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金能科技:焦炭暴涨弹性最大的上市公司

18-08-02 23:48 8741次浏览
第一追风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环保优势突出的循环经济模式焦化企业:公司立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焦化产业,于2017年5月11日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生产设施建设新、工艺先进、环保设施相对完善。

产能分为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板块:焦炭及焦炭副产品加工是公司最重要产业链。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形成了年产焦炭230万吨、炭黑22万吨、白炭黑6万吨、山梨酸(钾)1.2万吨、对甲基苯酚1.5万吨焦炭、纯苯10万吨、甲醇10万吨的生产能力。由于产业链完善,精细化管理,所以公司在过去焦化全行业亏损或微利的状态下依然依靠副产品获得较好盈利,随着焦炭行业好转,公司业绩弹性行业第一。
自发去产能完成叠加环保制约,焦炭进入行业反转:2015-2017年焦炭行业历经3年去产能目前焦炭实际产能利用率较高,测算有效产能5.24亿吨左右,17年产能利用率82%左右。2018年环保重点区域从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区域扩展到汾渭平原(山西加陕西)。这一区域焦炭产量占全国40%,且焦炭是当地第一大污染源,焦炭成为环保重点。短期看,汾渭平原限产将影响行业供应,长期看环保不达标企业去产能力度进度将十分巨大,促使行业从紧平衡向供给短缺过度。
炭黑供需格局优化叠加增产预期,营收有望增长:供给端,产业政策指引与环保合力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据中国橡胶协会炭黑分会统计,2017年,我国炭黑行业CR10达到61.43%,较2013年提高3.23个百分点,其中CR5已达到44.51%,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需求端,汽车轮胎产量较为景气,带动炭黑需求总量增长。山东轮胎产量约占全国一半,公司具临近消费地优势。预计公司年内投产8万吨高性能炭黑,规模效应及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精细化工多点开花,质地优越:公司布局了山梨酸(钾)、对甲基苯酚、纯苯、甲醇等精细化工产品线,质地优越。其中,预计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联产10万吨/年液氨项目有望年内投入运营,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9.30元。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03/19.48/24.25亿元,折合EPS1.93/2.88/3.59元;调高评级至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9.30元,相当于2018年10X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钢铁需求大幅下滑,焦煤价格大幅上涨,环保限产不及预期,轮胎产量大幅下滑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第一追风手

18-08-06 22:21

0
炭黑巨头掀全球涨价潮,涨幅达10%!炭黑迎来补涨行情! 


知名炭黑制造商卡博特将自9月1日起,上调全球范围内特种炭黑产品的价格,涨幅10%。这已经是卡博特公司在今年的第二次提价了,4月13日该公司宣布6月1日之后的部分炭黑产品每吨涨价100美元,其他炭黑产品价格上涨4%。在供给侧改革叠加环保趋严背景下,国内炭黑产能收缩显著。2019 年下半年前行业无新增产能投放,供给端有望持续优化。随着全球原油价格中枢抬升,海外炭黑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集体提价,国内炭黑企业有望跟随上全球的涨价潮,从而增厚下半年利润。炭黑供需格局不断改善,龙头企业长期受益。
第一追风手

18-08-06 11:35

0
海通煤炭*李淼/吴杰·环保限产方向明确,力度仍需观察,焦炭行情或可持续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意见稿》发布,明确焦炭行业去产能:第一,河北、山西省淘汰4.3米及以下,运行寿命超10年焦炉;第二,河北、山东、河南2020年之前达到焦钢比0.4左右目标。

🍒估算河北、山西4.3米及以下高炉产能约1亿吨,对应年产量约6000万吨,若2020年之前完成淘汰,带来年产量下降约5%。河北、山东、河南若达焦钢比0.4目标,需合计退出焦炭产能4300万吨,带来年产量减少约1000万吨,占比2%。两项措施合计或带来焦炭年产量下降6.5%左右。

🍒8月20日即将进入蓝天保卫战督查第二阶段,限产或逐步开启,若限产比例20%,汾渭平原+”26+2“+长三角限产将带来焦炭月均减产366万吨(同比-10%),减产幅度或大于钢厂高炉限产。

🍒整体看,目前企业仍处于环保改造中,具体政策尚未落地,而市场短期预期已较为充分。后续若严格执行,焦炭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回升,建议关注:开滦股份金能科技山西焦化潞安环能
第一追风手

18-08-05 20:36

0
焦炭暴涨,供给端收紧是大势所趋,焦炭重归神位


今天焦炭再次成了黑色明星,目前多军已经抵达2300-2400区域,焦炭期价节节攀升,山西地区部分焦企提涨、环保力度趋严、库存维持低位,令焦炭市场基本面好转,焦炭期货在基差修复后,期现回归的需求转变为期货引领现货兑现涨价预期的需求,多头已经闻风而动,多军不顾螺纹、矿石和焦煤疲态,执意宜将剩勇追穷寇,大势所趋。

一、环保倒逼焦化行业结构改善

2018年以前,主要是针对钢铁、煤炭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限产治理,虽然焦化作为黑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有涉及,但从力度和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产能去化进度缓慢;2.环保限产不及预期。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4月以来,下游钢企集中复产和供给端的环保限产构成了焦炭快速提涨的主要推动力,由环保所引发的限产、停产短时期内是影响供给的关键因素。煤炭产能去化逐步接近尾声,行业利润大幅改善,焦化行业整治也逐步提上日程。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要求:提高重点区域过剩产能淘汰标准。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后期,对于焦化环保限产也将逐步呈现常态化、密集化、监管趋严化的局势,以环保为手段,优化焦化行业产能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库存结构改善,贸易窗口打开

钢企经过前期持续补库,库存在中高位水平,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12—15天的合理区间。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焦炭行业的总库存已经下降至2017年以来的低位水平。近日,港口和产地价格倒挂现象有所改善,贸易商开始寻货抄底,利好焦炭价格,虽然实际成交仍不多,观望情绪仍存,但市场心态已经出现好转迹象。今年以来,焦炭现货价格犹如过山车,山西产地焦炭现货价格在1600—2300元/吨区间内宽幅波动,底部主要受焦化成本支撑,而顶部主要遭遇钢厂打压。目前,焦炭产业链整体库存处于低位,焦炭现货价格支撑很强,现货已经比市场普遍预期的时间点提前企稳。焦企处于低位累库阶段,钢厂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港口库存大幅去化,整体库存结构较前期已有所改善。此外,焦炭贸易商作为先知先觉的群体作用也相当关键,去年6月拉涨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此次拉涨的背景刚好也对应现货贸易利润窗口打开,前期港口库存去化,贸易商补库动力再现。

三、需求边际改善支撑

国常会议强调财政政策需变得更加积极,基建或将成为财政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行业监管政策在7月20日开始放松,理财新规出台后,政策基调从“去杠杆”逐步转变为“稳杠杠”,表外非标扩容。整体宏观边际改善支撑终端需求。

需求方面,唐山限产后,由于高炉限产对于焦炭需求会有一定影响,但在行业整体利润高位的情况下,全国来看开工率仍较高,后期市场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此外,港口库存持续下降,贸易商询盘增加,有部分已开始囤货待涨,将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从终端需求来看,沪线螺采购同比回升至历史高位,达到32731吨;MYSTEEL全国钢材成交同比也在历史高位,表明需求韧性仍强。此外,从季节性上看,8月是金九银十的预备月,往往行情在8、9月可能提前启动,而10月后半月下行概率较大。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当前房地产高周转未终结,基建有边际改善预期,8月需求有望超预期维持相对高度。

四、焦化利润重心抬升

在经历4轮累计350元/吨下调后,目前焦企利润仍在300-400元/吨左右,主要受益于原料端炼焦煤价格的快速下跌,也使得焦企对焦炭下跌承受力增大。

原料方面前期上涨幅度最大的低硫主焦煤,在山西焦企限产增多、焦炭价格转弱后,又快速跌回涨前价格,例如山西安泽地区低硫主焦煤目前报价1530元/吨左右,已累计下跌130元/吨。其他煤种由于前期上涨幅度小、价格持稳居多,此次下跌幅度相对较小,据部分煤矿反馈,近期焦企限产仍有继续加剧趋势,炼焦煤价格继续下行压力依旧较大。近期山西环保自查活动频繁,部分洗煤厂受此影响出现关停、限产现象,短期煤矿原煤销售压力将继续增加,市场精煤供应或出现下滑。

从黑色产业链的整体利润来看,成材利润再度上行,目前螺纹即期利润测算为1200-1300元/吨,为后期煤焦利润腾出空间。原料焦煤现货整体维持弱势助力焦化利润上移,其中低硫主焦累积下调,澳煤优质主焦大幅回落倒挂也反映了需求端的弱势;从焦煤生产企业库存来看,7月第二旬开始基本维持持续累库的态势,一方面是下游整体库存结构偏高,导致淡季补库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环保预期压制打压焦煤。焦化端,环保去产能有望加速焦化行业改善,前期作为敏感指标的焦化利润,后期受扰环保的扰动将被平抑,但整体利润水平将有所抬升。

由于目前焦炭产业链整体库存处于低位,焦炭现货价格支撑很强,现货已经比市场普遍预期的时间点提前企稳。后期随着8月后山西环保督查全面展开、“蓝天保卫战”各项配套政策逐步落地,环保限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供给端收紧是大势所趋,它将成为焦炭价格反弹的第一驱动力,推动焦炭成为新风口。供给端,河北、山西各地陆续发布超低排放设备改造文件,8/20环保督察进驻山西,环保预期逐步加强,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下游需求仍有韧性,宏观向好,积极财政政策更积极利好基建,边际改善支撑。库存方面,当前焦企库存累积单仍处低位,钢厂库存合理,港口库存去化,贸易窗口打开,对焦价形成支撑。
第一追风手

18-08-05 20:30

0
焦炭是最近风口上的品种,我们在我们在7月23日报告《4000之后 螺纹价格走向何方?》指出焦炭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之后我们在深度报告《螺纹之后 为什么焦炭是下一个风口?》中对焦炭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奠定了未来几年焦化行业去产能的基础,未来4.3米以下的焦炉将被逐步淘汰、100万吨以下产能的焦化企业将逐步退出或被兼并;

2018年将成为焦炭行业去产能的元年,焦炭类似于2017年的钢材,行业利润将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不断在回调中做多焦化利润将成为主要的交易策略;

汾渭平原主要包括11个城市,这些地区的焦炭产能在1亿吨左右,如果今年冬季及常态限产,则对产量的影响将比去年加强;目前山西处于环保自查阶段,8月之后,山西汾渭平原将展开全面的环保督查,预计执行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将成为支撑焦炭价格的重要因素。

焦炉产能利用率已经见顶,未来在环保高压下将逐步回落,“蓝天保卫战”各项配套政策逐步落地,环保限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供给端收紧是大势所趋,它将成为焦炭价格反弹的第一驱动力,推动焦炭成为新风口,焦炭的上涨刚开始。
第一追风手

18-08-03 12:55

0
金能科技:山东焦炭龙头,焦化产品丰富
公司概况:成立于2004年,控股股东秦庆,持股29.07%。公司主要产品是焦炭、炭黑、纯苯等。公司是山东焦炭龙头,焦炭合计及权益产能230万吨。
产销量:17年焦炭产销量分别为193、195万吨,吨焦净利达到331元/吨,此外公司焦化产品丰富,拥有22万吨炭黑、10万吨甲醇、10万吨纯苯、6 万吨白炭黑、1.5 万吨对甲基苯酚、1万吨山梨酸及山梨酸钾等。
盈利:17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52亿元、6.79亿元,吨焦净利约331元/吨。18年1季度公司盈利大幅回升,归母净利润相比17年同期的2.1亿元提升22.6%至2.58亿元。
第一追风手

18-08-03 10:39

0
焦炭专题报告:环保逐步升级,关注低估值高弹性龙头 


一、焦炭供给政策频出,环保力度升级,限产范围产能占比达约50%
近期焦炭环保政策持续升级:2018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划分了三个督查阶段的工作重点,督查区域依次从2+26个城市向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延伸,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再次提出严禁新增焦化产能、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针对焦化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错峰生产等措施。据我们统计,此次蓝天保卫战涉及的城市17年焦炭产量合计超2.0亿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46%以上。假设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限产幅度分别为15%和20%测算,对全国产量年度影响达到约13%。

二、焦炭价格:近两年显著回升,弹性高于焦煤和钢铁
价格:2016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及环保限产影响,焦炭价格均价不断抬高。天津港一级冶金焦15、16、17年均价分别为953元/吨、1288元/吨、2010元/吨,18年1-7月为2130元/吨。
弹性:相比钢铁和焦煤,近两年焦炭价格涨幅较高。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京唐港主焦煤、Myspic综合钢价指数18年1-7月均价分别较15年均价上涨124%、114%、78%。此外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给端波动也较大,焦炭价格弹性高于焦煤和钢铁,18年以来焦炭价格已经历三轮小周期。

三、供需:焦炭产能中长期有望持续下降,短期低库存或拉动焦价上涨
供需端:前几年由于受到焦煤和钢铁行业挤压,焦炭行业盈利水平欠佳,产量整体位于低位水平。17年、18年上半年焦炭产量仍同比下滑3.3%、3.2%(同期粗钢产量增速为5.7%、6.0%,焦煤产量增速为2.3%、-2.1%)。其中,列入焦炭限产范围的山西、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焦炭产量占比分别达到21%、12%、9%和9%。未来,一方面由于主产地环保政策逐步趋严,焦炭产能有望逐步收缩;另一方面,焦炭行业新增供给不大,预计焦炭产量持续收缩可能成为常态。而从钢铁行业来看,根据我们对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粗钢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各国GDP下降至2-5%左右增速后,粗钢产量年复合增长仍维持1-3%,焦炭需求也有望维持平稳。
库存:目前产业链的焦炭库存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国内样本钢厂和焦化厂焦炭库存分别为425万吨和38万吨,较年内高点下滑14%和63%,其中焦化厂库存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5-7月平均库存同比去年同期降幅达到22%。港口库存方面,目前四大主要港口焦炭库存合计289万吨,较5月高点下滑25%。

焦炭供给政策频出,环保力度再次升级,限产范围产能占比达约50%

自2016年以来,多地对焦化行业进行环保检查,提出去产能、停产、限产等措施,18年以来,环保力度继续升级,治理范围扩大,治理措施、时间点进一步明确。

1、2018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提出三个阶段的督查重点:

🔷 第一阶段(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8月5日):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部督办问题整改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规定的其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  第二阶段(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1月11日):对“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开展全面督查,排查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公转铁”落实、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各项任务及措施落实到位。
🔷 第三阶段(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4月28日):重点督促“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长三角地区落实秋冬季减排措施,排查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各项应对措施落实情况。

2、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提出:
🔷 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汾渭平原,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
🔷 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
🔷 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推动实施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搬迁工程;
🔷 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
🔷 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
🔷 开展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2018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基本完成治理任务,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2019年底前完成,全国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

3、2018年6月15日,山西临汾市发布《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
🔷焦化行业分步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8年10月1日前,50%的焦化企业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9年10月1日前全市焦化企业全部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
🔷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焦化企业在城市建成区及近郊区的限产30%;实现达标排放但未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40%以上,其中采取传统湿法熄焦作业的限产50%以上,未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的停产焖炉保温,限产比例根据出焦时间计算。

4、2018年7月6日,山西晋中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焦化行业分步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8年10月1日前 11家焦化企业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9年10月1日前所有焦化企业全部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

此次《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划分了三个督查阶段的工作重点,依次从2+26个城市向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延伸,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再次提出严禁新增焦化产能、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针对焦化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错峰生产。而位于汾渭平原的陕西省临汾市、晋中市也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根据测算,此次蓝天保卫战涉及39个城市以及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江浙皖三省。据可获得数据的25个地区(省),17年焦炭产量合计2.0亿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46%。假设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限产幅度分别为15%和20%测算,对全国产量年度影响达到约13%。

焦炭价格:近两年显著回升,弹性高于焦煤和钢铁

2016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及环保限产影响,焦炭价格均价不断抬高。其中,天津港一级冶金焦15、16、17年均价分别为953元/吨、1288元/吨、2010元/吨,18年1-7月均价为2130元/吨。
18年以来,焦炭价格经历了三轮小周期:
🔷 1月-4月:年初受焦炭限产影响及对后期需求的乐观预期,焦炭价格处于高位。不过由于前期产业链库存较高,春节前后开工低于预期,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山西临汾一级冶金焦车板价自年初的2430元/吨、2300元/吨开始下滑,至最低点4月中旬1850元/吨、1700元/吨。🔷 4月-7月:4月焦炭开工率也下滑至低位,此后需求逐步上行,焦炭价格上涨520元/吨、600元/吨至6月中旬高点的2370元/吨、2300元/吨。不过因钢焦需求进入消费淡季,环保检查也略有放松,价格下跌至7月末低点的2150元/吨、1950元/吨。
🔷 7月以来:近期环保压力加大焦炭开工率下滑,且库存偏低,部分产地价格提涨,比如山西晋中、吕梁部分焦化企业提涨焦炭采购价50-100元/吨。

相比钢铁和焦煤,近两年焦炭价格涨幅较高。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京唐港主焦煤、Myspic综合钢价指数18年1-7月均价2130元/吨、1751元/吨以及151,分别较15年均价上涨124%、114%、78%。此外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给端波动也较大,焦炭价格波动远大于焦煤和钢铁上涨幅度,不过产业链价格波动总体都在收窄。比如,焦炭价格15、16、17、18年年内最高涨跌幅分别为53%、207%、42%、31%,高于焦煤价格的32%、161%、27%、12%,也高于钢材价格(除17年)的52%、85%、42%、12%。

而焦煤价格方面,供给平稳,价格弹性正在减弱。16年以来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产量大幅收缩,焦煤价格上涨明显。16年、17年和18年1-7月产量分别下降9.8%、上行2.3%(主要源于低基数)、下滑2.1%。而价格方面,柳林4号焦煤车板价16、17年均价分别为863元/吨、1433元/吨,河北唐山焦精煤出厂价16、17年均价分别为946元/吨、1501元/吨,18年1-7月均价分别为1631元/吨、1613元/吨,价格波动整体不大,相比前期价格弹性减弱。

供需:焦炭产能中长期有望持续下降,短期低库存或拉动焦价上涨

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环保限产,焦炭产量或维持低位

前几年由于行业需求增速整体下滑,焦炭行业受焦煤和钢铁两头价格挤压,企业盈利水平欠佳,产量整体位于低位水平。2015年和2016年焦炭产量分别为4.48亿吨、4.49亿吨,同比下滑6.5%、增长0.6%,低于粗钢-2.3%、1.2%的产量增速(高于焦煤的-14.2%、-9.8%的增速),而2017年以来由于环保因素影响,产量下滑,17年、18年1-6月焦炭产量分别同比下滑3.3%、下滑3.2%。

未来,一方面由于主产地环保政策逐步趋严,焦炭产能有望逐步收缩;另一方面,焦炭行业新增供给不大,预计焦炭产量持续收缩可能成为常态。
1、淘汰落后产能: 2017年末焦化行业实际产能约6.3亿吨,据卓创资讯统计,2017年我国焦炭实现去产能1682万吨,新增510万吨,净减少1172万吨。而根据《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淘汰全部落后焦炭产能,焦化准入产能达70%以上,同时化解过剩产能5000万吨。
2、环保限产:自2016年以来,焦炭行业面临环保压力,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区政府出台限产停产、延长结焦时间等措施,使焦炭供给一定程度上受限。而18年政策力度升级,7月的蓝天保卫战将重点区域从2+26个城市扩展至汾渭平原,限产、停产措施进一步明确,环保要求进一步升级。而截至18年6月山西省焦炭产量在全国总产量占比最大,达21%,其次为河北、陕西、山东以及内蒙古,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为11.5%、9.2%、8.7%、7.3%。
3、开工率下滑:由于环保限产影响,7月27日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地区焦化厂的焦炭开工率较上周下滑14.23、0.58、4.69、0.15个百分点,较年初下滑5.93、上行10.23、上行19.42、下滑4.48个百分点,仅有华北地区开工率近期微幅上升,西南地区持平。

需求:下游环保限产致17年焦炭消费量下滑,而长期看下游需求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17年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4.23亿吨,同比下滑3.56%,2018年1-2月6599万吨,同比下滑2.45%,而下游方面,18年1-6月粗钢产量4.5亿吨,同比增6%,17年同比增5.7%,粗钢产量大于焦炭消费量主要源于清理地条钢带来的粗钢产量增长、以及电炉比例提升对焦炭产生替代效应。

1、短期来看,钢铁去产能和环保限产一定影响了焦炭需求,不过焦炭产量下降可能更为明显
16-17年累积淘汰粗钢产能1.2亿吨,此外17年完成出清地条钢产能1.4亿吨。同时,18年以来环保力度持续升级,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2020年河北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等要求,2018年7月4日,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唐山市钢铁、焦化超低排放和燃煤电厂深度减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10月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含独立球团、高炉铸造企业)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并完成湿烟气脱白治理,凡达不到标准的实施停产整治。环保高压力度继续维持高压态势,对焦炭需求形成一定压力,不过由于焦化厂整体规模较小,环保问题更为严重,去产能力度总体有望高于钢铁企业。

2、中长期来看,下游需求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钢铁下游地产及基建投资目前仍维持高速增长,其中1-6月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分别达到9.7%、7.3%。而根据我们对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粗钢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各国GDP下降至2-5%左右增速后,粗钢产量年复合增长仍维持1-3%,预计焦炭需求也有望维持平稳增长。

库存:库存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短期补库需求有望提升

钢厂库存:目前钢厂焦炭库存低位,较3月初高点下滑14.1%。18年初国内样本钢厂(110家)焦炭库存为449万吨,之后春节开工延后、环保影响需求不振,库存增至3月初高点的495万吨,而后宏观经济改善,房地产投资、用电量增速超预期,需求企稳,库存去化至6月下旬低点的409万吨,目前为425万吨,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库存可用天数方面,目前钢厂焦炭库存可用天数13天,较年内高点下滑9.9%。
焦化厂库存:焦化厂库存偏低更为明显, 5-7月平均库存同比下滑22%,6月中下旬创17年以来新低。18年初国内独立焦化企业焦炭库存(100家)库存为50.3万吨,涨至4月中旬高点104万吨,之后源于需求旺盛、环保压力导致焦化厂开工率下行的背景下,库存持续下滑,5-7月平均库存为41.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22%,而6月中下旬维持在26万吨,创17年以来新低。目前库存为38.1万吨,较年内高点下行63.3%。
港口库存:港口库存也处于低位,较年内高点下滑25%。目前四大主要港口(天津港、连云港日照港青岛港)焦炭库存合计289万吨,较5月中旬高点的386万吨下滑25%,达到今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第一追风手

18-08-03 10:24

0
·本周Mysteel煤焦数据统计·(单位:万吨)

本周Mysteel统计全国230家独立焦企样本:产能利用率73.93%,上升0.04%;日均产量66.05增0.04;焦炭库存66.80,减15.74;炼焦煤总库存1290.37,减25.25,平均可用天数14.69天,减0.30天。

本周Mysteel统计全国100家独立焦企样本:产能利用率77.41%,下降0.87%;日均产量37.18减0.42;焦炭库存26.35,减11.79;炼焦煤总库存754.62,减13.83,平均可用天数15.26天,减0.11天。本周产能利用率基本持稳,其中河北定州由于当地政府为保居民用电,电力部门对当地工业企业用电进行限制,定州代表企业开工由原来的70%下降到30%,具体影响时间还需跟踪;西北地区焦企在利润刺激下开工继续上升;华东区域部分焦企检修结束,焦企开工也有上升。

本周Mysteel煤焦事业部调研全国28家独立焦化厂吨焦盈利情况(徐州焦企停产,样本暂时剔除),全国平均吨焦盈利297.24元,增加26.95元;山西准一级焦平均盈利287.86元,增加62.26元;山东二级焦平均盈288.78元,增加1.98元;内蒙二级焦平均盈利288.77元,增加31.02元;河北准一级焦平均盈利350.77元,增加62.26元。

本周Mysteel统计全国110家钢厂样本:焦炭库存422.08,减2.87,平均可用天数13.12天,减0.05天;炼焦煤库存762.29,减12.18,平均可用天数15.18天,减0.24天;喷吹煤库存322.15,减5.28,平均可用天数13.05天,减0.17天。

本周Mysteel统计沿海港口进口焦煤库存:京唐港260.44增11.06,青岛港80增3,日照港16平,连云港45减5,湛江港22减6.7,总库存423.44增2.36。

本周Mysteel港口焦炭库存:天津港57增2,连云港6.5增2.5,日照港111.4增6.4,青岛董家口港126增1,总库存300.9增11.9。
(所有数据最终以钢联数据库为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