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来说,海参养殖业具有和有色一样的周期性,也是5年一周期,目前可能已经进入涨价周期,那么到底进入涨价周期没有呢?看下图
从图表可以看出,海参去年7月到达80元的最低价,而这个最低价基本是没人赚钱的,所以养殖户大面积退出,有些地区的退出率甚至达到70%。而上市公司中,某些公司都顶不住在谋求转型了。但是从16年8月开始,海参海参价格开始回升,最高走至120元。海参有个出皮率的指标,一般秋季出皮率高,所以海参价格还有个共性就是秋季价格回有一个爆发。综合上图走势,可以分析出,由于海参供给端不足,导致见年本该走低的时间段价格一路上行,那么临近涨价周期,最终价格回到多少呢?以去年8月至11月的涨幅进行推算,从83元到125元涨幅50%,那么今年也以50%涨幅计算价格可以到180元,比2017年年初的90元约为翻翻。
换句话说,海参的价格虽然不像有色煤炭水泥这些大家伙有国家用供给侧改革来强制减少供应端从而印发今年的价格上涨,但是其由市场自行调整引发的养殖户亏损再退出反而比用行政手段干预的更有说服力。去年退出的养殖户,今年看到海参涨价,短期内是不敢再进入的,这个很多人炒股割肉的票不敢立马再进一个道理。而海参的养殖周期为2年,及时最近采用了“北参南养”的手法养殖海参,养殖周期也在1年左右。这就决定了及时今年及时少数养殖户看到了利润再次进入,市场价格也有1-2年的保护期。而到养殖户大面积进入的时候疯狂阶段,应该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