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活出伟大,必须自以为是
搜狐文化05-0121:13 ·1·
有人请庄子收他为徒,庄子问,为何要拜我为师?
来人回答,因为您的思想是伟大的,是深邃的,是真理,是“是”的,不是“非”的,人人都该奉行。
庄子摇头道:哪里有什么是非。你内心有没有坚定的信念?
来人回答,当然有。
庄子说,我说乌龟能飞,你信吗?
来人回答,打死我都不信。
庄子说,你看,如果我和你争执乌龟能飞,你不信,但我信。假如你辩论赢了我,就是我错了吗?也许是你错了。也许是咱俩都错了。你若让一个人过来评判,他若赞成我,怎么能公正;他若赞成你,又怎么能公正?所以这个世界连外在的是非公正都搞不清,你还要学这个搞不清的东西做什么?
来人被庄子说的目瞪口呆,许久才问,那我该怎么办?
庄子说,坚持你自己的见解。
来人说,但人由于学识和眼界的不同,其见解就有深浅的不同。
庄子说,笨蛋,每个人的见解都是一种偏见。既然是偏见,就没有对错之分,你只要坚信它,使其能为你自己创造价值,它就是最好的。人,必须要对内心的见解自以为是,惟有自以为是,才可内心强大。
·2·
当初,孔子周游列国,各个国王接见孔子。才几句话,国王们就发现孔子的思想是水中捞月,不切实际的梦幻。
有国王对孔子说,“这都什么时代了,你怎么还死抱着几百年前的东西不放?”
孔子说,只要咱们克己复礼,回到从前,就能止息干戈,清平世界即在眼前。
还有国王对孔子说,俺现在过的挺好的,从前还受周王管辖,现在自立为王,自由自在。你凭什么让我回到被人管辖的日子?
孔子说,你这想法不对,到处是战乱,就因为你们这些人有这种想法。如果有个天下共主,有话好好说,世界和平,这该多好。
这位国王撇着嘴,问孔子,你信你说的话吗?
孔子说,当然信,坚信不疑。
在周游了无数国家,贩卖自己过时的思想后,备受冷淡的孔子仍是激情四射。有弟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对他说,老师,有人说您是丧家狗。
孔子大惑不解,我怎么就是丧家狗了呢?我有精神家园啊,它就在我心里。
又有弟子偷偷对他说,有人说您太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的见解是好的。
孔子大笑,我的见解就是好的,我当然要自以为是啊。
无数人讥讽孔子不合时宜,无数人抨击孔子缘木求鱼,但孔子初心不改,一往无前。正是这种坚持,使他开创了儒家学派,成为儒家祖师爷。
·3·
王阳明创建心学后,有人信有人不信,于是有人称赞,有人诋毁,而且诋毁的人越来越多。
王阳明问他的弟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弟子们异口同声道,他们羡慕嫉妒恨。
王阳明摇头道,不是这样。我初创心学时,内心还不是太自信,所以和人讲学总有点讨好别人意思。近几年来,经历了很多事,我越发坚信心的力量可以改天换地,有时候为了宣扬这种自信,会口无遮拦,偏激固执。所以在别人眼里就成了自以为是的模样。人都不喜欢别人狂傲,自以为是,自然攻击我的人就多了起来。
有人曾不无感叹地对王阳明说:“古人青史留名,有的以文章,有的以政治手腕,有的以气节,有的以盖世功勋,而您四者兼备,如果把您的讲学去掉,就是全人了。”
王阳明问道:“为何把我的讲学去掉,才是全人?”
人回答,“你太固执,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的见解是好的,讨人厌。”
王阳明笑道:“那我情愿只从事讲学一项,其他四项全废除。我坚信,我也是完人。”
·4·
无论你坚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你都会离开这个人世。但如果你坚信自己的信条,你的人生就不会过的那么无味。不仅仅是你感觉有滋有味,后来人也会为你高唱赞歌。我们总能在历史上见到一些当时被“千夫所指”的人,他们不被认可,不被理解,昂着自以为是的头颅,看向光明的阳光。
他们一直在坚信内心的东西,坚信到偏执的境地,给人“冥顽不灵”、“自高自大”的印象。但时光流逝下,他们终于成为英雄。比如孔子、王阳明、张居正、曾国藩。
别人的经验、真理,不一定适合我们。最佳途径就是我们坚信自己心中的力量,这样的见解也许在许多人眼中过于浅薄,过于迂腐。但你只要坚持,尤其是自以为是的坚信,最终的结果除了内心强大外,没有别的路。
很多人的自以为是,不会开花结果,一是少了坚持,二是笃信不够,别人的三言两语或是长篇大论,立即让你的自以为是转向,奔进别人的轨道。
人皆有自己的见解,纵然你读的书很少,见识也不宽广,可只要你认准一个理儿,对这个理儿矢志不移地自以为是下去,你终会内心强大,成就最伟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