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全球首台全数字PET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8-05-07 20:32 1673次浏览
小dd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新华社武汉5月7日电(记者胡喆 俞俭)与CT、核磁共振并称为医学影像“三大件”的PET设备研制又有新进展。记者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采访时了解到,由该校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谢庆国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首款国产全数字PET已进入临床试验收官阶段,进入临床后将打破国外垄断。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简称,在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分期等方面独具优势。这一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一直被国外垄断,让国内患者更好、更便捷地获取高质量医疗影像服务,是谢庆国团队长期以来的攻关目标。
据了解,PET主要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理诊断,也可用于相关疾病筛查体检。目前临床全数字PET已针对影像医学诊断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临床验证。
谢庆国带领团队研发的全数字PET,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PET技术,以“全数字”和“精确采样”为特点,比传统设备能更早、更精准地发现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病灶,被称作“癌症预警机”,在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等疑难杂症早期检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数字PET进入临床后,将帮助更多患者解决难题。”谢庆国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解决了传统PET发展40余年来一直存在的“超高速闪烁信号数字化”难题,实现普及化发展后将降低民众获取其服务的门槛。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dd

18-05-07 22:40

0
@咸蛋超人 老师您是捕捉事件驱动的高手,这个新闻能不能点评下,有没有驱动能力?
小dd

18-05-07 21:43

1
最后这则新闻点出了pet的价值——国内市场装机需求将达千亿元,结合上下游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级产业。
小dd

18-05-07 21:40

0
在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等早期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我国全球首创数字PET临床预试验 
2017年12月08日15:06  来源:人民网 http://sn.people.com.cn/GB/n2/2017/1208/c190199-31011856.html
全球首台人体临床数字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近日在广州完成装机,拍出首张人体图像,进入临床预试验认证阶段。业内人士介绍,PET是引领医学影像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人体数字PET将有助打破国外巨头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长期垄断局面。
首台数字PET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PET与CT、核磁共振被并称为“医学影像三大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完成装机的人体临床数字PET,外观上与传统核磁共振机器相似。但内部安装的数字PET探测器,能对人体扫描成像,直接反映检测部位或器官的新陈代谢状况。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是数字PET技术的首创者。他介绍,PET是对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物质,标上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后注入人体。通过追踪这些“标记物质”的集聚情况,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首台临床数字PET装备,使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PET技术,比传统PET设备能更早、更小发现各类病灶。
医学界专家介绍,相对于CT和核磁共振反映结构信息,PET反映体内生理生化反应。任何疾病发生都是先有生理生化变化,才会发生组织解剖结构的变化,因此PET被称为21世纪的“人体显微镜”,在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等疑难杂症早期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数字PET团队成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肖鹏说,数字PET团队去年与中山大学合作临床试验。前期完成场地改造、环评、控评等基础性工作后,首台临床数字PET装机经调试优化后,顺利拍出全球首张数字PET人体图像。
记者在这张人体图像上看到,心脏、大脑、肝脏等代谢活跃的器官在图像中颜色更闪亮,其中大脑的沟回层次、脊柱分辨、大腿骨皮质等状况都显示得很清楚。
“从前期的动物实验及预演,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像效果。”肖鹏说,数字PET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临床协议也已在药监部门完成备案,还得在两家医院启动临床试验收集240例临床试验数据。完成临床认证后,即可投入量产、进入市场。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田嘉禾说,当前世界医学潮流正从传统医学向精准医学深入,“PET能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反应更灵敏、精确度更高的数字PET,将成为精准医学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大优势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PET原理是探测器内晶体收集“标记物”射线,形成闪烁信号来反映人体器官新陈代谢状态。但因晶体闪烁信号变化快,其采集一直是世界难题。
过去数十年来,PET只能加入模拟预处理电路改变信号以间接获取脉冲信息,导致大量信息损失,稳定性、分辨率难以提升,成为其在临床上无法像CT、核磁共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
据谢庆国团队介绍,传统PET须加入模拟预处理电路改变信号以间接获取脉冲信息;而全数字PET实现全数字信号处理,以及信号源头精确数字化,达到高精度信号还原,具备性能优异、使用便利、制造快捷三大特点。
全数字处理,性能优异。数字PET首先带来核心性能指标如空间分辨率、检测灵敏度等的极大提升。传统PET获得的是数模混合处理后的形变信号,而数字PET以全数字信号处理方式实现原始信号的高精度还原,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损失,实现精准、定量。
信号数字化,使用便利。相对传统PET系统中的模拟电路,随着温度、压力、天气等诸多因素会出现性能退化,需要专业人员频繁校正系统,数字PET可实现一键式校正、智能化校正,性能稳定,系统调试可远程化、傻瓜化,极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模块化搭建,制造快捷。传统PET因使用专用模拟硬件电路、封闭系统设计,一款设备从开始设计到推出需要6年至8年的周期,数字PET的系统构架中,各信号处理环节均采用通用硬件器件、模块化的设计构架,各模块器件通用均可采用当前电子技术领域最先进技术,实现低成本条件下的快速更新换代。
国内市场装机需求将达千亿元
数字PET技术难题的攻克,也吸引国际医学界高度关注。芬兰国家PET中心是全球唯一的国家级PET研究中心,世界各大PET厂家都将产品在此装机,视为业界认可的标志。芬兰国家PET中心经连续多年跟踪,在6月份引进数字PET装机,用于疾病研究和新药研发。
芬兰PET中心主任尤哈尼·克努蒂说,首台来自中国的数字PET,采用独特的创新技术,在世界同类产品中处于顶级水平。在芬兰经过几个星期的测试,“效果与其他类似产品相比非常令人振奋”。
境外不少风险基金与机构纷纷对数字PET伸出橄榄枝。谢庆国说,此前已有美国风投对数字PET估值8亿元人民币,希望入股30%;台湾地区曾希望以财政重点支持方式引进数字PET技术,纳入医疗影像装备发展计划。
进入临床论证阶段的首台数字PET,空间分辨率高达2.1毫米,比当前临床PET设备最高水平提升一倍多。肖鹏说,由于拥有自主研发技术,而且使用中无须频繁对模拟信号进行调校,使用效率能大幅提升,“临床PET检测将有望从现在的每次9000多元,下降到3000元左右,彻底打破世界三大巨头对PET装备的垄断局面。”
长期以来,全球只有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三家跨国公司能够独立研发和生产PET设备,因此垄断全球市场。从装机数量与人口占比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机构PET装机量远低于美国与韩国,甚至仅台湾的1/10。业内人士介绍,国内PET市场装机需求就能达千亿元级别,结合上下游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级产业。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在临床数字PET引用转化方面,建议国家支持建设PET应用示范中心,承担科研服务和影像服务功能,推动这项技术在国内科研与临床领域的更大范围应用;对数字PET的专利维护,从科研经费支出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确保与国外巨头专利抗衡能力。
kepeng

18-05-07 21:21

0
盘子太大了啊,不看了。
股天乐

18-05-07 21:05

0
@小dd 兄好,已处理,谢谢
小dd

18-05-07 21:01

0
股天乐,你好,麻烦您把标题改为“全球首台全数字PET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谢谢
小dd

18-05-07 20:46

0
pet国外的大公司有,但是数字化的还是全球首台,这个估计是个看点
小dd

18-05-07 20:44

0
好像是个新题材,感觉没炒过,大家可以挖掘下有什么对应的股票
小dd

18-05-07 20:43

0
中国自主研发动物全数字PET花落芬兰 
2017年06月21日 12: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动物全数字PET进行小鼠实验 钟欣 摄中新网武汉6月21日电(马芙蓉 王潇潇)记者21日从华中科技大学了解到,由该校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队研发的动物全数字PET仪器在芬兰国家PET中心安装、调试成功,并完成10例动物检测。接下来,还将用于专门针对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等动物的疾病研究和新药研发。
PET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今尖端的医学影像技术。芬兰国家PET中心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PET研究中心,在心血管代谢、脑、癌症和炎症研究等领域影响力巨大。据了解,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设备首次与该中心开展科研合作。
动物全数字PET在芬兰国家PET中心进行小鼠实验 钟欣 摄 谢庆国也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究员,动物全数字PET仪器由他带队历经10余年研发而成,是基于PET技术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小动物活体实验研究的显像装置。由于疾病研究及新药开发必须先用动物做模型,因此动物PET在药物研制和开发、疾病研究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与传统PET相比,谢庆国团队的全数字PET技术灵敏度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近一倍,空间分辨率突破至亚毫米级。今年以来,合作团队利用全数字PET相继获得肝脏代谢研究领域的两个重大科学发现,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上。动物全数字PET已完成4000例以上的实验动物研究。
谢庆国团队与芬兰国家PET中心研究人员合影 钟欣 摄 负责数字PET应用研究的博士万陆认为,此次与芬兰国家PET中心合作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PET产业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期望凭借此次合作建立数字PET在欧洲的应用据点,进而推动数字PET布点全球、多处开花。
 谢庆国表示,“一带一路”将把中国、芬兰及整个欧洲连接在一起,期望借“一带一路”东风让数字PET这样高精尖的“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完)
小dd

18-05-07 20:41

0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再立新功:3个月内连出两项重大成果2017-05-15 16:25:0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5月15日电(杨亚、黄艳)继二月全数字PET助力发现对肝脏的脂肪病变起到关键抑制作用的重要分子CFLAR后,近日,基于数字PET科学仪器,又一项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大科学发现产生。据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这项成果将可惠及超过1.5亿的中国患者。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任务五的承担单位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利用动物全数字PET对高脂饮食的小鼠进行全身动态成像,发现了多泡体(MVB)调控蛋白Tmbim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的关键抑制作用,该研究是肝脏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发现。相关成果于5月8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上。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数字PET发明人谢庆国带领团队承担,动物全数字PET为得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疾病的科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活体的、动态的定量观测手段。
原创性科学仪器催生众多科学成果
在“超高分辨率PET的开发和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下,谢庆国团队发明的动物全数字PET利用MVT全数字化采样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完成3000例以上的实验动物研究,并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等研究领域,催生出多个重大的科学发现。
目前,结合仪器上的性能优势,基于以往科研合作积累的经验,数字PET科学仪器作为医学科学研究和医药研发的条件平台已日趋成熟,并发展出了专门提供科技服务的创新实体。
负责数字PET应用研究的万陆博士说,此次依托数字PET科学仪器,短短3个月时间内,李红良团队连接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两篇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重大成果,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数字PET科技服务已经进入了可以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有能力为全球顶级医学科学研究团队和药物研发机构提供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疗效评价,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所需的活体影像学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实现先进医学影像仪器对医学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打造国产科学仪器的“产业闭环”
谢庆国坦言,如果没有国家科技体系的支撑与多个科技管理部门的合力支持,中国将没有全球领先的数字PET,更别提如今基于这个技术取得的初步成就。事实上,支持自主创新的科学仪器开发,绝非一夕之功。而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资本投资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反而是科技部、基金委等科技主管部门,成为了一群远见卓识的“风险投资者”,数字PET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历经16年的研究开发,才慢慢产出一系列成果。
而尽管PET数字化技术积累的创新势能非常巨大,但从技术领先到产品领先再到市场领先,路还很长。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际领先的优质产品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谢庆国拿一种全球销量领先的辐射探测器打了个比方:这个辐射探测器持续多年畅销的“秘诀”没有别的,就是不断地迭代优化,足足经历了20多个版本!正是这样的产品优势,才保住了它的市场优势,从而促使产品在持续不断的市场应用中得到检验得到优化,进而保持源头技术的领先地位——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目前,在科技部、基金委等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数字PET已经达到了技术领先,并从战术层面上达到了产品领先,后面我们还期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更多支持和社会力量特别是相关领域人才的加盟,加速产品优化进程,让数字PET这个‘产业之环’良性循环起来。”谢庆国说。
尖端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器械如何突出重围?
谢庆国认为,目前面临的现状是,我们除了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市场、销售、品牌、管理、资源这些方面,全是劣势。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在内的产业巨头,已经从产品到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并在相关领域达成全球垄断。
我们的尖端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器械如何突出重围?
“只有通过应用领先来打破。”谢庆国提出一个“弯道超越”的破题之法:用应用领先来突破产品和市场面临的国际重围。
首先是点突破——多处开花、布点全球、拓展应用。除了跟国内的顶级科研团队合作,提供影像科技服务、开展基础医学研究,团队还积极让产品走出去,与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强强合作、优势互补。
就在近日,一台动物全数字PET被运往全球顶级的PET研究中心——芬兰图尔库PET中心,用于进行专门针对小型动物的临床前成像和药物及放射化学研究。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全球多所顶级科研机构也都嗅到了全数字PET这朵科技之花的芬芳,跟数字PET团队保持了持续合作,部分国外机构也已经采购了数字PET相关产品。
“期望借‘一带一路’的东风,让数字PET这样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谢庆国对“一带一路”为数字PET铺设的“出海”画卷充满期待。
然而,点突破还不够,还需要面推广。谢庆国说:“这个面就是数字PET团队在中国建立的高地——超级全数字PET装置,一个科学高地、人才高地、应用高地的集成。”
超级全数字PET将是突出重围的核心抓手
日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启动的项目之一,“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相关建设宣布启动。其中的核心装置之一便是谢庆国团队承担的全数字超高性能变结构多模PET装置。这个被谢庆国称为“超级全数字PET”的医学“航空母舰”,承载着他的雄心壮志。
这台“航母”将突破人类医学影像的观察极限。看远、看全局;看小、看细微;看准看清楚;变结构——这四大杀手锏使其堪比一群哈勃望远镜组成的“天网”。不仅能够同时、全局观察生物体的动态过程,还具有极高灵敏度,能突破人类观测到癌细胞的浓聚极限,追踪到单个癌细胞的活动,并实现精准定量。
“这张‘天网’如果织成,将为癌症、脑科学脑疾病和代谢疾病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获取新数据;为癌症、脑疾病、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技术,可以定其性、查其位、度其量、观其行;为相关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革命性的新方法;为高端医疗设备和尖端科学仪器的发展,提供新平台。”谢庆国说道。
作为大科学装置,超级全数字PET具有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谢庆国认为,它的应用领先性和示范性必将成为带动尖端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器械突破国际重围、实现产品领先、市场领先的核心抓手,从而进一步巩固全数字PET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使数字PET的“产业之环”牢不可破。
中国或将诞生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创新中心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曾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研创新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和欧洲之后,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就很可能发展成这个‘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创新中心’。”提到未来,谢庆国满怀信心。“因为,超级全数字PET的建成,将意味着数字PET团队真正托起了全球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高地、人才高地和应用高地。”
此外,武汉也有诸多先天优势。近年来,武汉一直走在新产业建设的前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热点城市”,此为“天时”;武汉目前已经建成使用的PET应用中心就多达5家,不管是硬件基础还是应用基础都是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是当之无愧的PET应用高地,此为“地利”;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在内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还有同济协和两大附属医院的医学基础,医工交叉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体系,建设了一支高战斗力的人才队伍,此为“人和”。
 谢庆国认为,超级全数字PET装置若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之真正坐实、坐大、坐强,无疑将推动武汉成为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医学影像‘航母’若扬帆起航,将令武汉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谱写光辉篇章,为人类健康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谢庆国满怀期待地说道。(完)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