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过往从未在加多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内外活动、管理层名单中出现的“神秘人士”黄伟清,突然以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出现在了加多宝与中弘股份( 000979 ,SZ)的债务重组中。虽然中弘股份单方面发布与加多宝、深圳前海银谊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谊资本)债务重组方案后,加多宝方面对合作事实极力否认,但中弘股份在随后的公告中信誓旦旦地称,黄伟清为加多宝实控人陈鸿道委任的加多宝首席执行官,且在债务重组中担任关键角色——负责加多宝的一切对外事务。籍籍无名的黄伟清,怎么就突然“空降”在对于加多宝、中弘股份至关重要的债务重组中,并被陈鸿道委以重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30日实地探访了解到,黄伟清原名冼伟。冼伟及其妻刘红雯常年居住在香港,偶尔才回深圳,“开玛莎拉蒂,一年回深圳四五次吧,上一次见到他们还是五一。”[淘股吧]据中弘股份披露,
黄伟清太太刘红雯是银谊资本的实控人。此次的债务重组,实际是刘红雯的银谊资本、其丈夫代表的加多宝及中弘股份的三方合作。根据债务重组方案,加多宝与银谊资本将给予中弘股份流动性资金支持和资产注入。8月30日晚间,中弘股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公司认为相关《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实质上已终止,将在取得该协议终止的书面文件后及时披露。
黄伟清长居香港
工商资料显示,黄伟清之妻刘红雯,目前是银谊资本实控人,同时是深圳先君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君道投资)(持股50%)、深圳市前海赫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0%)等股东的股东。根据天眼查,先君道投资为刘红雯与丈夫黄伟清共同出资成立,每人认缴出资1500万元,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北路22号馨庭苑盈轩101室。
8月3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该注册地为一居民住宅小区,而在馨庭苑大门的名字上,出现了“赫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前缀字样。
随后记者进入馨庭苑多番寻觅,但始终未能找到先君道投资注册地址中的“盈轩”。当记者表明寻找刘红雯并询问物业管理处盈轩101所在位置时,工作人员反问记者:“你找她什么事?她(刘红雯)是我们老板娘。”随后,记者在一位知情人士的指引下找到了“盈轩”,该栋楼大约有9层,和其他楼栋门口标着“明轩”、“逸轩”等字样不同的是,该栋楼的门口并未标明“盈轩”字样。
当记者以赫明投资业务来往方身份询问现场人士时,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盈轩一整栋楼都是他们夫妇的,开玛莎拉蒂,整栋楼就住着他们父母,大约七八十岁的年纪,刘红雯和她老公常年在香港,偶尔回来,我们一年顶多也就见到四五次,上一次见还是五一的时候。不要说是你,我们都进不去。这里整个小区、物业、停车场都是冼伟的。”随后记者询问:“刘红雯的丈夫是否叫黄伟清?”该人士予以否认。“那是叫冼伟?”该人士予以肯定,随后表示:“因为冼伟的母亲就姓黄,所以随着母亲姓也有可能。”
根据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的情况,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馨庭苑小区门口的保安均存着该小区每栋每层住户的家庭座机号码以便联系,唯独冼伟一家除外,不仅没有座机,保安们更是被明令要求不允许和冼伟一家有任何联系。
黄伟清是加多宝“执事人”?
加多宝、银谊资本拟参与中弘股份债务重组的消息最早披露于8月27日晚间,作为三方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中弘股份、中弘股份控股股东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弘卓业)、加多宝,以及银谊资本于8月27日共同签署了《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加多宝及银谊资本拟对中弘股份进行债务重组。两名重组方将给予中弘股份流动性资金支持和资产注入,但不构成正式承诺。但加多宝方面在8月28日早间便通过官网发表声明,对中弘股份于前一日公布的消息予以否认,声明公司并未与上述各方签署相关协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中弘股份公布的合作协议影印文件中,加多宝的授权代表为黄伟清。而在次日加多宝官方网站的声明中,加多宝称从未对黄伟清先生出具任何授权。在深交所对这出“罗生门”戏码的追问下,中弘股份回复称8月27日下午,公司及中弘卓业实际控制人王永红、公司财务总监刘祖明、加多宝首席执行官黄伟清、银谊资本法定代表人邓伯淙,共同在香港中弘国际会议中心签署协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同时称根据加多宝提供的委任书,加多宝实际控制人陈鸿道委任黄伟清为加多宝首席执行官,负责加多宝一切对外事务。若中弘股份所说不假,那么最新出现的“首席执行官”黄伟清,对于已经拥有一名总裁李春林的管理团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目前,加多宝未对中弘股份的最新回应予以答复。但是深交所在8月30日午间向中弘股份再次下发的关注函中提到,“
媒体称若中弘股份相关说法属实,黄伟清目前在加多宝的身份,必然与总裁李春林的职责冲突”,要求上市公司在函询加多宝、公司实际控制人基础上做出相关答复。对此,中弘股份8月30日晚间公告回复称,上述问题目前未得到加多宝方面及中弘股份实际控制人王永红的书面回应。黄伟清与落马官员前女婿同名
刘红雯的丈夫叫黄伟清,也叫冼伟。而在2003年前后,同样叫冼伟,又名黄伟清的人,则牵扯到了深圳市原副市长王炬的一个案件中。
当时冼伟是王涛的丈夫、王炬的女婿,被指控了多项罪名。那么,这两个同名的黄伟清(冼伟),是同一个人吗?记者调查发现,两者确有诸多交集,与两个黄伟清都有关系的一个关键人物叫李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发现,目前,黄伟清之妻刘红雯是深圳市百乐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馨庭苑停车场的法定代表人,百乐业馨庭苑停车场由深圳市百乐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乐业物管)全资控股,而建银实业持有百乐业物管75%股权,其余25%股权被深圳市千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海贸易,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持有。工商信息显示,千海贸易的法定代表人为李志,同时李志是股东,持股比例为40%。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995年深圳市原副市长王炬的女儿王涛与丈夫冼伟出资成立了深圳市百乐勤房地产交易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乐勤,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即为上述李志。同时百乐业物管历史股权变更信息显示,2012年6月该公司总经理由“王涛”变更为“周海生”。此外,天眼查显示,建银实业还持有深圳伟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柏实业)股权。而据新华网2003年报道,法院经审理查明:冼伟系伟柏实业的投资者和实际经营者。伟柏实业及百乐业物管注册地都在伟柏花园内。根据2003年《南方都市报》报道,冼伟被指控在1995年6月至1999年期间,通过与妻子王涛共同成立的两家公司在经营房地产项目中赚取了上亿元巨款,此时王炬还是深圳分管城建及国土等部门的副市长。《南方都市报》该篇报道同时提及,起诉书显示:
冼伟又名黄伟清,1970年1月21日生,大学文化,广东省三水市人,现为香港居民。据南方网报道,2002年4月由刘红雯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的深圳市铂得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铂得珠宝)曾因涉嫌走私珠宝被深圳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根据深圳市检察院指控:刘红雯、张剑秋(刘红雯之母)等人涉嫌采取虚假设厂方式骗取进料加工合同手册,走私珠宝原料入境,涉案金额高达4亿元。 8月3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了铂得珠宝的登记住所——深圳市罗湖区荔景大厦601室。不过,记者并未能在6楼找到铂得珠宝的办公室。记者在现场看到,601~602室已被打通,同被纳入608室的欧博特贸易(深圳)有限公司办公区域。欧博特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01是我们办公区域,我们已经搬过来很久了,并未曾听过有珠宝公司在此办公。”
也许
乐视网在低谷已经太久,因此当它发布
2018年上半年亏损11亿元、亏损额超过营业总收入、净资产为-4.77亿元的半年报业绩时,当天上午的股价居然上扬,并一度逼近涨停。可能人们相信“否极泰来”,但是不排除有时只会是一厢情愿。如果贾跃亭继续赖账,乐视网与乐融致新未来或将分道扬镳。乐视网可能会失去核心子公司乐融致新的控股权,从而营业收入、净利润进一步减少,如果全年净资产继续为负,则存在退市风险。最近,贾跃亭二次创业的FF(法拉第未来)电动汽车项目获得恒大集团投资,引发贾跃亭会否尽快偿还乐视网上市公司欠款的猜想。贾跃亭是乐视网第一大股东,也是乐视系多项债务的担保责任人,但他的持股基本已被司法冻结。乐视网已明确澄清:无法确认法拉第未来的资金来源与公司关联方应收款或贾跃亭未履约的相关承诺借款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说白了,就是FF引入了恒大的资金,并不意味着贾跃亭就有钱还给上市公司乐视网,或者就愿意还钱了。
目前,
乐视网与贾跃亭旗下乐视控股等关联方,已经确认了67亿左右的债务。而从已公布的进展看,一是乐融致新收购乐视金融,以债权换股权,其中13.7亿元用于抵消关联方对乐视网的债务;二是把易到相关方债务1.7亿元转让给乐视网;三是以乐视网未来应付5.5亿元租金相抵;此外,乐视控股拟拍卖其持有的乐融致新股权,来偿还对乐融致新的欠款。从上述进展看,首先是关联方约21亿的债务解决方案,离覆盖67亿的债务还差得很远;其次目前已提出的部分解决方案,一些项目转变为现金还有不确定性,乐视网上市公司短期内并未因债务解决而获得直接的资金流入。截止目前,乐视网仍未与关联方形成“全面有效”的债务解决方案。所以,乐视网还是缺钱,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亿元,谈何重振。
再说了,目前掌握乐视网管理权的二股东
融创(天津嘉睿的实际控制人),如果把乐视网搞好了,最大的受益人仍然是乐视网的大股东贾跃亭(乐视控股的实际控制人)。融创集团的老板孙宏斌现在已经变聪明了,去年投入了150亿到乐视网、乐融致新和乐视影业“救援”,没想到贾跃亭对上市公司67亿的欠款至今没还。你都不负责任,我还帮你兜底吗?干脆大家都不玩了。乐视网已经越来越接近“退市”的通道。其在
2018年半年报中已经再次重申三大风险:净资产为负的退市风险、失去核心子公司乐融致新控股权的风险、承担违规担保责任的风险。孙宏斌不会愿意看到150亿的投资全部打水漂。乐融品牌今年上半年创立,很明显是他的“后手”。
今年,负责乐视彩电业务的乐视致新完成新一轮融资,引入腾讯、
京东、苏宁、TCL等战略投资者,
融资27亿元左右,乐视致新也改名为乐融致新。前不久,乐融致新推出新品牌“乐融”。而乐视网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淑青,现在另一个抬头是乐融集团CEO。
眼看着乐视网的“船”就要沉的样子,为什么腾讯、京东、苏宁、TCL等
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们还要投资乐融致新?答案很简单:
押宝智能家居的未来。虽然国内彩电市场上半年销售额是下滑的,但是房地产未来精装修的趋势是确定的,所以直接对口房地产商、提供智能家居整套解决方案,是彩电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而乐融致新、乐融品牌背后的支持者是融创集团。可以预想,不管国内彩电市场如何起伏,融创集团旗下房地产和文旅城项目的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商业解决方案,是明摆着的现实需求。为什么不投点小钱,分点市场?在激活智能电视大屏价值方面,贾跃亭“卖内容、送电视”的路走砸了。但是,智能大屏的真正春天才刚刚开始。《2018年度OTT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智能电视和智能盒子激活数量上涨,数字电视缴费用户下滑,OTT用户激活数量将在2019年超越数字电视缴费用户数量。2017年国内OTT广告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47%,OTT大屏媒体价值正在迅速放大。所以,互联网电视阵营在经历阵痛之后,纷纷重新出发,乐融致新推出“乐融”品牌,微鲸做投影的细分市场。
前面还是有好日子,但是贾跃亭拖欠乐视网如此巨额的应收账款,孙宏斌不想跟他玩了。目前,乐视网已将乐融致新注册资本总数的34.9398%质押给天津嘉睿和融创集团。接下来,就看贾跃亭的态度了,他还钱给上市公司,则乐融致新与乐视网捆绑发展;如果不还债,乐融致新就会“单飞”。
深陷债务危机的
庞大集团,再次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
8月30日晚,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河北监管局的警示函。河北监管局表示,因违规从事短线交易,本局决定对庞大集团副总经理蔡苏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有关庞大即将“卖壳”的传闻也开始流出并引发关注。传闻背后,是庞大集团近两年来惨淡的业绩和持续的麻烦。尽管目前仍拥有巨大体量,但作为曾经的汽车经销商“独角兽”,庞大集团已风采不再,未来也前途未卜。 “卖壳”传闻显现
8月29日,有汽车行业业内人士在社交媒体上称,“听说某经销商集团干不下去了,要破产、要‘卖壳’,互联网公司接盘”。虽然上述消息并未指名,但评论矛头纷纷直指庞大集团。北京商报记者试图就“卖壳”传闻联系庞大集团,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对方回应。
近期,庞大集团正在集中遭遇各种麻烦。河北监管局此次发送的警示函显示,庞大集团副总经理蔡苏佳本人证券账户于2018年8月3日以1.83元/股的价格买入庞大集团股票10万股,又于2018年8月6日以1.81元/股的价格卖出2.5万股。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七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从事短线交易的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庞大集团收到《决定书》的同日,
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官方表示,平台收到马姓股民针对庞大集团的维权申请。该股民表示,
“根据索赔条件,本人于2015年3月4日至2017年5月2日期间买入庞大集团股票,并在2017年5月3日之后卖出并持有庞大集团股票,现持有庞大集团股票9.51万股,因庞大集团涉及违法犯罪,严重违反上市规定,对投资者造成错误判断,导致亏损4.15万元,特强烈要求维权索赔”。据统计,目前仅新浪股民维权平台一家目前就已收到240件针对庞大集团的维权,其中204件被律师接受。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这一方式来处理庞大集团的高管,说明问题十分严重,此举势必会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庞大集团上个月刚刚被证监会处罚,此次被证监会警示,无疑会影响投资者对庞大集团的信心,从而对庞大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信披”之殇未解
事实上,股民之所以向庞大集团提出索赔,是因为庞大集团不久前刚遭到证监会处罚。7月4日晚,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决定,对庞庆华作为“未如实披露权益变动情况和遗漏披露相关融资安排”的违法主体,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对庞庆华作为庞大集团涉案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
庞大集团受罚产生的影响相对明显,一方面对于本来就资金链紧张的庞大集团来讲堪称雪上加霜,巨额的罚款会加大庞大集团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无论是收到调查通知书还是庞大集团的处理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投资者丧失对庞大集团的信任,产生信任危机”。
证监会对庞大集团的调查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开始。2017年4月,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对庞大集团展开立案调查。庞大集团随后发布公告称,如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的风险。今年4月28日,庞大集团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4.85亿元,同比增长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4.45%。进入2018年,庞大集团的营收状况依然不乐观。庞大集团2018年半年报披露,公司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71.14亿元,同比下降1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2.82%。
显然,
证监会调查所给庞大集团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消失。庞大集团在半年报中称,2018年上半年,被中国证监会调查事件给公司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叠加2018年度的整体资金环境偏紧等因素,公司的融资困难、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凸显,继而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效益均同比下降。靠卖店能撑多久
目前,庞大集团正面临着自身和行业的双重“寒冬”。为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庞大集团一方面多次融资,另一方面卖店盘活资金。2017年6月,庞大集团出售旗下石家庄誉丰汽贸100%股权;2018年5月,庞大集团抛出资产出售公告,拟向
广汇汽车转让下属5家子公司的100%股权,交易金额拟定为12.53亿元;8月9日,庞大集团宣布拟向大连中升或该公司指定的关联公司转让下属9家子公司的100%股权,转让价款拟定为10.93亿元。
事实上,通过收缩规模、减少经销店数量来缓解资金压力,是庞大集团一直以来的做法。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庞大集团分别减少78家、125家、68家门店。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庞大集团近期向大连中升出售的9家子公司今年的经营状况普遍惨淡。根据公告,2018年上半年,这9家子公司中有5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济南大众的亏损达到了437.36万元。其他4家店虽然实现了盈利,但利润微薄,业绩最好的石家庄广顺广丰上半年净利润仅为94.3万元。
同时,国内汽车市场也开始“趋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今年汽车市场的总体形势并不太好。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汽车产销1405.77万辆和1406.65万辆,同比增长4.15%和5.57%,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速回落0.49个百分点。
无论是自身经营状况还是外部产业大环境,都让庞大集团的脱困显得异常艰难。自2011年上市后,庞大集团盈利状况始终不佳,资产负债率连续七年超80%,根据庞大集团2018年半年报,截至2018年6月30日,庞大集团总资产51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缩水了18.8%,总负债为376.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3.02%。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行业和自身的双重“寒冬”,庞大所作出的脱困努力还远远不够,一味出售资产、质押股份,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无异于“饮鸩止渴”。 如果庞大不能真正找到脱困的方法,那么“卖壳”甚至破产都将成为它无可避免的归宿。
据报道,因重整事项,
*ST新亿( 600145 )从2015年12月初至今停牌已经1000天,在A股市场整体的停牌时间都在优化的大背景之下,这样的任性停牌不可取,不仅剥夺了投资者的交易权,还在资本市场起到了不好的影响。在本栏看来,这样的任性停牌应该引起监管层的重点关注,要求*ST新亿强制复牌。对于*ST新亿的投资者而言,对于停牌的时日多少已经麻木,而且面对公司股票何时能够复牌投资者也无能为力,只能等待。纵观*ST新亿近年来披露的公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披露过任何关于公司股票复牌的进展公告,持股的股民连*ST新亿复牌的大概时间段都没有概念,这多少让股民有些寒心。
近年来,*ST新亿披露的公告中,以监管层下发的各种问询函、关注函为主,说明管理层对于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的监管,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层面来说,这是好事。但本栏认为,如果能在*ST新亿复牌的情况下进行这些常规的监管,将对于投资者更加有利。
抛开*ST新亿停牌的具体事由不说,停牌1000天本身就极度不正常。无论是重整还是回复问询函,抑或是其他的理由,分阶段、有限地停牌完全都能够满足,没必要连续停牌1000天的时间。诸如,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在披露一个重整提示公告之后复牌交易,然后只需要在重整事项的重要时间点进行及时的信息披露,如果确需停牌的,可以短暂地停牌几个交易日。
任性停牌不仅阻碍A股国际化的进程,不利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股票的正常运行轨迹,最终受伤害的则是持股投资者。以某只停牌筹划重组的股票为例,如果该公司在披露重组提示性公告后仍然正常交易,而在一个星期之后,公司方面宣布重组告吹,这样的利空消息对于上市公司股票的影响并不会太大。然而,如果同样的上市公司和同样的事情,在停牌筹划重组初期就宣布停牌,而后在一个星期后宣布重组未能成功,那么在公司股票复牌后,股价将会大幅下挫,这就是停牌带给投资者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停牌的时间越长,带给投资者的伤害可能越大,而且,持股投资者损失的可能还有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仍以*ST新亿为例,停牌这1000天里,持股的投资者市值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的投资收益。但如果公司股票当初没有停牌,或者没有如此任性地停牌,那么那些持股的投资者近三年可能已经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ST新亿只是个案,但仍然应该引起监管层的重点关注。除了*ST新亿,还有不少公司停牌的时间也很长。本栏认为,监管层可以进一步明确停复牌规则,对于连续停牌时间超过100天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强制复牌,毕竟停牌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投资者之间达到信息对称。
8月31日,
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人鸟”)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贵人鸟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下降2.67%;归属净利润实现收入0.3442亿元,同比下降73.51%;扣非净利润收入0.3021亿元,同比下降71.57%。 实际上,这已是贵人鸟从2016年开始净利润下滑,今年中期净利润下滑幅度再度扩大。2016年中期,贵人鸟归属净利润下滑9.9%至1.57亿元,扣非净利润下滑1.12%至1.574亿元;2017年中期财报显示,贵人鸟净利润出现双位数下滑,归属净利润下滑17.26%至1.299亿元,扣非净利润下滑32.5%至1.06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业绩不振,贵人鸟从2014年开始推动由“传统运动鞋服行业经营”向“以体育服饰用品制造为基础,多种体育产业形态协调发展的体育产业化集团”的战略转型。而在此次公告中,贵人鸟表示将“择机处置部分体育产业布局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确保核心品牌运动装备业务的良性运营”。
贵人鸟收窄多元化早有动作。
今年8月,贵人鸟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参股公司康湃思(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湃思体育”)37%的股权、康湃思(北京)体育咨询有限公司37%的股权(以下简称“康湃思咨询”)转让给晋江国家体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转让金额分别为1.252亿元、811.42万元。之后,贵人鸟不再持有康湃思体育和康湃思咨询的股权。 贵人鸟在公告中也对下半年发展做出了规划,产业布局上将寻找盈利能力明显、商业模式成熟的优质标的,或携手行业龙头企业,促进公司全新业态发展;传统品牌业务上将锁定品牌现有渠道资源,进一步贴近终端,逐步由“以零售为导向”的批发销售模式延伸至“以零售为核心”的直营或类直营销售模式。
股价跳水、内幕交易巨亏、业绩下滑、高管离职,如今的春兴精工(002547.SZ)真犹如惊弓之鸟,摇摇欲坠。自去年9月以来,春兴精工的股价已经跌去了60%,从今年最高的9.75元/股跌至现在的3.29元/股,市值缩水大半,至今只剩37.34亿元。6月份以后又出现断崖式下跌,迟迟不见回暖。春兴精工大跌之下,股东前海开源基金首当其冲。再次踩雷的前海开源基金
企查查信息显示,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1 月,注册资本 2 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结合春兴精工的走势,按照春兴精工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显示的机构持股情况,可以预测大部分机构都已浮亏近半。记者注意到,在股东之列,除了两位自然人之外,前海开源基金俨然处于第一位。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
前海开源基金在2017年初的一次定增中新进春兴精工,当初这只基金以9.65元/股的成本,认购了3419.69万股。虽然自从入股以来一直面对股价下行,今年还经历了春兴精工第二季度连拉的5个跌停,但根据春兴精工2018年半年报显示,至今前海开源依然停留在股东名册里。体会到市场上面的情况,投资者陈伟(化名)觉得非常沉重,他告诉记者:“投资者压力大,机构也不好过。看看春兴精工现在的局势,前海开源基金无疑又踩了一个大雷。”事实上,除了春兴精工之外,前海开源基金重仓的其他上市公司,也表现平平,并没有为其带来利好。
数据显示,前海开源基金持仓腾讯控股(00700.HK)共4.64亿元,但近半年以来,腾讯控股跌幅达22.12%。另外的持仓企业
建设银行(00939.HK)半年来跌幅8.86%,
工商银行(01398.HK)跌幅9.01%,金山软件(03888.HK)跌幅48.79%。
根据前海开源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股票在资产总值中的占比为21.73%,市值增长率为-26.44%。更值得注意的是,前海开源的市值增长率全部呈现负增长。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净资产规模只剩441.92亿元,比上一期减少了8.96%,而在2017年9月,其净资产规模曾有630.81亿元。
“
如果不是频频踩雷,前海开源的亏损情况也不至于如此难看。在此之前,前海开源基金就曾出现过旗下基金产品踩雷导致资管计划巨亏,投资者上门维权之事。当时,前海开源发行《前海开源资产锦安财富新三板资产管理计划》项目,主要投向中科招商。不料两年之后中科招商却遭摘牌,市值从最高峰的1300亿元,跌至66亿元,摘牌前股价仅剩0.61元/股。”某业内人士称。遭遇投资者维权之后,前海开源基金发布声明表示:“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资管计划表现不尽如人意,个别投资者不能接受,情绪激动。前海开源资产作为基金管理人,如实向投资者披露了产品的信息和投向,揭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基金公司没有尽职尽责披露产品信息,则说明基金公司试图隐瞒相关情况。但无论如何,产品踩雷导致资管计划亏损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极其危险,现在看来,前海开源基金的净资产已经受到影响。”被视为“大雷”的春兴精工
作为被前海开源基金踩上的“大雷”,春兴精工的表现实在不尽如人意。
公开资料显示,春兴精工是国内精密铝合金结构件比较具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专业服务商之一,主要从事通讯系统设备、汽车、航空等精密铝合金结构件的制造、销售及服务,通讯系统设备、汽车、航空等精密铝合金结构件的研究与开发等业务。
根据2018年半年报显示,春兴精工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5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07万元,同比减少37.49%。
事实上,自从去年开始,春兴精工的净利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包括2017年四个季度和2018年两个季度在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连下滑。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春兴精工董秘处寻求解释,其工作人员表示:“此前销售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精密铝合金结构件、无线终端及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的大幅度增长,并且公司收购了多家子公司,并表范围的增加导致合并报表的营业收入大幅度增加。但由于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公司精密铝合金结构件及移动通信射频器件业务所处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部分新收购的公司出现亏损,因此净利润大幅度下滑。”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精密结构件行业市场情况就已经非常严峻,包括
劲胜智能、
长盈精密等企业在内,由于行情不乐观,企业已经开始长时间放假。春兴精工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随着业绩下滑,高管们也在渐渐失去信心。根据春兴精工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发现,自2017年开始,公司出现高管大幅离职现象。2017年4月5日,财务总监钱奕兵宣布辞职;当年7月29日,董秘徐苏云辞职;当年8月2日,证券事务代表程娇辞职;今年1月4日,董事郑海艳辞职。除此之外,2018年1月,春兴精工还因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亏损2800万遭到中国证监会调查。8月16日晚间,春兴精工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洁晓已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责令孙洁晓、郑海艳、蒋鸿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并处以60万元罚款,其中,对孙洁晓、郑海艳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对蒋鸿璐处以10万元罚款。拟对孙洁晓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郑海艳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从6月开始,春兴精工股价迅速出现断崖式的暴跌,从近10元/股下降到如今3.29元/股,下降幅度近60%。 对此,春兴精工董秘处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证监会实施的处罚决定和市场禁入措施,仅针对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对于其他问题,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