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510900

18-01-17 21:40 2230次浏览
396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买入理由:

1、随着中港互通机制逐步完善,AH股的折价效应今后会逐渐减小,至少没有当今这么大;
2、H股全流通政策逐步实施使得高股息率的H股(中国核心资产)更具备吸引力;
3、公墓基金偏好价值投资,绩优港股为不二之选,18年若公募基金募集逐渐增多,直接利好港股核心资产;
4、A股纳入MSCI使得近期A股将港股、美股化。
风险:港股风险、系统性风险、可较大的规避A股的风险并且上涨幅度要大于A股
-----------------------------------------------------------
fooolish
来自**发布于01-11 08:21
关注
2018年投资机会 解读恒生国企指数
f打算用三篇文章剖析恒生国企指数,帮助大家抓住这个确定性极高的机会。

三篇文章打算这样讲:

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恒生国企指数大概率能赚到钱, 如何买入。

该指数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选股准则、挑选方法、编算方法、成份股等。

该指数将于今年2月份进行调整优化的情况。

为什么说恒生国企指数大概率能赚到钱呢?

一、估值角度:

这个图上篇文章放过,主要说明一个问题,横向比较,全球来看该指数估值较低,性价比最高。纵向比较指数依然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如果你是一个烟蒂型投资者,真是最佳标地。

二、折价角度

小f在h股etf三季报中搜集了其持仓前十大股份,这10只股票均是两地上市,均是港股比a股大幅折价,前面同样讲过,形成折价的因素将主机逐渐被消除,因此,2018年我们应当可以看到价值的回归。

该指数共有40只成份股,其余30只我们看不到持股比例,前10只股票折价平均27%,我们按照20%估算,其余30只股票,加权平均后,该指数整体较大陆A股折价22.2%。

大家可以理解为,在A股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香港上市股票将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三、如何买?

最保险的办法,pe10以下以周/月为单位坚持定投,像买房子一样牢牢持有。有证券账户的可以买入:场内基金: H股etf(代码510900)。也可以通过蛋卷基金购买场外基金:易方达恒生H股 (代码110031)

-----------------------------------------

weike369
来自**发布于2017-12-04 12:08
关注
港媒:“H股全流通”或于明年一季度拍板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44675

摘要:若“H股全流通”如期推行,业内预计将有超9500亿元资金进入香港股票市场,并将帮助更多H股纳入国际指数,提升港股估值,但短期内内资股的大量流通可能也会导致相关股份价格承压。

上周四(11月30日)陆港通“实名制”(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的操作细则和暂定实施时间表揭开面纱,预计于明年三季度在北向交易中正式引入,为陆港金融市场加深互联互通扫除障碍。

而今天 (12月4日) 香港媒体信报援引消息称,陆港两地证监会正积极商讨另一项焦点政策“H股全流通”,最快于明年一季度拍板。

若“H股全流通”如期推行,业内预计将有超9500亿元资金进入香港股票市场,并将帮助更多H股纳入国际指数,提升港股估值,但短期内股本的大幅增加可能也会导致相关股份价格承压。

来源:信报

李小加:H股全流通“应该快了吧”
据信报综合业界消息称,陆港两地证监会已就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 (CEPA) 中提及的推动H股全流通展开讨论与安排,最快有望在数星期内(即明年一季度)公布结果,就算延迟也不会超过数月。

回归20周年前夕,大陆与香港于今年6月底签订新一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当中有3个重点,分别是放宽外资在大陆设立合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互联互通投资者身份识别机制及推动H股全流通,前两项已相继落实。

红筹股是对在香港或其他中国大陆外的地区注册,但公司起始于中国大陆并主要在大陆开展业务的具中资背景,尤其是指具官方背景的股票的俗称。不过红筹的内资股只能在境内持有人之间转让,不能公开流通,而在香港发行的H股虽然可自由买卖,但只占总股本少数。

红筹股当中唯一的例外是建设银行 ,其于2005年上市时采取的就是100%流通H股形式,此后再无同类个案。市场一直希望H股全流通有助推高港股市值和流通量,可是近年来多次传言最后都不了了之。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上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H股全流通“应该快了吧”。金融服务界立法会议员张华峰形容,自从“实名制”、同股不同权等议题尘埃落定之后,两地监管机构就把H股全流通放在议程中的靠前位置,一直在探讨跟进,至于容许多少公司实行和程序细节等,仍在研究中。

联想控股或成H股全流通试点 “一下子放开是不现实的”
据香港明报,联想控股近日建议修改公司章程,新增“内资股可转换为外资股”,这项修改很大可能就是为H股全流通作准备。截至周一开盘前,联想控股总市值480.7亿港元,其中仅约80亿港元为可流通外资股,非流通内资股占比高达83.4%。

信报援引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观点认为,大陆监管部门一直在研究H股全流通试点方案,“一下子放开是不现实”,相信监管当局将倾向于选择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公司,试行效果理想之后才会扩大范围。

据谭岳衡观点,作为试点的上市公司条件包括:大股东(原内资股持有人)永久持有公司股权,而非短期财务投资者大股东对市场认识透彻,遵守市场规则若是AH股同时上市者,其一个股的市值管理须做得比较理想。至于试点公司究竟是仿效建设银行上市时实行100%流通H股形式,还是挂牌后再转换股份,并不重要。

有助大陆企业进一步纳入国际指数
外资行富瑞 (Jefferies) 日前发表研报,看好H股全流通后大陆企业股份流通量的改善,并将有利于并购交易,提升大陆企业纳入国际指数的机会。不过同时市场也担心,手中持有大量内资股的股东,可能由此获得把手中股份在公开市场抛售套现的渠道,短期内会对H股股价造成压力

信报援引证券业协会董事缪英源提醒,准许内资股流通买卖“不代表资金自由”,股份卖出后的收益必须转换成人民币再汇回内地。目前陆港通当中已有类似机制,大陆投资者卖出港股后的所得资金必须原路往返,不会流出国外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王老吉

18-02-19 15:34

0
510900 为何把 hk01368 邮储银行配置最多达15%以上。
股作舟

18-02-19 13:18

1
510900 重要的是T+0,投资、投机的人都喜欢。
3969

18-01-24 19:44

0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称,中国将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推出新的改革开放举措
2018/01/24 18:33
中国准备在制造业一系列行业包括服务业的部分领域扩大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金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保护产权尤其知识产权等方面。
中国将有序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中国将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有些改革开放措施可能会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 
3969

18-01-24 19:44

0
http://www.hsi.com.hk/HSI-Net/HSI-Net#top 
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
3969

18-01-23 22:04

0
优帕克:“同股不同权”或将提振香港市场
2018-01-23 11:02 中国网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有消息指出,香港最快2018年引入同股不同权架构。证监会主席唐家成称,新经济及未有盈利企业总有风险伴随,该会将确保WVR的上市框架能有足够的投资者保障。

 香港同股不同权制度落地

 在业界人士看来,香港落实“同股不同权”架构,有望成为明年香港IPO的催化剂。目前,在美上市的内地高科技公司,约有一半采取WVR,非内地的高科技公司只有17%采用,反映出内地新经济企业对WVR的需求大。因此,香港资本市场要吸引内地新经济企业,就不能不处理同股不同权的问题。

 香港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在交易所主板新设章节,允许市值百亿港元以上的新经济公司,以同股不同权方式在主板上市。此外,香港还将首次允许业务以大中华为中心的新经济企业在本地资本市场第二上市。

 优帕克:为新经济企业打开融资通道

 优帕克(YOPARK)研究中心表示所谓同股不同权类似于AB股模式,股票分为A、B两个系列,其中公众投资者二级市场认购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权,而管理层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则有N票投票权。AB股模式在国际资本市场其实并不鲜见,一般来说,创新科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外部融资。在此过程中,会带来股权与投票的稀释的风险,采取这类架构主要防止在融资过程中投票权被稀释,诸如阿里巴巴上市采用合伙人制度在美上市。

 优帕克研究中心认为随着日后港股通道进一步打开,“同股不同权”制度将会成为赴港IPO的催化剂,将为一大批新经济以互联网与科技为本的内地企业带来资本扩容的机遇,也为这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融资保障。作为国际金融市场,香港资本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融资优势,一方面,香港拥有独一无二的互联互通机制,这就使得很多以内地市场为主要市场的公司,通过在港股上市,能吸引内地和全球资金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科技金融的发展,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层出不穷,新经济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高投资相关度,这将带动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为港股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并保持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
3969

18-01-23 21:48

0
三大基金解读今年港股市场:仍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作者:李 锐来源:新闻晨报2018-01-23 15:14

今年港股机会如何?不如听听三家基金公司的判断,整体震荡上行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从估值来看,部分上市公司的优势十分明显。

 华宝海外中国成长基金经理周欣指出,当下的香港股市,正发生着势不可挡的深刻“质变”。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资金面的实质性改善。奔涌而出的“南下”资金,给港股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其二是资金主体的投资风格开始发生转变。相对于A 股市场长期以来小盘股溢价的特征,港股市场则呈现大盘股溢价的特点。

 展望后市,周欣更加看重投资标的上市公司在中长期的业绩成长趋势,认为这才是投资组合收益的根本基石。所以在投资中我还是更侧重于基本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等根本性因素,这些才是投资中真正的可控变量

 经历了2017年的上涨后,周欣认为,港股市场在2018年的前景依然乐观,基本面、资金面因素支持港股继续向好,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新的市场预期仍不够充分的板块,比如说房地产、大金融、周期类板块,今年大概率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就具体投资方向而言,周欣比较看好地产、金融、互联网可选消费、教育、环保等行业。

 同样,前海开源基金沪港深投资团队认为,港股市场以中资公司为主,港股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若干中国资产在中国香港交易所挂牌,供全球投资者进行交易。前海开源基金沪港深投资团队认为,港股未来一年仍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趋势。

 首先,中国的资产质量可能正处于拐点,未来将持续改善。2016年之后,随着自上而下的改革政策,以及经济的自我调整,中国的宏观风险开始下降,资产质量开始慢慢改善,港股的估值水平也将随之回升

 其次,全球资金可能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港股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相比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场更有吸引力,全球资金有望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因此,前海开源基金沪港深投资团队表示,港股市场是业绩驱动的市场,企业盈利增长是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因此,行业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成长股,值得长期投资,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另外,处于周期底部的价值股也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此外,银华瑞泰拟任基金经理周可彦认为,2018年港股投资环境大概率还是有利于投资人的,机会在于毕竟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务在中国内地,我国实体经济向好的方向不会变。再者还是有不少行业的港股估值低于A股,如寿险、银行、医药、TMT等行业,强周期行业的估值更是显著低于A股。风险在于港股历史上受欧美市场影响更大些,美国这一轮牛市毕竟持续了很长时间
3969

18-01-23 21:40

0
摘要:中金王汉峰认为,近期港股大涨,除了内地南下资金在港股取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外,海外资金开始真的加配中国可能同样重要,他们大概率是找预期差大、估值依然不贵、对中国宏观代表性强、流动性好的板块来配置。

本文作者为中金分析师王汉锋,原标题为《中金快评:港股大涨,因为又多了一名主力》。

各位:

港股、A股近期在地产、金融及周期等低估值板块带动下气势如虹,特别是港股恒生国企指数,年初至今已经录得近15%的收益。我们快评如下:

2018:乘势而上。
我们近年及最近的观点“2017,峰回路转”,“中国迈向新周期”,“2018,乘势而上”,“周期板块非躁动,而是有基本面支持”“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策略将有超额收益”、“一线地产将见底”、“恒生国企指数将跑赢恒生指数”等之前与共识有较大差异的大判断在逐步兑现。而港股在去年大幅跑赢的情况下,年初至今在全球继续领涨。

港股大涨背后还有更多动因。
不少投资者以为近期港股南下资金是港股大涨的原因。不可否认,内地南下资金在港股取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期我们认为港股大涨可能有同样重要的原因,即,海外资金开始真的加配中国

我们一直强调,港股牛市有四大支柱:估值低中国基本面反转南下资金配置海外资金回归。但直到去年年底之前,我们跟海外投资者交流整体感受是,海外资金配置中国都并非“一心一意”,哪怕那些声称看多中国、高仓中国的海外投资者,他们实际也是满仓消费、医药及科技新经济来看多中国,而并非真的用“正确的姿势”来看多中国。

这也是我们去年年底市场在有些犹豫的时候,我们依然对市场保持乐观、看多金融板块的原因,因为“预期差”依然巨大。

海外资金可能已经开始加配。
年初至今,我们基于EPFR的资金流向数据观察到,海外投资者可能真的开始加大配置中国。我们每周的资金流向监测显示,过去两周海外资金流入香港、中资股的流量是2015年6月份以来最大的两周(见下图),值得投资者重视。

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加配中国,大概率是找预期差大估值依然不贵对中国宏观代表性强流动性好的板块来配置,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及其他周期性板块可能是潜在标的。这也是我们2018年十大预测之七,认为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策略在今年有超额收益的重要原因。

海外资金加配中国,对中国资本账户资金流向、人民币汇率、中国境内的流动性及货币政策等均可能有广泛的影响(参考2018年十大预测之八)。
3969

18-01-23 21:19

0
棋至中盘,诱惑极多,需愈发警惕风险。
3969

18-01-17 21:48

1
所以, 元旦前证监会宣布“H股全流通试点”之后,各路资金必然会盯着这块肥肉。接下来可能会有三路资金杀进来,这类企业股价应该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

首先,H股可流通的股份将猛增上万亿元的规模,本来就很优秀的H股公司,会受到香港本地人的青睐;

其次,一旦实现全流通,很多H股都有机会纳入港股通。内地资金也可以通过港股通的通道,来购买这些H股。

第三,全流通实现之后,更多H股能够被纳入恒生指数、MSCI指数等重要指数,或者提高在指数里的权重。有很多全球机构投资者,是跟踪这些指数“照单抓药”来买股票的,今后自然也会增加对H股的购买力度。

除此之外,H股还有一个潜在利好。今年3月,H股指数的成份股将从40只扩充至50只。业内估计,诸如腾讯这样10年涨了100倍的优质公司,基本肯定也会被纳入H股指数,这家进一步提升这个指数的投资价值

3969

18-01-17 21:42

1
环球老虎财经
来自**发布于2017-09-27 10:14
关注
宝能、安邦熄火后,平安今天举牌了工行H股!

2016年,险资大肆举牌上市公司,掀起一波波炒作狂潮。如今,平安又开始举牌工行H股了。不过,平安同时也在减持工行A股,仿佛是以工行A股股票换价格更低的H股股票。

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高潮迭起,并一度引发万科与宝能的野蛮人之争。2016年年末,证监会主席甚至斥责险资“野蛮人不要变成害人精”。

近期,平安人寿公告称,公司9月22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596.2万股$工商银行(SH 601398 )$ H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工行H股的5%。

一个是宇宙行,一个是保险业的巨无霸,平安举牌工商银行H股总是让人充满遐想,是野蛮人又来了吗?

工商银行H股股本867.94亿,占总股本的24.35%,即使平安人寿达到了工商银行H股举牌线,占总股本的比例也仅有1.22%。考虑到平安还持有总股本1.05%的工商银行A股,持股总比例也仅为2.27%。

工商银行前三大股东是汇金公司、财政部和香港结算代理人公司,共计持股93.61%,想当野蛮人无疑天方夜谭。平安人寿自己也表示,本次举牌主要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完成,公司对工商银行H股股票的投资,严格遵循财务投资的原则。

平安也成了搬砖党
有意思的是,在举牌工商银行H股的同时,平安在悄悄地减持A股股份,工商银行一季报中,平安人寿还持有1.21%的A股股份,到了半年报时,持股比例已经降至1.05%。

截至9月26日,工行A股收报6.07元,以此价格计算,减持的股份价值约34.61亿元。截至9月22日,平安寿险持有工行H股账面余额248亿港元,折合209亿元人民币。

2017年1月-9月,工行H股涨幅达到29.36%,工行A股涨幅达到38.55%。目前,工行A股股价较H股股价溢价24%,很多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将手中A股换成H股。没想到,在北水南下的大潮下,中国平安也成了搬砖党。

在8月举行的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公开表示,上半年中国平安618亿元的净投资收益中,有一半来自股权类投资的分红,而权益类投资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港股通渠道购买的香港股票,约占海外投资的比例为90%。另有一小部分委托给海外大型的经营管理公司,特别是私募股权进行投资。

除了举牌工行H股,近期平安还认购了港股内房股旭辉的股份。2017年7月,旭辉按每股3.5港元向平安投资管理人增发5.45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7.4%。

此前,平安共拥有旭辉控股约2亿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73.67亿股的2.72%。经过此次增持,平安共拥有旭辉控股约7.45亿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的10.12%。

出击权益类市场
在以宝能、安邦为首的险资大肆举牌A股上市公司的时候,平安按兵不动。枪打出头鸟,保监会2016年年末叫停了险资的举牌行为。当这些险资偃旗息鼓时,平安静悄悄地露出了爪牙。

举牌被称为阳光下的资本之战,在国内外资本市场都不陌生。在国外资本市场,举牌更是作为一种长期战略投资手段,受到投资者的推崇。

2015年6月起,宝能系不断买入万科,截至2016年7月19日,宝能系共斥资约451亿元买入万科25.4%的股份,宝能系和前海人寿也因此役一战成名,从籍籍无名的险资企业,变成了响彻A股市场的“资本大鳄”。

宝能还举牌南玻A,并控制公司董事会,导致上市公司管理层集体出走。此外,前海人寿也曾举牌格力电器。以宝能为代表,险资在2016年的资本市场掀起腥风血雨,安邦两度举牌中国建筑,恒大人寿举牌梅雁吉祥快进又快出,一时间,各种举牌概念股琳琅满目。

上述险资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成为媒体的宠儿时,比它们大得多的中国平安一直没有动作,扮演了监管层眼里好学生的角色。

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寿险业不可避免地将逐步迈入低收益时代。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购买寿险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优质资产遍地难寻。寿险公司在资金和资产两端承压,增加权益投资成为提高收益率非常重要的渠道。

所以,在宝能、安邦等险资举牌的手收起来后,平安反倒增加了权益投资比重。根据中国平安中报显示,公司对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优化,增加了权益类投资,减少了固定收益类投资。

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平安权益类投资占比达到20.4%,固定收益类投资下降至73%。权益增持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股票及权益型基金,仓位占比从去年末的8 .4%增至今年6月末的11.8%。其中,中国平安的权益型基金由去年末的300.96亿元,上升到509.84亿元,环比上涨69.4%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