Q3增加了 0.6个百分点。通观全年,政 策向市场的传导,本质上还是依赖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以及市场对于经济增长信心的修复,股市自身的机制完善和短期 的资金入市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是,2013 年上半年股市短暂反弹后出现了二次探底,跌破年前的“建国底”到达 1849 点。究其原因,管理层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货币政策并未放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上半年爆发了“钱荒”,“钱荒”产生是规范银行理财、整治金融乱象、美国退出 QE 时间超预期和央行进一步回笼流动性 的综合结果,对于股市下跌的影响主要有两条,一是部分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抛售资产,二是在较短时间内加剧了资金面 紧张的预期、投资者避险情绪高企,后者影响更大。这轮探底中,“钱荒”只是暂时影响,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基本面。


1.4 2015 年 7-8 月:国家队入市

这一轮股灾的特征是技术性、杠杆性、投机性,其产生更多的是源于流动性过剩和股市制度不完善,而非宏观经济基本面 的恶化。从经济形势来看,宏观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但呈现出底部企稳的迹象,GDP 同比增速约在 7%,经济下行对于股市的压制作用不大。当然,股市与经济的相背而行也反映了股市的暴涨是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市场的过快上涨透支了未来 的盈利预期。从流动性来看,央行自 2014年 11月以来开启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周期,2015年累计 5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5月至 7月 M1 和 M2均出现明显回升。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成为股市泡沫 的助推器,为后续股灾发生埋下了伏笔。从股市制度来看,过度高杠杆配资交易是股市异常波动的主要成因。

场内配资方面, 两融规模急剧增长,峰值时期达到 2 万亿元,占 A 股流通市值的 4%。场外配资方面,银行理财资金通过结构化信托产品、 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进入股市,为股市推波助澜。随着配置规模的不断扩张和高杠杆的推动,股市风险被成倍放大。股指 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做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情绪的恐慌,加速股价下跌。这一轮股灾的顺序大致为:机构开始 去杠杆→前期暴涨的个股大跌→高杠杆配资账户爆仓→配资平台为自保开始强制平仓→更多股票暴跌→散户纷纷抛售股票。

千股跌停,沪指失守 3000点。2015年 6月 12日,上证综指触及 5166点的历史新高。6月 13日证监会重申禁止场外配资, 15 日上证综指跌幅 2%,19 日收盘大跌 6.4%、沪深两市全部 2780 只股票中有 1088 只跌停,26 日收盘暴跌 7.4%、两市 近 2000只个股跌停,此后国家救市走向前台。7月 8日,上证综指大跌 5.9%,险守 3500点,收报 3507点。7月中旬和 8 月上旬,股市一度出现反弹,继而掉头下挫。8月 24和 25日,上证综指接连下跌 8.5%和 7.6%,26日收报 2927点,跌掉 2015 年牛市以来全部涨幅。


这一轮股市的“政策底”出现在 2015 年 7月 9日,“市场底”出现在 8月 26日,二者相差一个半月。从 5000点到 2900 点,股市由狂热到暴跌的速度之快、程度之剧烈是前所未有的,救市力度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从救市主体来看,央行、证 监会、财政部、国资委、中金所、上交所、深交所、券商基金保险甚至上市公司均参与其中;

从政策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三 类,一是针对两融问题,相关机构接连表态强制平仓规模小、影响小,证监会进一步放松平仓限制、券商放宽平仓规则;二 是大量资金入市托底,包括养老基金入市、券商/公募基金/证金公司买入蓝筹股、原保监会放宽险资投股票的比例、上市公司积极增持不减持维护股价、增加 QFII 额度引入境外资金,同时央行也通过降准降息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形式给予流动性支持;三是缓解股票供给压力,包括暂停新股发行、央企不得减持;四是整治违法违规乱象,包括中金所打击蓄意做空、公安部严查违法行为等。在救市政策密集出台期间,股市仍未刹车,直到 7月 9日公安部前往证监会排查恶意做空,股市才稍微 好转。

此次股灾的成因与前几次不同,并非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过度杠杆、投机交易造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 的政策重点并不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站在当前时点回顾,面临股市的极快、极深下跌,首要任务是有足量资金直接入 市,以尽最大可能缓解情绪危机、稳定股票价格。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措施也有效舒缓了市场的下跌趋势。针对高杠杆问 题,8月底监管层发文彻底清理违法违规的配资账户,限制券商两融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 4倍,有效降低了配资的杠杆,纾 解了股市风险。另外,这次股灾也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及其交易行为的监管存在漏洞,例如影子银行的扩张、配资 平台的野蛮生长。除了资金入市之外,对于各类投资、融资和配资行为应予以严格统一的规范和监管,谨防一些交易以创新 之名行投机违法之实。


1.5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1 月:政策基调转向

2018年 A股的漫长下跌是国内国外因素交织的结果。国内方面,2017年末开启的金融去杠杆几乎贯穿 2018年全年,成为 抑制市场风险偏好和制约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资管新规抑制杠杆资金入市。2017年 11 月 17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并于 2018 年 4 月 27 日正式落地。一方面,资管新规从严规范产品嵌套和通道业务,资管业各类通道业务规模 压缩,抑制 A 股市场中的杠杆资金,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从 2018年 3月末的 54.1万亿元下降至 2018年的 50.5万亿元;

另 一方面,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大量银行理财资金分流,对于 A 股市场流动性同样产生负面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 从 2017年末的 179.8万亿元降至 2018年末的 133.2万亿元。二是实体经济融资受阻,上市公司盈利预期走弱。在金融去杠杆的定调下,实体企业融资难度增大,2018年社融存量增速 10.26%为历史最低,信用债违约数量与规模达到 2014年以 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民企违约 33家,达到 2018年违约家数的 83%;A 股市场中,可以看到 IPO收缩,再融资规模自 2016 年高点的 1.8万亿元降至 2018年的 7854.8亿元。融资难度增大也进一步映射到了上市公司业绩中,2018年全部 A 股净利 润增速同比增速为-2.1%。

海外方面,一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制约市场风险偏好。2018年 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亿美元商品 大规模加征关税,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开启,长期反复的中美关系成为制约 2018年 A 股市场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市场整体 形成脉冲式冲击。中美关系恶化阶段,A 股市场基本呈现下跌;二是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对全球 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形成较大冲击。10Y 美债收益率从 2018年初的 2.46%一路升至 2018年 11月的高点 3.24%;三是 2018 年美股波动加剧,对于全球市场的股市有联动影响。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导致美股于 2018年开启调整,标普 500在 2018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最大跌幅达到近 8%,2018 年 10 月-2018 年 12 月最大回撤近 20%,同期上证综指联动下跌。

本轮市场呈现的特征是漫长的波动下行,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快速下跌。在上述因素的压制下,A 股市场在 2018年全年 呈现波动下行,从 2018 年 2 月的高点至 2019 年 1 月低点,上证综指累计下跌 23%,创业板指累计下跌 26%。

分阶段来看,上证综指从 1月 1 日至 1月 16日累计上涨 7.6%后开启了近一年的漫长下跌,期间 A 股市场共经历了三阶段 的快速下行。


第一阶段(2018/1/29-2018/2/9):新一轮金融监管开启。1月 26日,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抑制居民杠 杆率,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尽快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开启新一轮金融监 管;1月 29日,美股开启调整,A 股市场跟随下跌,上证综指自 2018年 1 月 29日到达 3587点的阶段性高点后,波动下 行至 2018 年 2 月 9 日的阶段性低点 3063 点,期间累计跌幅达到 12%,其后伴随着美股企稳而反弹。

第二阶段(2018/5/22-2018/9/12):中美摩擦升级+信用利差走阔。一方面,5月末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在进行一系列磋商 后美国宣布仍将对 500亿中国商品征收 25%的关税,市场情绪再度受到冲击,5月-11月中美进行了多轮谈判,但双方关系 未有明显改善,风险偏好持续受制;另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信用利差自 5月起加速走阔,加剧市场对 于企业盈利的悲观预期。该阶段上证综指累计下跌 17.3%,创业板指跌 25.6%。

第三阶段(2018/9/28-2019/1/4):市场跟随美股同步下跌,政策基调转向积极。该阶段是 A 股最后的探底期,10月 3日美 股开启一轮快速下跌,同期 A 股同步下跌,下跌和期间的反弹节奏基本与美股同步,因此该阶段市场的定价锚主要在海外。 但是前期压制市场的制度因素已经开始释放边际宽松的积极信号,10月 19日,刘鹤、易纲、郭树清以及刘士余就股权质押、 长线资金、民营企业融资、并购重组等市场重点关注问题发表观点,标志着本轮政策底出现。

9-10 月,各部门陆续发布托 底政策,基金业协会提出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提供备案绿色通道;银行理财子公司征求意见稿超预期发布, 股票投资限制进一步放宽;证监会在发布促进并购重组的措施,从小额快速并购重组机制到 IPO 被否后 6 个月可申请重组 上市。该阶段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 6.9%和 12.6%,标普 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在下跌阶段(2018/10/3-2018/12/26) 跌幅均在 15%以上,显示政策底下 A 股市场的相对韧性。

美股于信用利差快速上行,信用创业板指累计下跌 33.1%。在 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删除“三去一降一补”的表 述后,金融去杠杆的预期有所好转,监管开始释放流动性宽松的信号,与此同时,持续了一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影响 边际趋弱,美股在快速下行后开启反弹修复为全球市场注入信心,在三大制约因子松弛的背景下,上证综指于 2019年 1月 3 日最低触最低点后开启新一轮的上涨。


本轮的“政策底”出现在 2018年 10月 19 日,“市场底”出现在 2019年 1月 4日,二者相差 2.5个月。本轮的政策托底 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政策基调的转向,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变量。2018年 10月 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 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以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纷纷对话资本市场,对股权质押、长线资金、民营企业融资、并购重组等市 场重点关注问题发表观点,有效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的过度焦虑,意味着监管基调的边际宽松。2018年 12 月 19日,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金融去杠杆的监管基调收敛,政策环境显著回暖。二是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宏观流动性方面,自年初以来央行先后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和两次置换性降准,并通过扩大 MLF 担保品范围和进行信贷窗 口指导的方式增加流动性。2018年 12月 26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会议研究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金融委办公室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财政方面,财政部进行了增值税和 个税改革,并酝酿更大规模的降税和减费。三是资本市场开启新一轮改革,助力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加 大股权质押救助规模、放宽银行理财投资股票的条件、设立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并购重组松绑、对外开放持续推进(A 股 加入 MSCI 和富时罗素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 总结比较:五轮宽松政策的逻辑

政策作用于股市的逻辑短期在于信心的重拾,中期作用于企业盈利。从过往五轮市场底部来看,政策底到市场底的时间从 2 个月到 9个月不等,磨底时间不尽相同。究其根本,市场是否能从底部走出来,第一重要的是政策信号,第二重要的是盈利 触底回升信号,磨底的时间取决于政策见效的时长预期,即对企业盈利增速的见底预判;因此每轮市场经历了政策底-市场 底-盈利底的过程。

五轮政策底的重点均在于资本市场改革和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重要先行信号。五轮熊市的成因和政策手段各有特点,但 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制度和经济基础两类。2005 年的国有股减持引发的熊市暴露了股权分置的弊端,因此政策重点在于股权 分置改革;2015 年的暴跌则源于高杠杆配资,于是可以看到后续的走向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清理违规配资账户、肃清市场交 易秩序的执行力度。2008年和 2013年股市本质上还是受制于经济下行,这两轮的政策不管是财政方面还是货币方面,不宜 过多解读为救市,而更多的是出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考量。2018 年的下行则是经济基本面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政策需要在两方面同时缓和才能够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


走出底部的根源是市场对于基本面底部的把握以及信心的回暖,有效政策信号出现后,市场底也会随着政策底而渐行渐近。 以2008年为例,“四万亿”计划出台后,2009年基建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增加,当年投资对于 GDP的贡献率高达86.5%。 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随着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余额快速扩张。总体来看,2008 年的一 揽子措施在 2009 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仍然实现 9.4%的 GDP 增速。通过观察 2001 年以来实体经济增速与股票价格走势,我们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系。当市场预期到宏观指标改善和企业盈利的好转时自然会有向上的行情。短期的资金救市有助于维稳,但持久度跟不上,如何恢复对经济和市场的信心,是决定能否走出下一个市场 底的关键。(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 市场展望:稳增长加码,政策底已现

2021年末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迷。从市场价格调整来看,截至 2022年 3月 25日,当前主要市场指数已距离 2021年高 点平均有 20%以上的回撤,其中,上证 50创业板指回撤幅度最大,为 31%;沪深 300、创业板指和中证 800在-20%至-30% 区间;上证 50和沪深 300 回撤幅度在 5%-10%区间;上证综指、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 在-10%至-20%区间。

与前五轮相比,本轮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外部不确定性的共同制约。国内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供给端来看, 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中下游不分行业的利润形成挤压;需求端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新开工等数据全面下滑,出口增速将可预见地逐步放缓,下游消费持续低迷。二是货币政策宽松幅度不及预期,2月社融全面不及预期,3月 MLF与 LPR 维持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三是 3 月疫情反复再添加不确定性。海外方面,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全球流动 性预期受制;二是地缘政治冲突扰动市场风险偏好;三是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再度上升。

在此背景下,政策释放强力维稳信号,助力市场底部企稳。本轮市场的政策底可以从 2021 年 12 月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开启,2021年 12月 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定调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提六稳、六 保,删除“房住不炒”的原则表述。2022 年 3 月金融委会议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会议中刘鹤副总理及时回应了市场关切 的宏观经济、房地产、中概股港股以及行业监管的四方面问题,化解市场对于风险的过多担忧。随后多部委陆续下发政策, 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证监会表示要深入推进公募 REITs 试点;银保监会表示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财政部进一步落实 减税降费;中国结算官网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 18%调降至 16%。


我们认为本轮政策底已现,市场情绪已经企稳,A股处于磨底阶段。

从当前的资金环境来看,市场资金未形成负反馈,压力端主要在境外资金和绝对收益类产品的调仓。截至 2022 年 3 月 25 日,融资余额在 1.59 万亿水平,距离去年 12 月份的 1.7 万亿的高点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2018 年的调整是从一万 亿的规模下行至 7000亿+;3月北上资金大幅流出近 600亿元;新发基金规模遇冷,2022年 1月份偏股型新发基金的发行 量仍有 1000 亿,2 月降至 200 亿,3 月至今仅有 400 亿+的规模;从资金仓位来看,根据 wind 测算,3 月 25 日的偏股型 混合基金股票持仓中位数为 85.5%,较较 2月末上升 0.7%,仓位变动并不算大;股权质押规模已有较大收敛。当前底部筹 码的企稳需更多交易缩量的信号判断,近期全市场成交金额回落至 9000 亿以下,大致在 2022 年 1 月左右水平。

当时市场的进一步好转仍需要观察以下三大因子的变化:一是企业盈利承压。结构上来看,制造行业和消费行业可能受影响 最大,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下需求走弱。从开年前 2月的工业企业盈利数据来看,利润增速收敛至 5%,上游 企业进一步挤压中下游利润空间,采矿业利润占比创下 2012年以来新高,而制造业中下游企业也由正转负。二是政策对冲 见效需要更多时间评估。

本轮政策底从 2021年 12月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2022年 3月金融委进一步 夯实政策底进行预期维稳,可以看到尽管稳增长立意高远,但是政策维稳的见效是需要更多时间的。和 2018年的政策维稳不同,当时的股权质押的流动性纾困是可以集中力量短期见效的,而现在改革与发展进入深水期,需要更多的行稳致远。开 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出现了一定宏微观的背离,3月份疫情的反复再次下调经济增长特别是消费的预期,市场对于经济底部的 预判需要更多数据的验证。三是流动性环境外紧内松,境外资金的变化需要关注。3月的北上资金净流出近 600亿元,仅次 于 2020 年 3 月全球流动性危机阶段。

综合来看,本轮市场磨底的情境较 2018年底部可能会更长。一是 2018年当前的问题主要在融资以及股权质押,能通过展 期及纾困基金等方法集中力量解决,而当前的内部经济发展和外部形势较 2018年更为复杂;二是 2018年底市场的调整幅 度更大,2018年市场底部估值在 10%的绝对低位,和当前相比有差距;三是尽管行业监管态度有所缓和,但是共同富裕和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基本定调不变,更多在于节奏上的政策纠偏。因此我们认为本轮的底部形成会更为曲折,但在政策协 调维稳发力下较 2012-2013 年的底部情境会更乐观一些。市场中期仍以震荡为主,风格会更为均衡,以稳健业绩景气的结 构性机会为主。
20101010

22-05-25 20:44

1
连续十年ROE>20%(2022版)
2021年报出炉,连续十年ROE>20%榜单更新到第五年了(参考前文)。今年共有21家上榜,数量与去年一样,但是5家遗憾落榜,取而代之的是双汇发展亿联网络三人行吉比特欧普康视等新秀。落榜生里不乏洋河股份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从2017年以来就榜上有名的老牌优秀选手,新晋的五家企业则有三家皆为软件新兴行业。(下图,蓝框为当年新增,灰色为次年落榜)

从这21家的行业来看,食品饮料板块上榜5家依然保持在第一梯队,分红尤其大方,财务数据综合最优;电子制造板块则从去年6家减至5家,大华股份掉落,整个板块的指标没有特大短板与突出优势,不过杠杆率较高;轻工零售从去年2家新增了周大生,因此单列出一个分类,这个板块的平均ROE和利润率最低,资产周转率非常高,估值低,这也是轻工业的典型特征。

变化最大的当属生物医药和网络传媒。与前两年生物医药板块的强势不同,曾经高毛利高ROE的医药红利期,伴随着多轮医药集采似乎快结束了。今年还在榜上的健帆生物等3家暂时未集采,财务指标似乎没受影响,但如今股价距离高点腰斩过半,而PE较其他板块依然很高。网络传媒则是最年轻的板块,5家平均上市4年,因此分红也不多,ROE和毛利率较高,但是杠杆高负债重,需要小心甄别公司的具体经营状况。
1、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一季报业绩优秀,净利润为172亿,同比增长 23%。业绩增速回升主要得益于营销渠道改变和产品结构的改变。
① 提高直销比。通过“i茅台”直销渠道,绕过批发商,提高单品售价,毛利率和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比例。一季度毛利率达92.37%,提高了0.86%。一季度直销渠道销售108亿,同比增长127%。批发渠道营收214亿,同比下降4.7%
② 培育新单品,“珍品茅台酒”和“茅台1935”,改善对飞天茅台“依赖症”。绕开飞天茅台对价格的限制。
贵州茅台历年的ROE比较稳定,都是在30%左右,主要得益于超高净利润率。预估未来茅台净利率会持续受益于营销渠道和产品结构改变,ROE保持稳定或略微上升。
2、海天味业

去年是海天味业“极其困难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各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社区团购恶性竞争、限电限产导致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然后海天味业产品并不能跟着大幅涨价,只能对部分产品出厂价调整3%-7%不等。从财报上看,净利润率也是下滑得厉害,与2020年相比,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率已经下滑大概3%,ROE也受其影响跟着下滑。由于酱油的提价空间不大,净利润率也无法大幅提高,海天味业的ROE只能维持平稳或者走下坡路。
3、承德露露

承德露露,从传统的高ROE,低PE指标分析是个物美价廉的好公司,但是过去也多次分析过这类企业为何多年不涨。投资的本质其实是赚成长的钱,ROE是一个充分非必要指标,维持ROE的核心驱动力是成长性。承德露露的营收净利增长多年停滞,资产利用效率低下,依靠高分红维持高ROE。

承德露露去年业绩难得增长后今年一反常态不再分红,全部用于回购股份。管理层无疑看到了股价的萎靡,但是将利润再投入做出好产品才是企业的根本,若仅靠回购终是饮鸩止渴。
4、伊利股份

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相比白酒、杏仁露等饮料利润率低,但是高周转高杠杆,以及多年稳定的收入增长,使其成为稳定的现金奶牛。作为超级国民品牌,拥有强大的渠道优势和品牌认可度,目前最需要避免类似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5、双汇发展

首次上榜的双汇发展是全球肉制品龙头,也是榜单唯一的固态食品股。作为最优秀的肉制品公司,毛利率才15%,是伊利股份的一半,承德露露的三分之一,差距明显。将双汇发展的ROE杜邦分析拆解后,它的净利润仅7%,主要依靠资产周转率和杠杆率撬动。因此消费股虽容易出牛股,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双汇发展虽是大白马,但经历了国企到外资到私企的复杂股权更迭,管理层的权力交接也不明朗,短期内市场仍会产生疑虑。

6、亿联网络

亿联网络2021年净利润率为43.86%,是高ROE的主要贡献者。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三大产品线,分别是桌面通信终端、会议产品、云办公终端。其中,SIP话机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近年来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70%至80%;公司的毛利率持续维持在60%以上。
据业内人士称,SIP电话机浪头早已过去。由于疫情,腾讯视频、钉钉、zoom等各类“软件+移动手机”平台已经为很多企业提供了线上办公解决方案。引用沙利文数据,公司SIP 话机市占率连续四年全球第一。但是,公司“收入几乎来自海外市场”“毛利率净利率超高”“绝大部分资产是理财产品”“募投项目收益率超高”以及“海外经销商的真实性”等等引发投资者质疑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性。
7、吉比特

吉比特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的上涨。2021年吉比特转战买量策略,导致销售费用大幅增加至12.74亿,同比增长326.1%。公司销售费用率达到27.57%,较2020年大幅增加16.66个百分点,增速远高于净利润。2021年度吉比特的研发费用6.09亿元,同比增长41.35%,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18%。营业成本的上涨导致净利润率直接下滑大概7个点,而且吉比特的净利润率是走下坡趋势,持续的高ROE较难维持。2021年,公司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和杠杠率促进ROE的增长。
8、平治信息

平治信息营业收入与利润主要来自于付费阅读,和掌阅科技最为类同。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2021年净利率只有6.5%,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也走下坡路。公司高ROE是高资产周转率和高杠杆率支撑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平治信息最近在切入元宇宙赛道,遭到市场的热捧。平治信息深度布局元宇宙,在数字虚拟人、VR/AR内容+硬件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
9、三人行

三人行目前拥有数字营销、场景活动、校园营销三大主营业务。数字营销占营业收入89.86%。前五大客户都是优质客户,包括伊利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三人行由于行业头部客户比较多,将会受益于品牌广告占比高的业务结构特点保持盈利能力。公司的净利率较低,2022年一季度净利率只有6.7%。高ROE主要受益于高总资产周转率。
10、中科软

中科软从新三板来A上市,因此虽是次新股,财报披露时间却达19年。专为险企提供信息安全服务,产品竞争力变强,利润率近年不断提升,业绩稳定增长。不过目前中科软原始股还未全流通,年化收益为负,尚需观察等待。

11、海康威视

作为电子制造业,海康威视的净利润一直维持在20%左右,也是与贵州茅台唯二两家5年来都在榜单上未曾掉队的企业。海康威视的高ROE是靠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杠杆率撑起来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基本都是倒挂,营收增长比净利润增速要快很多。
最近,美国还着手对海康威视进行制裁,与海康威视合作的政府和公司都将面临“违反美国制裁”的风险。消息一出,海康威视当天市值就蒸发了400个亿。然而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制裁海康威视,早在2019年10月,海康威视就已经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也使得其无法获得美国企业的软件和零组件。
12、德赛电池

德赛电池是电子制造业的模范生,上市以来派现融资比超过很多消费股,深耕手机电池,为华为生产储能锂电池,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等,转型对比同行更加保守稳健。对手欣旺达的则激进得多,通过融资大手笔收购投产,股价表现也起伏波动较大。
电池制造是重资产低回报的周期行业,德赛电池紧跟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的发展浪潮,既不掐尖,也不曾掉队,且实现了连续12年高ROE,是令人敬佩的一家好企业。
13、飞科电器

剃须刀龙头飞科电器,属于家电行业的细分小赛道,客户群体是商业价值最低的男性,缺乏科技含量和想象空间。净利润连续下滑三年后终于勉强止住了,虽然采用线上销售、研发智能家电等方式努力,但是成效并不显著。目前实力距离国际巨头飞利浦、吉列等还有较大差距。
14、视源股份

视源股份做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提供教育设备,受教育“双减”政策影响较大,去年业绩下滑,股价回撤较多。去年的第一次上榜就有提示新兴行业红利期消失的风险,低毛利高负债的公司在行业下行期日子会变得不好过。
15、弘亚数控

弘亚数控是一家专注于板式家具机械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板式家具行业如套房家具、办公家具、酒店家具等的生产和制造。由于地产行业短期承压,影响家具市场需求和家具企业扩产发展,家具企业设备需求增长相对平缓。2022年一季度营收增长才6.46%,净利润增长是-4.8%。弘亚数控的高ROE是较高的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维持的,但ROE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
16、健帆生物

健帆生物是血液灌流器的绝对龙头,拥有80%以上的血液灌流器市场,可谓在血液灌流市场上一枝独秀,无人能敌。健帆生物多年来研发费用低于销售费用,且销售费用常年居高不下。2019年至2021年,健帆生物三年销售费用总计约15亿元,而研发费用总计约3亿元,少得可怜,常年处于“重销售轻研发”的状态。业绩增长靠的是逐年增加的销售费用,以及对单一产品的高度依赖。作为细分行业的龙头,2017年-2021年连续五年的净利润率都在40%左右,堪比茅台。历年ROE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逐年增长的高净利润率。健帆生物业绩稳步增长,但资本市场对血液灌流器集采呈悲观态度,股价继2021年5月走出新高后已腰斩。
17、欧普康视

欧普康视号称“国产OK镜之王”,角膜塑形镜收入占其半壁江山,净利率一直都在45%以上,稳稳的支撑着高ROE。公司盈利能力突出,经营效率高,预估高ROE是可持续发展的。不过公司不重视研发,高学历研发人员较少,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只有2.11%,与销售费用占营收比18.9%形成鲜明的对比。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高毛利的塑形镜是否会被纳入引发投资者关注。再者,由于较高的毛利水平叠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塑形镜领域引来了诸多入局者如爱博医疗与昊海生物,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18、我武生物

我武生物是脱敏药细分龙头,独有的舌下脱敏药市占率超过80%。长年95%的毛利和40%净利率,就算在医药行业也十分少见了。中国过敏人群基数庞大,但因不易致命而不受重视,随着医疗和经济水平的进步,近年我武生物的增长较快,且患者对脱敏药的粘性高,业绩较稳定。目前的发展隐忧是集采以及技术壁垒不够厚医药巨头介入该赛道。

19、晨光股份

自从去年7月“双减”政策发布,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办公用品行业公司便受到了业绩和股价的双重压力。晨光文具第二大收入来源“学生文具”受到严重冲击。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10.93%,营收增长一直下滑,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16.04%。晨光股份利润率较低,2021年只有8.71%,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晨光文具的高ROE是靠总资产周转率支撑起来的。高ROE是否能维持,双减政策对营收增长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20、老凤祥

老凤祥加盟批发模式的珠宝加工企业,还经营有中华牌铅笔等。毛利净利率远低于同行业(下文周大生),ROE含金量较低。虽然业绩增长稳定,分红大方,但是品牌老化、估值低、股价增长迟缓,在资本市场并不受欢迎。

21、周大生

A股珠宝龙头周大生,基本面相比老凤祥优秀很多(上图),但珠宝行业受原材料贵金属价格影响大,品牌同质化严重,加工的附加值低。而且贵金属存货也是会计造假重灾区,行业内假货、以次充好的新闻年年见报,因此虽然ROE高估值低,却不处于一个适合投资的好行业
20101010

22-05-25 20:42

1
大盘何时见底!大盘何时见底?
大盘有没有见底,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市场说了算。
看看2018年大熊市见底步骤就知道了。


参考理论
1、前长江证券分析师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周金涛——涛动周期论
2、前长江证券分析师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周金涛——涛动周期录(上下册)
3、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燕翔——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
4、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燕翔——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股行情复盘
5、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开——策略专题研究正确认识“超跌反弹”
6、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2018年金融委会议后,市场如何演绎?
7、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夏——A 股历史大底是如何炼成的?
技术底
2018年大盘见底步骤
2018与2022蓝眼睛

0320类似2018年夏天,只差最后一杀
其实,统计一下2018年当年获利的基金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这些基金是在2018年夏天之后进场的,也就是说择时非常好。

2018年美联储加息+贸易战对市场冲击

2022年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中概股对市场冲击



2、救市底
2018年纾困基金--2022年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3、政策底
中美



1019刘--0316白天中国



0316晚上美联储加息反而上涨
应该是当天中美已经达成和解
中美双方都获得了喘息之机!




4、割肉底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景林资产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高瓴传闻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港股私募砍仓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大金链子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外资



(真正的恐慌)机构割肉——外资




5、大股东底
基金增持

上市公司回购

大股东增持(外资、险资等)

破净股——破发破定增个股一堆



银行理财也亏钱

新股大面积破发已经很久

股吧和股票论坛一片冷清,股评家改行发鸡汤和八卦文

基金清盘



蛋清底

淡水泉时刻

6、市场底
1019政策底之后两个月市场底0104市场底出现
0316政策底已经出现——2022年五六月份?




7、经济底
2018年股市不行的原因究竟是啥?


2022年股市不行的原因究竟是啥?



8、启动信号
0104全面降准——今年全面降?

2019年0215社融超预期--2022年GDP5.5%



外部因素--金融对外开放加速

物极必反--从现在开始远离恐慌思维
20101010

22-05-25 20:40

0
时代的贝塔!时代的贝塔0327——未来时代大趋势产业趋势
目录

参考理论
1、前长江证券分析师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周金涛——涛动周期论
2、前长江证券分析师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周金涛——涛动周期录(上下册)
3、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燕翔——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
4、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燕翔——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股行情复盘
5、民生证券——科技大周期
6、中金公司分析师黄乐平——从4G周期投资经验看如何把握5G投资的机会和节奏
7、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复盘苹果产业链黄金十年,看华为产业链投资机会
8、国金证券分析师艾熊峰——成长初期行业如何演绎戴维斯双击行情
9、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AIoT芯片:研究框架
10、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从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消费与科技的投资逻辑
11、兴业证券分析师陈敬——两万亿之路——苹果深度复盘
12、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复盘 28 年 l 超级科技周期启动中
13、方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燕翔——全球股市启示录-行情脉络与板块轮动
一、未来大趋势——时代的贝塔!
时势造英雄:任何α的伟大胜利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时代β之上

周期天王:
上涨时,万物皆成长,Beta当成Alpha;
下跌时,真相是周期,Alpha回归Beta。
同样的事情现在还在发生,
历史一直在重演,
没有什么是这次不一样!
万物皆周期!
α与β:企业的Alpha背后是时代的Beta
刘格崧:
为什么特别强调产业趋势?
因为企业的Alpha背后是时代的Beta,
企业的努力要在时代趋势的大背景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董明珠与雷军)
换句话说:
所有公司的成就,不管是自身业绩的成长,还是股价的表现,最终都来自于时代背景下的产业机会,时代大趋势!
中国蒸蒸日上的国运!——康波周期上升周期!

二、时代的贝塔——产业趋势
总括时代特征:美股不同时代风格,美股走过的路就是A股未来的路

二战到 50 年代末——重工业重投资周期股

80~ 00 年代中——信息技术时代
00~ 20 年代中——科技时代

总结:美股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总结:周期--消费--医疗保健--科技

三、时代的贝塔——时势造英雄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投资家
时势造英雄:找准时代贝塔+自己投资实力

四、时代的贝塔——中国产业趋势
2009年之前——重工业重投资周期股

时代特征:09~15年——信息技术

2016年以来——价值消费医药茅指数+科技

五、时代的贝塔——全球产业趋势
康波周期——未来全球大趋势

时代风口与本土企业
20101010

22-05-25 11:23

0
重大基秘!关于ETF分红,你可能要了解……

图片来源:网络
还记得9月曾名噪一时的电力基——红利低波50吗?(基金代码:515450,标的指数: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
根据最新公告显示,这只基金最近正在进行2021年度的第一次分红,每份分红0.06元。

来源:《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分红公告》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一只ETF,它的分红是怎么回事。
首先,给大家强调一下:
分红并不会使你持有的资产增多。
正如我们在《点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讲过:股票的分红只是持有资产形态的转变,一部分资产转变为现金,但总资产是不变的。对于ETF以外的普通基金,分红的本质是类似的,将基金资产作为观察的对象,把“实际盈利”的一部分给投资者。
而ETF的分红来源则大不相同。
到底咋回事?E哥带你从基金合同中找寻答案。
翻开红利低波50ETF(515450)基金合同一看,超过100页,怎么看?E哥直接带你翻到今天的重点——基金收益分配原则:

来源:节选自《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仔细看哦,E哥开始划重点了:
01
重点
“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累计报酬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达到0.75%以上,方可对超额收益进行分配……使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为原则。”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关注E哥久了的小伙伴都知道:ETF作为指数基金中最纯粹、耀眼的钻石,它本质就是跟着指数走,最好的情形是指数涨跌多少,它也涨跌多少。
我们假设如下场景:某ETF上市后,目标指数跌10%,但该ETF净值跌幅8%(比如从1下跌至0.92)。对于ETF本身,虽然获取了10%-8%=2%的超额收益,但作为一只紧跟目标指数的ETF,这种“超额”的收益并不是它的本意!因此为了表达对目标指数的忠心,它决定将这超出的0.02以分红的方式丢掉,使其净值下跌10%,以追随指数的脚步。
02
重点
细心的小伙伴还会发现这样一句话:
“基于本基金的性质和特点,本基金收益分配不须以弥补浮动亏损为前提,收益分配后有可能使还原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
此话怎讲?
对于一只主动基金,假设这样的场景:初始面值为每份1元,现在是每份0.92元,则它每份亏损0.08元,自然没有利润可以分的出来。要想分红,先得继续运作,直到利润增长,足够把这亏损弥补了才可以!
但ETF不同,如前面所讲,它的目标是复刻指数的走势,只要在指定的计算区间对于其目标指数有0.75%以上的超额收益,不论是否真正实现了盈利,都可能分红!都可能分红!都可能分红!
03
重点
合同中还有一点区别于普通基金的地方:“本基金收益分配采取现金分红方式”。
此话怎讲?
就是说,ETF只能现金分红,没法红利再投。大家可以这么理解,再投就是再申购。ETF是有最小申购赎回门槛的,你获得的那一点点红利,常常是还没达到这个门槛的。
敲黑板| E哥总结
分红并不增加持有资产,非ETF的基金分红就是将“实际”收益的一部分变现返还,小伙伴们如果不需要这部分现金,可以自主将分红方式改为“分红再投”;ETF就是分配超越指数收益的那部分给你,只能收取现金红利。
那是为了说明ETF的分红与普通基金分红的不同之处呀!实际上,红利低波50ETF所跟踪的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也就是跌的时候更抗跌)。
大家伙可能对这个指数的编制方式还不太熟悉:

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SPCLLHCP.SPI)在中国A股大市值股票中按照股息率和近1年波动率选取国内A股中波动最小的50只股票,以反映A股具有高分红、低波动的大市值股票表现。
“高分红、低波动”是它的特征。
一起看看该指数与中证全指、沪深300过去十年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2011.11.18-2021.11.17(周期:周线,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
在相同期间内,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的区间年化收益率和年化波动率均优于沪深300和中证全指。

数据来源:wind,2011.11.18-2021.11.17

数据来源:wind,2011.11.18-2021.11.17(过往走势不预示未来表现)
▶想了解更多?参考E哥旧文《防守才是最好的进攻-红利低波了解一下》
最后的最后,提醒大家领“小红包”喽!
根据公告,红利低波50ETF(515450)现金红利发放日将是11月18号,持有这个“电力基”的小伙伴们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届时账户里会有一部分现金到账哦~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五、红利低波50ETF(515450 / A类 008163 C类 008164)中证1000ETF(512100)(以下简称“本基金”)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网页链接和基金管理人网站网页链接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20101010

22-05-25 11:20

0
只有成长才能穿越周期,这个创新型指数基金有搞头ETF令狐冲 2022年03月02日 09:34分享到: 点赞 4评论 3 收藏这两天市场波动比较大,特别是在战争的加持下,市场情绪就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最近也多了很多后台留言的小伙伴,说是很想抄底,但是又不敢抄底。 相对来说,宽基指数基金对小白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产品,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同时费率又比较低,代表性也很强。 目前市场上的宽基指数很多,比如说历史悠久的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近两年孕育出大牛股宁德时代创业板指数。 但还有一些小众的宽基指数,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在10年的时光里,默默跑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中证智选1000成长创新策略指数,简称1000成长创新指数。 我们以2012年年初为基期,画出了5个指数10年的收益情况。 从近10年的收益走势上看,1000成长创新指数大幅跑赢上证、沪深300中证1000指数。 虽然之前创业板指数还能勉强跟上不掉队,但最近遭遇到一波大幅回撤,就只能目送1000成长创新指数潇洒远去了。
而从相对指标上看,1000成长创新更是遥遥领先。 不论是卡玛比率、夏普比率、还是10交易日回撤修复概率,1000成长创新都是所有指数中表现最好的那个。 一、指数编制方法及特点
说到1000成长创新,大家肯定会想到中证1000,他们也的确有关系,1000成长创新是一个SmartBeta 指数。 在指数的样本空间上,1000成长创新指数与中证1000一致。 与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这些指数不同,中证1000更偏好小市值的公司。 比如最新的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中,权重最高的个股的市值只有590亿元,这个量级在A股所有股票中只能排在260名左右。 所以,中证1000是一个更偏向中小市值,更偏爱高成长性公司的指数。 而1000成长创新指数,则在中证1000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公司毛利率、研发支出、资产收益率等静态指标,以及营收增长、净利润增长等动态指标的考察。
对此,1000成长创新指数的设计方锐联财智认为:上述因子能有效过滤掉潜在的伪成长股,选出货真价实的150只高成长个股作为1000成长创新指数的成分股。
简单来说,就是还要再成长一点。 二、指数所属行业情况 相对于中证1000指数,1000成长创新指数抛弃了石油、建筑、纺织服装等成长性较低的行业,同时大幅提高了医药生物行业的权重。 最新的数据显示,1000成长创新持有医药行业的权重超过了17%。 所以,相对于中证1000,更大的医药行业集中度也是1000成长创新的一大亮点。 医药生物行业一直是A股牛股集中的行业,只不过最近由于集采政策以及高估值的原因,医药行业短期经历了一波回撤。 但不能否认的是,医药依然是一个需求不断增长的行业,对于想抄底医疗但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1000成长创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相关ETF情况 目前A股市场上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跟踪1000成长创新指数的ETF目前只有华夏基金的产品1000成长ETF(认购代码:562523),这只基金处于发行阶段。 在主流的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指数是唯一一个不“以大为美”的指数,小市值、高成长是它的代名词。 而从中证1000中孕育而生的1000创新成长,在中证1000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了石油、建筑、纺织等低成长行业,行业集中度更高、成长性更强。 我今年也是非常看好这个指数的,在市场利率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只有高成长才能穿越周期。 所以老铁们不管是在认购阶段买,还是等上市后再买,1000成长ETF(认购代码:562523)现在都可以关注起来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