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军工板块

18-01-26 15:25 2469次浏览
396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01989 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作为中国船舶 重工集团公司的上市旗舰,是我国最强最大的舰船装备企业。在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等舰船装备传统业务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舰船装备一直是我国船舶行业发展的瓶颈,中国重工作为行业龙头借助资本市场,加大科研投入产能建设,使行业发展瓶颈得到有效改善,提升了整个中国舰船装备业的竞争力。

中国重工拥有四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一家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发应用中心、我国最大的硬齿面齿轮传动装置研制生产基地、九家省级技术中心等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获得9项国家级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船重工集团作为国内船舶制造业的主导力量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强大的技术水平,拥有全国30个军工船舶类科研院所中的28个,在导航、通讯、水声、光学、船舶电子、新材料等多个专业学科代表了国内顶尖水平。具备18万载重吨散货船、38.8万载重吨矿砂船、32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10000TEU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JU2000钻井平台、世界首制海洋风车安装船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随着控股股东优质资产和科技力量的持续注入,公司在船舶制造、舰船配套、海洋工程和能源交通装备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行业内的绝对领先优势更为稳固

三、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中船重工集团“整体上市,分步实施,配套与科技产业先行”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公司于2009年12月成功完成了A股挂牌上市,实现了资本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中船重工集团将下属的大船重工、渤船重工、北船重工和山船重工四大骨干船舶造修企业相应股权注入后,中国重工已贯穿船舶制造及舰船配套、舰船装备、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能源交通装备五大业务板块,成为全国唯一的全产业链的舰船和海洋工程制造企业在资产规模、业务收入、利润和市值等方面长期保持军工类上市公司的龙头地位。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高技术含量的舰船、海洋工程和能源交通装备研发生产体系,通过产业整合重组,实现内涵式和外延式的复合增长,成为国内最强最大、国际一流的船舶及舰船装备、海洋工程和能源交通装备企业。

民品领域,公司是国内最主要的海洋运输装备和海洋开发及科考装备供应商。船舶制造业务和海洋工程业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深受全球经济形势、航运市场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的周期性也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国际船舶市场持续深度调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67%,年末全球船企手持订单较2015年底下滑25%。国内船舶市场三大造船指标同比也出现下降,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1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6%;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9,96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9%。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预计市场形势在2017年难有明显起色。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军工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工优势
公司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长期以来坚持军品为本、军民融合的方针,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公司目前一级子公司23家,其中重要军工企业11家,多数子公司均具有军工生产许可资质。公司具备航母、潜艇、护卫舰等防务装备研制生产线,公司充分利用军工技术、设施、人才和能力优势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设备设施的通用性以及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应用,不断拓展民品市场领域,加快军民创新体系建设和军民技术相互转化、相互吸纳、相互支撑、相互渗透。

军工军贸领域,公司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航母工程项目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新时代“中国创造”的标杆。

(2)船舶制造及修理改装业务
公司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业上市公司,拥有大船集团、渤船重工、武船重工等多家知名现代化造船企业,业务覆盖整个船舶造修产业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各类船舶,产品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是船舶行业继续深受“煎熬”的一年,接单难、开工不足等成为行业整体无法回避的问题。受此影响,公司该业务板块各项指标同比也出现一定下降。2016年,公司共计开工舰船47艘/426.59万吨、交付舰船44艘/537.52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8.79%、6.38%。
面对不利的行业形势,公司优化并完善公司内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从设计、经营、生产、采购、管理等环节入手,综合施策、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多艘超大型绿色环保油船陆续交付招商局、中远海运等客户;新一代绿色高效、节能环保型25万吨矿砂船首制船交付香港远航集团;5.5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首制船交付新加坡万邦集团;国内最大双体船“瑞利10号”顺利下水;为新加坡CARA航运公司建造的21万吨散货船实现试航节点;为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2400TEU集装箱船离港试航。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3969

18-01-28 15:51

0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110/c1002-29757086.html
2017三大造船指标 中国世界第一
2018年01月10日15:29  来源:央视网

全球最权威航运造船机构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国再次全面领先对手、位居世界第一。

工信部消息,2017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26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9%,其中海船为1292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3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1%,其中海船为1136万修正总吨。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8723万载重吨,比2016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2.4%,其中海船为2984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0.2%。
201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1.9%、45.5%和44.6%,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前1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58.3%,比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接船舶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73.4%。
3969

18-01-28 15:28

0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有12名院士,4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并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中船重工拥有28家科研院所,集中了我国船舶系统设计(尤其是军用船舶)的绝大部分,同时舰船动力、舰船电子、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特种试验等各个方面。

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上市之初被定位为中船重工集团“上市旗舰”,其IPO上市资产包括船用动力及部件、船用辅机、及运输设备等。后期公司随集团整合思路调整,于2015年将部分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划拨至中国动力旗下;2016年2月出售亏损企业重庆齿轮箱、陕柴重工和青岛海科,逐步进行资产优化和聚焦。截至2015年底,中国重工共有123家子公司,目前产品范围涵盖舰载武器发射装置、舰艇用导航设备、舰艇用通讯设备、军用加固计算机、舰艇用传动装置、及部分舰艇用柴油机及部件。
随着北船集团“分版块”运作思路走向明晰,中国重工未来将定位海洋装备总装平台,集团的核潜艇、海洋工程装备及701所、719所等研究设计院所优质军、民资产的注入将值得期待。此外,不排除公司在南北船合并过程中吸收中船防务,并注入江南和沪东中华两大造船厂,成为舰船总装旗舰平台
人见人爱

18-01-28 14:52

1
看见军工二字我就想杀人!!!!!!!!!!
3969

18-01-28 14:38

0
国资委回应“南北船合并”问题: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2017-09-28 11:06:16
来源:同花顺综合 

国资委肖亚庆回答“下一个可能进行重大兼并的领域和产业会是什么?会不会是在船舶制造方面,南船和北船会兼并吗?”时称,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中国船舶业,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有着“南船、北船”之称,在国企改革浪潮下,南车、北车已成功合并,神华、国电也终于连体,市场对南北船合并的预期也不断走高。
当前,中船重工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 601989 )正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根据已披露的信息,本次重组中国重工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投资人持有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船重工”)42.99%股权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船重工”)36.15%的股权。
此外,中国重工还拟引入新股东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大船重工、武船重工进行增资,增资额分别为164.78亿元和53.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船重工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十二大军工央企之一,是海军装备的核心供应商。而中国重工是我国唯一的全产业链舰船和海洋工程制造上市公司,并长期保持军工类上市公司的龙头地位。
大船重工、武船重工是中国重工子公司,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也是军民融合型的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主营业务为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的研发制造等。
对于此番针对大船重工及武船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和债转股,有市场分析认为,中国重工或有意降低标的公司杠杆率,减轻财务压力,为下一步的“大动作”谋篇布局。
 而在更早前,2015年3月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同时发布消息称,北船和南船高管实现对调。此举被视为南北船合并的伏笔
3969

18-01-28 10:50

0
中国12大军工企业名单及简称: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核工业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核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航天科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航工业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 中国航发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船工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船重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工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电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