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高手语录

17-11-09 07:31 4611次浏览
karl波普尔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贴主要收录各位高手的经典语录。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7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karl波普尔

17-11-30 15:42

0
·· 原创: 著名刺客  2017-11-30 12:45只看该作者(-1)·打赏直呼Ta 赞(207)咖啡卡  

市场难就难在没有一个所谓的模式和纪律,能让你一直赢、一直赢下去。

而且所谓的模式,是慢慢的,温水煮青蛙的失效过程。在你失去信心的时候,又灵光两天。

过去让你大赚的东西,将来或许就是让你大亏的根源。
karl波普尔

17-11-28 08:07

0
十、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喜欢逆向投资?从博时行业主题基金的季报看,在中央提出八项作风建设后,白酒业进入衰退期,2013年您开始加仓白酒股,请讲讲当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邓晓峰:市场有失效的地方,主动投资才会获得比较高的超额收益。

八项规定之后,白酒行业比较低迷,当时我就觉得有重大机会。白酒是一个非常好属性的行业,生意模式很好,原料成本非常低,毛利率是非常之高,而且存货是增值的,因为外部条件变化导致行业出现低点,是投资最好的时候。我们最喜欢“落难公主”!

我们开始跟踪公司,选择对不利的外部环境应对最正确的公司,潮水退去的时候,好的公司会浮出来,方便我们在下行周期中重点布局。

2013年,三季度白酒出现了第一丝曙光,第一个好的指标出现了,就是除茅台外,古井贡收入出现了同比增长。我们开始加大投资力度,茅台、古井、五粮液等都在不断降价刺激需求,实现渠道库存的出清,茅台是出厂价没降,终端价格则从2000多一路降到900多元,古井贡所在的安徽省受益于江浙沪的制造业的内迁和产业升级,经济表现好,白酒消费不错,再加上古井贡公司出色的调整和应对,率先实现收入同比正增长。一轮调整下来,做得最好的公司都会得利,包括洋河等。

当时我们判断白酒未来两三年一定是一个回报很好的行业,那一轮调整下来,许多公司估值非常低,白酒行业公司很多跌到扣除账上的现金只有五六倍市盈率,出现了非常好的买点,五粮液最低的时候跌到600亿市值,账上有2、300亿现金,未来还有很好的盈利前景,这是显而易见的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知道白酒行业什么时候会起来,但组合中布局多个这样的策略,就会使组合的回报实现可持续的有机增长。

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开始跟踪,观察到出现好的迹象开始投资,在行业开始稳定的时候加大投资比例。什么时候下重手买哪些公司,需要跟踪观察,2013年四季度开始下重手买白酒,机会难得,我在组合配置的比例很高。

总体上,A股市场的有效性还比较弱,总是会阶段性出现一些全行业或个别公司低估的机会。比如在2013年年中,因为市场风格的原因,青岛海尔股价跌到10元附近,市值降到300多亿,而账上现金都有200亿,一年有40亿的利润,超过60亿的经营现金流。虽然它是三大白电中竞争力偏弱的公司,但确实太便宜了。我开始买进青岛海尔,买成了前十大股东,没想到半年后,青岛海尔股价翻了一倍。在股价大幅上涨后,性价比降低,我们逐渐将配置转到性价比更好的美的上去。

2013-15年市场焦点几乎都聚集在互联网和中小创上,给其它行业留出了很大的空间。人们容易被市场热点所驱使,但我坚信市场长期总是会反应基本面的均值回归,出现偏离的机会时,努力去把握,当然,作为受人之托的基金经理,需要考虑外部的约束条件,组合需要有多个策略,去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在讲究相对排名的行业中生存下来。

==2017.11.27
karl波普尔

17-11-28 08:02

0
八:中国基金报记者:2011年,火电行业全面亏损,你在2011年四季度提出,电力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并表示,机会来临时,得用盆接,而不是用针顶。请讲讲当时做这个投资决策的过程。

邓晓峰:从2010年开始准备投火电。电力行业是个大行业,当时很多电力公司跌到非常小的市值。原因不是需求的问题,电力的需求一直很好,是煤价的问题,是计划电和市场煤的矛盾,导致电力公司亏损,我们断定,未来真正的转折点在煤价下调,需要观察煤价下调的时点。2011年,国家政策转向,开始执行紧缩政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最大的时候过去了,对煤一类资源品的消耗强度会下降,需求会下降,而煤炭行业供应的调节有一个时滞,我们预测煤价一定会跌,但什么时间开始跌,需要观察,不用花太多精力,只要隔一段时间去看一下秦皇岛煤价指数,什么时候开始下来,是不是真的开始下来。

我们开始下重手是在2011年下半年。

我判断火电行业可能会出大机会,为什么?电力公司经过前几年很残酷的扭曲之后,被迫做出了调整:

第一,企业的效率都变得很高,因为煤价很高,电价受限,各类内部挖潜的方法都用上了;

第二,因为持续的亏损,资产负债表很差,电力公司的投资都降下来了,而能源的需求还是增加的,供应端在未来会改善。四万亿政策之后,其它行业都在大踏步前进,电力行业因为亏损严重反而是受到了约束的,2010年之后,只有神华还有钱去投资建电厂,神华很聪明,在煤炭价格最好的时候去投电力,其它的电力公司都投不起了,都是80%多的资产负债率,电力行业的供应受到约束,而需求前景还很不错;

第三,电力公司资产负债率特别高,相当于杠杆加得很大,就像贷款买房,加了很高杠杆,一旦行业回暖,全行业的回报率可以到非常高的水平。这个逻辑我们早已经想通了,但电力行业连续亏损了几年,关注的人特别少,所以我觉得这会是一个爆炸性的机会。极端的比如华电国际,当时在香港的市值只剩下不到200亿港币,这几年好的时候它一年盈利都是100亿人民币,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弹性。

后来电力行业的好转超出了预期,因为煤炭行业的低迷也超出了预期。煤炭好的时候,有太多的产能投放,一旦需求下降,价格跌得很快,煤炭的产业链除了生产端还有运输端,还有政府的税费,每个环节都拿走了一部分利润。当煤炭价格下跌了之后,这部分利润整体一下子全部转移到火电。不只是煤炭行业的利润下降,还有政府拿走的税费、以及其他各个环节的漏损,在煤炭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全部转化成了电力公司的利润,电力公司效益特别好。当然,因为特别好,电力投资又火起来,电力行业又成了周期性行业,加上中间有一轮放松管制,有一大批的产能投放,又失衡了,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2017.11.27
karl波普尔

17-11-28 07:55

0
中国基金报记者:青岛啤酒是你早期比较成功的投资,请讲讲过程?

邓晓峰:我们2005年开始买青岛啤酒。

那几年公司处在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不断消化历史包袱,包括并购的无效资产,很多亏损的小厂都处于优化、关停并转的状态,资产减值非常多。公司合并报表的有效税率非常高,因为各个子公司属地分别交税,盈利好的子公司与亏损的子公司所得税无法抵扣。往前看,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比报表显示的要好很多,这从财务指标上是比较好判断的。

与百威啤酒合作后,青岛啤酒产品的品质、工厂的运营水平都有提升。营销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改进,山东本部主导的密集分销的模式相当成功,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广东区域的大客户模式发展得也非常出色,尤其在高端市场。从管理层上看,董事长有包容力,能够协调各方尤其是与政府国资方面的关系。总经理大刀阔斧,执行力强,战略也清晰。山东本部的领导主导的品牌高低搭配、渠道密集分销的模式可以不断扩大根据地,具有延展性。这样还形成了管理层的梯队安排,当时觉得非常有潜力。啤酒又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我们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被低估了,也相信这种低估未来一定会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当然,时间与节奏无法预测,但肯定不会太远,我们买入后不断加仓,2006年一度成为青啤最大的流通股股东。

当时,公司净利润只占收入的3-4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未来公司的净利率能提高到收入的8-10个百分点,中国啤酒销量能达到5000万升,青啤大约可以占到20%大概1000万升,按均价3000元/千升、8-10个点的利润、20-30倍的估值,大体上可以框算出公司的市值。

2007年该股涨幅超3倍,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我们也大幅降低了仓位。

在做出一个投资决策时,我们尝试客观计算投资公司带来的回报,通常比较保守,市场往往会给出计算范围之外的回报,因为它不是标准的教科书或者是理性的、精确量化的市场,而是一个由人的情绪决定的市场。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在市场过于乐观的时候降低投资比例。

==2017.11.27
karl波普尔

17-11-27 19:38

1
karl波普尔

17-11-26 23:38

0
盐湖股份的万手大单并不是秀肌肉,准确的说是做给市场看的。盐湖强,但你买不到,你要拉跟风,转手出矿业。

==复盘哥,2017.11.26

我:我突然明白为啥要用万手到封龙头了,就是要让你们买不到,然后去买跟风,然后出货。

但问题是,周一的792能用多少溢价呢?
karl波普尔

17-11-26 12:00

2
《金融怪杰》四卷本至少介绍了几十个金融怪杰、说了几十种方法,很多都相互矛盾。如果将他们拉到一起辩论,估计会打架!交易的产生不单单是对错,很多时候你的买点正好是人家的卖点。反复阅读《金融怪杰》,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有二:其一,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并且严格遵守各自的方法赚钱;其二,都把风险看的比盈利更重要。上述这些大师赢利的秘诀不一,但对“亏损”的论述却出奇一致。可见,大师进攻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均是靠防止回撤、保护本金来累积收益、成就辉煌的。

孙子兵法说“昔善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投资亦是如此,能否盈利、盈利多少,有时候是靠市场的;但亏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或许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最最关键的是将自己辛苦赚得的大部分钱保留起来,这样最终的结果不会差。所以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如何控制回撤,有句话说“一旦控制住亏损,盈利自然来”。

==凌鹏,2017.09.08
karl波普尔

17-11-26 11:54

0
《投资策略实战分析》比较了美股40多年的各种策略,最终价值投资的效果最好。从1963到2009年,任意滚动五年,低PE策略战胜所有股票策略的可能性为92%、EBITDA/EV为96%、P/CF是91%、P/S是75%、P/B是66%。如果综合上述所有的价值型因子,滚动五年跑赢的概率是98%。唯一的例外是1995—2000年。那五年是如此异常,以至于让很多人放弃了熟悉的策略。巴菲特备受质疑,但坚守自己的内心;强悍的老虎罗伯逊做空,最终惨淡出局;德鲁肯米勒在最后关口放弃,巨亏,最终离开了立下汗马功劳的索罗斯基金。众生百态,打造优秀的投资体系很难,坚持更难,特别是在其不顺的时候。

价值投资当然不是单纯的低PE,但便宜是其核心。在这一点上,约翰·涅夫是更加原教义的价值投资者。格林厄姆的思想更加接近于静态的会计清算,这一点被芒格所耻笑。从运通开始,巴菲特就已经开始修正这一投资方法,到蓝筹印花、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更是远离了格林厄姆一开始的思路。巴菲特愿意给公司更高的溢价,但只愿意针对品牌和垄断力,而非技术或者周期因子。

从实证的数据看,成长因子和高ROE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原因在于高成长和高ROE可能已经对应了高股价、高PE,这一点和价值因子相背离。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涨,就要看未来兑现和超预期。而过高的指望往往带来失望。

价值因子确保你不会被外表光鲜背后却深藏故事的股票所迷惑。它们可能不会让你在短期内尝到甜头,但长期中绝不会让你因股票买贵了而深陷苦恼。

==凌鹏,2017.10.12
karl波普尔

17-11-26 11:45

0
美股80多年的历史只有四次半熊市。

第一次是1929—1933年,大萧条摧毁了很多人的投资信仰,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持股的信心。罗伊·纽博格虽然通过卖空美国无线保住了资产,但在其此后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依然战战兢兢。格林厄姆在这个股灾中破产,虽暨此开启了价值投资的流派,但其自身对投资已经失去信仰和兴趣,甚至劝导巴菲特不要以投资为生。巴菲特很幸运,晚生了几年,没有经历这次股灾。

第二次是1973—1982年。这几乎是美国最漫长并且最值得研究的熊市了,彼时经济上正面临转型,资本市场也经历从散户时代向机构时代的过渡。1973年“漂亮50”开始崩盘,无论是经济还是股市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调整。在这次熊市中,非但之前高歌猛进的趋势基金折戟沉沙,很多优秀的投资者也受伤很重。根据珍妮特·洛尔的《芒格传》,芒格和惠勒的基金在1973年下跌31.9%、1974年又下跌31.5%,巨大的回撤使芒格在1976年初元气稍微有所恢复后就结束了自己的公司。但巴菲特不受这个影响,1969年巴菲特就结束了之前的巴菲特合伙公司,投资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巴菲特1973年也入市了,1973—1974年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其商业模式已经使其能源源不断获得大量廉价资金,没有赎回压力。越跌越买,到了1974年底,巴菲特形容自己像是一个进入妓院的色情狂,到处可以买到廉价的资产,在后面股市反弹中大胜,从而平稳渡过这轮熊市。

第三次是2000—2002年。其实,相对于这轮熊市,巴菲特更煎熬的是前面的那轮牛市,熊市虽下跌,但下跌的主力是前轮牛市的科技股。巴菲特反而因为前面的坚守而备受赞扬。

第四次是2007.9—2009.2,这次的股灾堪比1929-1933年,但巴菲特已经是股神,只要不死,业绩不重要了,类似乔丹第二次复出打比赛。

还有半次是1987年10月的股灾,时间太短,恢复起来也快。回顾美股80年,真是一个被上帝亲吻过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滚**,比其他市场幸运得多。

==凌鹏,2017.10.12
karl波普尔

17-11-26 11:35

0
回到投资,知行合一更非易事。就我本人而言,做了那么多年研究,但很多时候还是无法全心全意信任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像今年的白马行情,由于之前对A股的大量研究,我明知道一个趋势起来会经历两年,后面一个阶段会斜率变陡、行情扩散、反身性出现、资金向WINNER集中……但4月和9月依然抗拒、患得患失、无从下手。可见,知行合一并非简单的一跃。

记得离开申万的时候,在最后一篇宽体策论《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末尾曾写道:未来几年要做到辩证融合、知行合一和内外兼修。所谓辩证融合就是基本面和市场面的结合;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研究和投资的统一;所谓内外兼修就是内在和外在的互溶。当年年少无知,妄图几年达到。有前辈留言戏譃:“辩证融合几年努力或可,知行合一要到退休的时候,内外兼修估计要闭眼的时候了。”

==凌鹏,2017.11.25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