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蓝光英诺入选2018年首批“未来独角兽榜单” 千亿美元3D生物打印市场的掘金者

18-03-16 10:18 2101次浏览
博古通今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日,在2018新经济 独角兽创投大会暨中国创星创投联盟成立仪式上,发布了首批未来独角兽推荐榜单。以医疗健康:蓝光英诺(全球3D生物打印创领者)、智能硬件:极米科技(全球无屏电视领导者)等为代表的企业入选。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致力于开发3D生物打印血管技术的公司,2014年才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已被收录在成都市官方的“潜在独角兽”名单里。中信建投认为,3D生物打印的优势在于其所具备的复杂制造、技术特点,对个性化需求强烈的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价值巨大,将面临上千亿美元的市场。业内3D打印顶尖咨询机构Wohlers预测,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15.1%,位居第三位。
蓝光发展(600466)蓝光英诺成立于2014年,为蓝光发展旗下以自主研发的核心引领技术推动3D生物打印全球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服务公司。其自主研发干细胞生物墨汁技术,结合3D生物打印机的智造,利用独创的云计算平台,使人工制造个性化功能器官成为可能。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泽熙翔哥

18-03-16 18:22

0
成都棒[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patrickpan

18-03-16 18:15

0
2016年年底,也是用这个概念,坑杀了一大波资金。 这票太缺德, 市场是有记忆的。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也是被坑的。
ppduck

18-03-16 18:10

0
我早都吹过了,吹不动
博古通今

18-03-16 15:09

0
蓝光发展正宗独角兽概念将进入补涨时间。
博古通今

18-03-16 11:03

0
自己顶。
hboocs2015

18-03-16 10:34

0
2016年底平安创投 减持告一段落后,
股东人数97598
2017年1-3月份
股东人数90177
一季度减少7421
2017年3-6月份
股东人数79530
二季度减少10697
2017年6-9月份
股东人数65870
三季度减少13660
2018年2月28日
股东人数54000
至今又减少11870
从2016年平安创投减持完成后至今一年多,股东人数累计已经减少43648户,减少44.7%  @空@旭日东升66
hboocs2015

18-03-16 10:31

0
代表委员风采蓝光发展杨铿:回归居住本质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前提





作为川籍民营企业家中的优秀代表,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给外界的印象可以概括成八个字:低调、务实、诚信、尽责。其中的“尽责”,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和社会公益等方面,更体现在参政议政上。过去数年间,杨铿积极走访调研,提交了多份贴近民生、社会关切的提案。

今年,杨铿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尽管身份转变,但不变的是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初心。

教育扶贫重在“扶智”

在杨铿的掌舵下,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光集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慈生我心,善行天下”的企业精神,集团累计为慈善事业捐赠现金近3亿元。尤其是在青少年教育和开发式扶贫方面,蓝光集团以蓝光助学基金和公益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为主要支撑,设置了一系列长期、固定的公益内容,以此提升和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我们坚信教育兴国,知识改变命运。蓝光的目标就是要让公益成为一种义务与责任,成为蓝光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观。”杨铿说。

在此大背景下,杨铿围绕长效脱贫模式带来了产业“扶能”、教育“扶智”的相关建议。

“近年来蓝光在对口帮扶点开展了一些产业和教育扶贫工作,对此有一些思考。”杨铿告诉记者,产业扶贫重在“扶能”,教育扶贫重在“扶智”,双手共抓同促,从而实现“内生脱贫”模式。其中,教育扶贫除了给适龄学生学历教育的扶助外,重点在下足功夫培训大批一技在手的职业技师,“因地制宜”培养千千万万手艺人。

结合多年来从事扶贫、助学等公益慈善经历,杨铿认为,教育扶贫要从“重硬件”转向“重软件”,着力于贫困地区教学机制创新,缩小教育城乡差距。一方面是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另一方面是创新城乡教育资源输送机制。

杨铿提出了多项建议,例如设立“山乡教师脱贫专项奖励”“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贫困学生教育兜底”等公益项目,同时切实有效地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定向输出。可以建立政府、企业、城市名校、被帮扶学校四方联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扶持学校智力支持(由城市名校做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城乡课程共享,师资管理常态化输出)、村校(被扶持学校)管理运行的方式,走真正留得住教育资源、及时更新普及教学计划的常态化联合办学之路。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与产业扶贫方向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在杨铿看来,通过创新机制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地,转变方式方法,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贫困地区的内生性发展是切实推动全国扶贫工作目标全面达成的有效途径。

房地产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踏平坎坷横扫迷茫,山高水远云天翱翔。行者匆匆青丝染霜,我心依然壮志激昂。蓝色的信念,像智慧和坚韧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向前方。”这是杨铿写的诗《向前方》结尾部分,也正如诗中所言,近年来,在杨铿的带领下,蓝光人一路发奋向前。作为蓝光集团的核心资本平台,蓝光发展秉承“人居蓝光+生命蓝光”双擎驱动的顶层战略架构,构建了以“房地产开发运营”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战略发展格局。

“在我看来,如果不做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再造,只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商,今后很难生存,所以一定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谈及蓝光发展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杨铿告诉记者,公司坚持战略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围绕地产核心主业,形成各大业务端的多元化,促进旗下各大产业协同发展。

典型案例是,蓝光发展以“人居蓝光”核心业务为基础,将触角延伸到“文化旅游”板块,即以原创IP“水果侠”为核心进军文旅产业。

据杨铿介绍,蓝光发展想要实现的产业协同,实际指“人居蓝光+生命蓝光”涵盖的各大产业,除地产主业和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外,还有现代服务业、生态园林、商业地产、生物医药等。“无论是同心多元化,还是产业协同及产业生态链的打造,都是为了促进公司主营业务、核心业务的发展,并围绕这个中心不动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房地产行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杨铿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房地产回归居住本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盖更多高质量的好房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房地产企业的必然选择。”杨铿说,要转变唯“规模论”的错误发展观念,在新时代居住消费需求的变化下,蓝光发展坚持规模与利润并重,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与时俱进地创新现代化建造技术与服务模式,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居住产品和服务。同时,提高房地产开发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蓝光发展已经形成全面体系化,实现细节创新常态化。此外,品牌也是房地产市场产品供给质量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家有担当、负责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要致力于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百年住宅。

“住房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每个人一生的福祉。盖好房子、构建绿色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有资格从事这个行业、吃这个行业饭的底线。”杨铿语气坚定地表示。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