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提示:
本文仅为记录投资心路历程和市场观点,不构成任何与本人所管理基金销售有关的要约,请阅读者明鉴。文章所有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
-----------------------------------------------------------------------------------------------------------
正文:
价值投资和短线交易都是市场投资人获得收益的手段,本身没有褒贬及高低之分。只是它们可能属于不同时代的主角。
2000年以后,我上的比较多的知名网络论坛有淘股吧及其前身闽发在线论坛,出现了不少传奇价值高手。我有交流过的如WJMONK,茅台03,SOSME等。但06-07年大牛市之后,这些高手逐步淡出论坛。而此时,超短高手AS
KING 、职业抄手等职业交易者崛起,续写淘股传奇,淘股参与者形成了交易者为主流、价值投资者失声的状态。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目前淘股吧论坛鲜有对个股价值深度研究的。当时WJMONK一贴里的众多高手思维碰撞的盛况再无出现。
近年来短线盛行的愿因很多。或基于中国股市周期波动巨大,长期持股者并没有深刻体会到长期投资的益处,加上交易成本近年来大幅下降以及主题投资炒作的巨大盈利效应等等。
但我从超短旁观者的角度,感觉超短模式原来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开始对已经成长起来的游资群体的持续成长形成较大的制约。
第一就是监管力度加大,短线模式面临巨大的监管风险。因为这个群体已经从以前的几百几千万成长到几亿元乃至数十亿以上。逐步失去了灵活性并容易暴露于监控的视野下。在交易所大数据 眼里,操纵已无可遁形。第二是随着超短模式的普及,短线选手之间的博弈程度加剧,盈利不确定性增大。第三,股市参与者群体出现了改变。国家队、养老 、社保 、险资、公私募等力量越来越强大。沪港通 、深港通 进一步促进了股市的开放程度,中长期而言也逐渐增大了外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此外,中小投资者成熟程度也有所提升。
当超短起家的游资大佬身陷囹圉,失去最可贵的自由之时,一批优质的公司如茅台、恒瑞,继续走它们的新高之路。
如果可以重来,他们是否还会选择这样一条短期可以快速暴富,但却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投资道路?还是会选择一条可能比较慢,但很平和稳健,合乎自然之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可以积累财富的路?或许,不同的选择,结果一切都会不一样。
总之,超短选手的转型 已是题中之意。我年初和我所敬重的超短高手龙先生交流中,他也表达了这样的倾向。实际上,已经看到有部分资产较大的游资将部分资产转型去做定向增发 等类似的中长线投资。
而恰巧在这样的时刻,中国股市的宏观环境又发生了巨变。经济长期L型使得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性逐步下降,全社会利率水平下降同步叠加,庞大的社会资本面临投资荒时代。而另外一个方面,经济长期低温 ,导致各行业加速洗牌,并购成为常态,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行业优质龙头企业的ROE在悄然上升。很多行业未来相当长的阶段可能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转型的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基于价值发现或者价值成长,均大有可为。大牛无形,中国股市的长期慢牛,也许正在悄然形成。
假如未来的指数能改变过去那种暴涨暴跌的历史轮回,而走出了长牛慢牛,比如沪深300指数2020年站上5000点、2025或稍后突破8000点(此处是根据指数数据模型的推导,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那么,十年二十后,最大的赢家,就是今天积累了大量的战略性底仓的中国巴菲特 们,现在的他们在初步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又迎来价值时代的来临,必将实现质的飞跃。悲观点说,即便未来十年指数的整体涨幅不大。但有一点是本人是较为确定的,那就是仍然有一大批优质公司穿越牛熊,走独立的慢牛之路。
谈到自身,我一直觉得现在的辰月很弱小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面临一个价值投资好时代的开始。记得《股神巴菲特传》里有一个故事,巴菲特刚刚经营合伙人公司时,找到当地一个有名的暴发户寻找合作,被拒之门外,后来,那个人自认是这辈子错过的最大的投资。当巴菲特被扫地出门的时候,他的基金尚处于历史的最低价徘徊,他默默仰望星空,或许有些落寞。谁能想到,一个属于他的伟大的时代开启了。当然,与天才巴菲特相比,我们的起步也许晚了二十年。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争取比他多活二十年啊:)
在投资路上的我们,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再回首,不要因错失一个时代而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