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消费量持续高增,消费与储气需求带动自产气增速加快
2018年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2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1-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157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47%,天然气消费继续维持高速增长。7月当月我国天然气自产量1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 7月份往往是我国天然气需求的淡季,所以一些常规气田在夏季会压减产量。但是我们认为今年由于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较快以及储气库加大储气力度,上游气源开工率提升是产量同比两位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1-7月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34.30%,LNG进口高增47.2%
1-7月,我国进口天然气约4943万吨,同比增长34.30%。其中液化天然气(LNG)约为2794万吨,同比增长47.2%,占总进口量的56.52%;管道天然气(PNG)约为2149万吨,同比增长20.60%,占总进口量的43.48%。1-7月累计,我国天然气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约42.52%。1-7月我国天然气平均进口价格为394.64美元/吨,7月当月天然气平均进口价格408.7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0.24%,较6月环比上涨4%。进口天然气单价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东亚地区天然气需求淡季不淡导致。
7月份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交量环比继续上升
2018年7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成交液化天然气17.63万吨,管道天然气24.7亿方。成交价格方面,2018年7月LNG平均单价为3.12元/立方米,环比上涨8.9%;PNG 平均交易单价为2.02元/立方米,环比上涨1.4%。
居民气价调整进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的标的
各地门站价格调整基本完成,下游顺价从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进度来看,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郑州、长沙、银川、西宁、重庆已经落实顺价政策或者公布了听证会方案,其他省份尚未出台顺价指导文件,整体来看本次居民门站价格上涨后下游顺价进度低于预期。不过由于顺价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并且居民气量占总供气量比例较低,我们认为顺价不及预期对城市燃气企业利润的影响有限。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高增,1-7月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 16.47%,全年增速双位数较为确定,城燃公司将受益于用气量的提升。燃气项目较为集中、且顺价情况较好的城燃公司受到影响较小,产业链上下游角度看,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资源的标的·
深圳燃气··
新天然气··
蓝焰控股··
广汇能源··
百川能源·。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配气价格与接驳费调整风险;售气价格调整不及预期;天然气消费量不及预期
目录
11-7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47%
1.1 2018年1-7月燃气消费量持续高增
1.21-7月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5%
1.3 1-7月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47.20%,对外依存度达到42.52%
1.3.1 1-7月LNG进口高增50.0%,PNG进口同比增长20.60%
1.3.2澳洲LNG进口高增,PNG进口来源基本稳定
1.3.3进口天然气均价环比继续上涨
1.3.4 我国LNG接收能力超过6000万吨
2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月度数据
3行业政策——居民气价调整进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的标的
3.1
中石油推出冬季燃气保供价格,供暖季顺价无需过度担忧
3.2居民气价调整进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的标的
4 风险提示
正文
11-7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47%
1.1 2018年1-7月燃气消费量持续高增
2018年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2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1-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157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47%,天然气消费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主要由于:1)2017年推进的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带动工商业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大幅增长,2)2017年以来经济持续向好带动工商业消费,3)燃气电厂装机持续增加并且夏季调峰需求增加,每年平均新投运1000万千瓦装机,4)居民煤改气工程带动居民消费量同比高增。
2017年,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各地工商业和居民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天然气需求增长超出预期,但由于天然气供给增量的限制,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393亿方,同比增加307亿方,同比增长14.71%。根据我们测算,若天然气供应充足,我国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可以达到2450-2470亿方,供气缺口约为50-70亿方,主要出现在12月。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70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约为12.5%。
1.21-7 月 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 5.5%
2018年7月,我国天然气自产量1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1-7月,我国天然气自产量90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较2017年1-6月增速同比降低3.3个百分点。7月份往往是我国天然气需求的淡季,所以一些常规气田在夏季会压减产量。但是我们认为今年由于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较快以及储气库加大储气力度,上游气源开工率提升是产量同比两位数增长的主要原因。2017年5月-12月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分别为120、115、117、120、111、124、126、136亿立方米,2017年全年天然气产量147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5%。我们认为按照目前开采节奏,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仍将出现80亿方左右的增量,同比预计约为5%。
1.31-7 月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 34.30% ,对外依存度达到 42.52%
1.3.1 1-7 月LNG进口高增47.20%,PNG进口同比增长20.60%
2018年7月,我国天然气进口738万吨(101.8亿方),同比增长28.30%;1-7月,我国进口天然气约4943万吨,同比增长34.30%。1-7月合计进口的4943万吨中,其中液化天然气(LNG)约为2794万吨,同比增长47.2%,占总进口量的56.52%;管道天然气(PNG)约为2149万吨,同比增长20.60%,占总进口量的43.48%。1-7月累计,我国天然气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约42.52%。
1.3.2澳洲LNG进口高增,PNG进口来源基本稳定
我国进口天然气分为进口管道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目前管道气进口包括中亚、中缅、中哈,海上LNG则通过沿海地区的LNG接收站。
我国LNG进口增长较快,主要气源地为澳大利亚、卡塔尔、东盟等国,其中自美国进口倍增。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18年1-3月,我国进口LNG共1240.1万吨,同比增加59.4%,占同期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0.1%。其中,自澳大利亚进口465万吨,同比增加50.1%,占同期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37.5%;自卡塔尔进口292万吨,同比增加60.4%,占23.5%;自东盟进口193.4万吨,同比增加11.6%,占15.6%。此外,自美国进口89.5万吨,增加1.7倍,占7.2%。
我国管道天然气PNG进口继续稳定增长,主要气源地为土库曼斯坦、缅甸、哈萨克斯坦,但自土库曼斯坦进口小幅减少。2018年1-3月,我国进口管道天然气23.8万吨,增加13.8%,占同期我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39.9%。其中,自土库曼斯坦进口621.3万吨,减少3.8%,占同期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总量的75.4%;自缅甸进口92.1万吨,增加30.8%,占11.2%;自哈萨克斯坦进口61.7万吨,增加7.9倍,占7.5%。
1.3.3进口天然气均价环比继续上涨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1-7月我国天然气平均进口价格为394.64美元/吨,7月当月天然气平均进口价格408.7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0.24%,较6月环比上涨4%。进口天然气单价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东亚地区天然气需求淡季不淡导致。2018年6月日本原油鸡尾酒价格较2017年6月同比上涨46.44%,2018年7月WTI油价较2017年7月上涨51.35%。
2018年1-7月,我国进口LNG约2794万吨,总金额129.21亿美元,平均进口单价462.45美元/吨,约为2.25元/方,同比上涨23.66%。7月当月,LNG平均进口价格491.81美元/吨,同比去年上涨27.7%,环比6月上涨6.7%。分进口国家来源价格方面,海关总署分国家的数据仍只更新到18年2月。1-2月,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的进口均价分别为504.52美元/吨、437.4美元/吨、389.49美元/吨、324.55美元/吨,其中卡塔尔与澳洲的价格仍有上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价格出现回落。(折算用汇率为6.8,1吨约为1400立方米天然气)。
2018年1-7月,我国进口PNG约2149万吨,总金额66.08亿美元,平均进口单价307.49美元/吨,约为1.5元/方,同比增长12.28%。7月当月,PNG平均进口价格301.91美元/吨,同比去年上涨5.3%,环比6月下降3.14%。分进口国家来源价格方面,海关总署分国家的数据仍只更新到18年2月。1-2月,从缅甸、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进口均价分别为475.96美元/吨、295.55美元/吨、269.71美元/吨、246.39美元/吨,其中缅甸进口气价格略降,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价格略有上涨。
2018年8月31日,美国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格为2.9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基本持平,环比7月底上涨5%。国内LNG市场价2018年8月20日为4287.10元/吨,约为3.06元/方,环比6月下跌3.2%。国内LNG价格继续维持淡季不淡现象的主要是上游中石油在7月减少了对山西、内蒙地区液化厂的供气并且上涨了2毛/方的气源成本。中石油本次给液化厂限气一方面是由于加大储气库注气力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亚进口气供应量不及预期。
1.3.4我国LNG接收能力超过6000万吨
截止2018年8月,我国共建成LNG接收站19座,终端接收能力为6390万吨/年,接收站年周转率约为66%。2018年目前已经投产了
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新奥集团舟山LNG接收站、深圳迭福LNG接收站共3座,增加进口能力1000万吨/年。在建的LNG接收站项目中预计还有3座接收站会在年内投产,预计将增加LNG接收能力320万吨/年。此外,当前在建以及规划中的项目规模约5000万吨/年,将在未来几年中陆续投产,我国LNG接收能力增长空间很大。
2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月度数据
2018年7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成交液化天然气17.63万吨,管道天然气24.7亿方。价格方面,2018年7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平均单价为3.12元/立方米,环比上涨8.9%;PNG 平均交易单价为2.02元/立方米,环比上涨1.4%。
3行业政策——居民气价调整进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的标的3.1 中石油推出冬季燃气保供价格,供暖季顺价无需过度担忧
中石油开始在全国组织2018年天然气购销合同冬季补充协议的签订,针对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合计5个月的天然气购销。本次中石油的调价结构比较复杂,目的是用供气价格上涨抑制市场冬季用气量,降低冬季气荒压力。
※ 中石油保供价格策略区分城市燃气和其他直供用户(电厂、工业用户),其中直供用户合同量内执行省基准门站价上浮22.7%,而城市燃气用户计价方式比较复杂。城市燃气用户合同区分均衡量与调峰量,调峰量=合同量-年度合同量/365*1.08*当月天数(调峰量计算出现负数时计为0),扣除调峰量之后的气量则为均衡量。实际销售运行过程中,用户超出合同外的用气量为额外量。
※ 均衡量中,居民用气部分按照所在省份天然气基准门站价结算;非居民用气按照气源类别上浮比例不同,管制资源(国产常规气、进口管道气)按照基准门站价上浮20%执行,非管制资源(进口LNG、页岩气、煤制气、煤层气等)价格根据区域上浮27.06%-40%不等。
※ 调峰量中,不区分用气结构,东部地区按交易中心市场价格执行,西南地区按照基准门站价上浮37%执行,南方地区调峰量按照基准门站价上浮40%执行。
※ 额外量中,全国均按照交易中心市场价格执行。
整体而言,补充协议采取合同内均衡量中居民气保量不涨价,均衡量中非居民用气-管制资源部分限价保量,均衡量中非居民用气-非管制资源部分高价保量,调峰气量保量不保价或高价保量,合同外气量不保量也不保价。我们认为,中石油冬季涨价主要由三个目的:1)通过价格手段调节需求,避免再次出现气荒状况,2)减少高价进口气源带来的天然气板块的亏损,3)逐步探索燃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对于城市燃气企业来讲,由于2017年冬季已经经历涨价,部分企业已经将顺价机制理顺,即使不能完全顺价的地区,由于去年已经承受相应损失,18年同比也将基本不受影响。
3.2居民气价调整进度低于预期,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的标的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提高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方案。方案提出,自6月10日起,居民门站价格将与非居民门站价格相衔接,本次最高调价0.35元/立方米,超出0.35元的价差一年后适时理顺,目前各地门站价格调整方案已经基本完成。根据方案安排,2018年如需调整居民用气销售价格的,原则上应在8月底前完成。
目前宁夏、北京、重庆、天津、湖南、河南6省出台省(直辖市)级顺价指导文件,这些省份部分城市已出台具体顺价政策。从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进度来看,目前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郑州、长沙、银川、西宁、重庆已经落实顺价政策或者公布了听证会方案,基本都将完全顺价。其他省份尚未出台顺价指导文件,整体来看本次居民门站价格上涨后下游顺价进度低于预期,尚未出台销售气价调整方案的地区在居民供气端的利润或将受到部分影响。不过由于顺价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并且居民气量占总供气量比例较低,我们认为顺价不及预期对城市燃气企业利润的影响有限。
长期来看,本次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改革将有利于燃气价格未来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解决居民门站价格长期倒挂问题。门站价格并轨与居民售气价格上调意味着城市燃气供应商销售价格市场化机制更进一步。2018 年居民门站价格并轨的顺价情况低于预期,但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维持高速增长,今年1-7月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16.47%,全年增速双位数较为确定,城燃公司将受益于用气量的提升。 燃气项目较为集中、且顺价情况较好的城燃公司受到影响较小,产业 链上下游角度看,建议关注具备上游气源资源的标的·深圳燃气··新 天然气··蓝焰控股··广汇能源··百川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