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理由:
1、随着中港互通机制逐步完善,AH股的折价效应今后会逐渐减小,至少没有当今这么大;
2、H股全流通政策逐步实施使得高股息率的H股(中国核心资产)更具备吸引力;
3、公墓基金偏好价值投资,绩优港股为不二之选,18年若公募基金募集逐渐增多,直接利好港股核心资产;
4、A股纳入MSCI使得近期A股将港股、美股化。
风险:港股风险、系统性风险、可较大的规避A股的风险并且上涨幅度要大于A股
-----------------------------------------------------------
fooolish
来自**发布于01-11 08:21
关注
2018年投资机会 解读
恒生国企指数 一
f打算用三篇文章剖析恒生国企指数,帮助大家抓住这个确定性极高的机会。
三篇文章打算这样讲:
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恒生国企指数大概率能赚到钱, 如何买入。
该指数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选股准则、挑选方法、编算方法、成份股等。
该指数将于今年2月份进行调整优化的情况。
为什么说恒生国企指数大概率能赚到钱呢?
一、估值角度:
这个图上篇文章放过,主要说明一个问题,横向比较,全球来看该指数估值较低,性价比最高。纵向比较指数依然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如果你是一个烟蒂型投资者,真是最佳标地。
二、折价角度
小f在h股etf三季报中搜集了其持仓前十大股份,这10只股票均是两地上市,均是港股比a股大幅折价,前面同样讲过,形成折价的因素将主机逐渐被消除,因此,2018年我们应当可以看到价值的回归。
该指数共有40只成份股,其余30只我们看不到持股比例,前10只股票折价平均27%,我们按照20%估算,其余30只股票,加权平均后,该指数整体较大陆A股折价22.2%。
大家可以理解为,在A股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香港上市股票将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三、如何买?
最保险的办法,pe10以下以周/月为单位坚持定投,像买房子一样牢牢持有。有证券账户的可以买入:场内基金: H股etf(代码
510900)。也可以通过蛋卷基金购买场外基金:易方达
恒生H股 (代码110031)
-----------------------------------------
weike369
来自**发布于2017-12-04 12:08
关注
港媒:“H股全流通”或于明年一季度拍板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44675
摘要:若“H股全流通”如期推行,业内预计将有超9500亿元资金进入香港股票市场,并将帮助更多H股纳入国际指数,提升港股估值,但短期内内资股的大量流通可能也会导致相关股份价格承压。
上周四(11月30日)陆港通“实名制”(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的操作细则和暂定实施时间表揭开面纱,预计于明年三季度在北向交易中正式引入,为陆港金融市场加深互联互通扫除障碍。
而今天 (12月4日) 香港媒体信报援引消息称,陆港两地证监会正积极商讨另一项焦点政策“H股全流通”,最快于明年一季度拍板。
若“H股全流通”如期推行,业内预计将有超9500亿元资金进入香港股票市场,并将帮助更多H股纳入国际指数,提升港股估值,但短期内股本的大幅增加可能也会导致相关股份价格承压。
来源:信报
李小加:H股全流通“应该快了吧”
据信报综合业界消息称,陆港两地证监会已就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 (CEPA) 中提及的推动H股全流通展开讨论与安排,最快有望在数星期内(即明年一季度)公布结果,就算延迟也不会超过数月。
回归20周年前夕,大陆与香港于今年6月底签订新一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当中有3个重点,分别是放宽外资在大陆设立合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互联互通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及推动H股全流通,前两项已相继落实。
红筹股是对在香港或其他中国大陆外的地区注册,但公司起始于中国大陆并主要在大陆开展业务的具中资背景,尤其是指具官方背景的股票的俗称。不过红筹的内资股只能在境内持有人之间转让,不能公开流通,而在香港发行的H股虽然可自由买卖,但只占总股本少数。
红筹股当中
唯一的例外是建设银行 ,其于2005年上市时采取的就是100%流通H股形式,此后再无同类个案。市场一直希望H股全流通有助推高港股市值和流通量,可是近年来多次传言最后都不了了之。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上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H股全流通“应该快了吧”。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张华峰形容,自从“实名制”、同股不同权等议题尘埃落定之后,两地监管机构就把H股全流通放在议程中的靠前位置,一直在探讨跟进,至于容许多少公司实行和程序细节等,仍在研究中。
联想控股或成H股全流通试点 “一下子放开是不现实的”
据香港明报,
联想控股近日建议修改公司章程,新增“内资股可转换为外资股”,这项修改很大可能就是为H股全流通作准备。截至周一开盘前,联想控股总市值480.7亿港元,其中仅约80亿港元为可流通外资股,非流通内资股占比高达83.4%。
信报援引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观点认为,大陆监管部门一直在研究H股全流通试点方案,“一下子放开是不现实”,相信监管当局将倾向于选择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公司,试行效果理想之后才会扩大范围。
据谭岳衡观点,作为试点的上市公司条件包括:
大股东(原内资股持有人)永久持有公司股权,而非短期财务投资者;
大股东对市场认识透彻,遵守市场规则;
若是AH股同时上市者,其一个股的市值管理须做得比较理想。至于试点公司究竟是仿效建设银行上市时实行100%流通H股形式,还是挂牌后再转换股份,并不重要。
有助大陆企业进一步纳入国际指数
外资行富瑞 (Jefferies) 日前发表研报,看好H股全流通后大陆企业股份流通量的改善,并将有利于并购交易,提升大陆企业纳入国际指数的机会。
不过同时市场也担心,手中持有大量内资股的股东,可能由此获得把手中股份在公开市场抛售套现的渠道,短期内会对H股股价造成压力。
信报援引证券业协会董事缪英源提醒,准许内资股流通买卖“不代表资金自由”,股份卖出后的收益必须转换成人民币再汇回内地。目前陆港通当中已有类似机制,大陆投资者卖出港股后的所得资金必须原路往返,不会流出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