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谈谈人力资源第一股—科锐国际,各地抢人大战以及前程无忧走势

18-06-05 13:47 5421次浏览
weizailia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最近翻看美股前程无忧 ,走势惊人,从2016年30多一路涨到112元,同时各地的抢人大战频频爆出,科锐国际作为A股人力资源第一股应该没有被充分挖掘,翻看了一下之前的淘股吧帖子也有几篇,但股价表现一直不瘟不火,尤其在年初次新股大涨的时候已落后于次新股指数,近期表现弱于大势,应该跟6.8解禁的5000多万股有较大关系,相信只要是好股票,逆势投资一定会带来好的回报。

1、A股人力资源第一股
2、美股的前程无忧(前程无忧可能更具有互联网 基因)
3、猎头市场应该还是比较新颖的东西,炒新从来没有落下
4、各地的抢人大战
5、行业不错,虽然竞争比较激烈但行业地位也很突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eizailian

18-06-13 16:52

0
6.13龙虎榜
weizailian

18-06-13 16:48

0
Q8. 可否从政策角度介绍下人力资源行业的利好?
A:19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比如:前段时间的中兴芯片事件后,各省市对于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科锐作为首要合作伙伴,当地政府都会给出高端引才的相应补贴。此外,前段时间提出的“三行动,三计划”,包括人力资源稳步扩大,就业质量提升,创业环境明显改善等也说明了对人资源行业的重视,社会保障部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加强人力资源人员培训等。总体上看,人力资源行业处于宏利风口上。
weizailian

18-06-13 16:46

0
Q11.关于小非解禁?
A:在6月8日解禁后不减持,在未来2019年某个时点会卖很少,只是把投资成本收回。两家财务投资公司还会长期持有科锐股票,帮助公司完成全球化及技术平台的发展。
weizailian

18-06-11 11:03

0
未来9年,科锐会有3个3年计划,蜕变-展翅-高飞,在第一个3年中我们会加大应用技术的驱动和转型,提高效率;例如您可以在上搜索我们的“医脉同道”“即派优职”HR云的简历管理系统睿频(www.51ruipin.com)HR云的薪酬福利、移动考勤的才到系统等。
weizailian

18-06-11 11:00

0
业绩为王,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对标Recruit构建生态圈

 主营业务内生业绩稳健增长,创新型服务贡献增量,最终实现人力资源全产业链及更多元化业务领域布局。公司主要经营灵活用工、高端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三大主业。2014-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1.92%。2017年公司挖掘三大业务间的交叉销售能力,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覆盖全国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带动公司营收同增30.75%。参照国际经验,全球排名第四的日本人力资源服务商Recruit,横向并购拓展业务,构建闭环生态圈。
weizailian

18-06-05 14:33

0
科锐国际:2018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西南证券东北证券、安信证券、国信证券、银华基金、天风证券、天安财险、暖流资产、诺安基金、中再资产、长江证券、工银瑞信、国泰君安、南华基金、民生加银、中银基金、中泰证券等等
·科锐未来发展规划·
对于未来3-5年的发展计划,科锐的总体要求是未来保证每年稳定且持续的增长,内生业务是基础和核心(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外延扩张能够提供新的快速增长源。
具体来看,1)已有产品在现有市场:做到扩大渗透率及市场占有率;2)已有产品向新市场扩张:对于国外市场,科锐会考虑以直接并购或合伙参股形式拓展;对于国内市场,受益于市场政策红利,公司明确通过与政府共同参股的形式拓展。3)创新产品在国内市场扩张:未来会加大线上业务,通过线上平台,扩大常尾客户(中小创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规模化增长。总体来看,公司会以技术为驱动,完成技术转型,希望在18年对客户的触及量达到10万家,在未来3-5年内,线上客户能快速流动,收入基本保持与线下一致。
·产品布局-现有产品和新产品互动·
整体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规模,招聘服务,主要是猎头市场规模有480亿元,科锐目前只做到1%;灵活用工市场规模最大,达1500亿,公司在这一块未来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空间;其他市场,主要包括市场中的小产品以及公司目前还做得不足的领域。
具体看公司已有产品与新产品的互动,划分为正式员工和灵活用工(灵活用工主要面向企业)。1)已有产品:正式员工板块提供服务(主要是猎头)及解决方案,猎头方面,公司要求尽可能精细化,所有点都覆盖,目前按照行业 区域 职能已划分出186个小的P
weizailian

18-06-05 14:28

0
董事长高勇先生荣膺 “2018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服务终身成就奖”,高董说在科锐成立30年的时候,能够成为全球前5名的世界顶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公司领导能做事,会做事,相信科锐国际一定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二级市场的股价也必将有所反应
weizailian

18-06-05 14:23

0
目前,科锐国际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拥有73家分支机构,1000余名招聘顾问。
本次科锐国际成功上市,意味着A股迎来了首家人力资源公司。
“同行业里面上市的做网络在国外上市有两家网站,一个是前程无忧,一个是招聘。招聘最近私有化,上完又回来了。海外上市跟人力资源有关的平台就是前程无忧。”在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看来,国内上市的人力资源企业寥寥无几,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行业发展较国外晚了近50年,市场成熟度不高。
第二,与经济结构、人才结构有很大关系。据科锐国际给出的统计数据,中国1亿多的人才中有几千万在国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还没有充分市场化。
weizailian

18-06-05 14:19

0
公开报道显示,科锐国际曾对本次拟冲击的创业板表示过“不屑”。2009年时,科锐国际的合伙人曾表示,“我们的盘子比创业板要求好很多,不会考虑在创业板上市”,“从目前的发展看,我们选择在国外或者H股上市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如果我们的盘子达到1亿美元,首选纳斯达克上市。确实是一家质地不错的公司,怪不得机构如此青睐,一直加仓
weizailian

18-06-05 14:15

0
科锐国际冲击“猎头第一股” “卖人”有多赚钱? 

在普通人眼中,受大公司委托撬走高端人才的猎头行业,颇为高端和神秘。

 最近,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下称科锐国际)披露了招股书。这家自称国内“行业第一名”的猎头公司,拟登陆创业板。

 从2008年开始,科锐国际就一直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它曾试图到美国上市,并对创业板表示过“不屑之情”,但转了一圈后,它还是打算在创业板上募集4亿元。

 科锐国际的招股书,向外界展示了一些关于它及猎头行业的秘密。比如,它的大客户是苹果、联想等大公司;猎头业务几乎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它的毛利率高达99.88%。

 谋划7年 创业板原非首选

 11月13日,科锐国际的预披露出现在证监会的网站上。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募集资金3.99亿元。

 本次,科锐国际拟冲击创业板。如果最终其闯关成功,它将成为A股首家“猎头概念股”。

 位于北京的科锐国际,成立于1996年。科锐国际的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寻访、岗位外包、招聘咨询等。它自称,旗下有1000余名招聘顾问,从业范围超过18个细分行业与领域。

 在招股书中,科锐国际陈列出自己获得的各项荣誉。其中,今年一本杂志将它评为“中国猎头行业排名榜第一名”。一位猎头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称,科锐国际在国内确属跻身前三的公司,特别是在猎头行业人才流动性过高的前提下,能做到千人左右的规模,实属不易。

 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曾经一度谋划过境外上市。2008年4月开始,实际控制人高勇等股东开始搭建红筹架构。同一天,经纬创投向科锐国际投资了400万美元。

 据了解,科锐国际最初计划赴美上市。2010年7月,科锐国际并购人力外包企业康肯公司后,再次提出上市构想。

 公开报道显示,科锐国际曾对本次拟冲击的创业板表示过“不屑”。2009年时,科锐国际的合伙人曾表示,“我们的盘子比创业板要求好很多,不会考虑在创业板上市”,“从目前的发展看,我们选择在国外或者H股上市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如果我们的盘子达到1亿美元,首选纳斯达克上市;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最终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

 及至2010年,中概股在美国屡屡遭到做空,科锐国际放缓了赴美上市的步伐。2013年10月,科锐国际终止了VIE架构。自此至2014年7月间,科锐国际又完成了员工持股平台和人民币基金的增资。直到2015年11月,它出现在了创业板的排队名单中。

 即使在较为成熟的国际猎头行业中,猎头公司选择上市的例子也并不多见。科锐国际执着于上市的原因何在?

 一位投资人士分析说,科锐国际属于轻资产公司,上市融资可以减轻其流动资金压力;过去的并购经历,以及招股书中规划的发展战略,都显示出科锐国际通过并购扩张业务的意图,“通过上市,公司可以获得融资,还可以通过股票并购”。

 “猎头”业务不是第一大营收来源

 自2010年开始,科锐国际先后收购了上海肯康、秦皇岛速聘、亦庄电力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时,它并购的触角还扩张到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

 而在招股书中,科锐国际提到,公司未来将依托自身整体解决方案优势、兼并收购经验、整合吸收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战略收购计划。

 “通过并购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和地域,是猎头行业较为常见的现象。”亨特尔国际猎头公司合伙创始人朱正华称。

 过去一些收购后的效果,可以反映出科锐国际并购其他公司后的“整合吸收能力”。

 2014年,科锐国际收购了安拓咨询公司。收购时,安拓咨询2013年的净利润为-295万元。而在收购后的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11万元和-1.27万元。

 放大至科锐国际整个公司,其近年来的业绩处于不断上涨的情况。

 2012年至2014年,科锐国际的主营营业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99亿元、6.6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3%;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是0.31亿元、0.29亿元和0.4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44%。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科锐国际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3.27亿元和0.32亿元。

 从收入结构上看,科锐国际引以为傲的“猎头业务”,并非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中高端人才访寻,即俗称的猎头业务,占科锐国际总收入的比重为33.28%;灵活用工业务则贡献了48.88%的收入,占比已接近一半。

 所谓的灵活用工,是指企业在面临人员短缺等难题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企业派驻员工,从事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

 “灵活用工业务,针对的多是中低端人才,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朱正华说,国内灵活用工业务尚处起步阶段,而且部分灵活用工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因此可能会受到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上的约束。

 大客户包括佳能、联想等知名公司

 科锐国际的招股书披露了它的大客户情况。近年来,佳能(中国)一直是科锐国际的头号“财神”。

 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佳能向科锐国际贡献了0.49亿元的收入,占其当期营收的比重为14.96%。过去几年中,来自佳能的采购,最高的占比曾达到过21.96%。

 此外,神州数码、联想、苹果等IT制造公司、赛诺菲等制药企业,也是科锐国际的大客户。但招股书并未透露,科锐国际向这些公司提供的是猎头服务还是灵活用工服务。

 这两项业务,所带来的利润有着“天壤之别”。朱正华对新京报记者称,由于国内的猎头市场仍然处在价格战阶段,利润被压得较低。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的综合毛利率为56.85%。

 其中,今年上半年,科锐国际中高端人才寻访(即猎头业务)的毛利率为99.88%。该业务以13.51万元的营业成本,获得了1.09亿元的收入。早前的2013年,猎头业务的毛利率曾达到100%。

 对比之下,贡献近5成营收的灵活用工业务,因为毛利率低,所以利润相对“单薄”。今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业务获得了1.6亿元的收入,对应的营业成本则高达1.37亿元,毛利率仅为14%。

 这是由人工成本高企所导致的。近年来,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的成本账单中,人工成本占比均超过90%。

 而整个科锐国际公司,人工成本占公司营业总成本的比重,都在8成左右,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分别达到77.13、76.49%、79.35%和80.14%,保持较高比例,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多位猎头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猎头业务的开展较为依赖“人”,但人才流动也是猎头行业较为头痛的问题之一,“人才培养成熟后,很难留住人才也是一大痛点”,因为“一旦猎头顾问成熟起来有了资源,往往会选择自己创业成立新公司”。

 这一问题在科锐国际身上也有所体现。

 2013年,科锐国际的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科锐国际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对业务进行梳理和调整,部分人员流失,影响了业务扩张速度”。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内企业对核心业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科锐国际提示风险称,公司面临“因核心业务人员引进不足或核心人才流失,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风险。

 11月27日,就公司发展的部分问题,新京报记者向科锐国际提出了采访要求。科锐国际回复称,目前处于静默期,无法披露多于招股书的内容。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