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情绪周期再进入衰退期,老司机们纷纷启用N字回头板,佛山哥经典的涨停双响炮。或者区间龙头见顶收大阴但尾货没清光,再来一个反包涨停。衰退期进行中,从打好的硬三板到硬二板,次日无溢价或者少溢价,体现了市场赚钱效应次第衰减,这个时候低吸派粉末登场。最后市场上活跃资金只打一板或者补涨板。到了打到硬的一板次日都吃面的时候,低吸派都没肉吃,就进入了情绪冰冻期。
0
这个时候不再以接力
最高高位板为荣了(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换言之,追涨高位板热情下降。敢死队里
金田哥无法全身出局或者次日溢价很少甚至吃大面。市场就会启用N字板,或者N+x形式板,
N连板后调整到位再来X板。
0
这个时候的手法就是高切低
0
接下来,指数大盘情绪衰退期,标志就是指数下跌1%以上非暴跌2%以上那种。收获利回吐加利空传闻影响3.8号那天,查场外非法配资。题材中非主线非前排龙的就会受很大影响,新的题材可能短暂卡位崛起,或者补涨。高位接力情绪变谨慎了。所谓专业术语,高切低手法来了。
0
这个时期, 题材板块和赚钱效应的情绪周期基本同步的,题材高潮迭起这个板块疲软了那个又起来,赚钱效应爆棚涨停板满屏。这个时候最佳策略就是擒空捉妖,没法上龙一至少龙二,盘中分时不要看,收盘时涨停板就持有就对了。
0
赚钱效应的情绪周期最不同步了,在我的理解里。指数启动,发酵,甚至高潮时,基于指数的设计因素,都是权重股,赚钱效应还在启动和准备阶段。就是通常说的28原则。在牛市行情之初,2股飞上天,8股还在地板上打圈圈,资金还没顾及过来,这才是根本原因。
只有2股拉到平台位置了,8股的赚钱效应的情绪开始酝酿和发酵。如果不是标准牛市的话,往往指数横盘整理和震荡,就是它的高潮期。甚至指数开始下跌,但不是那种断侧刀式的,赚钱效应的情绪就会高潮迭起,当然,权重往往在收盘前会拉起来,起到护盘作用。
0
指数(大盘)情绪经历了,启动,发酵,高潮三个阶段后,就很快进入横盘期,表现为小阴小阳,大金融等权重品种上了台阶后就开始休息了。这个时候,题材(主线板块)就粉膜登场,漂亮前面领先3个身位之时,题材明目还不清晰,这个时候各种股评家*财经媒体就配合炮制主线题材之龙头了(注意这至少4板了,后面跟着3到1板的同类归类得的),这就是题材主线的启动和发酵,两者很难区分开来。待这个题材涨停板数量达到5~10家就是高潮迭起期。
0
情绪周期:启动,发酵,高潮,衰退期,冰冷期。这是我作为超短交易者,目前暂时肤浅的分类,以后有深刻理解再升级修正。
对指数(大盘)而已,启动标志就是1~2%的中大阳(或冰冷末期的日内V转势),行内话叫一阳管三天。连续的几个小阳(年前及节后就是)就属于情绪发酵了。小阳后的大阳就是高潮(短期)。无疑,这三个时期对策就是满仓干,启动中阳之日,就要跟紧大金融权重品种干。
一个时期无疑有个暗线,就是题材主线的龙头,在指数情绪启动之前,题材龙头至少领先指数情绪三个以上身位,历来行情如此,至少3个涨板的品种里寻找。
0
有少部分人说,超短交易就是赚的市场情绪的钱,这话说的没错,可以太虚无缥缈了一点。情绪这东东,看不见,摸不着,又是由成千上万参与者互相影响互相观察作用体现出来,凝结成市场情绪,表现为指数(大盘),题材(主线板块),赚钱效应(涨跌板数量对比)。这三者都是有情绪周期的,最关键的,还不是同步的。
0
所有的超短买卖以溢价为核心,以情绪(指数/题材/赚钱效应)周期为抓手,这就是我3月份从币圈转移过来股市并小额试水后最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