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重磅!!6月之前创业板大牛股就是青松股份

18-04-18 19:32 34332次浏览
黑白苏州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如何选择好的标的,实现财富增值是桃县人民的伟大梦想,那么在如此震荡行情下,如何做到财富增值,不发生缩水甚至大幅盈利呢?哪只股票能如你所愿,有过硬的逻辑来支撑你躺下来数钱呢?对标方大碳素、建新股份 的创业板超级猛牛会是谁呢?黑白坚定认为,无论是2018年半年度,还是2018年全年度,非300132青松股份莫属!!

别急,我们先暂且耐心的来看一则去年的消息(有点长,有点索然寡味,但必须找关键,寻亮点),具体如下:

2017年11月30日,在停牌两周之后,福建A股上市公司青松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柯维龙筹划公司股权转让事项“尘埃落定”,山西首富、跨境通 实控人之一的杨建新将新晋为公司实控人(这家伙2017年胡润排名第14名)

公告显示,杨建新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柯维龙等6人合计持有的青松股份 27,013,000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7.00%。同时,杨建新还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获得柯维龙持有的上市公司 26,049,488 股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6.7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等权利。

由于在此前的2016年9月杨建新旗下公司山西广佳汇斥资5.85亿元受让柯维龙等9名股东合计持有12.86%公司股份,之后杨建新又通过竞价交易方式斥资1亿元左右增持3.19%公司股份。所以此次增持后,杨建新及广佳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3.05%股份,加上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获得的6.75%公司股份,杨建新及广佳汇拥有的可支配表决权将占青松股份总股本的29.80%,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因此由柯维龙变更为杨建新。(为何如何看好青松股份呢?)

此次股权转让合计交易对价为318,483,270 元,每股转让价格仍与上次交易一样均为11.79 元,加上此前受让及增持股份,杨建新及广佳汇此次拿下青松股份实控权将合计斥资达到10亿元左右。(注意了,10个亿啊,每股11.79元啊,现在才多少?9.79元)

资料显示,杨建新此次入主的青松股份,注册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公司主要产品为合成樟脑、莰烯、乙酸异龙脑酯、樟脑磺酸、冰片等松节油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香精香料、化妆品、日化、涂料等行业。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林产化学工业龙头企业之一,中国最大的天然可再生原料---松节油深加工企业、全球最大的合成樟脑供应商。(划重点啦,樟脑、冰片,龙头企业,中国最大,全球最大,咦,垄断啊)

众所周知,作为百圆裤业创始人的杨建新通过成功运作上市公司转型更名为跨境通,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杨建新夫妇所持股票也因此迅速升值,并以70亿财富成为山西2015年新晋首富(胡润百富榜),凭借跨境通稳健的业绩和股价表现,杨建新夫妇之后又于2016年、2017年再次成为山西首富,前后连续三年稳坐山西首富之位。

山西资本圈觉得,作为在打造百圆裤业成为跨境电商龙头之后杨建新“走出”山西的一大重要动作,耗时1年多时间合计斥资10亿“入主”青松股份,应该算得上这位山西首富的第三次创业(走出山西!山西首富杨建新开启“第三次创业”),而至于杨建新未来如何运作这家新“入主”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那么,青松股份今年为何一定百分之一百会成为市场超级大牛股呢?黑白的过硬逻辑来了!!最强逻辑,最硬逻辑,主营产品价格持续暴涨,销售额成倍上涨,业绩持续暴增,安全边际极高!!

我们来查看一下青松股份的主营构成,公司主要的两款产品为樟脑和冰片,自17年11月开始呈现价格快速上涨趋势。17年11月之前,樟脑价格为每千克50元,而17年11月以后价格迅速上涨到每千克100元,价格上涨幅度为100%,而冰片价格由100元上涨到270元,价格上涨幅度为170%,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可以简单预测下公司年化销售情况:樟脑年产1.5万吨,也就是冰片1000吨,其他辅料及1.5万吨香料项目已建成并开始试生产

那么,我们大致估算一下青松股份的营业收入,主营樟脑:1.5万吨产量乘以100元/千克=15亿,冰片:1千吨产量乘以270元/千克=2.7亿,这还不算其他产品的收入,已经达到17.7亿元。

拿樟脑举例,2016年9月之前樟脑的价格始终在每千克33-35元徘徊,207年10月之前樟脑的价格在38-42元之间波动,2018年3月份之前樟脑价格在75-80元区间,2018年4月份怎么样了呢?100元,100元啊!!

而最关键的是,目前价格仍然还在上涨之中。截止今天(4月18日),青松股份主营产品药用辅料,樟脑价格指数较昨日又再次大幅上涨49个基点,涨幅达到2.11 %,较18年3月份上涨814基点,涨幅50%,较2017年上涨1494基点,涨幅为161%。药用辅料冰片价格指数昨日再次上涨为2197点,上涨17点,涨幅0.78%。较上周上涨35点,涨幅1.64%。较18年3月份上涨217点,涨幅11%。较2017年同期上涨1249点,涨幅131%。

再来看看公司年报公告, 预计年报业绩:净利润8890万元至9690万元,增长幅度为1.72倍至1.96倍,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至0.25元。

再来看看公司一季报预告,预计一季报业绩:净利润6000万元至6340万元,增长幅度为4.23倍至4.52倍,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至0.17元。(太震惊了,2018年一季度居然只比2017年全年业绩少3000万左右,逆天啊)

继续看看公司给出的变动原因,原因:1、2018年第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的主要系:报告期内受公司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高的增长,且报告期内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那么2018年半年度业绩怎么样呢?黑白大胆预测,二季度业绩将会更加突出,2017年一年净利润是9千万元,2018年一季度就6千多万了,这简直吓得我无话可说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除了惊叹还是惊叹,那么全年呢??2018年全年净利保守估计将达到5个亿, 这样的一家公司市值居然连30亿都不到,是否极其严重低估了?是不是???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由于产品价格涨价,去年的方大碳素翻多少倍的?去年的建新股份一月份一波翻倍,你们说,这家公司的合理估值达到多少??

今年年报暂且不说,就按照青松股份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目前价位9.79元对应市盈率只有13左右,这在创业板里是凤毛麟角,简直就是绝无仅有,结合创业板市盈率平均在40 到50倍,青松股份目前的两大主营产品樟脑,冰片价格在今年二季度将继续呈现加速上涨局面,由此,黑白可以胆大妄为的确定,青松股份2018年半年报业绩会更加靓丽,简直亮瞎眼!!


黑白2018年截至目前,重仓持有操作过的票,只有2只,2018年2月买入的第一只,从47元买入成本上涨到88元的300696爱乐达,盈利87%。2018年4月买入的第二只,从11元买入成本目前上涨到13元的603636南威软件(目前仍然锁仓持有),现在借用老婆的账户3成仓位买入的第三只,300132青松股份,(我会逐步加仓,敢砸我就敢买,越砸越买,买到我无路可走为止),我相信,最强的逻辑就是最硬的道理,一路买入,一路持有,目标价15元(最保守的估计),黑白坚信,既然选择了目前走势是非常标准的上飘旗形的青松股份,便只顾风雨兼程,黑暗永远阻挡不了光明的喷发,负重前行者必胜!!

最后申明,我不是买入后吹票,可以去我今天盘中发的主帖“两只票”查看验证,别喷我就行!!



打开淘股吧APP
29
评论(43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黑白苏州88

18-04-23 09:16

3
曙光股份,涨停
上周五又跟买的吗?
黑白苏州88

18-04-20 11:14

3
另外 潜伏一只个股   600303  曙光股份  低位票  下周公布年报  前期有资金介入  远期有中朝自贸区
黑白苏州88

18-04-19 10:31

3
点赞的人最美
黑白苏州88

18-05-25 15:08

2
收盘了
满仓持有合力泰
祝大家周末愉快
暂时的亏损
只是收获的曲折
淡定点哦
黑白苏州88

18-05-23 15:50

2
收盘说几句
合力泰继续买入
不轻易卖出
持仓稳步上升
第二期员工持股已经开始
有望复制去年三安光电翻倍行情
目前持股
合力泰
友阿股份
轻松股份(100股)
大盘随便你涨跌
和我没关系
逻辑才是硬道理
各位
最近实在太忙了
有空我一定会更新合力泰的最强逻辑
你要做的就是买入
然后持有
等拉升
苏州大发哥

18-05-17 20:47

2
核按钮情绪会传导去趋势股吗
黑白苏州88

18-05-17 11:37

2
56月的金股是什么呢[淘股吧]
中午一点之前我会删除这条消息
他就是合力泰
目标价14元
愿意的就买
不愿意的看戏
今天我开始买入了
爱乐达继续等下午
我没有卖出呢
今天到现在还没有放量
主力很狡猾
爱婴室已经被我清仓啦
友阿股份如果你已经买了
那就好好拿着哦
这个股我很看好
其他不多说了
昨天卖出建新股份 
真是及时
我已经删除了自选
轻松不发表评论
我的目标很远很远
黑白苏州88

18-05-16 15:23

2
轻松的走势已经彻底搞不懂了吧[淘股吧]
还不调整
等的人心烦意乱
加仓也不敢
就当没看见
今天也没做T
建新股份我已经清仓
仁智股份清仓
今天的持仓为
轻松股份、友阿股份爱乐达爱婴室
不谈逻辑了
只想好好赚钱
愿意的就跟
不愿意的就算
看戏为主
总有一天我会看走眼被你们骂的
还不如不说
56月的目标金股今天走势稳健
但我还没有买入
如果买的话
我会说的 
再次重申目标价为14元,目前10块多
心不黑
20%的涨幅我就走人
黑白苏州88

18-04-24 16:32

2
有人说
轻松走坏了
那又如何

短线看上去确实很难看
可是那又如何
我没看到有什么不对的
我从来只做最确定的逻辑
认定了
我不会轻易改变
就算轻松砸到9元
那又如何?
逻辑变了吗?
涨价变了吗?
业绩变了吗?
大股东的运作变了吗?
主力出了一部分筹码
改变得了它的大势所趋了吗?
敢砸我就敢买
的确我是降低了一点仓位
换到了人福医药
可我没说过不继续持有吧
除非大环境变坏了
我会提醒大家
否则持有轻松
目标不会变
我敢说
三周以内破12
就这么定了
黑白苏州88

18-04-21 07:11

2
转发一个帖子,说的有点道理:

本次中兴事件是中国为了产业升级和搞垮美国技术优势而蓄意发动的,战斗结果就是美国科技的衰落,并永远失去领先地位。
本文较长,阅读要点有三
一,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市场空间。
二,美国主导的软硬件产业生态 已经漏出破绽。
三,打断美国5G 建设,阻碍美国科技发展。

中兴事件是我们给做美国的圈套,
我们搞2025缺的就是市场,也就是产
品性价比很难一下超越美国,(就是同样价格,性能的芯片 ,你当然喜欢更精细的产品)其实准备是有的,
看超算的芯片,一禁运马上就出来了,没准备?我不信,我的意见是国内芯片没准备好时,我们是绝对不会拿速度第一的,敢拿第一就是要美国制裁,国内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超算芯片大战已经做过预演了。
从芯片产业 遇到物理瓶劲,到买了海量美国芯片(未尝没有平衡贸易的考虑),到大规模投资芯片产业(这个可是美国禁运之前的规划,现在看来正好应对,绝不是巧合),再到高调做5G,都是着逼美国制裁的意思,现在正好建厂,拿市场,这节奏说没准备,不是圈套我都不信,走着瞧!!(想想一下五年前要是发生现在的问题,我们投资也会出来即落后,现在芯片技术瓶劲了,投资出来也不会落后,时机不是算过的?)
大家推理一下,中国被禁,其他国家如果填补,建厂到出品,正好会赶上我们国货大规模出,赔死他。(如果西方进了这个套,就会毁灭整个投资和产业,放血放的一滴不剩)
继续聊一下替代问题。
电子产业一大问题就是软硬件过度设计的问题,以微软 为例,新出的系统卖不动了,做的倒是越来越大,我有台机器还在用叉匹,十年没更新系统,也还在用,而且开机还更快。如果不是现在软件越做越大,更新硬件的动力都没有。美国企业为了赚钱不停的搞升级,早就超过了实际需要了,这也是看似强大的产业生态的最大问题,现在用次一级的技术完全可以替代他们。
这么说吧,2005年左右的芯片完全能支持现在的一般用途,真正需要高性能的恰恰是手机,台式机,机房,体积大几倍都不是问题,我国卫星用的可不是美国芯片吧?那也是对新技术很敏感的地方,我们未必落后,产业上更多是生态问题。
所以我们采用落后技术芯片满足基站网络需要是可以的,性价比说不定还更好,美国的芯片却很难找到买家,因为换代还很快,只要一囤货就会落后。

芯片的技术从来不是大问题,制约主要还是产品生态和知识产权,一是要市场空间,二是要建设产业生态,
现在的机会在于芯片技术遇到了瓶颈,可以大力发展产业建设了,
而产业生态也出现了空当,首先是移动物联网 走到了前列,而传统IT产业由于性能过度,第一次露出了产业生态的机遇空间,或者说破绽。
大家常用的软件如果不是被升级逼着更新,十年前的版本其实也够用的,现在的软硬件跟需要比都是过度的,硬件升级是为了满足软件需要,而软件是故意搞得体积巨大需要更多算力的,你是不是有种计算机用久了就会卡的体验?那是故意这么做的,产生很多垃圾,挤占运算能力,就是让你不停买新的。
一旦升级可以停下来,整个软硬件生态体系就崩溃了,软件能力中国几百万码农不是开玩笑的,完全可以推出够用经典版,也就是再也不要升级了,类似360杀毒软件的模式,零成本的东西会完全搞死软件企业,附带的硬件和芯片产业也就无需升级。用最便宜的规模化产品封死美国的产业模式,这才是今天大战的真正战场。美国西方再芯片产业一直对中国采取N-2策略,就是领先两代,然而落后两代也够用的话,封锁就会失去意义。
推演一下,就是首先暴露出软件产业其实已经进入没有创新的空转状态,升级已经没有意义了,
然后推出一批无需升级的经典够用版本。打断软件的更新,立刻硬件的更新需要也就消失了,美国营造的IT生态就会崩溃。
美国一定会对这些软件下手,进行攻击,比方停止维护XP一类的威胁,我们就可以让用户使用我们的维护,免费但是要看广告。将全球产业生态绑在我们的体系上。最终完成生态替代。
大家注意,以人类的信息处理速度,4G 就够用一点都不卡,5G完全就是过度的,远远高于人类需要,以后一百年不升级你也感觉不到差别,只有人工智能 会嫌慢。在这个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所以现在不只是硬件技术到了极限的问题,生态也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我做个判断,美国网络升级的趋势已经被打断了,科技领先优势将会永远失去!
因为美国不具备5G推广的市场环境,西方人口密度太低,只有少数大城市具备条件,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撑技术升级,物联网应用无法产业化,实际上4G产业就是依赖中国市场才发展起来的,中国基站数量占到世界60%以上,为什么呢?中国居民区都是楼房,一个基站覆盖的人口比美国郊区别墅区高几个数量级,分摊下来费用极其廉价,而美国网费则高到了不敢用的程度,如果不是中国市场支撑,美国芯片和技术推广将是极其缓慢的,
网速越快,频率越高,覆盖范围也就越小,基站数量也就要越多,以美国的人口密度,成本将超过收入,只有极少的几个大城市可能建设,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说要国家牵头搞的原因,私人企业根本不会投资,
因此,包括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都没办法开展,因为这些都依赖于5G网络,
美国不利用中国市场摊平基建成本就会永远落后,中美科技脱钩以后,美国也就永远失去了技术升级的可能,为中国的伟大胜利欢呼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