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7年5月以来我的 7次市场趋势判断

17-11-20 09:48 4421次浏览
实证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7年5月以来我的市场趋势判断

陆家嘴 几个主要金融群与科大校友群,共 7次判断大盘重要节点,均判断正确。

下面是有关微信情况:

1、科大微信群2017.05.21信息:我们有2个顶底识别模型,正确率76%的模型已经发出底部信号,而正确率85%的模型还没有发出底部信号。----解释:这里的“底部信号”是指全市场“赚钱效应”的底部转折信号。见图中 K线 标记处位置,即当时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科大微信群2017.06.07信息:大盘是个波段底部了,不过只是熊市中的反弹,应该可以参与,反弹会比较曲折。
----解释:即 2套数学模型均已经发出“全市场”赚钱效应的底部信号,信号可靠,可参与这个中期反弹,见图中 K线 标记处位置。

3、科大微信群2017.07.11信息:市场危险越来越大,要注意出现“崩盘”走势,注意风险控制。
----解释:即 全市场反弹行情行进中所注意的风险防范,见图中 K线 标记处位置。

4、科大微信群2017.07.28信息:市场整体的理解,并指出“创业板”很可能是重要底部。
----解释:即 全局反弹行情行进中注意创业板行情性质。

5、科大微信群2017.08.04信息:----市场有一定的危险,注意风险控制。

6、科大微信群2017.09.21信息:----市场有一定的危险,注意风险控制。

7、科大微信群2017.10.16信息:----市场风险较大,要防止5月以来的反弹行情到此结束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7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实证

17-11-24 09:12

0
稳定盈利的难度

  平安罗素基金是这样一种基金(MOM模式),引入美国罗素公司的专家与评价模式,从市场中上千的基金经理里面选出优秀基金经理(比如30个),将自己的基金资金分配到这30个基金经理操盘,结果是2年的年均盈利 7%左右,即盈利一般。

  有人觉得FOF比较好做,实际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怎样识别好的策略也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情,难度也非常高,否则人人都能做FOF、MOM了。前不久私募排排网的老总在深圳FOF发展讨论会上,就对做FOF的难度发出感叹,他们在这个方向已经做了7年的研究与实践的工作,但结果难以满意。

  这些案例说明 即使专家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水平都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如此你一个普通投资者更是难以证明你的模式能稳定盈利,所以你参与股市仅仅是个赌徒而已,考虑到手续费等交易费用,多年下来你几乎无法盈利。

  好策略非常难找,你找40个策略师做2000个策略也很难有一个稳定盈利的满意策略,大私募“尊嘉”与“青骓”他们都管理100亿左右的资金,但其策略也才分别只有3个在运行,且第三个是对冲策略,90%的资金分配在这个策略上,由于股指期货的影响,这个对冲策略已经停摆。
实证

17-11-24 09:05

0
今年余下的时间段已经很难赚钱了!
实证

17-11-23 15:41

0
今日大盘暴跌,行情按照我们的预期走,走的非常漂亮!
实证

17-11-23 11:31

0
今年余下的时间段已经很难赚钱了!

大家已经考虑“安心过年”的事情,不愿意为股市再去操心。
实证

17-11-23 11:22

0
50指数脱离中小板孤军突进会导致怎样的结局?

1、50成分股高高在上,成为某些人“小圈子”的庄股
2、没有人接盘50成分股,只有蓝筹股的“分红”作为期待
3、中小板不顾大蓝筹的走势继续其“大熊市”的路程
4、股票市场向国际惯例靠拢
5、未来“仙股”遍地,类似于香港创业板。
6、股票“流动性”危机爆发
实证

17-11-23 11:12

0
关于“定力”的解释:

  不少高手为何会“左右摇摆”缺少“定力”?
  1、天生的性格,有左右摇摆“多动症”
  2、正确率虽然很高,比如70%~80%,但胆小怕事而“左右摇摆”
  3、正确率虽然很高,比如70%~80%,也有胆量,决策严密,但重大决策时,
  的确因决策严密而担心那“20%~30% ” 的不确定性,导致“左右摇摆”

  “定力”不是孤注一掷的理由,它来源于你的更高的确定性与风险控制。

关于指标:
  量化必使用指标,数据分析后,提炼的特征必使用指标来描述,
  实际上专业投资者中的顶级水平有两类人,即晋升到高级水平有两条路:基本面与技术面
  典型代表是巴菲特与西蒙斯,西蒙斯只认“指标”,完全不看基本面,指标这条路难度非常高,远超过基本面这条路,所以建议普通人不要玩指标,股票市场早期的人都研究基本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西蒙斯这类人越来越多,目前国外大型基金70%以上都使用指标,如果你不使用指标,通常会被认为是业余级别的,而非专业级别。
  有些指标本身就能充分反映“股性,持筹心理与市场情绪”,且远超过人的感性认识。
实证

17-11-23 09:19

1
“预测”与“决策”

1.大岩资本董事长汪义平教授:做投资的人你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预测未来。2.“预测”并非是个陷阱,人类的一切决策必然要用到“预测”。当然预测的技术有高低之分。3、买卖规则本就是“预测”范畴,是“预测”与“决策”的程序化、自动化、机械化的高级形式。
4、“评估现在的行情性质”很重要,其目的就是为了“预测未来”,从而“制定好交易策略”,“评估”是动态进行的。
5、跟着市场行动,而人类的任何“行动”均由人的意识决定,所以“行动”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主观的一些东西。
6、每个人固有的“心态”修炼是需要的,但是“心态”修炼有多个层次,建立在低技术上的“心态”修炼,是无法与建立在更高技术上的“心态”修炼相比。手拿大刀长矛进行战斗的心态,是不能简单与手拿枪炮进行战斗的心态相比。坐在简易飞机上的“心态”是不能与坐在波音747飞机上的“心态”相比。
7、有位天才大师说过,预测是人类的高级本领,只是因为太难了,就显得珍贵。正是因为太难了,人们就退而求其次而讲究策略。主观预测与交易策略是两码事,主观预测可以出错,但交易策略不能出错,交易策略一旦错,容易车毁人亡。但一个主观预测经常错的人,即使交易策略再好,也肯定不可能走得太远。
8、预测与交易策略并非是两码不沾边的事,而是密不可分的,交易策略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有怎样的预测技术,就有怎样的交易策略,双方1-1对应,用肉眼观察敌机与用雷达观察敌机,其发现敌机后的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从预测技术中提炼出交易策略绝对是很复杂的推理过程,交易策略的提炼其目的是使自己在应对中占有更有利的慨率期望优势,不是随便那个人就能做好它。 
9、 反对“预测”的人其实并非真不要“预测”,他们只是否定中长期预测,强调短期“预测”,但口头上,他们不认为他们的“短期预测”是“预测”,由于预测的高难度性,通常人的预测效果很差,如果止损不到位,主观性强的低等级“预测”容易导致更大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有的人强调类似于“一根筋”系统操作法,如此来避免低等级“预测”所导致的更大的损失。

10、“一根筋”的趋势系统操作法,也不是不“预测”,其实,起用这种系统的人,只是把“预测”交给了这个系统,完全信任这个系统的预测,并按照系统信号操作。系统构造得不好,或者体会不深的系统,把“预测”交给了这个系统,并按照系统信号“跟随”操作,损失也会很大,即仅仅强调“跟随”是没有意义的,“跟随”的前提是“系统”好。

11、儿童的预测能力无法和大人相比,即使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差别也很大,更何况短期股市预测的高难度性,一般来讲做中线比做短线更可靠一些,所以巴菲特不玩短线,但在西蒙斯那里却是短线比中线更可靠,看来关键的问题还是你掌握的技术是那个层次。好的预测都建立在高水平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是巴菲特与西蒙斯的共性。

12、“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是一句废话,真正有意义的是“市场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这才是市场的“魅力”。能看清楚市场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那是成功的基础。
实证

17-11-22 17:41

0
怎样判断基本能稳定盈利?

  判断随机市场的规律我们必须使用统计学原理来进行判断,统计学中首先要求抽样,样本要真实可靠,样本数要达到一定要求,样本太少没有统计学意义。我们知道有的基金经理曾是当年基金排行榜第一名,这可是一年的总成绩,从时间长度上看,他的可信度远比那些3个月周期比赛的结果可靠,但一样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两种可能:

1、当年全年市场是同一性质的市场,其方法正好适应这一年。
2、样本太少,即当年他是全年只持仓那几只特定股票,这是一种偶然性质的盈利,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实不少基金经理所谓的成功只是上面“2”这种特例,它没有统计学意义,即我们无法证明其真有水平。那么到底哪种情况能真正说明水平?下面几种情况可以证明:
1.高频交易半年以上最后盈利达到要求。
2.短线交易,样本数较多,经过一轮牛熊周期,最后结算盈利较大。(排除老鼠仓情况)
3、较长期的价值投资,需要15年以上的资金曲线才能证明,且样本股票20只以上,每一轮牛熊周期持有不同的股票,经过3轮牛熊周期检验,最后结算盈利较大。
4、量化交易通常需要通过5年数据的理论资金曲线回测,1年半的实盘资金曲线检验。不过也要特别注意交易信号样本数是否够的问题,这方面高频、中频、低频的区别会比较大。

  当然理论逻辑确实强大,实盘检验的测试时间可以适当减少。
实证

17-11-22 15:43

1
模型“只活在过去”的主要原因:  (最大的过度优化是样本数不够)  

 1、“K线样本数”不够,没有有效覆盖各种行情模式,导致过度优化。
2、K线样本数虽然够了,但“交易系统信号样本数”不够,没有有效覆盖各种行情模式,导致过度优化
3、“K线样本数”够了,“交易系统信号样本数”也够了,但是因为“参数”较多即“子策略”多,导致每个“子策略”实际分配的样本数不够,造成过度优化。
4、模型编程测试有问题,或用了未来函数,得出的是错误的测试报告。
5、模型盈利不高,误差与随机偏差导致边际收益失去保护。
6、趋势与震荡是永恒的主题,模型都有偏好,在不合适的时机投入了不合适的模型。

  研究量化需要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国内通常排序是:金融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物理、数学、理科、工科、财经,排序越靠前越好,而实际情况应该是:应用数学、理论物理、金融工程、理科(编程熟练)、计算机、工科(编程熟练),
  原因:
  1、数学建模实力是核心,应用数学出身在这方面占有优势
  2、西蒙斯团队有200人,其中有100人为数学家,而物理学家只有50人,其他的人很少,这已经说明西蒙斯的态度
  3、理论物理排第二,是因为他们的建模实力又比排序后面的强
  4、金融工程出身的不少人数学功底不够
  5、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数学建模”能力不够

  编程熟练是必须的要求, 不过光有数学建模实力也不够,还需要对于股票市场的多年感性认识。
实证

17-11-21 19:34

0
面对股票越来越多,确实需要大数据分析。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