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科技调研纪要--中信建投--20180208#南洋科技(002389.SZ)#
在无人机的机载武器方面,彩虹公司在全球独树一帜,全球其他无人机制造商没有研制无人机机载武器的。AR-0导弹是全球第一个针对无人机的专用无人机专业导弹。公司在AR-0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另外三种导弹:AR-1,AR-1B、AR-2。
公司主要涉足三个市场:军用无人机平台、无人机机载武器、非军用无人机平台及应用服务。公司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原因两点:第一,因为无人机和武器是消耗品,所以军用无人机平台、无人机机载武器的市场很大;第二,非军用的无人机的平台和服务的市场很大,其中包含出售无人机的平台系统和提供数据或信息等服务这两个方面。未来市场会更加均衡,基本上达到1:1:1的比例。目前公司在第一个市场上收获最多。
未来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在产品技术上达到全球达领先、先进水平。 在军用无人机平台上,公司有两点目标:第一,针对非对称作战平台,即针对弱敌、威胁小的工作,如反恐维稳,公司平台已经比较成熟。近两年,公司飞行架数超过一千架次,飞行时长在一万小时左右。所以公司将积极推进应用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彩虹3、彩虹4和彩虹、5的可靠性和综合应用技术,使其适应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第二,针对对称作战平台,即针对强敌的无人机,公司主要研制如下款式新型无人机:(1)太阳临近空间无人机。该无人机上市时没有并入上市公司,但会采用其他方式同上市公司合作。太阳临近空间无人机即利用
太阳能,在离地二十三十公里区间可停留的无人机,主要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光照下实现太阳能转化电能,部分供飞机运行,部分充能蓄电池里供夜晚使用。(2)CH-7隐身大吨位高速无人机。(3)倾转旋翼无人机。该型飞机理论技术难度较大,公司预计用几年时间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产品。
在无人机平台及服务方面,公司承担国家相关部门很多重大项目。未来几年是拓展应用的好时机。公司计划从资源能源探测、海洋监测、工作安全监管、地理
信息服务、航空物探、森林防火等方面推广应用,扩大市场,增加收入。在产业化能力方面,公司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打造集研制生产实验和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无人机研制生产联合体,形成覆盖全球用户的培训与售后服务工作的产业链。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公司将力争综合排名在同行业内进入全球前列,打造产业品牌。从产品品牌角度来讲,虽然彩虹品牌在国内外有一些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但公司将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打造彩虹品牌。在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指交付、履约能力),公司力争做到高效交付。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力求聚集科技精英。在零件方面,公司将与国外公司企业联手,更好地建设售后培训和维修基地。
提问交流环节
问题1:彩虹在十一院的重要性,定位是怎样的,彩虹利润在集团和十一院是怎么分配的?彩虹的利润是不是应该高一些?上市公司的利润能不能出来?
答:现在是十一院和军贸公司签国外的合同,国内的合同也是十一院去签,以后可能是南洋科技自己去签。利润是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划分的。
问题2:彩虹五、彩虹六、彩虹七属不属于南洋科技?
答:彩虹五、七属于南洋科技,彩虹六没有确定。
问题3:配套融资取消之后,彩虹两个基地的建设资金需要南洋科技来出,在融资上面有什么安排?有没有相对管理层、员工的股权激励的计划?
答:支持股权激励,但目前还没实施。大多数公司都在推广股权激励,我公司不排斥,但实施时间不确定。基地建设资金问题,十一院和台州政府已经解决,建了一个基地,目前和南洋没有关系,未来南洋可能租借。未来还希望有配套融资,但是目前没有确定下来。
问题4:石文(人名)是在十一院任职还是南洋科技任职?
答:在南洋任职
问题5:在飞机制造过程中是否需要向十一院支付知识产权费用?
答:公司现在制造的机型的知识产权已经在南洋公司,未来的研发都在公司中进行,与十一院没有关系。
问题6:基站和无人机有固定比例吗?
答:约为1:3,但不绝对固定。
问题7:公司未来订单和需求情况如何?未来几年是否会超出预测?
答:对未来几年的盈利预测并不能下定论,但发展势头很好,公司有信心完成这个指标。订单涉及到门类很多,有主机、基站等。
问题8:有关12月份公布的对承诺事项的补充描述,比如同业竞争中部分薄膜业务剥离,以及同卡连柯集团会未来方向划分,对南洋科技薄膜相关主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由于2017年已经出现同比下降,未来南洋集团主业会有什么变化?
答:公司重组是双体运行。南洋原主业还会按原有模式发展,重组后不会进行负面干预。
问题9:介绍一下同乐凯集团在业务上同业竞争的问题。
答:同业竞争的问题涉及到两部分,一个是隔膜,另一个是扩散膜。在预测模拟中提到部分业务还未投产,所以剥离该部分业务没有任何影响。扩散膜相应可以做成其他膜,所以基本上无影响。膜业务未来发展会继续向高端发展。
问题10:介绍一下国际无人机市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和竞争关系。
答:首先是国内出口,部分产品国家禁止出口,出口产品中最高端产品是彩虹5和彩虹4等武装无人机。全球武装无人机市场实际只有中国和美国的产品,种类非常少。美国大概有两种;中国有彩虹系列和航空系列。小型无人机竞争比较激烈,比如公司也生产便携式无人机、能够助推火箭起降的无人机、和三四百公斤起飞重量左右的无人机。
问题11:彩虹系列同级别军贸市场规模是多少?
答:没有精确统计数字;有关机构统计各有不同,且不一定准确。
问题12:有关收购承诺的补充,即承诺60个月内不再对无人机资产进行重组,这项条款如何解读?
答:重组方案主要针对轻型资产,未形成稳定盈利和研发型资产未进行重组。由于重大资产重组要求,未在方案中的资产带来的稳定盈利当时是500左右。
问题13:介绍一下彩虹4和彩虹5价位区间。
答:彩虹5是彩虹4单价的两倍左右,有时变化比较大。无人机产品本身是一个点,其附带服务费用也较为可观,属于非标准化产品。网上猜测的数字没有可信度,不同客户对产品需求和产品配置不同。所以价格会有差别。
问题14:介绍一下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比如成飞。在对抗性等问题上,我公司产品相对于主要竞争产品技术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国内军用市场上,我们是否未来会有进一步拓展?能否展望一下10年后军用无人机市场,其规模量级大概是什么水平?
答:关于成飞,从技术来讲是各有侧重。我单位是植根于空气动力研究院,空气动力技术是我们的优势。飞机的评测指标主要有两方面:一个空气动力水平,另一个发动机。我们的无人机外形不同于其他产品。从技术角度来看,十年后无人机将大规模投入到应用。2014年,以色列的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了有人机。美国在2015年到2016年间也实现了无人机数量超过有人机。
问题15:未来无人机是否仍主要应用于反恐等小场景应用,是否会大规模进入正规战场?
答:报告中提到未来公司无人机方面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慢速螺旋桨动力无人机研发;二是军事战场对抗型无人机。
问题16:公司作为航天领域无人机产品研发公司,同成飞等航空无人机产品研发公司比较,在航空无人机领域研发是否有技术壁垒?
答:航天空气动力学和航空空气动力学没有很大区别,但航空飞行器速度较慢,航天飞行器速度较快,一般航空器飞行速度在音速的三倍以下。并且机动控制方面是我公司长项。苏27等均是空气动力学单位研发生产的。
问题17:我公司基地同南阳市是否有关系?
答:目前资产负债表显示没有关系。
问题18:
新基地投产后,产量是多少?
答:几十架无人机。
问题19:现在是否有订单吗?订单量的情况能否介绍一下?
答:有订单。由于有军用订单,涉密不能透露。
问题20:公司主要产品是什么?是否开始量产了?订单情况能否透露?
答:主要产品有彩虹4和彩虹5,二者均已开始量产,订单由于涉密不能透露,但是订单情况确定性很高。涉密军用订单不能透露,但我公司也有民用订单,包括森林防火等。
问题21:无人机外挂导弹是否已经出口?
答:无人机外挂导弹已经出口。
问题22:关于发动机方面,
宗申动力跟我公司合作,其提供发动机、参与无人机研发,参与产业基地建设,那么我公司同宗申动力是怎样的合作关系?我公司能否完全自主研制生产发动机,是否部分需要进口?
答:我公司同宗申动力合作时间有六到七年,进行发动机国产化,合作关系稳定。发动机国产化处于可靠性试验阶段。现阶段发动机要通过国外采购,具体生产商不能透露。
问题23:发动机国产化在多长时间后可以实现量产?
答:发动机国产化并不关键,关键在无人机外形设计。、发动机采购渠道没有问题。国外发动机并非无可挑剔,我公司也在发动机研制方面追求更高标准。
问题24:我公司是否和重庆天骄有关系?
答:配套融资时有重庆天骄,由于配套融资取消,所以现在没有关系。
问题25:我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否有一个远期目标?
答:市值不是由我们可以决定的。
问题26:宗申还持有16%股份是什么考虑?宗申一直也在做这个航空的活塞发动机,未来是不是把彩虹作为唯一的合作对象?
答:宗申和我公司以前就是合作伙伴,未来彩虹不是宗申的唯一客户,但是我公司会有一些更好的便利条件。
问题27:仅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彩虹和翼龙两个系列未来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
答:两种飞机性能都没有非常高,价格也不好说。
问题28:公司公告里有一个对未来的盈利预测的框架性协议,彩虹公司原来是22个亿,现在成立公司是框架协议三个亿,在做订单五个亿。神飞公司框架协议有没有更新?有没有新增的框架?能否更新下数据?
答:新的框架协议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做了收入了。数据更新也得等一切确定后才能有。
问题29:现在的前沿项目,比如刚才介绍的太阳能,还没有注入上市公司。未来新立项的项目,是直接在上市公司研发,还是在集团、研究所先做项目研发,再把收入注入上市公司?
答:十一院和上市公司都有。十一院里和无人机相关的研发人员基本都已进入上市公司,但十一院本身科技创新能力特别强。无人机系列相关的立项都在上市公司,前沿的太阳能无人机已经立项了,所以这次没放进来。未来应该还是以上市公司为主。
问题30:十一院怎么看待南洋科技,对于这个上市平台是怎样规划的?
航天科技集团之前在网上公开的数据里,十一院的发展在前五年属于标杆级别,利润年均增长2、30个百分比。对于其他的资产,计划怎么去利用上市平台呢?
答:现在60个月不让进,我们目前还没有计划。
问题31:公司有改名的计划吗?
答:有,现在还没定。
问题32:军贸公司和我们公司之间的利润分配机制?
答:军品出口国家有管制,我们和军贸公司定价,军贸公司再和客户定价,军贸公司的定价和我们无关,这个价格是不固定的。但在国际上还是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具体的标准我们也不知道。
问题33:长鹰无人机和我们的无人机未来会不会形成竞争?
答:长鹰无人机和我们不是一个类别,长鹰是侦查类,我们是按照武装无人机设计的攻击类。
问题34:如果说我们公司未来对市值方面目标不明确的话,那在长远的运营上有怎么样的规划?
答:我们希望在50年内成为全球前三甲。
问题35:评议全球前三甲有怎样的量化标准?
答:从经济上、技术上、产值等各方面评估。
问题36:现在国际上前三甲大概有哪些?
答:美国有,以色列也有。
问题37:345出口型号有没有国内列装的衍生型号?军种方面有没有潜在的意向?
答:列装的也不少,345外贸和国内的差不多,458争取在短期内供军方使用。
问题38:生产规模提升以后,毛利率或者净利润会不会有提升空间?
答:我们现在就是追求利润上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各项成本。
问题39:翼龙无人机用的发动机不是活塞,我们的还多以活塞为主。航发从中航工业集团独立出来之后,是否会对我们公司族谱的代际升级带来较大帮助?能否从发动机方面带来无人机的升级?
答:发动机是我国航空的一个短板,尤其是在无人机发动机方面。你说的低速涡轴发动机更是困难。这不光是我们的问题,其实翼龙和我们用的发动机都是一样的。在无人机方面都是存在需要突破之处。无人机的发动机技术在国外较为成熟,它的技术难度比涡扇的要低。过去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研究,从国外采购也没有太大问题。
问题40:神飞特种无人机是小型无人机?在国内是否以军用为主?
答:是小型的,比例上国内军用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