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周整体走势表现弱于港股。全周市场赚钱效应缺失,只有不足2成个股跑赢大盘,大多数个股呈现底部震荡态势。全周两市成交金额保持低迷,一方面和年底资金面有关,另一方面大小非解禁潮和再融资仍旧是个潜在的风险。周五截止收盘两市涨停个股19只,跌停3只,沪深两市总成交额将近3400亿,沪指成交量继续维持缩量态势。
再融资压力的风险不能忽视。笔者注意到,光是上一周,转债发行规模超过110亿,转债发行的节奏令人发指。但是这还不是再融资的全部,配股和增发也悄悄提速。表面上管理层把IPO节奏放缓了,实际上市场融资压力骤增,几乎每周都有几百亿的IPO和再融资的规模,长期以往,对于市场的风险冲击可行而知。今年以来已有15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包括已实施),其中次新股有44家(2016年3月后上市),占比接近三成。在可转债发行逐渐成为主流融资选项的态势下,一些次新股选择撤销定增方案改为可转债方案。进入12月后,包括
大参林 、
钧达股份 、
贵广网络 等在内的多只次新股相继推出可转债发行预案。
多数新股上市就是赤裸裸的融资和套现的。明年1月份再度面临限售股解禁高峰,次新股和创业板的后市不容乐观。长线资金极少关注次新股,大多次新股上市之后就开始长期阴跌这样的恶性循环在A股不断出现,也就成为散户资金的最大绞肉机。海外资金几乎不碰上市之后的次新股,也因此回避了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预计周一大盘延续震荡格局。新三板分层政策明朗,冲击最大的依旧是次新股和创业板。短期市场的重点在于白马股行情能否扩散,双节临近,消费类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热点。长期来看,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重中之重,相关行业会涌现一批跑赢大市的牛股。以上言论纯属个人建议,具体买卖请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