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板方法中,为了简化操作,我们主要记住股票当日不涨停即走的原则,不管我们是否在涨停板位置买入,目的都是赌第二天的连板,若没有连板,股价的变化又会多种多样,寻找对策就又成了复杂的事情。因此,不涨停即走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法则和可执行的操作。如买入有可能当天就被套,也有可能第二天被套或者有收益但只是没涨停,都可以执行卖出策略——打板是为了连板!
涨停板不一定非要在涨停的位置买,但一定按做涨停板理念来对待。很多人在买的时候如果不是在涨停来执行的,一但买入后,就有可能自持买入的成本低,感觉良好,不再按照涨停板的理念来执行持股或卖出行动,这样,很难发挥打涨停板的优势和执行风险控制。
操作方法在先,市场判断在后。
股价横盘,突然迅速拉升封板(参见附图11)。如果股价开盘后一直在某个位置横盘,没有明显起伏,突然之间迅速拉升打板。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有时也是突然袭击,如果拉升的幅度过大,如5-7%,代表主力控盘能力有限,试盘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这种标的,可以在综合题材和同板块其他股票波动情况进行观察,不必着急。打板力求选出最好的品种。如果是高位横盘,拉升至涨停的幅度不过2-3%, 则意味着主力试盘结束,开始启动拉升,可以参与打板——解释了为什么二封板确定性。
适合打板的几种股票类型1、市场公认龙头2、集合竞价的板(交易日截图)3、日内市场最先打板的品种4、同一题材和板块首先冲板的品种(给一个板块涨幅图)5、连续涨停品种(给图)6、连续涨停横盘后再次涨停的品种(给图)
同一题材和板块率先涨停的品种。(可以配图)当天同一板块集体涨幅较高,率先涨停的品种。板块的行情往往是主力集中推动的结果,手法上通常会推出一支龙头股作为领涨品种,这是打板重点关注的标的。而通常,人们为了放心,往往去参与板块涨幅较慢的品种,抓补涨机会,好像那是个可以白捡的便宜。这就是不了解投资原理而造成的错误操作。
打板是挣第二天的收益。因为打板当天股票只有下跌,没有上涨的机会,很多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一是感觉白白浪费一天的交易机会很可惜,那种交易后期盼股价上涨的紧张感和刺激感没了,心理有点小失落;二是面对当天只跌不涨的局面感觉很焦虑,没有安全感,好比当天没有更好的消息,只有更坏的消息,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虽然结果上相当如今天在任意价位买了只股票,等到收盘也没涨,只能等待明天再涨,但心理感觉还是不同。这种心理感觉也是让很多人不惯、不敢去打板的一个原因。其实,当天不痛快,就是为了第二天很痛快,只有脑子转过这个弯儿赖,才能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执行环节不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根本没法打板。
打板就是赌第二天涨停。这点很重要,需要结合前两点逻辑关系做说明。理念第一条指出打板要做龙头股。虽然我们事前对标的很看好,判断它成为龙头的概率很大,但到底是不是龙头,只能事后走出来才看得到。而我们打板多数是在龙头股刚有苗头,还未成形的时候就进去的。失败的概率肯定是比较高的。在第二条中,我们说是打板是做第二天的收益,付出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是比较高,这还是要承认的。在高失败率、高成本的前提下,我们自然要求回报必须丰厚才行(高失败率不意味着高风险,这点要清楚),所以以涨停为目标。再着,如果是真龙头股,真拉升启动,就应该保持它连板的强势性,判断依据仍然是涨停。很多涨停都是主力以涨停板进行试盘,容易造成涨停股价就是阶段股价的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未打板就走让我们避免了耗在或套在还未准备好启动的股票里。保持资金始终在热点中,在有马上涨停的潜力股上,不在不强势的股票中浪费时间。此外,从第二日的操作角度来说,由于涨停板买卖时机都比较短,股价波动速度比较快,是否继续持股需要选择一个简单明确的判断标准,标准越简单,操作越坚决,心理负担越小,失误率越低。从资金利用的角度看,因此把连续涨停作为目标,既有作为对高成本的补偿,又是作为衡量龙头股判断逻辑的标准。因此如果没有涨停完全可以走人,腾出时间和精力做下一只备选的龙头品种。一旦选对股票,抓住连板,几天的收益将超过别人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收益。
股市只有市场和你,做对了,市场奖励你,做错了,市场惩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