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人生低谷 试问:我的红旗到底还能扛多久?

17-12-20 13:57 21693次浏览
程度不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因为负责 所以配资 因为方大炭素 因为中科信息 因为赣锋锂业

现在身心疲惫 8、9、10、11、12五个月来亏损300万元,负债50万元 操作资金配资账户30万元
资金管理 仓位控制 还能坚持多久
如果没有好的操作 必定是没有前途的
很累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24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程度不同

18-03-04 13:07

1
目前,全球在抢钴!

苹果并不是第一家寻求稳定钴资源供应的国际巨头,大众、宝马等各大车企近年来也纷纷涉及钴资源端以保证材料供应。大众表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一个长期的供应合同保障,从而避免材料出现短缺。2017年12月初大众已邀请钴原料生产商到沃尔夫堡总部展开会谈。宝马也正与钴等电池原材料供应商们举行会谈。沃特玛宣布将全面布局三元电池及储能市场; 奔驰将投资 124 亿美元在全球建 6 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及配套电池;比亚迪发布纯电动车产品战略, 2018 年推出四款新车,全部切换成三元电池, 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及充电功率。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逐步加速, 三元电池占比将快速提升,钴需求不断攀升!
程度不同

18-03-04 13:06

0
根据上文报道,提炼关键几点:
1、其中预计至 2020 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将保持 30%以上增长;
2、嘉能可 2017 年钴产量下滑 3%,龙头老大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
3、需求方:沃特玛宣布将全面布局三元电池及储能市场; 奔驰将投资 124 亿美元在全球建 6 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及配套电池;比亚迪发布纯电动车产品战略, 2018 年推出四款新车,全部切换成三元电池, 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及充电功率。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逐步加速, 三元电池占比将快速提升,钴需求不断攀升。
4、华友钴业:公司目前钴产品产能(折合钴金属量) 达 2.4 万吨,居全球第一。
程度不同

18-03-04 13:05

1
供需:

1) 嘉能可 2017 年钴产量下滑 3%。 本周嘉能可产量报告披露: 2017 年,嘉能可自有钴资源产量为 27.4 千吨金属钴,同比下降 3%。若包括第三方物料,则嘉能可生产金属钴产量为 30.4 千吨,同比下降 2.6%。对于 2018 年指引产量,考虑到生产环境及运输时滞,实际供应量或将低于指引。

除了刚果手抓矿产能可能造成供给端增量,主力矿山产量预计保持稳定,同时对产能扩张仍不积极, 下一个 3000 吨/年以上的主力矿山

投放预计在 2018 年以后,而万吨以上矿山投产则在 2019 年以后。 另一方面,即使考虑到手抓矿产能弹性,由于钴金属供需预期已被扭转,即

使钴价格小有回落,在新贸易商建立刚果等地区精矿采购渠道前,在产矿山和贸易商也不会因此大幅压低钴金属报价。

2)需求端来看, 18 年三元材料持续放量,钴需求不断攀升: 青岛乾运新建 1 万吨三元材料春节后投产; 沃特玛宣布将全面布局三元电池及储能市场; 奔驰将投资 124 亿美元在全球建 6 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及配套电池;比亚迪发布纯电动车产品战略, 2018 年推出四款新车,全部切换成三元电池, 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及充电功率。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逐步加速, 三元电池占比将快速提升,钴需求不断攀升。

综上:供需格局支撑钴价上涨。 当前全球钴供需规模约为 12 万吨,总量较小,数千吨的供需失衡就足以对全球钴市造成较大影响,历史数据显示,大多数供应过剩的年份均对应着价格下跌,若连续出现短缺或紧平衡局面,钴价也将冲高或维持高位。

因此,2018 年钴的供需平衡仍然处于紧张态势,钴价上扬态势仍可延续,钴仍是基本面最确定的品种之一。

三、政策变化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顺利落地,并且超出市场预期,“靴子落地”将带动下游正常排产,采购需求有望快速恢复。板块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估值修复叠加涨价,首选配置钴板块,

四、对523向811转化的担忧:

对于三元电池:镍在其中起增加能量密度的作用,而钴起稳定性的作用。目前部分厂商对811的稳定性仍有疑虑,车企的安全线是根本大事,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短期内大部分车企大概率依然会沿用523型号,短期内不会对钴价形成压力。

五、国内龙头公司:

国内的钴矿的龙头公司主要有洛阳钼业华友钴业,其中洛阳钼业以钴资源为主,华友钴业不仅有钴资源,还是钴产品产能的全球第一。

钴矿:

刚果大型钴矿资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嘉能可、欧亚资源和洛阳钼业等上游巨头手中, 中小型钴矿项目则由中资企业如华友钴业,金川集团, 万宝矿业和中色集团等掌控。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钴产品:

华友钴业:公司目前钴产品产能(折合钴金属量) 达 2.4 万吨,居全球第一。

公司钴产品产能全球第一。 公司 2016 年精炼钴产量(金属量)约 2 万吨,产量居于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的自由港公司(原芬兰 OMG 公司)的两倍。国内方面, 2017 年国内精炼钴产能超过 1 万吨的仅有华友钴业、格林美和金川集团三家,其中华友钴业产能 2.4 万吨,龙头地位稳固。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两个公司的收入构成:

华友钴业: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洛阳钼业: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图为17年中报与16年年报对比,两家公司在2017年 铜钴产品收入占比显著提高,毛利率显著提高。

综上:

2018 年钴的供需平衡仍然处于紧张态势,钴价上扬态势仍可延续,钴仍是基本面最确定的品种之一。未来依然首先看好拥有固资源的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华友钴业的故产能也利于未来毛利率的提升。收起
程度不同

18-03-04 13:04

0
钴产业及重点公司分析(一) 原创 摩尔金融

文|畏匡

一、行业发展:

据高工锂电, 2017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实现 44.5GWh, 同比增长 44%,其中三元动力电池比例继续提升,由 2016年的 24%上升至2017年的 48%。和工信部1月份公布的新车申报中搭载三元电池的车型占比达35%互相印证。

未来空间:

动力电池:预计 2020 年中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 94.5Gwh,较 2016 年翻三番, CAGR 为 33.2%,其中三元电池需求量71.6GWh,占比75.7%,三元电池年复合增长率达49.7%。

三元正极材料:其中预计至 2020 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将保持 30%以上增长。 预计 2020 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 21.8 万吨,产值超过 300 亿元,在四种正极材料中占比最高。

钴:钴消费增量增长依赖电池材料占比提升。 根据 CRU 数据, 2011 年全球钴消费结构中电池材料占比仅为 30%,而 2016 年该比例提升至 49%,成为钴下游消费中占比最高的部分。

二、产业链供需和产销:

产销:

1、2月9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国内汽车销量281万辆,同比增长11.59%。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开门红,共销售3.85万辆,同比增长4.3倍。

原因:1、去年1月新能源销量较低;2、一部分企业为了应对四五月份的退补开始提前的抢桩,预计该趋势将延续整个一季度,汇总龙头分校车型销量,预估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超越10万辆,同比去年销量至少**。

关注节点:一季报。

2、产业链价格:电池材料企业开始主动降价抢占市场份额;

政策缓冲期和抢装效应导致 1 月乘用车电池价格跌幅不明显,但预计进入 2 月商用车订单逐步落地后,中游降价幅度能逐步明确,利空电池厂商。

长期看,预计全年动力锂电均价将下降 20%~25% ,电芯环节通过技术提升和材料改善能降本 10%,隔膜环节确定性降价 20%~25%,此外碳酸锂价格全年有望回落至 13 万元/吨附近(现价15万元,降幅13%左右), 而成本端占比最高的正极材料因受到高位资源品价格支撑,很难压缩。

重点:电池厂商降价抢占份额,但上游厂商受需求旺盛、资源价格支撑等相对坚挺。
程度不同

18-03-04 12:27

1
钴”市大牛来啦!“妖钴”凶猛 黄金巨头都要“改行”
BMO资本市场在佛罗里达州举办的第27届年度全球金属和矿业大会上,连世界黄金协会主席David Harquail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黄金已死、妖钴当立”的观点:
当下,黄金市场是如此无聊昏昏欲睡,根本无人问津。今年是我第一次连参会日程都没排满。
虽然今年大会出席人数创历史记录,但会上的人都对钴趋之若鹜,只为了钴而来。
Harquail指出,市场表现如此可怜,以至于成规模的贵金属基金都难觅踪迹。在他看来,真正的大钱都流向了投资钴和锂行业、乘上新能源风口的综合性基金。
黄金生产商Agnico Eagle矿业公司CEO Sean Boyd在会上称,在接到多次客户和股东咨询之后,公司决定“改行”,重启加拿大境内长期封存的钴矿开发。另外两家黄金生产巨头Barrick和Newmont也在会上称,需要考虑吸引更多非专业投资者的可能性。
大会主办方BMO资本市场的前任全球矿业联合主管Egizio Bianchini,甚至已于去年离职,跳槽到温哥华一家钴矿厂家Ivanhoe Mines任副主席。
金属市场的新时代已经拉开帷幕。上周日我们办了一场电池材料的101介绍会,就有400多人到场参加。
30636310

18-03-02 20:34

1
楼主,晚上好!最近看到新闻里说摩根士丹利公司看空锂,你怎么看?
程度不同

18-03-02 20:13

1
嘉能可作为全球钴市场典型的卡特尔价格领袖(产量全球占比30%,加上贸易量更大,未来还有30%的产量增量),他的最优策略就是高价控量,其他厂商的最优策略就是乐得跟随。

第一,过快、过猛放量对谁都不好,嘉能可是目前供应格局最大受益者,他不会自己砸自己盘子;

第二,katanga矿铜品位3.66%,15万吨、30万吨的湿法阴极铜盈利能力会很强,现金流会很好,嘉能可在铜价拐点上行期间释放产量确实可以理解,但正因为铜盈利已经很强劲,他没有必要过快释放钴销量回收投资,他有销量控制的资本;

第三,战略上看,katanga是嘉能可的重量级钴矿,他提前宣示自己的供应能力,能够形成有效的长期战略威慑,建立中长期进入壁垒,新进入者进入钴这个行业要掂量掂量嘉能可的碾压式的供应能力,降低其投资的风险收益比,就像Chipleader在All in之后总能屏蔽掉一些摇摆不定的player;

第四,从战术上看,销量控制是嘉能可的拿手套路,2014年以后只披露产量不披露销量就是明证,我们认为,即使katanga出产量,嘉能可谋求高价控量、长单直供,不影响现货体系定价是大概率
静雨118

18-03-02 19:49

1
你这个计算问题太大了,量不变,销售成本和制造成本不变,收入增加百分之一,利润不应该也增加百分之一嘛。[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春夏秋冬

18-03-02 19:44

0
涨的时候不要头脑过热
程度不同

18-03-02 19:07

1
发表于 2018-03-02 16:09:01 股吧网页版V认证举报华友钴业股权价值分析(详尽修正版)我们以华友钴业2017年前三季度财务比率数据来测算,净利润11亿,收入61亿,销售净利率18%,收入/净利润=5.5,即单纯由价格上升造成的收入增加(制造成本费用与量相关,与价格无关)每增加1%,其净利润将增加5.55%。
2018年前两个月,本为行业淡季,钴价环比已上涨23%,同比上涨120%!我们假定2018年钴价的平均增速每3个月增速30%,则全年钴价增幅为(1.3的4次方-1),即186%!

我们假定华友18年实现50%的矿石自给率,50%的外部采购(自采购至加工销售,周期3个月,期间价格上升30%),钴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为73%,那么,2018年华友的收入增幅为·73%*50%*186%+73%*50*30%·*5.5=434%,即2018年净利润相对2017年增幅应为434%。

根据华友预告,2017年净利润17.75亿(取上下限的中位数),则2018年净利润为94.79亿,每股收益15.8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