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天涯帖(貌似这位仁兄是搞研究的):
2017年债务总额和地方债务统计情况出来了吗?
楼主:仙鹤栖霞8 时间:2018-01-13 12:20:56 点击:6116 回复:49
2017年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政策贯穿始终。
2016年全国债务是GDP的324%,想知道2017年是不是加剧了?
地方债问题,感觉是比以前更加严重了,各地继续搞放水的GDP,不断举债,并且发行新债还旧债,债务越滚越大,越来越无力偿还了。
而且今年不少重量级的国外客人来访,贡献了不少大单,这样花出去的钱又是天文数字。
而且今年还有各种要走出去大搞一番的会议,据说也弄出去了不少银子,一路一送嘛。
而且今年要还钱的国家,比如委内瑞拉,比如津巴布韦,都出状况了,这样子钱回来的又少了。
那么——
2017年地方债务情况,和全国债务情况究竟是恶化了,还是趋好了?
数据出来了吗?(PS:内蒙和天津新区最近都调减了40%的GDP,这是不想为原来的领导背锅呢,还没钱还债了?)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22亿美元。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
中新网12月29日电 财政部网站29日发布的《2017年11月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显示,截至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594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
104109 亿元,专项债务61835亿元;政府债券147125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8819亿元。平台应该属于政府债务,但是,为了把数据做得好看,一般地方政府债务把这一块故意拿走了,或者把本来属于政府债务的部分,挪到平台债务上去,因此,你看到的所谓政府债务,是风险可控的。也就是上文的,“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实际上是移花接木,乾坤大挪移,障眼法而已。
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2017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81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154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2685.08亿元。以上数据,应该是不包括城投债的。城投债一般是地方债务的3-4倍,以保守的3倍计算,那么,可以估计,2017年11月末,地方债务总额是16.6*4=66.4万亿。这些钱不可能公务员在办公室创造得出来钱。还是得通过收税,收的税还得除去他们的工资,回扣,贪的。剩下还得这么几十万亿。平摊下来相当于13 亿人,一人出了几万元花在建设上,换更好的路,房,交通。
举个例子说明地方债务和城投债不是一个概念。2016年年末,南京市地方政府债务是2277.9亿元。但是2016年末,南京市城投债带息余额是6699.03亿元,这一块是政府债务2277.9亿的2.97倍,接近3倍。整个江苏的这一数据大概在4.5万亿左右。因此,如果把城投算进去,则南京市2016年末的债务是8976.93,接近了9000亿元。但是,地方性融资平台,远不止只有城投平台一家,仅仅算南京市的地方性融资平台,就有十几家之多。换言之,我们看到的9000亿元,只仅仅是南京地方债务的一部分。城投平台,只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其中一个平台,因此城投债只能算是冰山一角。2016各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及存量债券情况(如图:图片已被编辑删除。哈哈哈。。。)
1月3号,新华社发布的新闻显示——内蒙古成为继辽宁之后第二个主动承认统计数据造假的省份,该文其中一段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同时调整了2017年收支预算预期目标。调减后,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2016年公布数据下降14.4%,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同比增长14.6%;经过初步认定,应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数也相应核减。
为什么这个时候主动爆料财政收入有水分?一句话说完:找台阶下!就在半个月前,2017年12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其中对地方债处置的态度如下:中央绝不对地方债兜底!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从财政部的报告可以明显的看出决策层的态度——中央财政绝不兜底!内蒙古此次所宣布的统计数据造假,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调低了1/4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核减了四成以上!债务危机要想避免爆发,最基本的前提是财政收入可以偿还利息,可是内蒙古财政一下子减少了1/4多,那么,还本付息的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原本是创造税收的关键部门,如今这一块的增加值瞬间削减四成以上,所以后续的财政收入也就岌岌可危!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许多人漠不关心,觉得跟我等升斗小民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而且大有关系!这个《存款保险条款》就是明白无误的为你解决了银行破产之后怎么办的问题,50万以下的存款全赔,超过50万的就呵呵了!又有朋友会惊讶了,银行破产,怎么可能呢?当然,你以为不可能吗?要知道,再小的一家银行,体量也是相当的庞大,要让银行破产,这待需要多大的坏账呢?答曰:地方债!所以,任何政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只不过太多的人只是后知后觉,等到危机到跟前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噢,原来这么回事!”更不要替许多嘲笑着肉食者鄙的人,还洋洋自得的以为自己聪明百倍了,其实,你的所有角色不过是按照人家设计好的剧本去演罢了!
2017年7月14日,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召开;11月8号,局委掌舵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12月23号,财政部发文中央绝不对地方债兜底;1月3号,内蒙古承认财政数据造假——政策层面,都是连贯的而非割裂的!当一个医生不收红包而感动中国时,我们应该明白其潜台词是医生收红包是的事实;当金融稳定提到最高级别的会议日程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金融不稳定已经上升到影响大局的层面,危机也就不言而喻!
地方债,会不会爆破?我觉得会,可能性还很大!至于何时爆破?那就要看谁先顶不住——杀鸡儆猴是必须的!血泪一样的事实,有助于教育干部和群众,不信,你去看看二十年前中国农村信托发展公司破产一案,与今天的地方债危机如出一辙——历史从来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所有的故事都能够从历史中找到影子!另外,听小道消息说,当年处理过该案的重要副手要接管RMB了,至于真假如何还不晓得,但是诸位搬凳子看大戏吧:2018,注定将会是地方债的元年!
网友点评:
一看楼主就知道是懂行的,说的非常正确,地方债早就该爆了,累死管债务的人啊,还好我已经跳出来了再也不用管这些屁事了。
@pzmsn 2018-01-17 19:56:50
听说云南的债务兑付危机解决了,没有看到资金最后从哪里来的呢。
-----------------------------
是的,云南省国资委15亿债务违约。堂堂云南省,国资委旗下万亿资产,但就是连区区15亿现金就是拿不出来。云南省不是欠债最多的省份,但却是第一个爆了。江苏省是极有可能发生大的债务危机的省份。
我想搞清楚的是云南省最后的钱是这么还上的。发新债,信托,委托贷款,还是其他方式筹集到的钱?
@serenee1980 2018-02-01 15:18:34
唔。。平台有级别,省、市、区县、乡镇(街道),以及少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独立财政预算。省市一级的开发区财政预算收入基本能保证短期偿债,再往下的预算收入大概能还个息就能调度资金头寸来借新还旧。所以区县以上问题应该不大吧。
-----------------------------
越往下越是乱象横生,省市一级好歹装个样子有审计,下面完全是乱来的
……
……
……
企业和政府合计总共两百多万亿总债务,平均每个P民15万左右,不多不多不多啦……哈哈哈。。。
年前的帖子,现在点爆地雷到哪个阶段了?这就是各地玩命抢人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