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盟友纷纷摊牌,特朗普尝到贸易战的痛处了!原创 第一军情 2018-04-19 07:34:03第一军情作者:白虎堂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份正式签署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这意味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随后中国针对美方单边贸易保护措施进行了有力回击,“贸易战”在美国的操纵下一触即发。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一次策划“贸易战”,针对的目标不仅是中国而已,事实上即使是和美国走得很近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难逃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影响。欧洲国家同样成为遭受威胁的对象,北欧国家挪威在3月底也收到了来自美国的“通牒”——美国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的措施同样适用于挪威。
资料图:特朗普发起贸易战
美国的蛮横无理显然已经激怒了参与自由贸易的众多国家,17日法新社发布报道称,目前欧盟已紧随中国之后,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起磋商请求。欧盟在世贸组织公布的声明中明确表示,虽然美方声称近期实施的钢铝关税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采取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实质上构成了贸易保护壁垒。作为钢铝产品重要的出口成员,美方措施涉及欧盟切实利益。欧盟建议与美方尽快就此问题展开磋商,目的是“交换看法”、澄清相关措施,按照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达成有关保护方式的谅解。而卡塔尔电视台则报道称欧盟在向世贸组织提交的申诉中称,要求美就加征钢铝税对欧盟进行赔偿。
看来,就算是一直和美国“同一条船”的欧洲国家,在切实的经济利益面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美国不在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有所收敛的话,则可能导致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张。挪威首相索尔贝格早前就已经公开批评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她声称美国现在似乎已经成了自由贸易的威胁,而中国则在捍卫自由贸易秩序的成果。
资料图: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索尔贝格说的话也算是比较恰当地描述了美国现在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形象:这个处处强调“美国优先”的霸道国家,现在正在史无前例地挑战整个世界所确立的自由经济秩序,并试图逼迫大多数国家臣服于美国的经济霸权之下。当前,像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国家,由于迫于防务安全的压力,已经开始对美国做出了妥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屈从于美国的淫威,欧洲国家也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实现防务安全,可是这些国家的外交和经济政策显然要更加独立。而且美国也需要与欧洲国家合作,才能够在处理全球事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欧洲国家是敢于和美国叫板的,欧盟的成立,实际上就有缓冲美国霸权控制的目的。美国虽然在国家实力和经济体量方面占据优势,但是当整个欧洲都团结起来的时候,特朗普将很难逐个击破。而如果美国继续对欧洲施加压力,则可能促成欧洲也推出强硬的反制措施。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2003年,在面对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欧洲钢材征税的策略时,欧盟就直接威胁对柑橘等美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以达到报复打击的效果。
资料图:特朗普发起贸易战
看来,在自由贸易世界,特朗普想继续搞经济霸权,希望是没有的了。即使是穿同一条裤子的盟友,也不能接受美国所制定的单边经济规则。如果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则美国将会成为更多国家所厌恶的对象。特朗普所领导的“贸易战”,最终可能让美国进一步陷入衰竭的困境。
华为董事长:将依托芯片设计等核心能力创建创新“黑土地”原创 澎湃新闻 2018-04-22 14:37:0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发言。
新华网 图
中兴通 讯近日在美遭遇禁售的风波,同时也将华为推上了舆论关注的前台。4月22日开幕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日前刚刚接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梁华到场参会,他将如何发声与表态成为关注热点。
22日上午进行的主论坛上,梁华发表了演讲,主题是围绕ICT数字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华为将依托核心能力“芯片设计、数学算法、架构设计”,构建端、网、云协同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创建各行各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创新“黑土地”。
当前,大部分的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ICT数字技术,整个世界正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范围地进入全连接的数字化状态。“未来,以5G、IoT、云计算、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将给所有产业带来进一步的繁荣,能够同时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梁华说,前几天华为发布的全球产业展望GIV 2025预测,随着万物感知和万物互联的升级,将步入一个万物智能的世界。到2025年,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全球联接总数达到1000亿,并基于此创造23万亿美金的产业价值。
梁华表示,华为将依托核心能力“芯片设计、数学算法、架构设计”,构建端、网、云协同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创建各行各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创新“黑土地”。他说,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以及行业客户的紧密配合,华为已经在制造、交通、能源、金融等多个行业,帮助数千个国内及海外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生产力、经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和运营成本的明显下降。
但具体到行业数字化,各行各业的“应用、平台、网络、行业终端”之间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并未完全打通,仍然有非常多的数据和业务孤岛,还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和业务断点,也正是这些断点,阻碍了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华为愿意与各行各业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密切合作,真正打通行业客户‘端、网、平台、应用’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帮助行业客户基于ICT数字技术,构建新的生产和决策系统,进而释放行业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梁华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8%,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1%……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就业扩大、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以服务业和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在经济比重和结构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正在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大国,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系列重要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瑞商学院副教授
亚历山大 罗·瑞布奇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非常好。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相比,中国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来源,这一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成功。消费和服务业的增长让中国更有实力应对外部冲击,显著降低了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体现出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一直在加速发展。”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近年来不断调整优化,国内消费正在成为增长的重要
动力源 泉。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力度,提高银行、保险行业的外资股权上限,减少对飞机、汽车、航运的外资限制,这可能会增加竞争,但也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认为,最新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这种韧性既来自中国经济自身优势,也来自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改革。“中国近年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主动优化经济结构,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由于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落实,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的水平。”
“中国已经克服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问题”
德国《汉堡晚报》近日刊文称,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文章援引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耐抗性,不像过去一样依赖于出口,也不会像过去一样遇到贸易争端会受明显影响。
德国《世界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等国内需求,强大的内部市场消费需求令中国经济几乎不受外贸摩擦影响。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好于预期,显示出很强的韧性,其巨大的内部市场是保障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城乡发展的内部需求,还是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越来越重要的内部消费动力,都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在过去5年中,中国一直在推动经济转型,内部消费动力鲜受外界因素影响,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关键。
俄罗斯欧亚发展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雅罗夫斯拉夫·利索沃利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一季度经济统计中所显示的经济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等指标都说明中国经济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说明中国已经克服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问题,扩大了在新领域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经济增长变得更为包容,能够减少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非常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注重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开拓国际市场获得了丰硕成果,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特征是,已经从扩大出口转向以增强内需为主。
利索沃利克认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体现在服务业以及高科技创新领域的长足发展,这是增强中国经济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来看,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服务领域所占比重都达到50%—60%,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在这方面不仅取得了量的增长,而且质的提升非常明显,在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竞争优势。最近10年,世界经济一直在寻找新的动力,中国在创新和生态领域的发展趋势让人们看到,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