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帖:高度预警!俄罗斯股市暴跌,港币保卫战一触即发……

18-04-15 20:50 3003次浏览
守正待时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作者:宇庭

来源:JIC投资观察(ID:JICTIMES)

一、警报悄悄拉响
博鳌论坛不断从海南传来大消息。但有三件大事,穿插在其中。有心之人稍稍留意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影响力,不亚于海南岛上宣布的决定。
先说最近的一件。
4月12日,香港有个大动作,提前给大家敲了警钟。
时隔十三年,香港金管局首次出手,抛售美元,买入8.16亿港元,想要把美元兑港元的汇率稳定在7.85安全线以内。
但金管局出手后,港元仍然试图触碰7.85的“下限”,真是个任性的孩子。
港元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只要汇率在7.75-7.85之间波动,金管局这位大家长就不会插手。
就在一个月前,港元汇率已经创下三十年新低。随后的一个月里,香港金管局数次喊话安慰大家:不要担心,保证港元汇率不会跌穿7.85的红线。即便是在4月10日,几家外资银行港元兑美元成交价一度跌破7.85,金管局都还未出手。
4月12日,金管局终于绷不住出手了,并向大家重申,金管局会在7.85的水平买入港元,保证港元汇率不会跌破7.85。
另一件事是,中美贸易战,俄罗斯先倒下了,到目前为止还没站起来。
继上周末美国公布对俄罗斯的制裁,叙利亚又发生生化武器袭击后,俄罗斯股市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卢布汇率跌幅也是让人心惊肉跳。
从周一开市到周三,三天不到时间,卢布下跌超过8.8%,俄罗斯RTS指数下跌超过12.5%;在港股上市的俄铝股票周一单日跌幅超过50%,当天市值就蒸发300多亿港元。
还真是“战斗民族”,才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第三件事,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年中。
去年8月,全球黄金储备量位居第二的德国,宣布已提前三年将647吨黄金储备从纽约、巴黎转至国内,俄罗斯正以十二年来最快速度增持黄金储备。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囤积黄金。
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这个道理不止我们懂。
二、明天和下跌,哪个会先到?
香港与莫斯科,两地相距7143公里,5个小时时差。
面对危机,明天和下跌哪个先到,只是时差问题。
看似巧合的几件事情,传递的信号是一致的:危机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前方。
香港是国际资本快进快出的市场,资金流动性非常高,这里的资本最先嗅到危机的来临并做出反应。而俄罗斯的实体经济已然虚胖,全靠能源在支撑,面对风险就更脆弱,不堪一击。所以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对危机的敏感度是相似的,也是最先受到冲击的市场。
野村证券预测金融危机的模型显示,香港已经出现了54个金融危机初期信号,比1997年亚洲金融 危机时还要多。其中两个最重要的信号是:香港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已经长期高于45%;香港的楼市价格攀升至历史最高点,存在明显的资产泡沫。
而香港正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缩影,现在的香港,如履薄冰。加息太急,则内地热钱回流到大陆,国际热钱撤回欧美,加剧港币贬值。不加息,就只能由金管局再次出手,来一场“港币保卫战”。
三、**越滚越大
当香港处于敏感时期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正在经历一场焦灼的大转折。
就在4月11日“对话罗杰斯 ”的午餐会上,美国投资家罗杰斯称:
从2008年以来还没有爆发过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就需要引起警惕了,美国每4-8年就会出现一次金融问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到了以前的9-10倍,现在中国也处在负债的情况下。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是格外需要警惕的,一个严重问题出现之初,没有人会注意到……
2008年金融危机后,长达十年的货币大放水时代,让全球各国都处于不断靠举债来支撑经济增长的状态。当前的全球债务水平和杠杆率远远高于2008年。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的季度报告,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债务总额达到237万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70万亿美元。仅2017年一年就增加了20万亿。目前成熟市场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382%,新兴市场的杠杆率也到了210%。
过去二十年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
在成熟市场,居民杠杆率也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爱尔兰和意大利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两个居民杠杆率低于50%的国家。而在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居民杠杆率甚至接近94.6%。
为此,彭博社发出警告:
随着全球步入加息周期,利率开始上涨,但国家的杠杆率持续攀升,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在这之中,中国债务扩张的步伐也迈得非常大,从2012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债务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中国每年宏观形式上的利息负担在12万亿人民币左右,已经超过了每年名义GDP的增量(8-9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目前尚未加息的情况下,每年新创造的财富已经不够还利息了。那加息利率上涨后呢?
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利率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易刚行长前几天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也提出,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是会紧缩的。因此,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偿还举债产生的利息成本就会变高,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仅就目前最大三起互联网 金融平台的资金链断裂案,涉案金额和受害人员,就已经相当惊人。
16年E租宝倒闭,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涉及受害人90万;

17年的钱宝网倒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注册用户超过2亿人;

18年的善林金融倒闭,待还余额至少30亿,分支机构(门店)658家。
随着现在银根收紧、监管加强、未来进入加息周期,这样因资金链断裂爆出的案件又该有多少。
为此,多位投行大佬接连发声警告当前全球大幅举债下的风险。
就在4月11日,瑞信CEO就指出,目前央行的紧缩政策势必会造成市场“创伤”。美国率先进入加息周期,也是最有可能首先受到“创伤”的国家,而股市就在这场大转折中首当其冲。
摩根大通 CEO在上个月就指出,未来两三年中,在利率和通胀水平上升的情况下,美国股市可能会下挫40%。
货币的全面宽松到收紧,是对过去十年货币大放水的彻底清算。
四、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
这场彻底清算,不仅清算的是过去十年的举债,还有长达十多年的资产大牛市中的泡沫。吹大的过程五彩斑斓,破了之后就是一团空气。
从08年金融危机结束至今,全球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之间已经大幅背离。高盛 在《熊市的自我修养》中,列举了这两者的通胀情况。对比发现,在实体经济没怎么出现通胀的情况下(大宗商品 甚至出现通缩,各类金融资产价格却一山高过一山。
从2009年1月至今,欧洲高收益债券和标普500 指数上涨超过200%,相反,美国名义GDP、美国和欧洲的工资水平在十年间累计上涨还不到50%。
左边深色部分为金融资产,右边浅色部分为实体经济
如果你觉得这些离你太远,那么看看每天必谈的房价。金融危机后,超低利率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双重作用推动了全球房价同步上涨。机构投资者也在这期间不断加杠杆,投入这波全球炒房的浪潮中。
从1997年到现在,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短暂下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房价持续上涨,大多都已经在1997年的基础上翻了2-4倍,早已高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高位价格,更不用说全球的一线城市了。
从1997年至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房价持续上涨(资料来源:经济学人)
只要泡沫没破,总会有人认为它不是泡沫。股市、楼市、数字货币,三大“泡沫”到底谁先破?
目前来看数字货币先被翻牌了。
从2011年至2017年12月1日的最高点,比特币价格从8.11美元上涨到19664美元,历史涨幅最高的一天在2013年11月1日,单日涨幅431.35%。
在2017年风光不断的比特币,随着多国监管机构严令禁止,目前已经从最高价下跌了60%,说腰斩毫不为过。比特币交易的主战场也是屡屡换手,从美国到中国,再到日本和马耳他。
可以说,区块链是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但与之相关的数字货币,在监管层看来,就是威胁本国货币地位的一种存在。夹缝中求生存,谈何容易?飞得更高,也就跌得越疼。
从2011年至今比特币价格
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很明显,2018年是个多事之秋。
前段时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公开警告: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这有可能是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前兆……贸易战的本质不是危机本身,而是它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这周三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会议纪要中都提到,贸易战可能是造成市场下行的最大风险。而不断发生的地缘 政治冲突,比如最近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导致的“股汇双杀”、叙利亚冲突、还有交锋多次的中美贸易战,都在影响市场情绪,从美国传到欧洲、亚洲市场,传到中国,大家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甚至连特朗普每发一次推特,市场都会有次小震荡。
太平洋 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Dan Ivascyn认为: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逐渐增加的波动性是和央行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政治不确定性紧密联系的。
真正的地雷,早在十年前大宽松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现在号称一切以“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只是在增加市场波动性的同时,加快了地雷引爆的速度。
作为靠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欧美国家,过去十年工资增长幅度不到50%,美国家庭的未偿还债务又已经攀升至历史记录的13.1万亿美元。收入疲软和债务负担加重,根本就无法指望再用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但在音乐停下之前,往往谁也不会停止舞蹈。远离泡沫,分散资产,买入避险资产,同时看准那些确定会发生的事情,才能安全度过大浪来袭。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守正待时

18-04-16 07:48

0
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8%,中美利差处于比较舒服的区间。
这就说明,现在的中美利差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果美国在这个标准上继续加息,央妈也会提高相应的市场利率。
如果要提高市场利率,必然需要继续回收流动性,让供求关系向需求倾斜。
而且,在去杠杆的问题上,易行长已经很明确的说了,中国目前的确存在杠杆率高,债务水平高的问题。
如果要实现去杠杆,也需要收紧信贷,提高利率抑制加杠杆的动力。
所以,收紧流动性仍将是接下来的重点。
在今年4月2日,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后下发的第一份文件,表面上看是整治融资担保业务的不合规问题,但实际上起到了流动性收紧的作用。
因为文件对流动性做出了硬性规定:融资担保公司净资产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之和不得低于资产总额的60%。
这就意味着融资担保公司不能继续粗放式经营,有钱就任性想怎么做业务就怎么做业务再也不可能了。
 以后,融资担保公司做多少业务,就需要准备相应的准备金。
守正待时

18-04-15 22:28

0
密切关注港币保卫战的结果和传导效应吧!国际投机资本从不攻击没有问题的国家,地产泡泡,杠杆泡泡欠下的总得还。我们本想以时间换空间,可惜美帝不会希望我们从容解决的。近期贸易战,叙利亚导弹都是在宣誓美元的强势地位。削弱打击竞争对手吸引美元回流,总之我不好大家都不好,还是我最好!我不好你们好,将影响未来的货币信誉。
wxp9527

18-04-15 21:53

0
碧桂园事件是个标志性信号,很多人不当回事
后面3-5年倒一批巨型房企不是问题
很多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房企这几年在东南亚、甚至欧美、澳大利亚等开发的大片项目,这波萧条将给这些贪婪的人最残酷的教训,国家后面力保的只有两块:各级政府的总债务、金融系统(银行和外汇),其他的会放弃(万达的资产收缩算是死里逃生)
这次是很多很多极其重大问题的集中爆发~
守正待时

18-04-15 21:40

0
在中国,存在着三个利率。
基准利率,也就是我们在银行看到的存贷款利率,各个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上进行一定的上下浮动。
政策利率,也就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央妈用来调节银行间借贷成本的利率。
市场利率,也就是由供求决定的利率,钱越紧,利率越高,钱越松,利率越低。
过去,中国的货币有两大特征,一个是M2货币供应量高增长,一个是基准利率做主导。
不管利率是8%,还是4%,甚至是2%,其实都是基准利率,也就是央妈制定的存贷款利率,所有利率以此为准。
这也就是这么多年来,M2可以维持两位数高增长却不影响利率的原因之一。
因为利率并不是市场化的,不由供求关系做决定,只要有基准利率在做锚,所谓的市场利率就是一个摆设。
钱再多,供应再过剩,如果认可利率可以这么高,利率就一定可以这么高。
因为中国的金融资源大头都掌握在银行手上,银行执行基准利率,利率自然就不受供求关系影响了。
 现在,易掌门一声令下,中国的利率政策就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利率逐渐统一,最终由市场来决定 
面对新的货币环境,请记住3点:
1、货币供应回归正常化,利率就会继续走高,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去杠杆,也是为了保持中美利差的舒适区。
所以,任何消费和贷款都要考虑到未来更高的债务成本,而不是着眼于现在的利率。
2、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走高必然伴随着货币收紧,所以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更高的利率,而是信贷收紧,你能不能贷到款的问题。
特别是房贷,现在针对房贷的要求和难度已经越来越高了,要有随时可能出现拒贷断贷的心理准备。
3、面对长期缺血的情况,一定要保证自己不会被流动性危机绊倒,重视自己的现金流健康状况,预防各种突发情况。
挥金如土

18-04-15 21:35

0
唱空的都是好心人,因此加油一张
zhae

18-04-15 21:27

0
四大行就是避险资产
tj0328

18-04-15 21:16

0
这个结论是真理:远离泡沫,分散资产,买入避险资产,同时看准那些确定会发生的事情,才能安全度过大浪来袭。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