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让我茅塞顿开的好帖子,对我来说是需要经常反复温的知识,出自吧友猫哥,内容如下:
价值猫猫:
还是结合自己这轮行情的实际经验来说。
市场内,最活跃的承接资金是有限的,越多的票开始头部放量,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承接。
今天第二波的大票也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目前创投 总共差不多五个大票,每个票需要20亿左右,张江放了30亿的金额,没有推上去,价格还低了。这30亿就是被消灭的在第二波创投里的第一批资金。
大众公用 吸走了23亿的资金,如果后面没有资金去解放这批资金的话,又是23亿被消灭的资金。
小票
恒立实业 和
弘业股份 各吸收了10亿的资金。
这几个就已经吸收了60亿的资金的。看L2资金博弈的话,其中多数是散户和中户,也就是我们说的,最终的接盘资金。头部放量调整,就是散户把主力洗下车的过程。
头部调整的时候,都是越换手价格越低,最后左看右看都是散户,只有砸盘才能把筹码兑现就傻了。
深赛格 就是这种情况,承接量没有,只能踩踏跑。只是成交了6亿不到,就砸到了水下6个点。这种后排的放不出量的,被大票坑死是一定的。
自己上的是第一波带妖股属性的小盘创投,在第二波创投大票起来后,就被承接资金卡位了。恒立和弘业差不多每天的量是10亿多,做玩首阴战法后,就不恋战,迅速撤离,不能拖泥带水。因为头部放量堆积后,第二波如果上不去,就开始关门买单了。其实如果没有第二波的创投把资金带走,这两个龙头的高度远不止现在这么点。所以这就是人气和承接资金的重要性。
明天不出所料的话,顶鲁信和市北的真实资金量应该会减低,之前604那么大的封单,其实很多是成泉资本自己垫的。
股票就是一堆筹码,进货的比出货的多,价格就上去。出货的比进货的多,价格就下来。不同的是,场内的承接资金就这么点,谁先动手,谁先收割。今天张江先砸,感觉好像亏,其实从吸收流动性来说,不一定不划算。其他的大票出货,都未必能出那么顺畅。不得不佩服赵老哥,对市场的本质把握的如此敏感,最快的手法先收割场内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