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7年12月M2增速只有8.2%,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18-01-13 20:40 10808次浏览
若无其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1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若无其事

18-01-14 19:26

0
张慎峰:坚持依法从严监管 严打各类债市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称出席论坛时表示,证监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完善债券市场的日常监管和多层次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近期推动地方法院对厦门盛达威、浙江盛齐(音)等七大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做出判决,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
若无其事

18-01-14 18:30

1
x8596t 楼主
2018-01-13 13:33
25423楼
继续374

接着373聊,为什么2018年,银行将越来越不愿意发放购房长期贷款了。

3个原因;

1,银行没钱了,

2017年数据显示;存款净增13.51万亿,贷款净增额;13.53万亿,也就是存进来的钱比借出去的钱还少200亿,银行当然没钱。也就是没钱放贷了。

没钱了,怎么办,银行会采用以下办法;

高息揽储,大家都缺钱,利息高的自然能抢到较多的钱,有了钱,就可以放贷,就可以赚利息了。

2,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收缩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例如,100万半年期贷款,一年可周转2次,100万10年期贷款,10年才能周转一次,

银行原本就缺钱,为了提高资金流行性,银行当然不会愿意发放长期贷款了,而购房贷款是典型的长期贷款,往往长达20-30年,大幅锁住了银行资金流动性。

所以,在2018年资金严重短缺,可能出现超级钱荒的情况下,银行越来越不愿意发放购房贷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果银行越来越不愿意发放房贷,这房价还涨得起来吗,不用脑袋想,用骨头想都知道。

3,越来越多的庞氏借债,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借新债还旧债越来越多。。。为什么

因为庞氏借债的一大特点就是,借钱越多越好,借债期限越长越好;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某人欠银行100万1年期,他再借1个亿50年期,那么这个人这一辈子就不用干活了,每天吃香的喝辣的,还不用担心还本付息的问题。。。

或许30年后,他就死了,还欠银行5千万,但这30年内,该人竟然还是银行最守信用的按期还本付息的优质客户。。。真是莫大的讽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银行借给该人1个亿是要抵押品的,没有合格的抵押品,银行是不会借的。

当今中国,大量的借债,至少60%以上其实都是庞氏借债了,。。或者说是没有合格抵押品的。。。

有网友一定会说,住房贷款不是庞氏借债,是银行的优质贷款。。。

但这只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经过这两年房价大幅上涨,房价已经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了。

例如,北京房子建造成本才3000元平米,可卖价达到10万元平米了,价格高于价值30多倍。

所以,今天银行给北京的购房者贷款,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借债,永远也别想收回贷款了。

为什么?把上面举的那个极端的借一个亿的例子套进来想一下就明白,依托今天的高房价贷款其实已经是庞氏借债。。。

想想看,那个借一个亿的人,如果空手去银行借,当然借不到,如果他拿自己的茅草房去借,是不是借得到呢,如果拿一支郁金香去银行借呢,别说,银行还真的可能会借给他了。

这可是历史事实,当年荷兰的一支好郁金香,真的价值一套别墅呢,尽管今天的人觉得那时的人好像很愚蠢。。。

可现实是,这种愚蠢的事可能正在中国发生,用10年前价值仅仅100万,今天涨到1000万的一套房到银行贷款700万,与当年一支郁金香可在银行借到购买一栋别墅的钱,其实一样愚蠢。

凭一套茅草房借给那人1个亿

凭北京一套1000万的房子借出700万。

二者其实都是庞氏借债,都是愚蠢的,只不过愚蠢程度不同而已,。。。

1,银行没钱了

2,长期房贷锁住银行资金流动性

3,远离实际价值的超高房价。

这3点都已经在2018年出现,据此判断,2018年商业银行将越来越不愿意释放购房贷款,这个预测应该还是靠谱吧。。
若无其事

18-01-14 18:19

0
经济日报谈整顿规范地方债:坚决打消少数地方认为中央会买单幻觉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个别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明股实债,形成隐性债务,隐蔽性高,风险管控难度大。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要坚持“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坚决打消少数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一些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若无其事

18-01-14 16:13

0
·证监会:下周13家企业首发上会·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立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将于1月16日首发上会。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利得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将于1月17日首发上会。
anliu123

18-01-14 15:35

0
下周会来一次诱多的!
darcy88888

18-01-14 14:49

0
18米跳水开始
若无其事

18-01-14 14:48

0
·IPO审核前瞻:下周“提速”,13家公司将上会· 根据安排,接下来的一周将有13家企业上会审核。相比1月份前两周发审会安排的节奏,未来一周审核速度将有明显提升。此次将上会的13家企业中仅湖南盐业业绩出现下滑,其余1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逐年上升趋势。
红脖子交易员

18-01-14 13:08

0
 反正2018肯定没有牛市了 无论宏观面还是基本面 金融去杠杆正在进行时 今年重点是银行  现在唱多的大V很多 呵呵 
若无其事

18-01-14 13:00

0
中融国际信托一信托计划两度延期兑付 涉西南某省融资平台  财联社1月14日讯 , 记者独家从多名中融国际信托投资人处获悉 , “中融—嘉润3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1月11日被二度延期向投资人分配收益。本信托计划原到期日期为2017年12月15日 , 这也是上一次延期发生日。该信托计划为信托贷款项目 , 借款人为西南某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该国资运营也是一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一财)
凤凰竹

18-01-14 12:02

0
M2依然在增长,并且增长幅度超过GDP和收入水平,这就够了
别说什么紧缩,啥时候M2持续同比下跌的时候再说紧缩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