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私营企业遍布中国,私营企业创造了50%以上财政收入;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私营经济绝无可能离场,这已经是一个常识性问题,连小学生都能懂。
随后吴小平说:“现在社会反响比较大,我认为很多人是没有读懂的。但是如果你要解释太多的话,就会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所以不跟你说了,因为我不太想在现在这个阶段做解释。”
欲言又止,话中有话,那这究竟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另有他意呢?显然,这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私营经济事件形成了共振。9月2日,证券时报指出“国资系”成为参与A股公司控制权转让市场生力军,整体呈现在我国多地同步推进的态势,“正在参与或已经完成2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交易”。
《私营经济的衰退》一文指出“坚实的证据显示,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社保划归税务征收更引发增加负担担忧,天涯论坛中关于“裁员”的热帖迅速增多,全网热度维持在持续高位,为此国务院专门发文表示不会增加企业负担。外媒称“中国商业环境出现恶化”。不仅如此,
京东创始人深陷性侵案、马云公布卸任计划、恒大海花岛建设等,均引起了舆论对私营经济的关注。
3焦虑:“官重民轻”
该文一出,更加剧了舆论对“官重民轻”的焦虑。网友“令狐卿”分析指出“围绕民营经济的焦虑感是全社会都有切身体会”,这些话增强了某种舆论氛围,那就是在一系列针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处理上,人们感受到了现实与前景的冲突,因为这些冲突很多人或多或少降低了未来预期,“但人们绝对不同意吴小平”,社会舆论对吴小平言论的反响,不过是集体担忧的趁机泄露,因为无论民营经济的地位如何被强调,其现实重要性如何被数据证明,人们都希望看到更多对民营经济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