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的好,顶!
0
1995年,沪深两市交易制度由T+0改革成了T+1,1996年12月26日,涨停板制度开始实行。这两大制度的实施,奠定了涨停板战法的坚实基础。现如今,世界上大多数股市依然是T+0和无涨跌幅控制,然而它们的市场表现,却远比A股市场稳定。
虽然晚生了几年,没体验过T+0和没涨跌幅限制时代的那段行情,然而老天依旧给了我一个补票的机会。2005年8月,随着宝钢权证的上市,长达6年的权证市场开始了一段风云变幻,惊天动地的行情。相比A股每日最多10%的收益,权证市场虽有涨跌幅限制,幅度却高达几十甚至几百个点。有些临近到期的认沽权证,可以短短三四天,翻个七八倍。刺激,真TM刺激。T+0的权证投机性相比A股,如同农耕作业时代一下跨越到机械化工业时代,权证庄家收割起韭菜玩家,直接由以前镰刀升级为收割机。好玩归好玩,股票市场大部分人亏,小部分人赚,极小部分人暴富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权证市场,和A股最大不同在于,权证市场里散户破产的时间缩短了,同样道理,对少数天赋异禀的高手来说,这却是一个改变人生,实现财富自由的最佳机会。至今A股市场上活跃的部分游资,就是从权证市场发家,由几万块快速崛起。
0
继续,顶[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顶你··继续
2
和世界上所有的新生股票市场一样,诞生不久的A股,因为股市规模小,监管政策不到位,大涨大跌的走势已是常态。盘中动辄几十个点的剧烈波动,让参与的散户消灭了一批又一批。如何更好更快地收割散户,是每个股票庄家每日冥思苦想的主要内容。
此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收割法,因其割起韭菜来又快又狠,让散户尤其痛恨,这就是发源于台湾股市的钓鱼线法。在某个熊市大跌阶段,绝大多数股票跌得惨不忍睹之时,沪市老八股之一的延中实业(不确定是否这个名字,年纪大了,记忆力大不如前)却是每日收阳,日K线上每日迈着红色的小碎步往上45度顶着熊市的炮火,顽强的上涨,大盘指数连续多日的大跌之时,该股的庄家用实力在日K线上打下了一个最值钱的烙印:强庄股。
买强庄股,跟着庄家吃肉是彼时所有散户赚钱的主流思维,如同二十年后流行的打板战法一般。岂料某日该股盘中放量下挫后,在很多散户惯性抄底等待该股尾盘再拉红收阳之时,突然盘面风云突变,股价连续重挫,将所有抄底盘全部砸穿,最终收了根高位放量大阴。次日开始每日该股都是大幅低开,收盘大跌,短短数日,便将之前数十个交易日的涨幅悉数抹净,套在山顶还没来得及出逃的散户顿时傻眼。
这种钓鱼线法,尽管恶劣,生命力却是经久不衰。后来N多强庄股崩溃后连续跳水,都是沿用类似的剧本。至今还有不少次新庄股在用这种套路收割散户。
0
张爱玲曾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然而,90年代的A股市场, 成名的大佬,结局却都不那么美好,大部分在享受到了暴富的惊喜后,紧跟在后的却是牢狱之灾,更有倒霉者,连命都搭上了。正所谓:“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
管金生,唐万新,吕梁,魏东,阚治东,刘汉。。。这些曾经在A股市场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他们背后的各种传奇故事。
90年代的A股名人,至今活的不错的,我印象中,仅剩2人,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和股市挖掘第一桶金后,在金矿里转行卖水的杨百万,由此看来,资本市场,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0
T
0
关注。
2
楼上两位是一个人吧?
打板技术,人人都有自己的领悟,我说出来也仅供交流,大家觉得有用的就看,没用的就略过,用不着上纲上线的。
0
谬论,半桶水都不到,会被带到沟里去。我针对的是这段话。[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