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600718东软集团 靠谱的新能源汽车概念

17-09-12 13:26 1143次浏览
83864590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田与东软合作开发纯电动汽车

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厂商本田11日宣布将与中国IT企业东软集团共同开发预定2018年在中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EV)。这是国际大型车企在中国深耕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案例。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田和东软将在电池控制技术、车辆数据管理和车联网领域合作。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本田与擅长各种控制软件的东软集团合作,有助于迅速向市场投放纯电动汽车。在汽车领域,东软擅长汽车导航系统和驾驶辅助功能的软件开发。
报道称,本田宣布,将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汽车 (湖北省)和广汽本田汽车(广东省),以及当地的研究子公司本田技研科技3家公司共同开发预定2018年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在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工厂生产,并以这两家公司的品牌上市。
近期众多国际汽车巨头加快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美国福特汽车 上个月宣布将在中国与安徽众泰汽车 共同组建新企业生产电动汽车。沃尔沃今年早些时候也宣布将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于2019年上市销售。此外,德国戴姆勒已联姻北汽,德国大众已牵手江淮,美国通用和日本日产等车企也均已制定了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的方案。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5.687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21%。今年前7个月,纯电动汽车产量已经达到22.3万辆,售出20.4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7.8%和33.6%。在中国纯电动汽车销售中,自主品牌占比很大,这也是国际汽车厂商纷纷加快深耕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动汽车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已经毋庸置疑。目前,监管政策的收紧是推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 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英国和法国均已宣布将在2040年前停止生产内燃机车辆,而挪威则决定在2025年之前就禁售化石燃料汽车。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更加重要的因素。上周的数据显示,日本最大汽车厂商丰田的Aqua混合电动汽车8月份共销售了10870辆,成为日本最畅销的车辆,为2015年11月以来首次夺冠;排在第二位的也是混合电动汽车,为丰田的Prius.
在推进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缩减内燃机车辆销售的策略方面,日本汽车厂商一直表现积极。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田将分阶段缩小对柴油车的销售,将计划在欧洲停止生产和销售主力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柴油版车型;本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纯电动汽车等车型在欧洲的销售比例提高到三分之二,而目前这一数字仅为5%。此外,斯巴鲁也计划在2020年前退出柴油车业务。

本田宣布与东软集团在电动车BMS、车载互联等技术领域进行全面合作2017年9月9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本田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宣布本田将于2018年推出首款中国专属电动车,该电动车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将以合资公司的品牌进行销售。本田将与东软集团全面合作,共同开发电动车的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和车载互联技术等核心技术。本 周末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一系列重大利好

本周末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重大利好:一是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已启动制定停止生产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超出市场预期;二是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已完成部委会签,即将落地,为乘用车2019/2020年及之后的高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乘联会预计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3万辆,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23%,超出市场预期。

绑定本田,东软晋升新能源汽车PACK BMS领域新贵

2015年7月公司与阿尔派成立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ADAS、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等业务;2016年9月,东软睿驰发布了新一代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2017年4月设立睿驰新能源动力系统(武汉),在武汉建设PACK生产线。此次本田与公司在电动车领域全面合作,标志着东软在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迈出了实质性一步。除本田外,公司还签约了吉利等几家国产车厂。据公司调研预计三年后公司动力电池系统(PACK BMS)收入将达到百亿规模,参考同行业第三方PACK BMS厂商利润率水平,按10%净利率计算利润规模或达到10亿元左右。

汽车电子积累多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ADAS及自动驾驶持续创新

作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T-BOX、Telemaitics车联网、手机车机互联、车载信息安全 、智能驾驶舱、全液晶仪表等。经过20多年积累,目前已进入大多数国产汽车厂商供应体系,如上汽通用、华晨宝马、北汽新能源、泛亚、前途汽车等,且逐步由项目模式转为产品模式,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在ADAS和自动驾驶领域,目前东软L0级别警告类产品已经在国内外二十余款车型前装量产;实现车辆纵、横向控制的L1级别产品也将在明年前装量产;面向L3、L4级别的条件自动和高度自动驾驶,睿驰推出了新一代的自动驾驶中央域控制器。

减员增效业绩弹性大,管理层增持价倒挂提供安全边际,维持买入

公司未来将通过逐步收缩利润率低的业务,减员增效提升利润率水平。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4.37亿元、6.71亿元、9.31亿元,对应EPS为0.35元、0.54元、0.75元;对应PE为51倍、33倍、24倍;此前管理层增持平均价18.83元,目前股价倒挂,提供安全边际。目前申万一级计算机行业TTM估值64倍,给予公司2017年目标PE55-65倍,对应目标价19.25-22.75元,维持买入。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