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情绪作手的基本面学记录

17-12-21 11:16 2319次浏览
主流切换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是一个股票的情绪作手,从未放弃过市场情绪波动获利的手法,今后短时间内也不会放弃。

在这里开一个基本面学记录,实在是因为近期市场太过沉闷,情绪波动小,持续性差。经常自己盘中也无聊了起来,职业玩家,没有人督促,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中。

这里做一个基本面学记录,是因为近期发现,其实追涨顺应市场情绪择强即可,但是对于题材的理解最好还是有基本面的支撑。加之现在zjh是要把市场的大幅涨跌给抑制住,那么做题材如果不顺应基本面的趋势,一旦被停牌,风险不可控。但如果基本面方向对了,那么自然会好很多。

现每个交易日至少认真阅读5篇研报,1篇深度研究报告、1篇宏观和3篇其他报告,并择其核心的部分和自己思考记录在本帖中。
定一个小目标,先坚持到过年。
欢迎各位来此交流指点。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主流切换师

17-12-29 00:03

0
新能源客车
1.17年2月的规划,地级市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比例2020年到35%。
2016年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0%,按理说,这个目标应该可以轻松达到。

但是,就地区而言,目前仅仅是华北、华南和华中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较高。且都已经到了40左右%。
而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客车渗透率均未达到20%。
同时由于政策上对于发达地区的标准也在提高,福建陕西等地2020年要实现全省电动化。
所以即使是渗透率较高大的地区也依然还有空间。
未来增长的空间体现在这里。

2.而新能源客车除了公交车、还有新能源座位客车,座位客车的运营成本较低,较普通客车节约40%以上的运营成本,所以市场有自发的更换需求。

3.今年补贴下滑导致了16年透支了今年上半年的需求,所以下半年开始恢复。预期2018年开始将开始恢复,但不会像之前15、16年那种爆发式增长了。

4.目前格局上,前十达到了80%。
以后也将是行业整合,向龙头集中。
补贴减少,倒逼弱势企业退出,
预期龙头还是继续强势。 

结论:
龙头宇通客车市值大、金龙汽车的市值其实比安凯还小。
相较安凯的业绩,安凯基本是用股性在炒而已。
纯情绪炒作,找基本面的理由还是想多了。明天择机走人。
happysky666

17-12-27 22:54

0
我最近也在关注厦门国贸。兄,能不能说一下它的基本面?[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主流切换师

17-12-27 22:01

0
2017.12.27

基本面记录暂停一天。
目前市场情绪好,贵州燃气停牌,当务之急是在情绪点中找出下一个情绪爆发点来。
研报继续看,后续一起发。
主流切换师

17-12-26 23:53

0
2017.12.26

2018市场风格:价值龙头携手成长龙头-海通证券 12.19
申万宏源2018宏观经济报告-17.12.22

其实看了那么多宏观分析报告,基本上看法都差不多。
一方面是明年中国的重点仍旧是防风险。
经济增长点上还是智能制造、国企改革、城市化和一带一路那么几个。
其实真正的看点还是智能制造上。

稍微有些意思的是,海通证券从数据上分析了2016年蓝筹大涨的原因,从利润增长的角度看,创业板是-20%,而蓝筹还是稳健的10%左右。
并且 蓝筹和小盘的利润增长率之差的历史数据曲线 和 大盘及创小板的相对走势 的相关性非常好。
所以蓝筹的2016年,是估值修复,风格转换导致的资金自发性选择。

而2018年,蓝筹估值修复后还要上行,其实从估值上讲已经较难,而且创业板利润率也会有所回升。
所以从2018年开始,各行业成长龙头的走势应该会出一些不错的投资机会。

但是蓝筹标的所代表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中,所以部分二线蓝筹,可能还有高度打出来。

2018可能是蓝筹和小票都发力的时候。蓝筹拉二线,则不会那么吸金,小票随着利润的好转,可能在优质行业中走出短线暴利的龙头品种。
主流切换师

17-12-26 22:32

0
@青松溪流 不好意思,现在要看的报告排满了日程,如果后面有空闲了再细致分析。
不过此标的目前来看跌幅并不大,随着资源那一波涨过,这一波下跌其实也并没有相对于整个盘面超跌。
所以未必是基本面出问题了,也许只是风口不在。
青松溪流

17-12-26 00:11

0
@楼主,给你布置一个作业。
请分析厦门国贸的基本面,从基本面找出问题来解释股价下跌的原因
主流切换师

17-12-25 23:53

0
12.25

半导体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中银国际 12.22
这是半导体行业报告中看到最为详细的一篇,很多都是技术上的东西,我很喜欢。
事实上,目前对于半导体整个行业的景气度,看了不少报告之后,基本上观点都是一致的,整个行业直到2020年,都是能够清晰的看到处于景气的周期的。
所以后面的关键在于我国的半导体技术突破到哪种程度和相关公司的业绩变现能力。
一旦能够实现,那么相关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就要向行业的天花板看齐。

所以这里也就不去做文章的摘录了,直接谈个人的思考。
看了很多半导体技术的东西,其实我国的半导体设备在研究上落后市场1~2代,顶尖的公司如北方华创能够落后1代国际水平,在14nm级别的制程上进行验证。(国际水平已经是10nm的验证,14nm的量产级别)
而从生产线上来看,我国落后国际顶尖的水平3~4代。 未来3年的扩产计划中,大概会把差距缩到两代左右。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实近期的芯片标的估值都不算便宜了,行业的景气度摆在这里,除非个股标的出问题,否则向下大幅度杀跌空间是有限的。关键是未来的投资上,如何动手。
基本面趋势投资的关键在于消息驱动的基本面发生持续改变。那么在这个以国产替代为主要驱动的行业里,最为关键的就是技术,而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技术上的龙头企业。
目前来看,各大研报都在推的是北方华创,且北方华创也确实做出了东西,技术在国内也领先,在往国际龙头的技术靠拢,虽然目前pe不低,但是其代表的是一个想象的空间。后续对于半导体板块的龙头企业进行稍微细致一点的研究,筛选技术上的龙头企业细看。
这个板块的龙头,其实业绩根本不要紧,只要有技术,行业空间摆在这里,就会低估;没技术,就会成为一场闹剧。
只是作为普通投资者,要能够参与到龙头企业的价值增长的过程,因为没有调研,也无法第一时间知道其技术进展,这样去投资的难度是很高的。
目前偏向于还是采取看好行业空间后进行短线板块投资的思路,技术龙头拿不到,也可以选取补涨的人气龙头参与。
主流切换师

17-12-25 10:08

0
12.22

周末主要看了几篇芯片的研报,昨天码字到凌晨,写完后竟然发不出来,淘股吧竟然不可以凌晨发布内容。。。醉了,因为直接在网页上写的,也没有保存,今天凭记忆先补上周末的。

半导体专题研究1-硅片  东吴证券 
1.半导体行业目前的供需失衡,需求远高于供给,并且未来1~2年内有望持续。
原因是:
a.需求层面上,一方面下游需求产业有AI、汽车电子、5g、物联网等。任何一个要电子化、智能化的产业都离不开芯片。
一方面需求方所需要的半导体技术含量提高,硅片上的典型就是未来12寸大硅片需求暴增,且我国现在尚未打通最核心的技术环节。
这说明了需求上,一方面需求未来会持续增加,一方面行业门槛还在逐渐提高,非有钱就可以介入。
b.供给层面上,一方面是半导体生产企业的投资成本极高,硅片每1w片,所需投资为24亿,考验投资能力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一方面还需要投资企业金融和运营的实力强。
另一方面,投资建厂后,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投产,所以缺口短期根本上无法修复。

由于下游产业的技术发展较为平滑,行业推进速度较快,那么芯片的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应该是长期的现象,反应到价格上就是价格暴涨。
今年硅片已经从75美元/片上涨到了120美元/片。

2.海外硅片企业垄断整个市场,我国的半导体行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硅片为例,前十大公司(无一家中国)的市占率达92%,而国内企业总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为2%,还全是技术要求较低的封测环节。
未来国产化是我国未来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方向。

3.在硅片生产的技术上,我国已经开始在核心环节有所突破,未来芯片可能会从硅片上走出国产化的第一步。

个人思考:
优势
1. 芯片的下游需求其实是极其确定的,未来能够看得到朝气的行业都是芯片的下游需求,而芯片的发展是最有确定性的。
2. 当中国在思考国产替代的时候,其实是可能会走出类似于京东方这样的,在政府支持下,用产能和价格压垮竞争对手的标的出来。
中国制造,未来的空间,在技术劣势的情况下。可能我国会走此套路。
没技术没关系,我们有政府背书,先上产能,品质只要不比国外差太多,我们就可以用价格战压垮他们。
3. 其实从芯片的下游来看,都是未来世界性反战的胜负手产业,是和平时代的核武器,从政府的层面考虑,未来这将是不得不突破的方向,不然就会受制于人,所以国家方面的力度其实可想而知是很大的。

疑点
1. 为什么未来半导体需求如此旺盛,我国要实现国产化,但国外垄断市场的十大企业却不扩产?这个是我最不明白的。
2. 技术上难点有多大?从技术上逐步追赶是否可行?
3. 芯片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题材炒作的阶段,也就是技术还未真正成型,暂时看不清产业未来成型的业绩的阶段。但目前看,未来的确定性较强。
但是芯片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今年半导体周期回暖的过程中,芯片的价格是实实在在涨高了,那么芯片企业今年的业绩应当会有所好转,所以这个角度上,芯片也有些许的业绩支撑。
YiNianN倍

17-12-23 14:04

0
你让我想起一个我欣赏的男生,加油
主流切换师

17-12-21 15:29

0
2017.12.21
第一天,先从宏观报告开始看,每天摘取一些能引起自己思考的部分,进行总结和思考。

破旧立新-宏观、海通、姜超

摘录:
1.地产、汽车需求见顶
从有效需求人口的角度考察,2010年以前我国每年新增3000万有效人口,包括1000万年轻人和2000万农村进城人口,他们需要1500万套住房和3000万辆汽车。而在2010年以后,我国每年新增有效人口不足2000万,理论上每年1000万套住房和2000万辆汽车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到2026年以后,如果城市化也进入尾声,那么房地产和汽车两大产业都将只剩下折旧更新的需求。按照4亿套(辆)的存量,假定房地产和汽车的折旧率分别是2%和7%,那么成熟时期房地产和汽车的年度需求分别在800万套和3000万辆,而2017年的中国房地产销量将达到1900万套,汽车产量将达到3000万辆,这两大需求应该都到了历史顶部区域。

2.居民消费转型升级
经济活动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人口结构会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向。过去中国的15-59岁年轻人口在持续增加,年轻人主要需求是房子和汽车,这就是工业化的时代。而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开始下降,而老年人数量开始增加、同时在放开二胎以后小孩的数量也开始回升。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房子、汽车,而是更好的汽车、房子和手机,这就是消费升级;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养老,小孩需要更多的教育,这些都是服务需求,这就是消费转型。
从全国分区域各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上看,各省的共性多于个性,普遍表现为食品和衣着类消费支出增速放缓,而新兴消费支出如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类支出增速加快。而展望未来,随着地产、汽车销量的见顶,城镇居民住行相关支出增速也有望回落。

3.关于资本市场的转型
在工业化的时代,我们只需要不停生产更多的房子、汽车、家电,而与之相应,只要通过银行不停给企业提供贷款就行了,以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可以完美配合工业化的发展。
而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最核心的是医生和护士,这属于人力资本。而年轻人需要更好的汽车,这属于创新。而人力资本和创新,更多体现为无形资产和轻资产,缺乏抵押品、靠银行没法放贷,只能靠资本市场来提供融资。

同时居民、地方政府的举债能力已经接近上限,未来要想从银行继续融资,难度很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债务问题,核心是要改变中国的金融市场融资结构。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时代向服务和创新时代的转型,必然要求融资结构从银行债务融资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因为银行融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帮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只有资本市场可以帮助服务和创新企业成长,君不见谷歌、腾讯等创新企业都是资本市场培育的。此外,资本市场可以帮助居民财富增值,而银行贷款则是加重了居民的长期债务负担。而十九大会议也明确指出,未来金融市场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4.总杠杆还在继续上升,未来关键在于去杠杆
首先,总结过去3年的政策,其中去产能政策是约束制造业投资,控制企业杠杆。但降成本是在刺激基建投资,增加政府杠杆,而去库存是在刺激地产投资,增加居民杠杆,因而整体来看需求刺激依然强于供给收缩,而经济的总杠杆率还在继续上升。
研究美国的历史数据,关于货币和经济的关系其实很有意思。最初美国的货币增速和经济增速显著正相关,在中国的过去也是这样一个规律,貌似钱越多经济增长就会越快,这就会给人一个假象,好像只要钱多经济就能变好。所以我们还曾经在09年写过一个报告,名字就是“信贷决定论”,认为只要有钱,经济就能增长,果真如此吗?其实并非如此,至少从美国的历史数据来看,货币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弱,甚至在2000年以后,美国的货币和经济走势出现了完美的负相关,你可以理解为货币增速越低,经济反而更好!

5.过去货币超发,追逐泡沫投机
在过去的10年,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不在资本市场,而在于房地产,只要买了房的人就是人生赢家。而且貌似无论大家买的是市区的老破小,还是郊区的远大新,无论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最终房价都大涨了,都是人生赢家。也就是关键不在于买什么房,而在于有没有买房,这是人生赢家的分水岭。为什么买房会成为人生赢家?核心原因在于货币贬值。由于货币的年化增速接近20%,远超经济增速,导致货币到手就大幅贬值。所以大家投资的核心逻辑,不在于资产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货币的贬值。所以大家在努力寻找一切能够抵御货币贬值的资产,房地产、外汇乃至黄金等。
但如果M2增速在个位数变成常态,货币基金利率稳定在4%左右,货币不再超发,我们的投资理念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年人民币的突然升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利率持续高企,这意味着收缩货币以后贬值预期开始改善,货币贬值不再是大家投资的主要逻辑,而大家要关注每一类资产本身的价值,而不是简单追逐泡沫

核心点:
1.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做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做质量的时候将会到来。趋势是高端汽车、高端房产、文娱和高科技创新产品。
2.资本市场上靠债务融资的方式也将达到上限,未来将更倾向于资本市场融资。
3.只要是刺激消费的方式,其实都会增加居民的杠杆,目前我国杠杆率已经很高,现在开始的基调是去杠杆。供给侧的改革将始终是主旋律。
4.货币超发引起了房市和股市的泡沫投机行为。未来趋势将是m2速率降低,业绩为王。

个人看法:
1.随着m2的减少,热钱也会减少,短线市场的生存难度未必会在明年触底反弹,未来仅仅参与情绪炒作可能难度会波动增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和机构共舞,如何在机构票上进行价值投机是要仔细研究的。
但是行情来了,短线的暴利空间将依然存在。
2.未来趋势上,各行各业要调结构,融资方式也要调结构,大鱼吃小鱼应该会发生在各行各业中、龙头企业应当在相当程度上受益。这并非是zjh的喜好,以大为美应该会普遍存在。
3.选票方向上,多往消费升级的方向上看。
4.短线依旧可行,但是要重精神不重模式。情绪到了,强的品种都可以参与,同时,多参与优质品种的主升浪价值投机。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