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
1) 嘉能可 2017 年钴产量下滑 3%。 本周嘉能可产量报告披露: 2017 年,嘉能可自有钴资源产量为 27.4 千吨金属钴,同比下降 3%。若包括第三方物料,则嘉能可生产金属钴产量为 30.4 千吨,同比下降 2.6%。对于 2018 年指引产量,考虑到生产环境及运输时滞,实际供应量或将低于指引。
除了刚果手抓矿产能可能造成供给端增量,主力矿山产量预计保持稳定,同时对产能扩张仍不积极, 下一个 3000 吨/年以上的主力矿山
投放预计在 2018 年以后,而万吨以上矿山投产则在 2019 年以后。 另一方面,即使考虑到手抓矿产能弹性,由于钴金属供需预期已被扭转,即
使钴价格小有回落,在新贸易商建立刚果等地区精矿采购渠道前,在产矿山和贸易商也不会因此大幅压低钴金属报价。
2)需求端来看, 18 年三元材料持续放量,钴需求不断攀升: 青岛乾运新建 1 万吨三元材料春节后投产; 沃特玛宣布将全面布局三元电池及储能市场; 奔驰将投资 124 亿美元在全球建 6 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及配套电池;
比亚迪发布纯电动车产品战略, 2018 年推出四款新车,全部切换成三元电池, 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及充电功率。 全球
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逐步加速, 三元电池占比将快速提升,钴需求不断攀升。
综上:供需格局支撑钴价上涨。 当前全球钴供需规模约为 12 万吨,总量较小,数千吨的供需失衡就足以对全球钴市造成较大影响,历史数据显示,大多数供应过剩的年份均对应着价格下跌,若连续出现短缺或紧平衡局面,钴价也将冲高或维持高位。
因此,2018 年钴的供需平衡仍然处于紧张态势,钴价上扬态势仍可延续,钴仍是基本面最确定的品种之一。
三、政策变化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顺利落地,并且超出市场预期,“靴子落地”将带动下游正常排产,采购需求有望快速恢复。板块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估值修复叠加涨价,首选配置钴板块,
四、对523向811转化的担忧:
对于三元电池:镍在其中起增加能量密度的作用,而钴起稳定性的作用。目前部分厂商对811的稳定性仍有疑虑,车企的安全线是根本大事,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短期内大部分车企大概率依然会沿用523型号,短期内不会对钴价形成压力。
五、国内龙头公司:
国内的钴矿的龙头公司主要有
洛阳钼业和
华友钴业,其中洛阳钼业以钴资源为主,华友钴业不仅有钴资源,还是钴产品产能的全球第一。
钴矿:
刚果大型钴矿资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嘉能可、欧亚资源和洛阳钼业等上游巨头手中, 中小型钴矿项目则由中资企业如华友钴业,金川集团, 万宝矿业和中色集团等掌控。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钴产品:
华友钴业:公司目前钴产品产能(折合钴金属量) 达 2.4 万吨,居全球第一。
公司钴产品产能全球第一。 公司 2016 年精炼钴产量(金属量)约 2 万吨,产量居于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的自由港公司(原芬兰 OMG 公司)的两倍。国内方面, 2017 年国内精炼钴产能超过 1 万吨的仅有华友钴业、
格林美和金川集团三家,其中华友钴业产能 2.4 万吨,龙头地位稳固。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两个公司的收入构成:
华友钴业: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洛阳钼业: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图为17年中报与16年年报对比,两家公司在2017年 铜钴产品收入占比显著提高,毛利率显著提高。
综上:
2018 年钴的供需平衡仍然处于紧张态势,钴价上扬态势仍可延续,钴仍是基本面最确定的品种之一。未来依然首先看好拥有固资源的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华友钴业的故产能也利于未来毛利率的提升。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