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多·港股牛市还能跑多久?看看各路大咖们的最新解读
步入7月,港股市场重拾“牛”势,截止7月19日,
恒生指数近7个交易日涨幅达5.25%,并刷新近两年新高,自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已达21.23%,$香港大盘(SH
501301 )$ 标的指数——恒生中国25指数年内涨幅17.94%,$香港中小(SH
501021 )$ 标的指数——SPHCMSHP指数年内涨幅25.10%。至于港股牛市还能跑多久,来看看各大券商、外资行大咖们的解读。
兴业证券张忆东:港股处于牛市初期,底部的顶部
去年至今港股行情虽然已经大幅上涨,但是仍只是“底部的顶部”。短期,有些投资者担心港股估值已经到近6年的箱体上轨了,然而,我们认为,现在不能以过去6年的历史来看港股估值波动区间,因为2011年以后中国经济下台阶,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期很悲观,导致外资主导的港股市场的估值体系长期在历史低位区域徘徊。而应该以过去30年几轮经济周期、几轮股市牛熊周期的历史来重新定义港股的估值体系。
如果用我们2007年初定义当时A股行情以及2013年中期定义创业板行情的概念来形容当前的港股行情阶段,那就是“底部的顶部”。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摆脱了“下台阶”阶段,进入了L型的低位徘徊、赢家通吃、行业优质资产加速提升阶段,港股的估值应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中观察,而且中国经济的转型对港股估值会有一个中长期的提升。
其次,随着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的内地资金更多参与港股市场,必将提升港股估值中枢。“北水南下”方兴未艾,港股逐步褪去离岸市场的色彩,凸显共同市场。
第三,随着港股未来设立创新板,代表中国
新经济的龙头公司到香港上市,港股的估值体系将进一步实现核心资产的盈利溢价。
——港股制度环境改变,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驱动港股大牛市。港交所将修改现行上市规则,设立创新板,有望吸纳更多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新经济的龙头公司,改变当前港股“旧经济”占比过大,“新经济”不足的窘境。1)放宽创新板上市标准,亏损企业、采用非传统股权管制架构的公司可以上市,吸引新经济龙头;2)允许内地发行人在香港申请第二次上市,有望吸引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等回归。港股行情的性质有望从估值修复模式进一步走向创新成长驱动,迎来中长期大牛市。
要提醒A股投资者的是,港股虽然是牛市,但仍是全球配置的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股市,不能用A股牛市“钱多人傻速来”的投资方式,还是要秉承价值投资、优选龙头股,优选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产。
-----------------------------------------
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 胡文洲:下半年港股市场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动力
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 胡文洲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内地资金持续南下,港股上涨势头强劲。展望2017年下半年,笔者对香港股票市场仍然保持乐观看法,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虽然港股自1月初至6月底的这波涨幅已达到17%左右,但是港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的估值洼地,下半年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动力。
其次,在目前香港股票市场估值相对较低及境内资产配置荒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内地资金仍将持续南下,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是香港市场潜在价值重估的主要动力和催化剂。
第三,中国经济将呈大体平稳的增长态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
此外,在利率上升初期,股票市场大概率会跑赢债券市场。历史表明,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内,港股大概率会上涨。
最后,欧洲市场不确定性逐步消除,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笔者将恒生指数2017年底预测点位从26,500提升至27,000。
------------------------------------------------------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师洪灏:下半年恒指将续创新高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师洪灏预期,今年下半年大型蓝筹及行业龙头将继续跑赢大市,恒指再创新高,但港股高位风险正不断增长。
对于近日明晟MSCI纳入A股,洪灏认为短期对于通过香港买内地股票的资金的确有所分流,但是长期来看,H股和A股互联互通将不断扩大直至完全互通,两者应当作为一个市场来考虑,“饼”做大了对各方都有好处;而且目前港股仍比A股便宜近20%,香港市场是投资者购买中国股票的更好选择。
洪灏指出,随着
中国信贷数据和M2增长的放缓,尤其是M2增幅罕见地降到单位数,以及综合分析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数据,可以预期今年内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增幅将小于上半年,而由于中国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全球经济的增幅也将被拖慢。交银国际投资展望指出,研究表明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大盘股往往跑赢,一如当下。中国资金纷纷涌入上证A40指数抱团取暖,躲避风险,大盘股不仅仅具有稳定的盈利,较高的知名度和行业主导提问,也是需要稳定市场操作时就手的工具。
该行预期今年下半年大盘股依然将跑赢中小盘,“这其实是更确定可靠的机会”,洪灏指出。他认为目前应是投资者“转仓”的时间,将持股从中小盘转往大盘蓝筹股。
他还认为,恒指上行的趋势未完,但最容易赚钱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指数升得越高,市场获利了结的心态就越重,不过在升幅的末尾冲刺能量往往惊人,下半年恒指也将创出新高,但他认为很难预测哪一个位置是“顶”。至于上证综指,他则认为今年2/3的时间都将在3300点以下,这一强大的阻力位从去年四季度其至今未变,而下半年由于信贷和M2增长的放缓,A股市场进入“缩量博弈”时期。
对于MSCI纳入A股,洪灏认为对于目前MSCI其他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尤其是南韩和台湾的分流力度较大,未来买入A股的资金预计至少有40亿美元来自目前机构持有的南韩股票,最终进入A股的资金则应有100-150亿美元。香港市场则尽管短期分流部分资金,但长期将赢得中国市场开放的重大机会。
-------------------------------------------------------------
申万宏源梁金鑫:下半年恒指跑输国企指数,北水将继续流入港股
申万宏源海外研究部策略研究分析师梁金鑫预期,国企指数年内将达12060点,对应5%的盈利上升空间,10%的估值上升空间。他又预料今年下半年,恒指将跑输国企指数。
梁金鑫补充,暂时没有恒指年底指数目标,但认为恒指的升幅空间较国企指数低,是由于恒指升势已于今年上半年表现强劲,而估值已较国企高,另外由于人民币转趋稳定,加上国际经济表现向好,相信国指会表现更好。
而被问及北水流入港股的趋势会否持续?梁金鑫指,目前经股票“互联互通”机制南下的资金约有4500亿元人民币,最多来自保险公司,其次包括银行及私募基金等。他相信未来内地来港的资金量维持,但会以“平衡配置”的方式,同时追踪A股、H股。
此外,梁金鑫又称,现时有A股中找不到的同类型的H股股份,例如腾讯(00700)及舜宇光学(02382)等企业,相信对内地资金仍具吸引力。
----------------------------------------------------
平安证券:三条主线把握港股通下半年投资机会
1、展望下半年,随着国内库存周期见顶,低估值的港股将更受青睐。由于港股相对A股仍然折价较高,中港 “估值一体化“仅拉开序幕,未来将驱动港股长期走牛。
2、港股下半年将震荡向上,行业分化加剧。①从盈利看,库存周期见顶,港股盈利增速回落。②从估值看,港股的估值已回到均值以上。③美联储加息缩表,港股存在抛售压力。
3、①港股通大部分行业盈利增速在17H2都有所走弱,可能给港股指数造成压力。②利用估值、盈利变化和ROE综合打分,下半年大类板块的推荐顺序分别是大消费、公用服务、信息科技、大金融和投资品。
推荐投资者从三条主线把握港股通下半年的投资机会①盈利和估值表现较好的恒生二级行业龙头。②去库存周期下的“反周期”行业。③AH差价不断收窄的股票。建议投资者关注
周大福、
申洲国际、
裕元集团、
比亚迪股份、
敏实集团、
石药集团、
舜宇光学科技、环球医疗、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
海信科龙、
中国国航等。
------------------------------------------------
海通证券荀玉根:港股中期牛市趋势未变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
今年以来港股上涨核心原因为低估值与大陆资金南下。2017年以来港股涨幅高达17.1%,傲视全球。资金面上,其实今年市场整体流动性趋于紧缩,M1同比增速进入下降通道。2017年3月M1同比增速创一年新低,仅为7.33%。同时香港还跟随美国加息。
港股上涨主要源自低估值吸引力下,南下资金的驱动。自2014年沪港通(12246.16, 12246.16, 0.00%)开通以来,南下资金流入速度加快,17年累计流入1380亿元,历史累计净流入达4614.32亿元(截至6月30日)。南下资金流入金额占港股月均成交额占比逐渐提高,达3.11%。自2016年至今,恒生指数相对
上证指数走势与净南下资金趋势一致,南下资金的快速流入促使AH股溢价指数下降,带动了港股市场走强。
港股中期牛市趋势未变,短期进入平淡期。相较A股,港股累计涨幅已多,资金南下趋势明显放缓,净南下资金由正转负。6月资金净北上78.53亿元,而3、4、5月净南下资金金额分别为138.05亿元、82.85亿元、125.93亿元,17年来月度净资金流向首度出现北向。6月投资情绪低迷,净南下资金日均流入-3.57亿元,相较5月日均9.02亿元、4月日均5.10亿元由正转负。
从基本面上看,港股业绩数据及其没有大的变化,进入平淡期。大陆经济与港股市场相关性较强,但5月经济数据缓中趋降,短期通胀稳定,近期经济放缓的速度将影响市场预期。美国PCE物价同比在4月份已经降至1.7%,5月CPI同比也半年来首次降至2%以下。美联储6月15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0.25%,芝加哥期货市场预测7月加息概率较低,仅为2.5%。
叠加季节性平淡因素,港股近期进入平淡期,但中期看在低估值和盈利增长推动下,港股慢牛趋势仍将延续。
---------------------------------------------
光大证券港股中期策略:整体动量衰减,深挖alpha机会
经过15个月的连续上涨,港股当前估值水平连续刷新11年以来的高点水平。估值突破原有区间并持续背离业绩基础,意味着均值回归假设,以及传统自上而下框架在当前环境下效率有限,至少难以得出具有互斥性的明确结论。为此,我们转用一个非常规的统计分析框架,通过计算港股市场的基本面和成长趋势在各行业上的风险集中程度,描绘出当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暴露情况,从而为市场的弹性上涨空间是否具有好的风险回报效率提供支持。同时,我们系统性梳理了港股市场当前非系统性回报机会的主要存在形态、特点以及规律,进而提出了针对折价和成长价值型标的的alpha回报机会是当前市场最具关注价值的方向。
下半年内,港股市场在流动性或基本面上迎来更多系统性改善的概率有限,而业绩成
长和红利水平对当前估值水平的支撑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偏向权重蓝筹和周期板块的beta策略的风险回报效率将进一步降低。然而,在个股和细分行业层面的结构性机会仍然值得关注。建议在下半年内,通过分散化配置降低组合beta,并且更多向折价和成长价值类标的挖掘alpha机会。
---------------------------------------------------
广发港股中期策略:紧贴行业龙头,看好科网板块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企稳,香港上市公司盈利继连续两年下滑之后,2017年可望复苏,且复苏趋势应能延续至2018年。广发认为,企业盈利持续增长将为市场表现提供基础。内地各类基金,尤其是保险公司将持续分散对各类资产的投资,这将保证资金持续稳定流向H股和大盘港股。
广发继续看好各板块龙头,可受益于更明显的规模效应,定价能力更强,同时受惠行业整合机遇。此外,随着ETF日渐受追捧,且按照内地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在可见未来市场重点都将放在大盘股上。
广发仍然重点看好科技硬件、软件和
互联网板块,原因是盈利增速较高,同时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低;
----------------------------------------------------
中金:建议中期超配港股和A股 低配
房地产围绕增长稳健、通胀预期回落配置。在下半年展望中,宏观组预计经济增长仍有韧性,在金融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预期有所下降,维持2017-2018实际GDP增速6.8%和6.7%预测不变,将名义增速分别下调至10.6%和9.7%,2017年CPI和PPI分别下调至1.7%和5.3%。策略组也相应调整A/H自上而下盈利预测至12.8%/14.1%,其中非金融板块21.1%/24.8%。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反弹至51.7,也反映了经济增长依然稳健。这样的经济环境利好于股票,而通胀预期回落对债券也影响积极。
中金相应更新中期(6-12个月)配置建议,将A股由标配上调至超配,利率债由低配上调至标配,相应的将另类由超配下调至标配,
大宗商品由标配下调至低配。调整后的观点为:超配A股和港股,标配其他海外、另类投资和利率债,低配大宗商品、房地产和信用债。
中金基于最新宏观预测更新BL模型,相比2017年2月底,A股的中期配置比例上调4个百分点,利率债上调4个百分点,商品下调8个百分点,其他资产也相应有所微调(图表1、2)。从短期(1-3个月)资产轮动看,重点关注债券的配置机会。
中金王汉峰表示,依然维持下半年对A股相对偏积极的看法,对港股的看法继续维持之前偏积极的基调,超配港股金融板块。看好港股的逻辑包括:1)增长超过此前悲观预期;2)南下资金依然在积极配置,且可能才刚开始;3)下半年外围紧缩可能慢于预期,美元继续偏弱,海外资金对新兴市场包括港股配置需求存在;4)港股金融股估值优势仍在,基本面见底。
---------------------------------------------------
汇丰:最容易赚钱时期已过 下半年国指将跑赢恒指
汇丰环球投资管理认为,“最容易赚钱的时期已过”,下半年股市波动性将会增加,但估值平、盈利增长见底回升及政策风险下降的国指,将跑赢恒指。
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高级市场策略师谭慧敏表示,环球央行货币政策最宽松时期已过,欧洲开始有条件退市,联储局今年料还会加息一次,市场正观察财政刺激政策会否接棒,成为提振经济的新动力,故一旦财政政策不符预期,或储局加息步伐加快,都会增加大市波动性,令下半年升幅恐不及上半年。
虽然环球股市下半年投资风险增加,但她称,环球经济复苏利好亚洲股市,上半年亚股表现强劲主要受企业盈利上升带动,亚洲货币升值及派息增加亦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以中国股市为首的亚股仍值得追捧,当中股息率较高及估值较低的H股,较A股吸引。
------------------------------------------------------
星展预测港股下半年跑赢美股 目标27380点
新加坡星展银行预测,港股下半年将跑赢外围股市,升幅超过美股。星展银行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投资总监林哲文表示,当前美股估值较高,因此预测下半年将跑输大市,而港股估值相对便宜,而且在内地的紧缩政策下,香港将成为最直接的资金流入地,因此港股可望“跑出”,他同时也建议投资者考虑增持A股。
林哲文表示,内地经济数据稳定,无论是经济增长、人民币汇价及外汇储备均已稳定下来,内地和香港投资者信心提升。他解释,中国的资本管制措施限制了内地资金可投资的地方,而香港则是少有的内地资金可以投资的地方,香港将成为内地资金最直接的“出路”,而且目前港股的总体估值依然低于亚洲其他市场,而H股估值则比恒指成分股更便宜,因此下半年有较大上升的动力。
---------------------------------------------------
渣打:看好下半年金融股和H股表现
对于港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渣打香港财富管理业务投资策略主管梁振辉5日表示,新经济科技股短线调整属于健康情况,由于科技股的盈利增长能力较好,因此他对长线走势仍保持乐观,但强调要小心如果升幅过大可能会导致较大幅度的调整出席。展望下半年,他较看好金融股,主要是因为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央行都可能收紧货币政策,这些将有利于相关银行股的息差业务改善。
梁振辉还表示,受惠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明年正式将A股纳入组合,中线看好内地A股表现,但认为短期内不会大升。而正式“入摩”前,预期H股将会较受投资者青睐,可能出现补涨。他预计,受到港美息差影响,港汇在下半年可能会持续偏弱,反观人民币受惠美元转弱及内地政策明朗化,走势会趋向正面。
-------------------------------------------------------
《红周刊》:上半年恒指涨幅近二成 下半年“5+1”策略再出击
下半年港股市场将延续目前态势,投资策略方面,继续推荐“5+1”策略。
1、短期关注非A-H蓝筹股:H股涨幅一般高于对应的A股涨幅,2017年以来A-H溢价呈收窄趋势,原因在于国内A股和港股的关注差异正逐渐收窄,建议关注适中估值(10倍PE以上)以及ROE较高(10%以上)的非A-H蓝筹股。
2、短期关注高股息股票:按短期保守投资逻辑,业绩稳定的高股息股票犹如国债,可有效锁定收益。深港通中有142只股票的股息超过3%,其中有20只股票的股息超过6%,以房地产、银行、公共事业以及个别博彩公司为主。
3、关注A股稀缺的板块:港股独有的板块将受到内地资金的青睐。以澳门博彩板块为例,2016年以来平均涨幅超过40%,博彩回暖主要受惠于更多即日来回的内地旅客转为过夜旅客。
4、关注新增109只中小盘股:深港通里面新增的109只中小盘股中不乏业绩良好、估值偏低的成长股,加上A股的资金也比较熟悉中小盘玩法,尤其是TMT和医药板块。长期来看,我们正在经历A股与港股的大融合,以往存在的股息、估值、溢价的差异将逐渐填平,以往受到诟病的港股中小盘交易量偏低、无人问津的情况会逐渐改善。
5、关注国内热门板块对标:随着A股投资者入场,板块逻辑同样适用于港股标的,A股今年表现优异的有色、
新能源、家电和非银板块存在机会。
6、期待417只深港通标的以外的中小盘股溢出效应:随着A股与港股的大融合,港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效应终会溢出深港通的22只标的,非深港通的中小盘股将会获得溢出收益,为QDII机构投资者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