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的廖国沛近日也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认定操纵15只个股,“没一罚二”,罚没8150万元。
廖国沛疑似著名游资“佛山无影脚”,曾化名“李奥”接受媒体采访,而“李奥”读音与“廖”高度相似。据广州日报2014年的报道,李奥以10多万元本钱入市,职业炒股16年,身家数亿,堪称佛山游资第一人。常年盘踞在佛山龙虎榜榜首,以资金量巨大和选股准确率高而闻名业界,每月的股票成交金额逾十亿元,广深两地都很难找到体量如此巨大的游资。
“他的操作手法很奇特,看准一只股票后通常斥资几千万元,持股几日后就抛出,准确率极高。”有股民曾如此表示。
从证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也呈现这一特征。处罚书显示,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控制使用账户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通过大额封涨停、虚假申报并封涨停、盘中拉抬并封涨停等方式,影响“桐君阁”等15只股票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这些个股包括:中钢天源(
002057,诊股)、安妮股份(
002235,诊股)、美好集团、日机密封(
300470,诊股)、天玑科技(
300245,诊股)、模塑科技(
000700,诊股)、八一钢铁(
600581,诊股)、亚夏汽车(
002607,诊股)、通程控股(
000419,诊股)、日发精机(
002520,诊股)、
*ST建峰 、贵糖股份(
000833,诊股)、横店东磁(
002056,诊股)、金字火腿(
002515,诊股)、桐君阁。
1中钢天源
2015年10月21日,以涨停价17.56元买入成交500万股,占同期市场成交量的65.98%。
次日全部卖出,成交均价19.32元,获利815万元。
2安妮股份
2014年5月8日,以涨停价16.62元买入400万股,占同期市场成交量的36.72%。
次日全部卖出,成交均价16.76元,获利9.38万元。
3美好集团
2014年10月28日,以涨停价2.78元买入1898万股,占同期市场成交量的100%。
次日卖出503.26万股,成交均价2.87元,获利37.44万元。
……
在这15只股票当中,基本上都是以涨停板追入,然后次日卖出,其中12股获利,3股亏损(不得不说,这个命中率还算可以的)。获利最高的个股是2015年8月26日涨停价买入的金字火腿,次日卖出赚572.67万元;2015年8月20日涨停价买入的横店东磁,则亏损了633.19万元。
在听证中,廖国沛及其代理人提出:
第一,关于违法事实的认定。首先,其涉案15只股票的交易是因看好股票投资价值,没有主观故意操纵;其次,涉案15只股票中短期趋势都是上升的,其只是顺势而为的正常交易,不会影响交易量,当时市场处于正常水平,不能仅用股票涨跌幅、市场偏离指数等数据认定其交易行为属于操纵市场;再次,其交易与操纵有明显区别,涉案交易是在其他投资者拉涨停后,以涨停价买入,购入股票时涉案股票已经涨停,股票涨停与其交易行为无因果关系,而且当天交易无反向卖出,也无大量撤单,反而是大量买入,证明其真实成交意图。
第二,关于违法所得计算。其交易的股票中部分亏损,请求盈亏相抵。
第三,关于处罚幅度。首先,其积极主动配合调查相关控制账户,有效节约调查成本,并立刻停止类似交易,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其次,其为初犯,本案发生系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最后,其操作时间短、手法单一,涉及操纵股票数相对同期同类案件较少,情节相对轻微。因此,请求将处罚幅度调减为没一罚一。
证监会认为:
第一,关于违法事实的认定。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通过大额封涨停,以涨停价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并封涨停等方式,在涨停价位大量买入,影响股票收盘价格和交易量,于次日反向卖出获利,违法事实清楚。涉案15只股票封单量高、封单次数多、虚假申报比例高,具有欺诈性。因此,对于其关于违法事实认定的申辩理由不予采纳。
第二,关于违法所得计算。本案中,廖国沛共操纵多只股票,每次操纵均具有独立性,故对其违法所得也应独立计算。因此对于其关于违法所得计算的申辩理由不予采纳。
第三,关于处罚幅度,证临会对其关于处罚幅度的申辩理由部分采纳,将罚款金额作出相应调整。
最终证监会作出“没一罚二”的处罚决定,没收廖国沛违法所得271.65万元,并处以543.30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