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思考的是核心的问题,这些都能想透彻基本就应该是那20%的人了。我也很纳闷,自己到底差在哪?
从这波操作失败中,总结几点吧
1、
德美化工我两次上车,都没吃到什么肉,这个是需要反思的。第一个上车的点是第三个涨停板的时候,早盘封板我就打板了,然后开板回落,没记错那天很多回落的票,但他之后强势拉涨停,我心里就有数了,这票明天肯定是要溢价的,虽然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大佬复盘时候看好它。结果第二天的确给高开了,我前一天的复盘是烂板,第二天高开我要拿一拿,结果竞价的时候就变卦了,因为当时市场每天都在淘汰赛,不行就会给阴线,我给自己的计划是先卖出,然后封板再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封板速度之快让我没有打上,就这么下车了。第二次是再11月12日当时T字板之后低开,我判断创投没有结束,他是高位股,情绪只要分歧转一直很容易就反包,结果当天很给力,有冲涨停,但第二天这股就没有拿住,原因是其它像是
鲁信创投、
张江高科等等已经被淘汰的票当天走的并不理想,还有很多水下的,所以这次也没能拿到涨停,他是当天高位分歧票中最强的,算上第二天一字20个点就这么卖飞了。这里面的选股、对情绪的拿捏需要很清楚,这票为什么拿不住,拿的住都是事后来看这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就是有很多被淘汰下来的票走的很不好,它也很有可能走的不好,所以对不是龙头的票谨慎了一些。这里的操作第一次太胆怯了,第二次太着急了,总结起来都是心态的问题。
2、在整个创投不断向上打高度的时候,当时有被淘汰下来的第二梯队的鲁信创投、张江高科和
大众公用等,我观察到了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横向整理,中心点甚至上移,向鲁信创投每天都是小阳线上移,这里是很好的技术形态,说明资金不是出逃状态。在14日早盘第一梯队的开始开板的时候,其实还是没有特别的意识,当时想的是高位股分歧,低位的开板会不会有继续向上走的空间,所以就有了我当天参与的一个三、四线的票赌反包,这个思维这里反思逻辑不对。现在看来,市场是选择了这么几个方向去做:a、高位股分歧回封;b、低位股分歧回封;c、第二梯队之前被淘汰的股强势补涨。这个a、b抓不好,但是c是我看出来的,包括当时鲁信创投上板以后同一梯队的张江高科、大众公用等之前同一批次被淘汰的票都是有机会参与的,补涨老大涨停,其它的赶快低吸,但已经没有资金了,因为买了不知道什么鬼东西的低价票,完美错过上车点。
这里总结下来就是1、要对板块高度有足够认识,在有利的技术指标下不要轻易下车,否则下车之后就不好上车了;2、补涨的时候也要抓好时机和股票,不能太盲从,否则会从过时机。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