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
现在股市每年500+以上的新股发行,基本上就是海量供应,后面还会有新股的解禁盘,所以说,以前的牛市估计难见了;
大量发行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不好的公司必会边缘化,边缘到大小非成本以下,也没人要,其实香港,国外就有很多仙股,最后要么不和交易要求被迫退市,要么主动退市,减持根本减不出去,这就是最终结果。
反而,在股市的和要进入股市的钱随着不币值的不断膨化,肯定是逐年增加的,钱第一找的是安全,随着地方债和政府债压力缓解,银行这种低市盈率的安全系数肯定是一个选择;第二找有潜力和前景的绩优的行业领军公司,各个行业的龙头特别是像腾讯,阿里,华为等类似的公司,就会受到更多的追捧,可惜这样的公司A股基本没有,但所谓的各行业龙头也受到了大力追捧,当然很多都涨到天上去了,后面几个月估计是跌下来再涨上去,除非证明业绩跟不上上涨或者业绩下降;第三就是符合国家产业集中在股市不能扩张行业的龙头,比如宝钢,钢铁股只会减少(重组等),不大会再上几个新的钢铁股,今天
600019 也是独立上涨的。
综上所述,垃圾股,炒概念以后可能只会在大跌后某个较短的时间段,爆发炒一次,而不会像以前那样成为主流;新股将会产生很大分化,好的有点行业地位的公司可能会被游资炒一把;其他的可能极没有操作性;
后面银行可能接棒维持盘面;超过08年高点是情理之中的,毕竟现在经济总量,币值贬值等都比10年前高出太多;
绩优行业龙头公司的二线股,可能借机炒作一把,连续拉升一段时间,效仿一下前面连续上涨绩优龙头股,而后直接到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