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帖:从货币历史出发——为什么比特币有机会成为全球基础货币

18-03-16 10:24 2408次浏览
红泥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章 货币的创世和起源

在2017年,比特币的价格暴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对于投资者来说,牛市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这一切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许在外人来看,投资一个没有任何商品或者政府背书的数字资产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由于比特币价格的暴涨,一些人把比特币和郁金香或者互联网 泡沫放在一块来做比较。对于比特币能继续上涨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但绝非显而易见。对于人们来说,投资比特币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我经常会跟他们争论说,在这里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机会。
创世
在世界的历史上,不同地方的人们要想进行价值交换的话,他们就要依靠着受信任的第三方来完成,比如说银行或者政府。在2008年,一个至今身份不明、自称是中本聪的家伙解决了一个长时间存在的计算机科学问题,这一问题被称作拜占庭将军问题,他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的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中本聪的解决方法和他所创建的系统,也就是比特币,可以说是人们第一次通过一种完全的非信任方式,快速的在大范围内来转移价值。比特币的创世,在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来说是非常深奥的,这使得中本聪应该成为第一个有资格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图灵奖的人。
对于投资者来说,比特币创世的最明显事实,就是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稀缺型数字商品——比特币。比特币是创建于比特币网络上的一种可进行转移的数字代币,它通过一个叫挖矿的过程得以产生。比特币的挖矿过程和黄金的挖矿过程类似,唯独不同的是,比特币的挖矿过程涉及到了一系列设计好的,可预期的规划。出于这些设计原则,只有2100万枚比特币能通过挖矿生产出来,同时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大约1680万比特币被挖出来了。每四年的时间,被挖出的比特币数量会减半,同时最后一枚比特币将在2140年产生。


比特币没有任何物理实体进行背书,同时它也没有任何的政府或者公司的担保,这就使一些比特币的新玩家们产生了几个明显的问题:为什么比特币是有价值的?不像股票,证券,房地产 ,甚至是石油、小麦这样的大宗商品 ,比特币不能通过标准的贴现现金流分析,或者是由于具有生产出其它更高级产品的属性而进行估值。在这里,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是根据其他参与者对它的估值而进行估值。为了理解市场商品的博弈论本质,我们需要探索一下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起源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交易都是以易货(互相交换物品)的方式进行的。但是进行易货贸易的这种难以置信的低效率,限制了贸易所发生的规模和地理范围。易货贸易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需要的双重选择问题。举个例子,一个种植苹果 的果农也许需要和一个渔民进行交易,但是与此同时,渔民可不一定希望和果农进行交易。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演化出了一种保存一定的收藏品的欲望(因为它的稀缺性或者一定的象征价值)。的确,就像Nick Szabo在他的一篇关于货币起源的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由于人类对于收集收藏品的欲望,使他们和他们在生物学上的近亲竞争者尼安德特人相比,产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进化优势。
“收藏品在人类进化方面的主要功能以及最终功能就是作为了一种储存和转移财富的中介。”
由于收藏品可以使不同部落的交易顺利进行,同时它又可以使财富顺利的转移到下一代,因此它可以被看作为“原始货币(proto-money)”。在旧石器时代的社会中,收藏品的交易和转移并不频繁,因此这些收藏品更多的被人们用作“储存价值的手段”,而不是在现代社会中货币充当的“交易媒介”的方式。Szabo解释道:
“和现代的货币相比,原始货币的流动性是非常低的——在一个个体的一生时间中,它进行转移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同时,一个耐用的收藏品(我们管它叫做传家宝)可能会在一只保存在一个家族的很多代人手中,在每传给下一代的时候,就增加了其相应的实质价值——这就使得交易发生的次数更少了。”
在选择收集或制造何种收藏品时,早期人类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博弈论困境,那就是:哪一种物品会成为人们的收藏品?通过正确的预测那些可能被人们当作收藏品的物品,那些物品的所有者们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他们可以在进行交易的同时获得财富。在一些美洲的土著部落的人群中,比如说那拉甘赛人,他们生产制造出一些没有价值的收藏品,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收藏品在交易中具有价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们对于一种物品能成为收藏品的预测越早,这种物品的所有者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因为在收藏品有巨大的需求,以及认可它交易价值的人越来越多之前,获得这种收藏品要更便宜。此外,人们获得一种商品并希望把它当作价值存储物的愿望加速了这种收藏品的采用。这中明显的流通性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反馈通路,它可以快速驱动社会中的人们最终聚焦到一种单一的价值存储物上。在博弈论中这一术语叫做“纳什均衡”。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使价值存储无达到纳什均衡加速了贸易的开展和劳动力的划分,同时也为文明的到来铺好了道路。


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同时贸易路线也在已经非常发达了,在一个只有单一价值存储物的社会战胜其他社会。商人和交易者将会面对一个选择,即他们是否要储存他们所在社会的价值存储物,还是要储存他们所交易的其他社会的价值存储物,或者是储存两种价值存储物。持续储存其他社会的价值存储物的优势,就是可以提高在其他社会进行交易时的能力。而商人持续储存其他社会的价值存储物就会激法自己所在社会的人们接受这种存储物,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这些储存物的购买力。进口的价值存储物的优势不仅仅可以帮助到商人进口物品,同时也可以有利于社会的进口。如果两个社会使用同一种价值存储物的话,我们就能看到两个社会间完成交易的代价减少,同时交易量相应增大。的确,19世纪是我们第一次见证了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使用了同一种价值存储物——黄金,同时在这一时期,我们见证了在世界历史中贸易的大爆发。在这一时期,Lord Keynes写道:
“人们所处在那时代中,经济的进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对于任何一个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成为中产甚至位于社会上层的人们来说,生活提供了极低的花费和最少的烦恼,在这一时代最富有的人们和最有权力的君主们享有便利、舒适以及愉快的生活。伦敦的居民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预订,在床上喝着早茶,同时,只要是他们觉得合适,那些来自全球的不同商品就会被送到他们家门口。”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8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红泥5

18-03-30 11:48

0
记录下此时的比特币行情: 
红泥5

18-03-26 19:29

0
记录一下此时全球各大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 
 去年12月最高价约为12万人民币,至今跌去近60%
红泥5

18-03-20 14:45

0
发文时比特币价格 ¥54352.01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薛洪言
红泥5

18-03-20 14:43

0
(接上)
问题是,果真如此么?

先看联盟链的实践情况。当前,巨头们加速布局区块链,联盟链是首选,不少币圈投资者开心雀跃,其实,和你投资的虚拟货币有什么关系呢?
联盟链内,记账节点、普通节点、身份网关、信息网关等参与方各司其职,需要激励,但并不是代币激励。一方面,加入联盟链的机构,在链外都有合作关系,只是想借助区块链提高业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商业合作本身便是最大的激励;另一方面,只要做好工作量统计,链外货币激励也是一个选择,为何还要费力弄一个代币呢?
就公链场景来看,参与各方在链外缺乏合作关系,链内的代币激励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只是,这种链内代币正逐步token化,类似于一种链内积分,只能在生态圈内兑换权益,货币属性和投机属性都非必需。在迅雷链克和二三四五(5.79 -2.85%,诊股)积分星的例子中,已经有了类似的尝试。
世界需要区块链,但未必需要比特币,链圈和币圈渐行渐远,这才是最大的利空。
不少币圈大佬讲,投资虚拟货币之前都做好了归零的心理预期。作为投资者的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
红泥5

18-03-20 14:41

0
长期因素:token的去货币化

区块链曾是虚拟货币最坚实的基础,只是,随着token的去货币化,这个基础也在瓦解。
曾经的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是一体的,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账体系,而虚拟货币则充当这个小生态内的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是区块链内的“货币”。没有货币的生态体系是不完整的,所以,大家相信每个区块链最终都需要一种虚拟货币。很多的ICO项目,描绘的都是区块链生态的远大前景,一飞冲天的却是ICO代币,便是这个逻辑,人们相信,区块链的繁荣必将带来链内虚拟货币需求的大增和价格的上涨。
红泥5

18-03-20 14:39

0
(接上)
中期利空:并非优质的投机品 

巨庄问题。在《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逻辑》一文中,我曾经提到过绝大多数虚拟货币的供给机制带来的巨庄问题:
“除了比特币和少数其他几个币种外,几乎所有的山寨币和竞争币都会采用ICO的形式进行创始发行,通常结构是“X+Y/年”,即ICO阶段发行X,之后每年发行Y(当然,Y并非常数,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动态变化)。
多数时候,X的占比并不高,但对一些数字货币而言,X占比高达70%以上,考虑到剩余30%是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逐步释放的,初始阶段的前几年,X可以占流通量的90%以上,创始团队和初始ICO参与者便成为事实上的巨庄。”
巨庄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倾向于短期交易、及时获利了结,避免成为巨庄收割的韭菜。短期操作的市场风格一旦形成,波动性增强,反而为韭菜收割创造了条件。
相较其他虚拟货币,比特币没有经历过ICO,基本属于均匀发行,但考虑到早期挖矿难度低、参与人数少、产量高、价格低,不能排除早期有人大量屯币的可能性。事实上,据不精确统计,比特币的世界里的确存在大鲸鱼,以至于每次大跌比特币鲸的隐患就会被人提起。
巨庄的存在,使得虚拟货币们绝非理想的投机品,更像割韭菜的利器。其实,割韭菜的,不仅是背后的巨庄,不受监管的交易所也是个中高手,先鼓励你杠杆买入,然后操作市场让你爆仓,对坚持不用杠杆的韭菜,搞个钱包被盗事件也可一网打尽,玩得真是666。
货币属性与投机属性的悖论。支持者们如此看待比特币的崛起,“比特币就像凤凰一样从2008年全球金融灾难的灰烬中崛起——这是一场由美联储等央行政策引发的灾难”。的确,一个不受监管的、去中心化的货币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是,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已经被投机者们玩坏了。
货币作为一种价值标尺和储藏手段,币值稳定是基本诉求,这也是各国央行普遍把防控通胀视作首要任务的原因。毕竟,若同样的1万块钱,今天能买辆车,明天只能买根葱,这种货币是会被抛弃的(可参考津巴布韦币)。
比特币的投机属性太强了,并不适合成为通用的支付手段。最终的结果,其支付属性只能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内。只是,成不了通用货币,终究是小众投资品,“一币一别墅”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红泥5

18-03-20 14:33

0
让我们来听听不同的声音:
苏宁薛洪言:比特币们正在失去大涨的基础


3月5日以来,比特币再次走出持续下跌趋势。从技术图形上看,3月初的二次反弹并未突破2月份的反弹高点,走出了M头图形,市场情绪明显偏空。针对开年以来虚拟货币市场走势,我曾在2月7日的文章《揭秘比特币暴跌原因,这次有几点不一样》中给出结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暴跌之后便有暴涨且能屡创新高的逻辑可能失效了”。

现在看,这一结论依旧有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正在失去大涨的基础。想抄底的朋友,请做好长期持有(被套)的心理准备。


短期因素:政策打压及获利出逃

投机性市场,短期波动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过去几个月内,多国监管当局对虚拟货币潜在风险和问题的密集表态成为市场负面情绪的主要源头。
2017年9月,中国出台ICO新规,虚拟货币交易被“驱逐”出境,主动“让出”了第一交易大国的地位。当时,有些国家还在窃喜,以为可以捡个漏,在虚拟货币市场上弯道超车,最后发现是个烫手山芋。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政策制度如何,维系货币政策独立性、保护投资者免遭欺诈损失都是金融监管当局的基本职责。虚拟货币和ICO泛滥,恰恰会侵蚀这两个基石。
虚拟货币从极客小圈子走入到普罗大众,靠的是造富效应,新进入者受发财梦激励,投机性越强的币种越有吸引力。在全球数千种虚拟货币中,空气币市值小,投机性强,空气币的吸引力远超过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传统币种。
只是,空气币投机注定悲剧收场,眼看着本国投资者被当作韭菜收割,监管当局自然坐不住了。
2017年12月以来,向来以政策宽松著称的韩国开始出台一系列紧缩政策,先是禁止所有政府官员持有和交易加密货币,后又出台ICO禁令,且禁止外国人在国内交易加密货币。印尼、俄罗斯、印度、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表态,加强虚拟货币监管。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受比特币支付,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一个非主权、去中心化、抗审查(一定程度上)的数字货币将对国内货币政策体系构成巨大威胁。尤其在反洗钱、跨境资本流通等领域,匿名特征的虚拟货币开始被视作心腹大患。近期法国和德国联合呼吁重点防范虚拟货币的反洗钱问题以及资助恐怖主义的可能性,便是一例。
从未来货币变身为烫手山芋,只在短短数月间。新晋韭菜们尚沉浸在暴涨的快感中,嗅觉灵敏的比特币鲸(持有大量比特币的人)则开始悄悄抛售。抛售本身引发抛售,进而引发了持续下跌和反弹无力。
3月17日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的比特币鲸小林建卖出了超过4亿美元的比特币(BTC)和比特币的现金(BCH),尽管其一再宣传是“用避免影响市场价格的方式卖掉BTC和BCH的”,不少人依旧认为,他的抛售引发了其他大庄家的跟进甚至提前抛售,是比特币这波大跌的重要诱因。
讲到这里,市场操纵问题浮出水面。这也是绝大多数ICO代币的致命软肋,在中期内是个巨大利空。
红泥5

18-03-20 13:19

0
发文时比特币价格 ¥52203.64 
原文: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g20-regulations-carney/g20-watchdog-focuses-on-rules-review-holds-fire-on-cryptocurrencies-idUKKBN1GU0SF
作者:Huw Jones
编译:Wendy
红泥5

18-03-20 13:18

0
G20拒绝讨论比特币监管问题:加密货币不足以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G20监管部门在金融危机后推动了银行业和市场改革,其宣布将更多地转向审查现有规则,暂时不会制定新规则。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负责协调G20经济体的金融监管问题,目前该机构已经拒绝G20成员国监管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请求。

去年,随着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对其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而近期市场价格的下跌导致不少国家的监管部门发出警告。
但是,FSB表示,需要国际间更多的协调来填补数据缺口,以监控这项快速发展但仍然占比较小的领域,其价值仍然不足全球GDP的1%。
FSB主席马克·卡尼(Mark Carney)在写给G20成员国央行代表和财政部长的信中提到:
经过FSB的初步评估,加密资产目前并未对全球金融稳定性造成威胁。
Carney将在明年离任英国央行行长一职,他说,无论其接班人是谁,都会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监管部门,致力于已有规则的审查,而不是新标准的推行。
G20峰会将于本月在阿根廷举行。早前从法国开始,包括德国、日本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监管部门都曾表示将在会议中建议就加密货币监管达成国际合作,呼吁G20各成员国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而作为FSB主席的英国央行行长Carney此前曾多次表态,比特币对全球金融稳定性不构成威胁,认为没有必要给予过多的关注。
红泥5

18-03-20 12:38

0
比特币是“丑而不雅 ”的设计,这真是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观点。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