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倍股起点市值必须小于50亿元
十倍股的最低起点的总市值和当时的股票价格是很低的。
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的51只十倍股的起点最低总市值没有超过50亿元的,起点最低总市值小于10亿元的,有25只(占50%)。这批股票起动点最低价(当时价,非复权价)没有超过30元的。
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的起点最低总市值超过50亿元的,仅有20只(占5.8%),起点最低总市值小于10亿元的,有82只(占25%)。这342只十倍股的起动点最低价(当时价,非复权价)超过30元的,仅5只。
1
未来的十倍股均以本轮下跌之后的最低点开始计算。
0
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
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的第一个含义是上一轮牛市疯狂表现的大牛股,大概率在下一轮牛市难有出色表现,未来的大牛股,首先要淘汰上一轮牛市中的大牛股,必须在新的一批韭菜中去寻找。
1985年,泰勒和德邦特《股市是否反应过度》的论文,提出了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这个现象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反转效应。
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中,相对前一轮最高点的最大跌幅超过70%的有78只(占22.8%),最大跌幅超过60%的有195只(占57%),最大跌幅超过50%的有268只(占78.4%)。
2008年底起来的51只十倍股中,在2012年至2015年创业板大牛市中,仅有3只(仅占6%)再度涨了十倍以上。
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中,在未来的牛市中,再度上涨十倍以上的股票会有多少呢?臆测当在1成以下?留待未来验证。
十倍股必须喜新厌旧的第二个含义是十倍股大概率来自次新股。
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的399101中小板综最大上涨309%的牛市中,对应的次新股是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发行上市的269只新股(那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这个期间出现的51只十倍股,其中有21只次新股(占41%)。269只次新股中,出现了21只十倍股,比例为7.8%;同期整体市场1622只股票,出现了51只十倍股,比例仅为3.1%。次新股中出现十倍股的比例7.8%,非常明显高于同期整体市场的十倍股比例3.1%。
2012年至2015年6月的399102创业板综最大上涨673%的牛市中,对应的次新股是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发行上市的902只新股(那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其中有222只次新股(占65%)。902只次新股中,出现了222只十倍股,比例为25%;同期整体市场2472只股票,出现了342只十倍股,比例为13.8%。次新股中出现十倍股的比例25%,非常明显高于同期整体市场的十倍股比例13.8%。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发行上市的新股317只(这个时间段前后,新股发行暂停),在未来的牛市中,会出现多少只十倍股?因为发行制度的原因,这一批新股自上市首日起连续一字涨停,不少个股相对开盘价已经上涨十倍以上,但因为买不到,不具备操作意义,本文描述的“2011年至2015年6月的342只十倍股”并不包括这类十倍股。截至2015年9月2日,目前整体市场有2780只股票,未来会出现多少只十倍股?其中又会有多少次新股十倍股?师母已呆!未来的十倍股均以本轮下跌之后的最低点开始计算。——陶博士
0
十倍股必须精研指数我研究了2008年底至2010年11月这个期间出现的51只十倍股(期间最高价格是最低价格的十倍以上者),其中90%的十倍股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而2008年10月底这个时间正好是399101中小板综至2010年11月最大上涨309%的起点。
我研究了2011年至2015年的342只十倍股的最低价格的出现时间,其中54%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2月左右,20%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1月左右,11%的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2年3月至9月之间,10%的的最低价格出现在2013年6月25日。对于小指数来说,2012年12月,这正好是399102创业板综至2015年6月最大上涨673%的起点;2012年1月,这也是小指数过去5年中最重要的次低点(绝对的最低点是2012年12月4日);2012年3月至9月是小指数过去5年中见到最重要的次低点后,振荡寻找最低点的区间;2013年6月25日则是小指数产生绝对最低点之后的最后一个次低点。
非常明显,十倍股的最低价格的出现时间与指数的最低点高度密切相关。
因此,买到了十倍股,并不是因为你能干,而是因为你运气好,你只是在指数最低点或者次低点附近买到了与指数同步起飞的股票而已。——陶博士
0
每年收盘价对应的市值=市盈率*当年净利润。上述索菲亚的市值增长幅度469%超过了净利润的增长幅度392%,是因为市盈率PE从32.5倍上升到了37.7倍。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保持不变,市值的增长幅度就会完全与企业的净利润幅度一致。企业的净利润增长多少,市值就会增长多少(PE保持不变时),这个业绩的增长就是成长股赚钱的奥秘之一。
老板电器2011年净利润1.87亿元,2016年净利润12.1亿元,增长547%。
老板电器2011年收盘市值41亿元,2016年收盘市值268.7亿元,增长555%。
老板电器2011年收盘PE为21.9倍,2016年收盘PE为22.2倍。
每年收盘价对应的市值=市盈率*当年净利润。上述老板电器的市值增长幅度555%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547%基本一致,期间对应的市盈率PE保持在22倍左右。这个典型案例再次说明:企业的净利润增长多少,市值就会增长多少(PE保持不变时),这个业绩的增长就是成长股赚钱的奥秘之一。
索菲亚2015年收盘市盈率PE为41.4倍,比2014年的28.9倍增长43%。
索菲亚2015年净利润为4.59亿元,比2014年的3.27亿元增长40%。
索菲亚2015年收盘市值为190.1亿元,比2014年的94.4亿元增长101%。
老板电器2015年收盘市盈率PE为26.3倍,比2014年的18.2倍增长45%。
老板电器2015年净利润为8.3亿元,比2014年的5.74亿元增长45%。
老板电器2015年收盘市值为218.5亿元,比2014年的104.3亿元增长109%。
每年收盘价对应的市值=市盈率*当年净利润。市盈率PE和净利润的共同大幅增长,造就了市值的更大幅度的增长,这个戴维斯双杀效应是成长股的另外一个赚钱逻辑。
0
现在是什么时期?兄弟[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熊市前期要规避,熊市后期才长期持有优质成长股,这是对长期持有最有价值的精华。
0
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
1
股票投资的关键不在于短时间内的输赢,而在于长期能否持续赢利,长期持续稳定复利增长是关键,拒绝“暴利”和拒绝“快速致富”。我的目标不是要快速致富,而是找出能够持续赚钱的方法,然后持续采用这种方法,坚持长期复利增长的道路。年均增长25%,就可以成为“华尔街国王”。
巴菲特1966年7月12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巴菲特1960年2月20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
2
股市上从来都是先知先觉的资金赚后知后觉的资金的钱,因此要想在股市上赚钱,需要学会逆向思维,需要了解一点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常识。
例如,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往往超过投资者的预期,在每一个股价波动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因素,就是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