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走向似乎并没有按照当时的规划,在AESC中国投资公司中,既没有长江产业基金的身影,而落地选址也并没有在湖北。
由金沙江资本主导的日本AESC收购及中国项目落地,正在撬动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
10月15日,江苏地方网站中国江苏网新闻称,总投资125亿元的AESC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签约落户江苏镇江。仅仅5天之后的10月20日,镇江第一家上市公司
大港股份就披露重大事项,宣布参与AESC中国项目的落地,并将以此扩大
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布局。
大港股份公告称,拟现金出资15.3亿元,与
海峡石油化工、GREEN CONCEPT
GLOB AL LIMITED、伍伸俊共同投资设立AESC(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AESC中国将运用尼桑电池技术,进行锂电池生产基地的投资。
其中,大港股份将占注册资本51%;海峡石油化工占29%;GREEN CONCEPT GLOBAL LIMITED、伍伸俊分别占9.87%和10.13%。
这也就意味着,大港股份将成为接下来AESC中国项目落地的最大的出资方,而主导整个收购项目的金沙江资本在该投资公司的占比仅为20%,且为股权出资。
在今年8月金沙江资本宣布以8.2亿美元收购AESC电池时,媒体曾报道称,湖北省政府支持的长江产业基金为其收购提供了至少20%的资金,同时,AESC中国项目将大概率落地湖北。
然而,最终的走向似乎并没有按照当时的规划,在AESC中国投资公司中,既没有长江产业基金的身影,而落地选址也并没有在湖北。而此前曾宣布参与并购的
骆驼股份、
尤夫股份、
宁波华翔等上市公司,都仅作为参与中国项目落地的配角出现。
从最初规划到最终落地的方案,反差如此之大,不难想见,在收购和项目落地过程中,金沙江资本必定经历了与多个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产业资本的斡旋与交锋。
戳此查看《“哄抢”AESC背后乱象》
而对于大港股份而言,能最终成为AESC中国项目落地的核心主导者,其也下了不小的决心,要知道,15.3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大港股份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6.57亿元,净利润1500万元。
对于拟投AESC中国合资项目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大港股份表示,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控股股东瀚瑞控股的财务资助。
此外,大港股份对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并非空穴来风,早于去年6月,就已经联手多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而此次入局也将进一步加大其在锂电领域的布局力度。
大港股份披露的方案中,AESC中国设立后,将出资20亿元,与金沙江资本及其引荐的第三方出资共同成立一只60亿元以上的动力电池产业基金,名称暂定为AESC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基金有限公司(简称“电池产业基金”)。
电池产业基金将与金沙江资本及其引荐的第三方共同投资设立AESC镇江项目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其中,电池产业基金以货币出资20.4亿元;金沙江资本及其引荐的第三方以货币出资3.6亿元。
AESC镇江项目公司将投资建设年产20GWH三元锂电池及研发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
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35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5GWH三元锂电池生产线、AESC中国总部大楼和研发基地,预计2019年6月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5GWH三元锂电池生产线,预计2020年3月建成;三期投资60亿元,用于建设年产11GWH三元锂电池生产线,
据悉,AESC中国目前已明确和正在对接的客户有日产汽车、美国
康明斯电机、戴姆乐、合肥江淮大众、英国德国储能市场、江铃、广汽、天津爱康尼克、知豆等。
尽管制定了明确产能和规划,但要想真正将AESC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必然还面临不小的风险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