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回归市值已破千亿
2007年,
药明康德在美国上市,彼时,上市主体拥有大分子药物(生物医)、小分子药物和医疗健康科技服务三块业务。2015年,药明康德以32.2亿美元私有化,同时主攻小分子药物,并独立出三家公司“东归”。
其中,药明生物(02269.HK)主要承担大分子药物业务,在2017年6月登陆港股,2016年和2017年,药明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89亿元和16.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和2.53亿元,股价从2016年的25港元/股左右上升到2018年的85港元/股左右,目前药明生物最新市值达到了900亿港元。
另一家分拆出来的公司合全药业(832159)则在2015年4月登陆新三板,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的工艺研发、改进与生产服务。2015年到2017年,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2.69亿元、16.38亿元和21.87亿元,净利润也分别达到了3.3亿元、4.36亿元和4.95亿元。相比新三板大量“僵尸”公司,合全药业成交活跃,其最新市值也达到了200亿元。
药明康德32亿美元退市后,仅分拆出来的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两家企业,3年时间市值已经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而一分为三中规模最大的药明康德的回归,让市场对其登陆A股后的市值充满了想象空间。对比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的盈利规模和估值水平,甚至有极端投资者认为,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后,市值有望单独突破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