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交易。有些人天生就适合交易,有些人则不然。适合交易的人,其人格构造中有许多对交易有利的禀赋要素——但这和真正的赢家之间还相距万里——不适合交易的人则相反。大体而言,不能控制风险者无法赢钱。交易是个精细活,这是风险管理的性质决定的。但交易同时又是大气活。太拘泥于细节者往往缺乏全局视野,丧失了战略部署的能力。在交易过程中,无论开仓还是平仓,加码还是减码,交易者应始终重视大势氛围的配合,把对指数的研判与对具体标的的研判结合起来,对大局和细节予以同等的重视。总之,你必须既大气、又精细,对市场整体和局部的演变保持警觉,宏微结合才能成为赢家。
理论上讲,粗枝大叶、赌性十足者在这一行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却非常吊诡,金融市场上的“赢家”绝大部分都是这种人。尤其是一些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投资名家”,若细细考察,其行为方式看起来更像是一介武夫,鲁莽无知得不可思议。他们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关于他们神乎其神的财技在民间流传。这无形中给人一种误解,以原始的、重仓豪赌的交易方式向他们学似乎是成功的捷径。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硬伤:他们不能操盘有清盘线的基金,也不能公开交易,否则必定暴亏,清盘的概率是100%。迄今为止这个规律还没有发生过例外。他们都是哪些人,读者不妨自行对号入座,就不一一点名了。
近年来,“大佬”们种种荒谬绝伦的言论和原始粗野的手法,暴露出一个看似匪夷所思但却并不罕见的现象:名气越大的“赢家”越不懂交易。这其实不难解释。我认识两位股市赢家,都是淀山湖“富力湾”别墅区的业主。一位是臧大哥,76岁,山西大同人,是一位退伍军人,人称“老山西”。他在2015年牛市期间动用配资款买股票,又在股市最高点出逃,获利700万,然后在“富力湾”买了一套别墅。不仅规避了“股灾”的风险,其所购房产的价值还在2016年国庆节之后翻倍。另一位是57岁的胡大姐,经历与臧大哥如出一辙,只不过盈利更丰,她同时在上海市区和淀山湖各买了一套别墅。现在两套房产均已翻倍。
臧大哥和胡大姐懂股票吗?不懂。至少懂的不如一个正常的专业玩家十分之一多。他们懂技术系统、资金管理和自我管理吗?别闹了,这些词汇他们甚至从未听闻,也没有经历过任何专业的训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重仓豪赌+遇见牛市+最高点出逃”。他们如果想保住战果,还必须再加上一条:从此金盆洗手。当牛市成为过去,再继续沿用之前的“战法”,恐怕就会一亏再亏,踏上屡战屡败这条不归路了,一年亏掉百分之几十轻而易举。要知道戒赌如戒毒,重仓豪赌是很容易养成“路径依赖”的。用这种“战法”在牛市中得手的人,从此以后看任何行情都像是“牛市”,都想去配资,那后果就是非常可怕的了。
果不其然。一次我在与臧大哥闲聊时了解到,老人家股票账户里原本还有400万,可是因为持有
云内动力 等反复暴跌的股票,已经深套35%!尚未动用融资和配资款就已经这样了。若再加杠杆,结局不堪设想。不过好在老人家思维清晰、头脑冷静,知道当前不是牛市,所以下手比较节制,损失也还能承受。如果操盘的是基金的话,恐怕早就清盘了。像臧大哥和胡大姐这样的人,按照佛家的观点,都是有福报的人。他们命中注定就会发达,只不过恰好选择股市作为他们发达的途径而已。他们在股市上的成功与其实际能力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赚钱归赚钱,但是距离“安全、明白、可复制”赚钱的境界,实际上还相距甚远。
看到这里读者想必已经明了,那些从来不懂风险控制为何物,一直激进操作却始终顺风顺水、名声响彻华夏大地的“投资名家”,原来不过就是些福报更大、运气更好的臧大哥、胡大姐罢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否是值得学的榜样?他们的“战绩”是否可以复制?如果不可以,他们的成功又与普罗大众何干呢?普通
老百姓 非常实际,谁有钱他们就跪拜谁。哪怕仅仅是听说谁“很成功”、“很有钱”也会心向往之,宁愿选择相信。但是我的思维与众不同。我不仅要看你是否赚钱,还要看你赚钱的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你的行为是否符合常识、逻辑和金融交易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你在交易过程中是否承担了过量风险?
判断一笔交易是否承担了过量风险的方法很简单:假设这笔交易失败,后果是交易者本人能够承担得起的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他不但能承担这次交易失败的后果,还能承担多次失败的后果,那么其风险就是可控的,这笔交易也是正常的。如果回答是一旦交易失败结果将会“万劫不复”,你还能认为这些“大佬”的成功不是依靠运气,而是他的能力所致吗?须知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人们尚且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何况对于没有发生的事,就更不会有人去深究了,否则岂不扫兴?在这里,我告诉各位一个鉴别真假“高手”的试金石:但凡声称“心态”决定一切,交易技术只占1%的人,百分百是假货无疑。
道理很简单:一个投资者只要精神正常“心态”就是够用的,缺乏技术和经验才是他们的死穴,而不是什么“心态”问题。一个没病的人,需要到处声称他有病吗?当一个人可以持续盈利的时候,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健康良好的“心态”是持续盈利的结果而非原因,难道不是毫无谈论价值的常识吗?因此在公开场合谈论“心态”,其本质就是公然藐视大众,是对听众智商的羞辱。其潜台词无异于是在说:“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配成功,赶紧回家修炼吧”——既堵住了你的嘴,搪塞了你,让你无法就更深的问题提问,又掩盖了他的无知,是不是一举两得?因此,喜谈“心态”者绝对居心可疑。
再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关心“心态”,那就是赌徒,不是吗?当“大佬”告诉你心态之重要超越一切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说,对那些走势对你不利的重仓豪赌的头寸,你要“挺住”啊!你挺得住,就是“心态好”,接下来就能重复他当年反败为胜的故事;“挺不住”就是“心态不好”,你作为一名交易者就没救了,没希望取得任何成功了,所以也就没资格继续跟他对话了。是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从来只讲方法,不谈“心态”。我传授的“分散持仓,分批进场;先锋不赢,后续不进”的下注口诀和标准化控仓方案,足以让你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无需承担任何压力,更不会让你们冒着覆灭的风险“挺住”。
以上文章来自于《从一文不名到财务自由——投资家1973金融交易实战教程》第1卷,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