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说证监会这帮人能坐到这个位置,一定有他过人的智慧,他们做的任何监管措施都是有他独特的政治目的,此文我尽量的去还原或接近证监会的监管目的,希望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想解释一个怪现象,最近中科信息,
建科院 、朗新科技等新股连续大涨,监管层并没有如何打压,而
科力尔 和
中宠股份 这2个涨幅并不大,且未开板的新股却成了特停打压的目标呢?
众所周知,随着新股发行越来越多,开板位置也是越来越低,6、7月份很多新股开板之日就是股价见顶之时,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接刚开板的新股,造成了非常的严重的亏欠效应。越是这样,新股开板的位置也就越来越低。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只能是新股发行不下去。所以证监会频频打压一字板的新股,目的就是让他们提前开板,把炒作空间留给开板之后。在此我大胆预测,如果新股开板越来越晚,我们将会见到越来越多的一字板新股被特停打压。而开板之后的股证监会是希望有一定炒作热度的。
其次我想谈谈从何时开始又是如何发现次新股炒作机会的。
下面我贴两篇我之前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s://www.tgb.cn/Article/1758759/1 https://www.tgb.cn/Article/1759024/1 这2篇文章分别是发在8月13日和8月14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局部看多次新股,在此之前我今年内基本都没有碰过次新股,可以说我是市场上最早发现次新股炒作机会的人之一。在这里给大家说几个数字,今年8月之前发审委每周过会的公司数目大概是10到15家,从8月份开始这个数字急剧下降,8月1日那周,只有2家企业过会,而8月7日那周只有3家。而8月13日那周是4家,按照今年大致的通过率,多数是要被否决掉一到两家。因此从发审会层面,那那时起新股发行节奏是明显减慢了。所以我8月13日开始坚决看多次新股的局部行情。
再次就是选股了,这个要下功夫的,只能简单谈谈逻辑。
上面那个帖子大家都看到了,8月14日我介入了中科信息。下面再看一个帖子。
https://www.tgb.cn/Article/1770272/1 是的,这波次新股我只介入了朗新科技和中科信息。实际上我是在8月23日就介入了朗新科技,中间那几天因为有事没有来淘股吧实盘贴交易记录
后期随着炒作的深入,网上对这2个股的介绍也比较全面了。简单说说我选股的逻辑吧。中科信息:开板的时候当时正热炒
科大讯飞 ,
人工智能 龙头,研报满天飞。中科信息,中科院 旗下唯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类上市企业,在视觉识别技术领域国内领先,两市中少有的几只正宗的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公司,27亿的市值,在人工智能板块中也是最小的之一了。所以当时就选择了他。
朗新科技:我也来贴一篇文章,大家参考下。
https://www.tgb.cn/Article/1773105/1 其实当时选择它时我所知道的没有贴子里说的那么详细。但IDG资本、
阿里巴巴 和国开博裕我都是知道的,并且我知道信息公司的业绩都在第四季度体现,所以我并不担心他的市盈率问题。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