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坐标加拿大,给大伙普及普及国外的“圆月亮”,别整天听说,朋友说,晚上说

18-05-06 10:33 7382次浏览
牛头岭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坐标加拿大多伦多,澳洲生活半年,常去米国出差。对国外生活工作方面了解程度应该多余一般的国人。最近各大自媒体,网络,论坛各种歪风肆起,各类牛鬼蛇神出没。诋毁国家,打击自信。本帖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欢迎各位朋友提问,还您一个真实的国外。谢谢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10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blackstone

18-05-07 12:31

0
支持一下
牛头岭

18-05-07 12:28

0
西方媒体对中国态度,味道怪怪的

这样想,你一位山沟里面的穷亲戚,勤劳致富,还被拆迁了,日子过得比你还舒服,时不时还在你面前得瑟一下,向您推荐推荐几只妖股。

此时得你是什么味道?怪怪的
牛头岭

18-05-07 12:13

1
超市大部分都是中国货,最近几年的趋势就是服饰鞋帽类的商品越南产和印尼产的越来越多
但是电子类的还是清一色的中国产。除了中国,全球那个国家可以提供如此高质量的工程师和工业组装平台----引用瑞士某公司CEO评论

至于中国自己的品牌,例如:
海信,海尔,美的,华为等等,至少在北美市场还是属于小众品牌,这点日韩公司做的不错。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牛头岭

18-05-07 12:04

2
说说医疗吧,每个省情况不一样,我就说说我住的安省情况:

1,有病时找家庭医生,然后家庭医生觉得病情严重,推荐你专科医生,最后医院
2, 特别急的情况,直接去医院急诊,护士会让你留下,还是让你隔日找家庭医生
3,医疗免费,药物要钱(新政策就时25岁以下的居民药物也免费)
4,家庭医生大部分都时蒙古大夫,经常和病人一起 GOOG LE找那种药合适(缘由:临床医生其实就时木匠活,要经验,要积累,要病人;这边的大夫一天看不了几个,所以大部分临床经验不丰富,理论阶段)
5,去医院排队时常事,说个我的案例(我有脂肪肝,一年在国内要B超一次,去年9月找的家庭医生要做B超,给我安排11月的B超,次年2月的专科医生。最后去见专科医生的时候,他说没收到我的B超结果,又给我开了今年5月的B超预约!!!!)这边的家庭医生,专科医生都自己在外面有私人的办公室,不是在医院办公。B超,抽血化验之类的都是私人开的公司。
6,全民医疗免费,带来的结果就是压缩成本,压缩成本的后果就是,医生护士数量减少,床位减少。病人需要排队现象常见。应该要做的检验不做,随便看看省事。一个例子:国内小孩发烧,去医院第一件事情就是抽指血化验,看是病毒还是炎症。病毒就可以自己抗着或者吃吃退烧药;炎症就是吃消炎的药物;在加拿大,一句话抗着,想抽血,没门。大哥,我自己花钱抽吧,没人理。我朋友家娃娃高烧了5天不退烧,最后去医院急诊,排队3个小时,然后医院看看牙齿,鼻子和耳朵,听听心肺,完事。
7,华人都喜欢回国看病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得道明德

18-05-07 12:00

0
在国外独立生活过的人,思维都比较理性,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空多说说!国外买中国货的人都是什么阶层呢?
大呆若智

18-05-07 11:53

0
淘股吧美加澳新欧定居的都很多吧?
美国佬

18-05-07 11:50

0
听说加拿大确实包容度更高,特别是多伦多这样的城市
牛头岭

18-05-07 11:48

0
我一直有的观点就是,米国不像以前照顾自己的盟(xiao)友(di)。 不管是生意上的,还是科研投入上的。这直接导致其其他盟友国家实力缩水。就拿加拿大来说,北电倒了,黑莓还剩一点点了,庞巴迪还算半死不活。。。这都不算事,算事的是,他们后续新型创业公司没接上,直接断层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龙头才会赢

18-05-07 11:45

2
群主演员又来了
bisu2222

18-05-07 11:42

0
楼主介绍介绍加拿大的医疗和养老 听说看病虽然年费 但等的时间非常长 小病拖成大病 养老听说退休也领不到什么钱 请问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谢谢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