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举牌力量正在浮现。进入2017年,以国有企业资本(以下简称“国资”)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层出不穷,资本在对接股权分红得利之时,也开始了对战略投资的布局。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13日,今年以来,包括广州基金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爱建集团(600643.SH)、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对天目药业(600671.SH)、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对*ST金宇(000803.SZ)等,已经有约8家中央及地方国企对7家上市公司举牌,交易规模大约在68亿左右。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13日,已被国资举牌的7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的举牌方明确表示会继续增持,而且已经有4家出现被多次举牌的情形。不过,从目前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布来看,分散成疾已是不争的事实。
74亿国资涌入举牌阵营对比2015年7月到9月间以中科招商等股权投资基金为首的PE对上市公司举牌、2016年7月到9月间以恒大为首的产业资本举牌潮,以及同年10月以安邦、前海人寿为代表的险资举牌,进入2017年以来,国有企业资本(以下简称“国资”)成为“接棒者”。
尽管国资举牌在今年渐成趋势, 这在往年并不常见。在今年国际资产收购普遍受限的背景下,国资的保值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国资转头在国内搜寻优质资产就成为必然。
9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和地方国企一般都有庞大的现金流以及庞杂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些公司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去做一些股权投资的计划。”
以*ST金宇为例,5月13日,公司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在近日再度遭到天津富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增持,增持比例为5%从而合计持股比例升至15%。值得注意的是,这5家企业均为港股公司北控清洁能源(01250.HK)全资子公司,后者则由北京市国资委实际控制。
尽管今年以来国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节奏在加快,不过对比此前举牌资金“高杠杆”的风险争议,此前交易所也曾数次发函要求举牌方对此予以说明,记者梳理发现,上述多个举牌方表示其举牌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来看,董登新表示,国企和央企面临的困惑并不是缺钱,而是需要找到好的投资标的,将之归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要素。
不仅如此,新出台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也对企业新增资金的用途承诺做了更新,要求融入方需保证将融入的资金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不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竞价交易或者大宗交易方式买入上市交易的股票。
9月13日,南方某私募基金经理坦言,这意味着像宝能举牌万科A(000002.SZ)和南玻A(000012.SZ)通过杠杆野蛮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将在股权质押新规后消失,“而国企‘不差钱’的本质也不必触碰红线”。
多数有持续增持意愿尽管“清淡”的国资属性与此前杠杆风险趋高的险资形成鲜明对比,但从举牌的态度上,二者却有着相似之处。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13日,已被国资举牌的7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的举牌方明确表示会继续增持,而且已经有4家出现被多次举牌的情形。可见,国资举牌的战略投资意图依旧十分明显。
其中,
新黄浦 已被上海领资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举牌4次、天目药业被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举牌4次、
金桥信息 被杭州文心致禾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
长江证券 (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前后举牌2次、*ST金宇被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举牌2次。
尽管各家公布的公告信息普遍透露出善意的财务投资倾向,但华南某PE股权投资总监在9月13日告诉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不控股,就会失去出资方业务整合的机遇,从接触的客户来看,单纯以炒股谋利粉饰自家财报的企业并不多。”
对此,记者梳理了上述7家被举牌公司今年前9个月的股价表现,结果发现,对比各次增持的每股交易价格,到9月13日已有5家出现回撤,以9月13日收盘价计算,总计前后交易价格浮亏1.88亿元。
可见,做短期的财务投资风险依旧很大。董登新在9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真的在二级市场谋利,至少也得三到五年,“且静待理财收益远没有参与企业管理和经营来得性价比高。”
不过,上市公司对控制权的坚守,历来也与“闯入者”势不两立,只是囿于部分企业股权分散的致命伤,每次的股权保卫战都十分艰苦。
以新黄浦为例,2016年年报时,股东序列中尚未出现上海领资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身影,而到今年中报,举牌方前后3次举牌,共计增持9901万股,占流通股比的17.64%,超越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与第一大股东新华闻投资的持股比例仅差0.28个百分点。
“以新黄浦占据信托、期货等多个金融牌照的优势,必定会吸引举牌方的青睐。”前述私募基金经理分析道,新黄浦去年年底的第三大股东仅有2.58%的持股比,被外来资金强势吸筹在所难免。
我们接下来看一支被甘肃国资大幅增持的票:000779三毛派神
为了筹码,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半年报 前一个月(窗口期限不能增持 ),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每个星期都在二级市场拿货,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吃相是否难看。
1)2016-12-27三毛集团增持 27.11万股,增持成本18.32元
2)2016-12-28三毛集团增持59万股,增持成本18.42元
3)2016-12-29三毛集团增持23.13万,增持成本18.72元
4)2017-01-03三毛集团增持14万股,增持成本19.47元
5)2017-01-24三毛集团增持36.64万股,增持成本18.96元
实际控制人甘肃国投登场
6)2017-02-9甘肃国投增持60.9万,增持成本19.21元
7)2017-02-10甘肃国投增持27.11万,增持成本19.37元
8)2017-02-13甘肃国投增持73.63万股,增持成本19.77元
9)2017-02-14甘肃国投增持66.24万股,增持成本19.85元
10)2017-02-15甘肃国投增持106万股,增持成本19.77元
11)2017-04-20 甘肃国投增持 7.08万股,增持成本14.73元
12)2017-04-21甘肃国投增持 11.55万股,增持成本14.54元
13)2017-04-24 甘肃国投增持 49万股,增持成本13.72元
14)2017-04-25 甘肃国投增持96万股,增持成本13.81元
15)2017-04-26甘肃国投增持70.6万股,增持成本13.99元
16)2017-04-28甘肃国投增持22.6股,增持成本14.09元
17)2017-05-02甘肃国投增持 81.97万股,增持成本14.82元
18)2017-05-03甘肃国投增持20.2万股,增持成本14.66元
19)2017-05-08甘肃国投增持0.82万股,增持成本14.37元
20)2017-05-09甘肃国投增持11万股,增持成本14.28
21)2017-05-10甘肃国投增持33万股,增持成本14.37元
22)2017-05-11甘肃国投增持22.6万股,增持成本13.9元
23)2017-05-12甘肃国投增持16.4万股,增持成本14.01元
24)2017-05-25甘肃国投增持9.7万股,增持成本14.21元
25)2017-05-26甘肃国投增持8.98万股,增持增持成本14.17元
26)2017-06-05甘肃国投增持18.6万股,增持成本12.97元
27)2017-06-06至2017-06-30甘肃国投继续增持404万股,总股数达到1218万股,增持成本14元左右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
牛散赵建平大概率是闻到了肉香味,二季度买入500万股,成本14.51元
2017-03-31甘肃永新大贸增持116.7万股,增持成本16.4元。而此前,甘肃永新工贸去年四季度从二级市场买入453万股,成本在19.5一线。至此永新大贸持投数增加到569.8万股。
投资者问:兰州永新大贸去年四季度开始,与三毛集团、甘肃国投基本上是同步紧急建仓的,三者之间有没有关联关系?兰州永新大贸的身份是国有还是私企?
三毛派神答:兰州永新大贸与公司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兰州永新大贸持股为国有法人持股,详请请阅读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相关章节。
这些筹码的成本远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国企、增持 、小盘、主业夕阳……
还有一个小细节不能遗漏:公司2017年8月10日公告,甘肃还给 000779 免除了旧厂区土地转让中产生的5859 万元的土地增值 税,无形之中,公司的利润增厚了5859万元。000779 目前的基本面根本支撑不了这么高的股价,跨界 重组 的路己被管理层堵死,甘肃花了几个亿高位一路增持 ,对一个贫困省份而言,它的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