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辉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
怡亚通 创立至今,走过了三个阶段,探索了三种商业模式,分别专注于打造服务型、平台型和生态 型企业。
跟马化腾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的周国辉,1997年创立怡亚通之时,也是从自己熟悉的IT行业入手,那时主要帮国内企业做电脑零配件代理采购,“安安心心赚5%的服务费”。2003年,怡亚通竞标获得世界500强
思科 的大单,又陆续把IBM、
惠普 、
飞利浦 、
松下 等纳为客户,从此踏上爆发之路。紧接着的2004年2月,怡亚通完成股改,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生产型供应链 服务模式(周国辉称之为“广度供应链”),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供应链全程运作,包括商务、物流、结算、信息处理等。
财务数据显示,在2003~2006年的4年间,通过广度供应链服务,怡亚通的交易额增长7倍,从34亿元上升至230亿元。因为良好的业绩表现及全新的商业模式,2007年怡亚通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供应链企业。此时的怡亚通,是典型的服务型企业。
但聚光灯下的怡亚通很快遭遇了挑战。因为广度供应链服务的门槛不高,加之市场需求规模可观,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迅即加入,激烈的竞争很快演变成价格战,企业利润和增速急剧下滑,蓝海瞬间变成了红海。
周国辉被迫一边勉力招架,一边寻找出路。经过一番深入的市场调研,他的脑海里呈现这样一幅产业图景: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消费 者的巨大市场,尤其是三到五线城市和广大农村,是消费品企业未来的战略增长点;中国流通行业杂乱散的市场环境、多层次的分销体系、低下的供应链效率,使得渠道管理障碍重重;品牌商自建下沉渠道艰难,他们急需能提供深度渠道支持,并在跨区域布局和销售规模扩张上同步并进的合作伙伴。
2015年3月,周国辉的校友马化腾,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提交了《关于以“
互联网 +”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紧接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同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分论坛上,
中国互联 网发展基金会联合
百度 、
阿里巴巴 、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周国辉在多个场合澄清跟阿里、
京东 不是竞争对手,但像阿里、京东、腾讯这样的企业,一直是他眼里的标杆。“互联网+”概念让周国辉眼前一亮,也把怡亚通带入了“互联网生态型企业”的新阶段。
周国辉开始了新一轮“讲故事”——“生态是什么?生态就是共荣共生,互相依存,就像
亚马逊 河流域一样。现在很多做产品的公司,比如手机企业,单卖手机有几个挣钱?每个企业都想做生态。未来企业的竞争一定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单卖产品是没有未来的,加工厂也是没有未来的。怡亚通就是要建载体,做生态。”
他一点也不在乎否定自己几年来大力鼓吹的“平台战略”,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商业思想的迭代,是扬弃。“生态企业跟平台企业有什么不一样?平台企业比如我们,只是做商品的分销平台,生态企业则是在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地‘+’,通过这个‘+’,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要产品有产品,要推广有推广,要借钱有钱借。生态就是不需要去外面拿。”
苹果 、腾讯这些生态做得好的企业,也给了周国辉以底气。“对于平台企业来说,规模创造竞争力,管理创造竞争力。而对于生态企业来说,‘+’创造竞争力。”
在2016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周国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如果把怡亚通看作一个行业服务公司,它不会有今天的市值,如果看作一个平台公司,可能就是今天的市值,如果看作一个生态公司,肯定不止现在的市值。未来我们将不再只靠某一块业务挣钱,而是靠很多‘+’挣钱,包括供应链金融 、增值服务、营销传媒 等。所以说世界500强我认为不是梦,我们最快5年,最慢10年内就能实现。”当记者追问如何让别人相信这不是画饼的故事时,他迟疑了一下,抬高声音回答:“等我做成了,你们就相信了!”接着又补充一句:“当年推380平台,媒体也是这样问我的。”
“新流通”其实是周国辉为怡亚通设计的“星链O2O ”商业模式取的通俗名字。这个脱胎于怡亚通生态战略的新模式,旨在通过互联网连接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构建O2O/B2B2C模式的商业生态闭环,一键式解决品牌营销、渠道和零售终端库存物流、消费者购物体验三大痛点,实现商品流通的全面扁平化。
在周国辉看来,传统的流通模式,是品牌商在全国各地找代理,通过代理分销到商店再到消费者,这种模式使得品牌商很少直接接触商店、顾客,也就无法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用于营销和产品创新的决策。这阻碍了中国品牌的崛起。周国辉希望以“新流通”模式,帮助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店、消费者建立无边界的直接连接,确保所有环节的决策都更及时、正确,同时让各种增值服务更便捷、廉价。
“新流通”的实现载体是星链云商(品牌商面向B端的营销平台)、星链云店(基于实体零售店的网上商店)、星链生活(品牌整合终端商店及流量的营销平台)和星链友店(朋友圈网店)。周国辉认为,这四大载体能“提高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力,也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就体现了怡亚通平台的核心价值。
那么,怡亚通的好处在哪里?“我们最挣钱还是靠营销。流通行业大部分利润都在品牌手上,所有卖商品的都不可能挣到太多钱。我们帮品牌把产品铺到商店去,未来就靠营销品牌给我们费用。今天是营销时代,不是产品时代。产品到处都有,我们设计这个平台,营销是核心,产品是基础,没有营销是挣不到钱的。”周国辉对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
“中国流通行业的体量有近33万亿,目前网上交易只占到其中的不到20%,还有80%的市场需要不断变革,‘新流通’模式大有用武之地。”周国辉把绿色的激光 笔指向大屏幕,“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新流通’战略,有人可能又说怡亚通是PPT公司,我要告诉大家,怡亚通不是PPT公司,也不是APP公司,而是PPP 公司。第一个P是public,表示怡亚通是个公共开放平台,第二个P是public/private,表示我们可以团结、整合公司和个人资源,第三个P是partnership,意味着怡亚通将与所有流通行业参与者结成战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