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己近来的变化(指炒股方面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许对你也有帮助。
1、对炒股失去了热情:
花在复盘、研究、看新闻、分析个股的时间大幅减少,只有去年的20%;对股市是否开市无所谓,甚至喜欢元旦、春节这种长假期,因为不用看了。现在春节还没到,我已经不想操作,想提早休息。在过去的20年炒股生涯里,我是完完全全相反的——大量时间花在股市,渴望开盘,休盘(尤其是长假期的休盘)会导致我坐立不安,而开盘就亢奋。
2、对买入股票变得非常谨慎
最好不买,实在是要买的话,减少买入目标,每个票的仓位也降低一点,现金就让它躺在账户里好了。以前是恨不得把3000个都买下来,账户里的资金要1分钱都不剩,差一点不够一手的,就转钱进去凑够一手。好像只要我买了,就会赚钱,不买就错过了赚钱机会了。
3、对买入目标要求近乎苛刻
要近乎完美、无可挑剔的目标,我才动手。而以前,是属性类似的,大包围,都买了,以免错过。
4、对收益期望大幅下降
一笔交易能赚几百块我就满足了,积少成多嘛,相当于公司发奖金就可以了。不再想数月暴富,数年财务自由,天如果要给我的,自然会来的。而以前,总是梦想着一年赚100万,第三年赚1000万。
5、对市场波动无动于衷
大盘大跌了,还是暴涨了,没啥感觉。以前是大跌就骂街,暴涨就YY自己如果买了某个股该多好,或者对自己的持股涨的不够多咬牙切齿。
6、对所持股的走势不太关注
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自己持有的股涨了跌了我怎么都没感觉呢?它的涨跌,现在对我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不太在意,收盘后也不会去猜测它明天的走势,更不会因此去制定明天的操作计划。
7、完全依赖模式和规则
要不要启动买入操作,选什么股,什么时间点买,买入后涨跌的情况,要不要卖,卖点是什么时候,我完全不去想它。100%按照模式和规则执行就可以了,我就是一个
机器人。
去年12月底是我的50岁生日,前后的几天经历了一些事,我思考了很多。从那时候起,不仅对股市,事实上是对整个人生,我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每天晚上准时打开电视,追两部电视剧:幕后之王(青春爱情剧)和天衣无缝(谍战戏)。而过去30年,我家的电视除了世界杯和奥运会,是几乎从不开的。尤其是青春爱情剧,我以前是十分讨厌的。
每晚4集的电视剧,占据了我晚上大部分时间,看股票的时间自然少了,游戏也很少玩了。另外,我安装了
微博,八卦一下社会上发生的事,也开始每天看看朋友圈,给大家点个赞了。
其实,真的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在股市里,研究10小时,得出来的操作计划,不见得比我看30分钟得出的结论更优。少点关心,就少点YY;按模式按规则去做,把胜负交给概率,反而更不容易出错。
多关心一下社会,关心一下身边的人(比如说拉上老婆一起看电视剧),关心一下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让我心态变得更年轻,生活也更多乐趣。股市,越是平常心,反而做的越好。过去两周以来,我的每笔操作几乎都是赚钱的。
人一生,很多东西无法按照自己的预期去发生,你要做的更多是面对它。活着,已经不容易,而要活的有质量,就更难。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事情,自己既然无法左右,那么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就可以在同样的处境下,活出不一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